柳袁照:我读郑英《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

细微之中的精致、用情与优雅
一个不会做老师、不会做班主任的人,拿了这本书,按照书中说的去做,我估计一年之后,就能成为一个比较优秀的老师、班主任了。这么实用、实在的教育之书,真是不多见。
读这本书,能获得什么?
会被感染,被作者做班主任工作如此用情、用心所感染。作者不仅仅把它当作“专业”,更当成“事业”。为什么有那么多老师不愿意做班主任?把做班主任当作“受罪”。
本来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却弃之如荒原。读了这本书,曾做过班主任的我,感觉惭愧。当年我也勤勉得做班主任,也想了许多办法改进工作,比如,推行“班长轮换制”、让学生带锅、炉、盆、盏,油、米、醋、盐,在学校里开展烹饪比赛,与之相比真是小儿科。郑老师是成系列的、系统的,自己探索出来了一条科学之路。我用“自己”两个字,是因为要强调其中有郑英的“体温”,有属于她自己的特点。他自己又融入在“科学的”、“规范”的科学系统里去,在共性中呈现鲜明的个性。一以贯之地坚守,在班主任的园地之中,种上了百花,此刻正如是春天,花树、花枝上的花朵正次第绽放。何其优雅着地美艳!
能感受到书中有丰富、丰满的“细节”,呈现了教育的境界。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细节,与科任老师的细节,与家长的细节,都是鲜活、活生生的。现在是理念泛滥的时代,常常眼花缭乱。但是,支撑这些理念的实践呢?事例呢?案例呢?更不要说能让人警醒、让人启发、让人感动、让人借鉴的实践、事例、案例了。
这本书却不是这样。作者寄给我时,一再谦虚地说,这本书层次浅。所谓“草根”吧?原野上那些铺天盖地、自由生长、盛开的小花小草,如何不是草根?如何的美妙?我们有“细节”吗?我说的细节是能呈现教育意义的细节,——能让孩子们念想的,或许一辈子能念想的细节,——我们都有吗?
读此书,另一个感受:“精致”。班主任工作做的如此精致,真是很罕见。拿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要追求“质感”与“美感”。苏州人是讲究精致的,如“红楼梦”中写到的苏州人妙玉的精致,喝茶,水要用雪水,且是梅花瓣片的雪水。如苏州园林的精致,精雕细刻,如一幅工笔画,笔笔有来头、讲究,可以说,郑英的班主任工作亦是如此。
全书,分两辑。比如,第一辑“在细微处用心”。再分别写了“运用名字的艺术”、“与学生对话的艺术”、“奖励学生的艺术”、“惩戒学生的艺术”、“与科任老师合作的艺术”、“与家长合作的艺术”,几乎所有在做班主任时会遇到的问题,都出现在其中了,然后,提供解决的途径、办法、方式。举例子,条分缕析,娓娓道来,读罢细细体味,入情入理不得不佩服。
比如,单讲“名字”,就分“对待名字的误区”、“如何记住学生的名字”、“运用名字的艺术”、“用好教师自己的名字”这几章节。如何记住学生的名字?她说:讲述故事——讲述名字里的故事;串联成文——将全班的名字串连成文;引导表现——引导学生表现;游戏记住——在游戏中轻松记住名字。
她说:“开学初,我会利用班会课做这样的游戏6人一小组,站成圈,第一个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下一个人说,我是× ×后面的× ×,后面的同学继续说,我是× ×后面的× ×后面的× ×,花样翻新,一会儿顺时仇针,一会儿逆时针,轮番进行,完全正确且速度最快的小组获胜。经过多遍重复,学生自然对彼此的名字滚瓜烂熟。”
在如何运用名字的艺术一章中,郑英还介绍了这样一些方式、方法:作诗——用学生名字作藏头诗;猜谜——为学生量身定做谜语;编题——将学生名字编入习题;命名——以学生名字命名备品;专利——把名字作为专用称号;桌签——为每一个同学而制作;暖色——用暖色语称呼;虚构——让名字虚构出精彩瞬间。
“因为接受能力差,小龙总认为自己是一棵卑微的小草。其实她扫地是非常认真的,我们班的教室也因她而异常干净。于是我想了个办法,我说:‘同学们,我们班能取得这么多成就源于每个人的集体责任感,今天我们要推选一位责任之星,你们写下心目中的理想人选的名字和理由交上来。’很多同学‘入围’了。当我念到小龙的名字时,班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同学们一脸惊讶。我念道‘热心、爱劳动、有爱心’并带头鼓起掌来,接着全班响起掌声。小龙还是低着头,努力保持平静,但我看得出她的内心在翻江倒海。没有人知道,我读的那张纸条上,其实一个字也没有·····。”
这就是故事,这就是细节,这就是教育。名字上有学问、有理念、有艺术、有境界。我们许多老师喜欢做大事,搞大课题、站得高、望得远,却常常忘了这些“小事”,记不住学生的名字,课堂提问也只是“这个”、“那个”的乱点名,几个月下来,甚至课程结束了,一个班级还是记不住几个人。如何真正地能了解学生、理解为学生?我记得我认识的一个校长,有一次他召开班主任会,班主任坐下后,他发给老师每人一张空白的座位表,让班主任填写学生的座位表,竟然有不少班主任填不出来。假如,让任课老师填,估计满意率还会更惨。从中我们是不是有所启发?
