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哪些奇事(明朝的奇闻异事)
- 知识
- 2022-09-27
- 93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明朝有哪些奇事?
优质回答:
巨响起恭王,奇闻明廷传。桌下伏帝皇,罪己岂能还?——自赋诗一首。
明朝最为离奇的事情,莫过于天启末年的那一场举世震惊的大爆炸了。爆炸之蹊跷,人们死亡现象之蹊跷,皆让人扑朔迷离,直到现在,人们对这场爆炸的起因,仍然一头雾水,更为这场爆炸增添了神秘的面纱。
奇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奇
天启六年,明朝的一个不平常的年份。熹宗上台以来,整天不务正业。魏忠贤把持朝政。后金的军队日益强大,隐隐有逐鹿中原之势。但是处于北京的人们,也隐隐感到不详的气氛。倒不是对后金军队的担忧。而是在4月的时候,鬼车鸟乱叫,这可是不好的征兆。过后,春夏交际的北京,竟然出现霜冻(还好不是六月飞雪。)种种情形,给人们心中蒙上一层说不清的阴影。
惊天大爆炸
终于,该来的还是来了。
5月6日的上午10点左右,京城西南一带,一场爆炸惊天动地而来。方圆23里内,顿时成了一片废墟。
要是现在,可能还不觉得离奇。但那时可是两百多年的明朝啊。
据当时目击者说:“当天,本来天气晴朗,但是,突然轰雷炸响,震撼天地。突然,从东北角涌来一片乌云。然后,又传来大规模的爆炸声,惊天动地。接着天空一片漆黑。等到可以看见东西时,发现周围都变成一片瓦砾。人们非死即伤,尸骸遍地。”
刘若愚在《明宫史》一书中记载: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辰时,忽大震一声,烈逾急霆,将大树二十余株尽拔出土,根或向上,而梢或向下;又有坑深数丈,烟云直上,亦如灵芝,滚向东北。自西安门一带皆飞落铁渣,如麸如米者,移时方止。自宣武门迤西,刑部街迤南,将近厂房屋,猝然倾倒,土木在上,而瓦在下。杀死有姓名者几千人,而阖户死及不知姓名者,又不知几千人也。凡坍平房屋,炉中之火皆灭。惟卖酒张四家两三间之木箔焚然,其余了无焚毁。凡死者肢体多不全,不论男女,尽皆裸体,未死者亦皆震褫其衣帽焉。”
《明史.五行志》记载:
天启六年五月壬寅朔,厚载门火神庙红球滚出,前门城楼角有数千萤火,并合如车轮。“天启六年五月戊申,王恭厂灾,地中霹雳声不绝,火药自焚,烟尘蔽空,自昼晦冥,凡四五里”。
奇事中的奇事
诡异一、人群失踪
据说,当时有一位新任的总兵前去拜客,走到大街,听到巨响,他和七名跟班,连同所骑的马匹,全部无影无踪。有一个私塾,里面有36个学生,全部没了踪影。承恩街上的一顶八抬大轿,里面的乘客连同轿夫都不知去向。
诡异二、很多幸存的人赤身裸体。
根据记载,事件中幸存的人,包括很多遇难者,赤身裸体。真是奇哉怪也。据《天变邸抄》记载:
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有一长班于响之时,鬃帽衣裤鞋袜一霎俱无,生者如此,死者可知。有一人,因压伤一腿,卧于地,见妇人赤体而过,有以瓦遮阴户者,有以半条脚带掩者,有披半边褥子者,有牵一幅被单者,顷刻得数十人,是人又痛又笑。圆宏寺街有女轿过,一响掀去轿顶,女人衣饰尽去,赤体在轿,竟亦无恙。
而在北京西山,则有许多的衣物器皿,德胜门外则有很多人的肢体。据《天变邸抄》记载:
震后有人来告,衣服俱飘至西山,挂于树梢。昌平州教场中衣服成堆,人家器皿、衣服、首饰、银钱俱有。户部张凤达使长班往验,果然。德胜门外堕落人臂、人腿更多。
诡异三、消失诡异
就在人们惊恐万状之时,只见南天一股气冲入苍穹,天上的气团有的像乱丝,有的像灵芝,五颜六色,过了很久才散去。
遥望云气,有如乱丝者,有五色者,有如灵芝黑色者,冲天而起,经时方散。——《天变邸抄》
皇帝钻桌下,诏罪己
当时,明朝皇帝明熹宗正在用早膳,突然,大殿震动起来。于是,明熹宗立刻往外逃。看来,明熹宗的防地震教育搞得不错。内侍们跑得还没有明熹宗快,被砸得脑浆迸裂,倒地而亡。明熹宗钻进交泰殿的一张大桌子底下,才躲过此劫。
事后,灾祸迅速传遍全国。很多人都认为是上天对皇帝昏庸无能的警告。纷纷上书,要求皇帝重整朝纲。明熹宗被迫下了《罪己诏》,从国库拨一万两黄金赈济灾民。并表示从今以后痛加反省。
通古斯大爆炸
但是,可惜的是,明熹宗没有多少时间反省了。因为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落水后生病的明熹宗因为服用仙丹,不治身亡。年仅二十三岁。
大爆炸起因之谜
对于天启大爆炸,明清的史学家很多认为是恭王厂火药爆炸所致。但是明朝的火药,能导致京城23公里内房屋的损毁,能导致人荡尽衣物?
