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读后感(读《史记》有感、记录)

史记读后感
读史名鉴,察古至今
——读《青年读史记》有感
作者:王若兮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为了更深一层次了解祖国,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著名书籍——史记,当然是尚左先生改编后的《青年读史记》。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许多英雄豪杰,有足智多谋、善于用兵的名相伊尹;有善良仁慈、宽容大度的周文王;有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周公旦;还有机智勇敢、敢做敢当的刺客荆轲……当然这5000年的英雄豪杰怎能列完呢?至于我最喜欢的非“楚汉争霸”与“春秋五霸”莫属了。
“楚汉争霸”是秦朝末年的盟战,秦二世昏庸无道,被项羽刘邦推翻朝政,于是,楚汉争霸的战鼓打响了。就在这时,一名鼎鼎有名的大将韩信出现了,因为没得到项羽的重用,所以便投了刘邦,成为了百战百胜的名将,最后四面楚歌的项羽无计可施便自刎而亡。刘邦和项羽两位都是大英雄,他们在观看秦始皇出巡的时候,曾发出过“大丈夫该当如此”、“可取而代之”的感叹,可见二人的志向都不可小觑。但在后来的楚汉争霸中,本来很有优势的项羽却一败涂地,最终落得个死无全尸的下场。可刘邦知人善用,能发挥每个人的才干,这才是刘邦取胜的真正原因。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齐桓公姓姜名小白,继承父业后,仍未忘记与管仲的一箭之仇,但在老师鲍叔牙的劝阻之下,齐桓公任命管仲为大夫,成就了霸业;晋文公名重耳,因晋国内战,流亡在外19年,终于在楚成王的帮助下成就了霸业;秦穆公为人宽厚,但苦于没有贤才辅佐,听说百里奚是个贤能之士,他便用五张羊皮换来了霸业;楚庄王开始是一位昏君,在伍举的启发,他一鸣惊人,成为了霸主;越王勾践以卧薪尝胆激发自己,成为了五霸的最后一位。
看到此处,我有了非同以往的感叹,这些英雄都拥有着远大的理想,更何况我们这些小学生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读书,将来报效祖国,正像诸葛亮说的“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读史明鉴,查古至今。通过读《青年读史记》,我更加了解祖国,也更加的热爱她,知道现在美好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也会去争取珍惜她。
《少年读史记》读后感
五三班 王熙涵
少年读史记是史记的改编版,只是添加了许许多多的生动有趣的语言,适合青少年读而已。
里面还有经典的史记原典精选,比如因进曰:“夫镶候越韩,魏两国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臣意王之计,欲少出师而悉韩、魏之兵也,则不义矣。今见于国不亲也,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且昔齐王南攻楚,破军杀将,再辟地千里,而齐尺寸之地无地篶者,岂不欲得地哉,形式不能有也。诸侯见齐之罢弊,君臣之不和也,兴兵而伐齐,大破之。士辱兵顿,皆其王。”
这本书里还有词语收藏夹,有许许多多不常见的知识,以及不常见的成语或词语,大大的扩充了我们的信息量和知识。而且每个词语或成语都配有一个例句,也丰富了我们的知识。
这是一本适合青少年读的历史书;也是一本有趣的历史书;更是一本丰富我们历史知识以及词语量的历史书。

 