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一个教师在点名时,不认识学生马骢名字中的‘骢’(cong)字,就自作聪明地漏报,最后装模作样地问。有谁没有点到马骢说‘老师,您漏了我的名字’‘那你叫什么名字’教师顺势反问。男生答,‘我叫马总’。此后,该教师一直叫他马总。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提问该男生,连叫几次‘马总’,均无人应答。他只好上前,‘马总同学上课时可不能走神,老师叫你呢’,男生忽地站起来‘老师,我叫马骢,地球人都知道,全班大笑。”
读了这则案例,会有什么感想?我们责怪孩子?批评孩子?找家长来一起商量处理这件恶意捉弄老师的事件?这件事,需要惩戒学生吗?从我内心来说,我是“支持”这样的孩子的,对这样的老师其实需要“惩戒”。关于“惩戒”,它是教育中不可缺失的教育手段。“惩戒”只能用于学生,不能用于老师吗?
“惩戒要起到良好作用的前提,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并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自我惩戒上,这种自我惩戒即心灵的惩戒,是惭愧、负疚、自责、后悔等情绪体验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折磨、痛苦和自省,这样,犯错学生获得的就不只是教训,更是自我成长。”
我可不可以,把郑老师的这段话中的“学生”都换成“老师”吗?也能上老师感受到“惭愧、负疚、自责、后悔”。
我在阅读过程中,曾在微信上与作者做过简短的交流,我问:你认为班主任最重要的素养是哪几项?回答我:智慧、善良。然后我又问:当下班主任工作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回答我:班主任安全感、自信感的缺失(最主要还是源于自己),遇见问题时的焦虑和焦燥。然后,我还问:你认为当下学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回答我:师生都一样,根本的都是自信问题。所以对于教育,有两个词特别重要:发现和唤醒,师生都适用这两个词,不单指向学生。先有自己的唤醒,才能唤醒学生。
我们可以认真品味其中的蕴涵。昨天,即8月31日,中国教育报公众号推出有关本书作者郑英老师的故事。报道郑老师八卦田的故事:“从2016年的清明开始,24个节气中每个节气的早上七点左右我都会走进玉皇山南麓的八卦田观察、拍摄,一期一会。”以比为“支点”,定格大自然的季节轮回与岁月更迭,将她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再把想法和感受带进自己的教学中去,并感染她的学生。这件事与这本书有什么关系?读了她的书,可以想象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读了这则故事,可以想象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老师?
我再一次回到她的书中,有一则故事,引发我的沉思:题目叫“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次监考时,我突然发现了两个作弊‘嫌疑犯’后面的同学将一个小纸团轻轻地抛到前面同学的座位边,前面的同学迅速拾起握在手里。我想将‘罪证’拿到手,又不想让那两个学生当众出丑。于是我平静地走过去,指指纸团又指指垃圾桶,学生疑惑地看看我,顿时明白了我的意思,刷地红了脸,轻轻说了声‘谢谢’,以掩饰自己的不安,并把攥紧的小纸团放到我手里。我很自然地把每小纸团扔到垃圾桶里。接下来的时间里,该生直专心考试。”(《与学生对话的艺术》之七:于无声处,以退求进)
一切都在不言中,无需我在做任何解释。一个普通的老师,工作近二十年一直做班主任,很有一段时间同时做两个班主任,是需要何等的毅力,许多人一个班主任都做不下来,她能做两个,为什么?怎么能?——智慧。有智慧就有办法,有办法就能四两拨千斤。——善良。有善良之心,根本在于有爱心。有爱心有善良之心,那是教育的真谛。我从没有见过作者,不熟悉、不了解,但是,我从书中却感受到了一个精致,用心,有情怀,爱美,向往自由、快乐、幸福的好老师的形象。
再一次进入《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再一次阅读昨天的郑英的教师故事。我面对最近的一幅郑英所拍摄的秋分八卦天美图。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什么是最美的?不做作、不雕琢的事物是最美的。什么才叫不做作、不雕琢?顺其自然,春天开花,秋天落叶,不违背常理。本该种上庄稼的田地,偏不种庄稼,去种花草,我以为这也叫“做作”、“雕琢”。教育也一样,要讲究“节气”、讲究“节气”里办教育、做老师、做班主任的顺理成章。
2017年9月1日,于郑州至苏州的列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