1986年,天启大爆炸360年后,北京地质学会等团体,发起一次研讨会。会上专家对这次灾变进行探讨,但是都不能解释其中离奇的事情。所以,这件事请被列为与“通古斯大爆炸”、“死丘事件”一起的世界上三大未解的古代大爆炸事件之一。
看来,要解开这个千古谜团,还要有待科学的进步。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是什么导致天启大爆炸呢?欢迎讨论。
其他网友回答
说起明朝有哪些奇怪的事情,很多人都会吐槽明朝有好多奇葩的皇帝,明熹宗是个木匠,明武宗自封大将军,明世宗沉迷修仙不能自拔……当然这还不是最奇怪的事,明朝相比于其他朝代,最奇怪的事情是明朝后期的天灾特别多,甚至有人说"明朝毁于天灾"。
嘉靖大地震
嘉靖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子时,我国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发生了一场高达8级的特大地震,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严重受灾,由于地震发生在午夜时分,来不及逃生,人们也没有发现前兆,同时房屋的抗震性能极差,受灾的地方又是人口稠密地区,死亡人数高达83万人,是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在冬天,百姓流离失所,灾后不少难民被冻死、饿死,同时谣言四起,天下大乱,民不聊生。
小冰河时期
明朝中期,气温骤降,明朝的气数随着这次降温而消耗殆尽,此次降温持续时间很长,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间才结束。夏天大旱和洪涝同时出现,冬天极度严寒,中国封建社会以农耕为主,恶劣的天气对农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粮食产量骤减,各地爆发饥荒,北方游牧民族为了生存频繁南下,大范围的战争和饥荒摧垮了明朝。
天启大爆炸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爆炸事件,爆炸范围波及2.25平方公里,死亡人数高达两万人,场面十分惨烈,此次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两万吨当量的TNT爆炸,对明朝经济造成重创。
爆炸除了巨大的声响和黑烟,还有两个十分离奇的地方,一是所有尸体呈现一丝不挂的怪状,二是这么大的爆炸竟然没有出现任何焚烧的痕迹,由于这些问题无法解释,天启大爆炸和印度死丘事件、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合称为世界三大自然灾难之谜。
大鼠疫
崇祯六年,山西爆发鼠疫,此前山西已遭遇多次灾害,百姓连肚子都没法填饱,更无钱治病,鼠疫未能得到控制,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到处传播,鼠疫日益猖獗,最后传到了北京,北京城死亡人数比例高达五分之一,百姓活在一片惶恐之中。
此次鼠疫是由于气候异常造成的生态破坏引起的,同时伴随的还有旱灾和饥荒,造成了旱灾、饥荒、鼠疫的死循环,大明王朝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日。
虽然说历朝历代都有天灾,但是不得不说明朝遭遇的天灾是最多的,而且灾情十分严重,这么多的灾难同时出现,显得十分离奇,对于落后的封建王朝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看来老天爷也不愿帮明朝,有一个词语叫做"天灾人祸",天灾频繁导致人祸加剧,明朝内部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同时在东北方向又遇到了努尔哈赤这种百年难得一遇的猛人,导致明朝快速灭亡。
其他网友回答
大明王朝是一个充满戏剧色彩的朝代,在整个大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发生了许多奇事,甚至比影视剧中的桥段还要跌宕起伏、匪夷所思。
下面小编给您列举几个,您看够不够奇特呢?
