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考古证实(出土的考古证实史记是对的)
- 知识
- 2022-07-11
- 127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史记》中哪些记载被考古证明不是真的?
优质回答:
哈喽题主,我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正~
阿房宫,这座美丽豪华的宫殿在历代史书上都有记载,更因著名的《阿房宫赋》而被人们所熟知,那么,真实的阿房宫真的像历史上记载的那样吗?
阿房宫,被誉为“天下第一宫”,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华夏民族开始形成的实物标识,前后役用人数达70万左右。
秦朝建立之后,由于咸阳人口急剧增加,为了疏解人口,也为了营建新的“帝在之都”,开始加速修建阿房宫,实际上,阿房宫的工程从公元前212年就开始了,直到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死,阿房宫停止修建,阿房宫虽然没有完全建完,但是据史书记载“阿城”等大部分建筑还是完成了。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赋》
由此看出,阿房宫极尽奢华。
但是,如此豪华的阿房宫究竟在哪里?是毁于战火还是被挪用成了其他的建筑?《阿房宫赋》中说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根据《阿房宫赋》里描述,阿房宫被项羽一把火给烧完了,真的是这样吗?
《汉书·东方朔传》载: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举籍阿城以南,周至以东,宜春以西……以为上林苑,属之南山。
这说明西汉时期,阿房宫还在,起码阿城还在
‘凤凰、凤凰,上阿房’。坚以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梧桐数千株于阿城,以待凤凰之至”——《十六国春秋》
这是选自《十六国春秋》的民谣,写的就是阿房宫,而前秦王苻坚,慕容冲,甚至后来的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在阿城屯兵,这说明阿城在历史书上是确确实实存在的。
而在宋代的史书中,又见到了不太想同的记载,宋敏求在《长安志》中说,阿房宫现在已经是农田,只有三面有墙,一面没墙。阿城疑似被毁,这么豪华的宫殿竟然被毁掉了?到底是不是真的?终于到了现代,随着考古学的发展,真相慢慢被人所熟知。
考古发掘表明,阿房宫只建成了其中的前殿地基。
看到这个标题,感觉心凉了90%,极尽奢华的阿房宫竟然只是个烂尾楼,不,连烂尾楼都算不上,秦朝就像圈了地就跑的开发商,留下一片荒野,然后打出“诈骗”广告来哄骗后人,实际上,这不能怪秦朝,由于阿房宫只修建了5年,中间还要修建始皇陵,实在是经费有限啊,据考古探明,阿房宫是下面这样子的
是的,这是夯土台,也就是地基,阿房宫本来是要修建在这上面的,然而由于经费,人力以及秦朝短暂而亡,阿房宫只修成了前殿三面墙和部分烽火台祭坛等零星建筑,并没有像《阿房宫赋》里面那样极尽奢华,而《史记》《阿房宫赋》里所写的项羽火烧阿房宫经过考古发掘,基本证实存在的可能性很小,项羽烧的应该是咸阳宫。
虽然阿房宫可能真的不存在,或者说没有修起来,但是,我们通过古人的艺术描写和想象,也能幻想一下,假如秦朝存在了很久,阿房宫真的修起来了,会是怎样壮丽的景象。【清代袁江 阿房宫】
其他网友回答
《史记》很多内容来自于搜集的资料,所以有不实记载,也属正常,举几个例子。
一、《史记》: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乃挟诈而尽阬杀之。
事实:1995年,高平市长平之战遗址发掘了1号坑和2号坑。这些尸骨多有刀剑劈砍或钝器砸伤的痕迹,说明这些赵军是战死的。另外,尸骨坑的土层很薄,说明不是活埋的。
二、《史记》:张仪和苏秦,为合纵和连横而较量。
事实: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其中记载张仪和苏秦活跃于政坛的时间,并不重合。当然,也有可能是《战国纵横家书》错了。
三、《史记》:庞涓在齐魏马陵之战后自杀。
事实: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孙膑兵法》逐渐,记载孙膑在桂陵之战抓住了庞涓。而桂陵之战发生在马陵之战的十多年前。
四、《史记》:秦始皇立公子扶苏,秦二世胡亥是篡位的。
事实: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海外归来的竹简)中有一篇《赵正书》,里面记载了秦始皇死前对胡亥继位的认可。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一般都认为《史记》记载一定是事实或者说史实,但现在发现《史记》也有不实的记载,下面三件事就是不实记载:
一、《史记》记载尧舜禹的王位是和平禅让的,其实不然。《竹书纪年》记载:“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舜是把尧囚禁起来,然后把他的儿子丹朱也软禁起来,让他们父子不能相见,逼尧把王位传给他,这一点对陶寺遗址(尧都平阳)的考古也可以证实,陶寺遗址末期,城市非常破败,而且还发现了很多死于战争的骸骨,有的死状非常惨。这事情应该是这样的,公元4145年前,舜率领虞朝军队攻破尧都平阳,抓住了尧将他囚禁起来,逼他让位,公元4120年前尧把帝位让给了舜,完成了所谓的禅让。
公元4070年前,禹学舜,把舜囚禁起来,最终完成了禅让。
二、《史记》记载烽火戏诸侯不实。西周时期,周幽王为了博得褒姒一笑,点燃烽火,引诸侯们数次前来勤王救驾,最终失信于诸侯,在犬戎攻破镐京时,没有诸侯前来救驾,最后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而清华大学获赠的《清华简》中的记载没有烽火戏诸侯这个事,是周幽王主动攻击申国,于是申候联合犬戎打败周幽王,然后立太子宜臼为王(即周平王),后迁都洛邑,是为东周。
三、《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病危,诏扶书回宫发丧,实传其位。”这个也不实。北京大学收藏的竹简《赵正书》记载:“秦始皇传位于胡亥。”
其他网友回答
史记记载的秦始皇陵被盗和项羽火烧阿房宫都经过考证是错的!秦始皇陵没有被盗,项羽烧的是关中咸阳宫!还有记载汉武帝茂陵地宫被盗也是经过考证未发现任何被盗痕迹!
其他网友回答
《史记》以严谨的历史论述著称,司马迁对这部书严正的态度使得《史记》有了质量的保证,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真相参考。不过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史记》中某些记载用现代唯物论的角度看是经不起推敲的。其中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广为流传,但除了史书绝唱《史记》外,并没有其他可信服的记载来佐证历史上的周幽王真的干过这么一回事。“烽火戏诸侯”被记载入煌煌史册中,这很有可能是司马迁道听途说得多了,觉得这种民间流言值得记载就记录了下来。但是在周朝交通极为不发达的情况下,烽火台被点燃是不可能让王城之外的诸侯军队朝发夕至的。而且大军出击前总要准备粮草,诸侯们看到烽火后几个月赶到周幽王身边恐怕都是难以实现的。除了《史记》,这则故事没有其他史料佐证,成为了一个孤证。由于它实施起来漏洞百出,再加上周幽王时期政治动乱,很可能就是因不满废长立幼而夺王位的周平王一党为了诋毁前朝、让自己更加名声言顺编出来的段子。后来在出土的战国竹简中记载了周幽王主动进攻原来的申后外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的事件,也完全没有“烽火戏诸侯”一说。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司马迁的时代是汉武帝刘彻的天下。而刘彻和周平王一样是废长立幼得的天下,如果实写周幽王亡国真相,肯定在刘彻王朝是要查水表的。所以司马迁留下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掩人耳目也就不难理解了。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欢迎点赞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