读《史记》有感、记录
水.寒傲似冰
近日有幸拜读《史记》,才知道,原来古人也把“贫”和“富”看得那么重要,其中的种种境况令人汗颜、无语…读完此段,心内顿生感慨,现摘录如下,大家若有兴趣,请来共同探讨……《史记.货殖列传》认为:追求富有是人的天性。司马迁说:天下人忙忙碌碌,都是为追求利益而来。拥有一方土地的王侯,还嫌自己不够富有,何况是天下百姓呢?(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我们民族的传统一向重义轻利,儒家提倡安贫乐道,言利者会被人们不齿。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有一段名言: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赞赏颜回安与清贫,也就同时贬斥了物欲和金钱。然而,不衣不食,何谈礼仪廉耻!司马迁似乎有所洞察,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人们追求物质利益是正当的,只要是“取之有道”!
“自宫”之后,作为男人的司马迁死了,作为士大夫的司马迁也死了,而激扬文字的太史公新生了。“新生”的太史公突然具备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认识,开始以饱受歧视的、社会最底层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看待人生、看待历史。对那些是非成败、灰飞烟灭、否泰强弱、日月盈亏,司马迁难免生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感喟和智慧。从此,在他的笔下,不论是儿女情长的项羽,还是老谋深算的刘邦;是出使西域的张骞,还是抗匈建功的卫青;是工于心计的王美人,还是不露痕迹的汉景帝;都因容入了自己的理解而血肉丰满,这就是所谓“成一家之言”。遭受宫刑之前,司马迁一心要当一个皇帝的忠臣、宠儿,但是,惨遭宫刑之后,他沦落到太监般的尴尬地步,被开除出社会正统之列。至此,他不再书生之见,不再人云亦云,而开始有所怀疑有所批判,拥有了充满个人意志的识见和胆略,千古不朽的《史记》横空出世。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升。
铭功会稽岭,驰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髻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这首诗借秦始皇求仙不成病死沙丘规劝唐玄宗不要迷信神仙。这首气势磅礴的咏史诗,大笔如椽,盛夸秦始皇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声威,极写秦始皇派徐市入海求仙药,最终却是“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雄才大略的一代英主,只落得一堆寒冷的骨灰。
秦皇吟
春秋争霸烽火起,战国逐鹿生民哀。
横扫六合归一统,秦皇声势挟风雷。
煌煌功业空前古,颂声四起骄英主。
焚书坑儒人心寒,群臣失语无谏阻。
大兴土木役万民,阿房未尽九州贫。
峻律苛征猛于虎,暴君英主集一身。
尊荣奢华欲永驻,不死仙药何曾有。
陈涉一呼天下从,只为黔首苦秦久。
万世基业二世绝,楚虽三户终灭秦。
兴勃亡忽殷鉴远,攻守势异须宽仁。
秦祀虽亡秦制留,始皇功过论不休。
皇朝千秋多兴废,几度悲哀演从头。
一个聪明的妻子,要懂得用自己的睿智去感化自己的丈夫,可以帮助他更早地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更充分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晏子做了齐相以后,一次外出时,车夫的妻子偷偷地从门缝里窥测自己的丈夫。他的丈夫替齐相驾车,头上顶着车盖,挥动着鞭子抽打着马匹,得意洋洋,一副非常自得的样子。谁知他回到家后,妻子却要求离开他。丈夫询问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足六尺,身为齐相,声名传于诸侯之中。我今天看他外出时,思虑深沉,脸上一副非常谦卑的表情。而您身高八尺,给人做仆役驾车,然而脸上的表情却十分满足,所以我要离开你。”此后,丈夫变得渐渐收敛起来。晏子奇怪地询问他,车夫据实相告,晏子便推荐他做了大夫。
《战国策 _秦策》的记载比《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更具传奇色彩:苏秦当年游说秦惠文王失败后,钱也花完了,人也憔悴了,“形容枯槁,面目黧黑,状有归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此时的苏秦回家,妻子不下织布机,嫂子不做饭,父母不搭理他,狼狈不堪。整个家庭成员对苏秦的集体无语与一致的冷落和漠视,强烈地刺激了苏秦。
苏秦决心发愤读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中国古代“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中‘锥刺股’的典故就是从苏秦这儿流传下来的。
………
《战国策.秦策》记载,苏秦成功游说了燕王、赵王,带着高车驷马和众多随从前往楚国去的时候,途经自己的家乡,父母听说苏秦回来了,马上清理房子,打扫道路,(清宫除道),而且出城三十里迎接(郊迎三十里)。苏秦的妻子不敢正眼看今日成功的丈夫,认真倾听,生怕漏掉一个字(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当年不给他做饭的嫂子,匍匐在地,爬到苏秦身边,向他道歉(嫂蛇行匍匐,四拜自跪而谢)。苏秦问:嫂子前后两次待我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苏秦曰:嫂何前踞而后卑也)?他的嫂子说:因为你现在地位尊贵,还那么有钱,(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苏秦听完之后,仰天长叹:人穷了,父母都不认儿子;富贵了,家人都害怕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对权势富贵怎么能不重视呢(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故事至此,先告一段落,您在想些什么呢?…
水.寒傲似冰
原名赵淑霞,河北省衡水人,现居住于廊坊市。山东省清照文化艺术协会会员。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故事、心路历程,坚持用笔尖阐述生活中的悲忧喜乐、苦辣酸甜,爱好广泛,热衷于朗诵、阅读、唱歌等。做人如水,至清、至纯、至善、至美。近百余首诗歌、散文、纪实小说等刊登于各微信平台,播音朗诵也深受听众青睐,不少作品已录用于文学网站、微信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