其一,求仙的嘉靖皇帝差点被宫女勒死
嘉靖皇帝不务正业,痴迷于求仙问道,而且在后宫中他不许别人称他为圣上,要叫他真人。
为了给丹药寻找药引子,嘉靖皇帝要求宫女天不亮就得去寻找露水,盆、碗都被用来接露水。御花园中,宫女们每天早上趴在草丛里一滴滴地攒露水,累得苦不堪言。
几十个宫女一琢磨与其这样被折磨死,不如先把皇帝弄死。宫女们拿黄凌子死死套住嘉靖皇帝的脖子,嘉靖干瞪眼、蹬腿就是不死!
原来一个宫女操作时太紧张,将凌子打了死结,能勒死人才怪。
后来护卫及时赶到救下了嘉靖皇帝,参与谋杀的宫女统统被处死。这一次宫廷行刺事件被称为壬寅宫变。
这件事足够奇葩吧。
其二,天启大爆炸把人的衣服崩飞了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北京城西的王恭厂火药库附近发生一起惊天大爆炸。这次爆炸堪称两个神奇!
第一个神奇——这是史上少有的一次爆炸。爆炸半径约为750米,波及面2.23平方公里,死伤2万多人。研究者发现,此次爆炸威力相当于2万吨烈性炸药的威力。
第二个神奇——爆炸不见火光冲天和燃烧的痕迹,而且很多坐轿子的人还有走路的人在爆炸瞬间衣服被撕裂不见踪影。这起爆炸与通古斯大爆炸被列为世界未解之谜。
其三,明朝末期“小冰河期”造访,广东下起了暴雪
明朝末期迎来了极寒的天气——“小冰河期”造访。这一时期的平均气温相比正常时期下降了2度左右。
当时华夏大地可谓银装素裹,福建、广东、广西等地都下起了暴雪,死伤人畜不计其数。
江西的贡橘树大面积冻死,果农无以为生。广东竟然能下一尺多厚的雪,在现在难以想象,但明朝末年却不是稀罕事。
因为小冰河期的影响,各地洪涝灾害此起彼伏,自明朝中后期,华南地区就发生了大大小小180多次洪涝水灾、80多次旱灾、60多次特大风灾、60多次冻灾,灾害天气使得民不聊生,陕北的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爆发的。
可以说,“小冰河期”的肆虐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其四,痴情皇帝姐弟恋,大十七岁又如何?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朝中重新立新皇帝明代宗继位。
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原本是太子的身份,父亲被弃,自然朱见深的日子也就陷入了尴尬之中。
身在后宫中被各种打压,处处白眼。只有宫女万贞儿对他百般照顾,万贞儿比朱见深大了十七岁,几乎可以当他的妈妈了。
朱祁镇被蒙古人释放后,回到朝中后发动了“夺门之变”,夺回了皇位。亲爹再次当皇上,而朱见深也跟着再次扬眉吐气。
朱祁镇死后,朱见深登基当皇帝,那年他刚好十八岁。他不顾群臣的反对,封了已经三十五岁的万贞儿为万贵妃。
俩人恩爱有加,你侬我侬相爱20年!1487年,万贵妃去世,朱见深哭得死去活来,还为她停朝了七日,并予以厚葬。因为悲伤过度,朱见深不久也黯然离世。
这是一对相爱至深的鸳鸯,在古代社会能将姐弟恋坚持到底的人不多,尤其执著于此的还是一位皇帝。这足可以称得上是一件奇事。
以上是给你找出的几件明朝奇事,您觉得足够惊奇吗?请您点评。
其他网友回答
从古至今都是“民以食为天”,而在我国古代农作物并不像现在一样发达多样,而且连年受灾、种植技术有限更容易让庄家颗粒无收,连年饥荒,所以在古代“粮食”是非常重要的国本。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唠一唠的就是明朝的一位商人,他从国外偷回了一根藤而养活了我国上千万的人,那么这根藤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会养活上千万的人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明朝是谁发现了红薯?
这位明朝商人叫陈振龙,他曾是明朝科举的一位秀才,但是仕途之路只截止到秀才就再无高升,于是他弃文从商和朋友们去了菲律宾做贸易生意,而在贸易往来的过程中陈振龙发现了一种粮食,它就是现在的地瓜红薯。
现在老百姓常吃的地瓜红薯其实并非我国土生土长的农作物,它其实是一种舶来品,陈振龙在菲律宾发现红薯这种粮食后非常欣喜,它不但耐干耐旱,而且产量多还营养丰富,生吃熟吃皆可,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优品粮食,于是陈振龙就动了“带它回国”的脑筋,而这个计划展开的并不顺利。
红薯是如何被带到了中国?
红薯在当时的菲律宾是禁止携带出境的食物,如果被抓到私运偷运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而陈振龙为了偷带它回国被发现过两次,但是陈振龙不气馁,他一边学习红薯的种植技术一边研究怎么偷出去,终于在他50岁的时候,他把红薯藤和麻绳缠绕在一起,然后用来捆绑货物和船只,就这样红薯被带出了菲律宾,走进了中国。
陈振龙将红薯带回中国后细心培养,终于这支红薯藤在华夏大地开枝散叶,最终成为了我国古代不可或缺的粮食,而且到了清朝的时候,红薯的种植技术相当成熟,已经成为国民的主要口粮来源。
所以,我们现在吃的地瓜红薯,要追溯它的来源还有这么一段历史和故事呢,小伙伴们是不是感到很惊讶呢?大家对于这段历史是如何看待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讨论吧。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说明朝奇事,我想焦点最集中的无过于朱元璋和刘伯温这对“最佳拍档”了。
据说,朱元璋称帝后,曾经和刘伯温来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博弈。
朱元璋三试刘伯温
一天,朱元璋和刘伯温在下棋,朱元璋棋艺不比刘伯温,连输好几子,这时朱元璋突然想起来,问刘伯温:“人说先生聪明绝顶,有过目不忘之能,不知是不是真的?”刘伯温头都不抬地说:“不错,当年微臣进京赶考,在大都遇到一个书贩拿着一本天文书,当时微臣身上没钱,就和他借了书看一下,只看了一遍就全部记得了,倒是个省钱的办法”。
朱元璋自然不信,随手抽出一本书,让刘伯温背出来,刘伯温看了一下,知道是司马迁的《史记》,张嘴就来,连背了几页后,朱元璋急忙制止:“别读了先生,果然一字不差,我信了还不行,再读这盘棋都下不完了”。刘伯温微微一笑,两人就继续下棋了。
可是朱元璋棋艺实在不行,下了一会又遇到了危机,朱元璋又想着挖坑给刘伯温跳,前面考记忆,这次何不考急智呢?朱元璋指着墙上的一副《采樵图》说道:“我有一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先生可对下联不?”刘伯温回头看了一眼,不假思索道:“因火成烟夕夕多”,朱元璋不死心,再出一道:“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刘伯温看了一下棋盘:“日月成明,明德明义明贤君”。
朱元璋再来:“天为棋盘,星为子,何人能下?”刘伯温再对:“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敢弹?”,朱元璋没办法了,分不了刘伯温的心,棋局也毫无悬念地输了。不过朱元璋可不能就这样“放过”刘伯温,棋盘上输的面子要在“游戏”里挣回来。第二天,朱元璋一大早就召见刘伯温,自己就坐在龙椅上吃着烧饼等着,不一会儿,太监传报刘伯温入宫,朱元璋急忙把刚咬了一口的烧饼放在碟子里,然后盖上布,要以此来给刘伯温出难题。刘伯温进到大殿,朱元璋还假惺惺地问:“先生吃了早饭没啊?今天这么早叫先生,是有事咨询一下呢”。
刘伯温憋着一肚子气:“大清早就给叫来,西北风就吃饱了”,不过还是笑嘻嘻地说:“微臣吃过了,不知皇上有什么事吗?”朱元璋哈哈大笑,指着碟子说:“先生知道这里面是什么吗?”刘伯温掐指一算:“圆圆日,圆圆月,金龙咬一口”。一点也不错,这下连朱元璋都惊呆了,急忙赐座。
两人坐定后,朱元璋问刘伯温:“据说古代姜子牙能算出周朝八百年,先生能不能看看我大明江山能不能超过周朝?”,刘伯温沉思了一下道:“八百嫌少,三百嫌多”,朱元璋不懂,刘伯温解释道:“江山的长短是靠民心的,只要皇上以民为本,立出法度,世代遵守,何愁江山不能千秋万代,所以‘八百嫌少’”。
据说这就是朱元璋制定出世代相传的《皇明祖训》的前因后果,而在刘伯温解释了“八百嫌少”后,朱元璋又接连问了刘伯温将近一千多年后的事,刘伯温都一一做了解答,后世将其记录起来,起名《烧饼歌》,为古代七大预言神书之一。不过刘伯温只解释了“八百嫌少”,却绕过了“三百嫌多”不提,结果大明王朝传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国祚,始终过不了三百关口,或许刘伯温早就猜出了大明的命运,不过天命难违,智如刘伯温也是无力回天的。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