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什么(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

网友提问:

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

优质回答:

“良知”最早的说法,来自孟子,《孟子.尽心章》里面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当然,阳明先生也有自己的一翻感悟,关于“良知”他在《传习录》中讲“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济,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适时便是圣人。”

当然,他的这段话,同样有来历,这段话引自《易经.系传》,原话是“《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由此可见,阳明先生的“良知”,和孟子的“良知”还是不一样的。

仔细研究阳明先生的心学,不难发现其中既有儒家的成分,同时也有道家和佛家的影子,最明显的例子,比如他的一道诗: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元元更元。

说与世人浑不解,却于身外觅神仙。

第一句“饥来吃饭倦时眠”便涉及到禅宗的一个公案,说的是唐代的大珠慧海禅师,有人问他平时是怎么用功的,他便回答说“饥来吃饭困来眠”,接着那人又问大珠慧海说这不和所有人都一样吗?慧海说当然不一样,又问这有什么不一样啊?禅师说“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

这就是上面阳明先生讲的“此知如何捉摸得?见得适时便是圣人。”这句话的来历,什么叫“见得适时”?就是该做什么的时就专心的去做,物来则应,去则不留,不要“百种需索”,更不能“千般计较”,这就是“适时”。

第二句“只此修元元更元”这里的“元”就是“玄”,二字古时经常互用,这句话的根子在《道德经》里,《道德经》第一章就有“此二者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第三第四句,又回到了佛家,佛家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以主张“心外求法,即为魔道。”《西游记》第八十五回,乌巢禅师的一首诗中也说: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阳明先生的心学,也算是广采各家之长了。上面问题中的“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这个如果从孟子的角度来讲是有区别的,如果从阳明心学角度来讲,就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了,我们现在所谓的“良心”,是受后天伦理道德熏陶而形成的,阳明心学的“良知”也一样。

王阳明最著名的四句教中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里的“善恶”也是后天熏陶所成,因为他自己也说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这里他自己也承认“善恶”是后天形成的,所以我们可以明确的得出结论,阳明心学中的“良知”,就是我们所谓的“良心”。

其他网友回答

“良知”最早出于《孟子·尽心上》:“人之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良知”什么意思呢?历来有很多的分歧。我们先放一下。

王阳明从孟子所说的“良知”发展到“致良知”。这也是阳明心学最精华的的智慧。

那王阳明说的“致良知”又是什么意思呢?

《大学》一文中讲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称为“八目”。

其中的“致知”被大多数人解释为:得到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智慧。

但按阳明先生的说法,其中“致知”的“知”即是“良知”,“致知”就是“达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而这里的“致知”,即是阳明先生提出的“致良知”。

《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按阳明先生的说法,此处的“明明德”也就是“致良知”的意思。

那我们回头再来看,“良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在这里,“是”为“等于”的意思,即“知善知恶=良知“,左右交换即为:“良知=知善知恶”。

结论:“良知”是“知善知恶”。

翻译成白话就是:

良知是上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天赋,能知善知恶,能判断是非。

如果延伸一下,就是孟子说的四端之心:

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

是非之心

亦即:仁、义、礼、智。

总结一下:

“良知”之说来源于《孟子·尽心上》篇。

阳明先生将其扩为“致良知”,意为:达致吾心内在的良知。

阳明先生再用“致良知”思想注解比《孟子》更早的《大学》,提出“明明德”就是“致良知”,又将“八目”中的“致知”等同于“致良知”。

“良知”的意思为:上天赋予我们每一个人能知善知恶、判断是非的那个本来的天性。

而良心是一种道德判断。

所以说,良知≠良心,

应该是:良知>良心。

其他网友回答

用我的理解来说,良知就是人的本能之善。何之为本能之善呢?我们粗暴简单的认知为孔孟的“性本善”的说法。

致,意思是推至的意思;良知,就如前面所讲,是人先天的、本能就具备的”知是知非“的能力。这一观点理论的提出,是王阳明心学的终究总结,无论之前的心即理、知行合一,最终回归在”致良知“这三个字上,王阳明晚年就说过,反观之前所有论述学问都有不足,唯有”致良知“没有纰漏。

古今评定人物,皆从政事、文章、勋烈、气节等方面而来,王阳明当仁不让被评为古今完人之一,华夏历史几千年,能称得上完人的不过两个半人,一孔子,一王阳明,一曾国藩,可见王阳明的地位之高。除此之外,王阳明致力于讲学,到达其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也是他本身辉煌之一。

在大宋,一代大儒朱熹的光环下,王阳明质疑权威,自成一格,不得不令人惊艳。作为儒学门生,王阳明自然秉承了儒家主要的思想学说。”致良知“就是其中的典型。

当然,关于致良知远非我们平时常说的”良知“如此简单,”致良知“三个字背后所代表的哲学理念是非常身后的,所经历的历史过程也是非常渊源的。

关于”良知“最早是由孟子提出的,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是人们自降生、孩童时代就先天具有的。这种说法的本质上,其实是关于本性、本心、情等哲学关系的论辩,这也是孟子“性善论”的逻辑论定,这是一个漫长、具备争议的、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的过程。孟子讲良知、良能作为人先天具备的基本素质,王阳明则是继承古人,发展先贤的观点,赋予“致良知”更深刻、丰富的意义。

我们常说王阳明的心学,心学,什么是心学?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广博的问题,其实,我们可以简单来看,那就是“致良知”。孟子是典型的“唯有读书高”,他是一个非常注重精神世界的人,甚至有点看不起劳动力者。儒学大家王阳明同样是一个非常注重心性的人,他将人的言行思想,归结于“心”的修行上。王阳明的”良知“则是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人生而有之的本性,致良知,则是对”心“的追求,对最高道德的追求。

良知、良心,显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现在常说的”良心“大概就是善心,这种善看起来类似于孟子”恻隐之心“,实则不然。我个人认为,大家平时所说的良心有时候是无事非标准的,其实它更像是儒家所说的”情“,无所谓对错,更无所谓善与不善。而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是有事非观念、价值标准的。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看一则关于儿子弑母的新闻,在单纯的、简洁的新闻报道里,我们的本能反应是不可理喻、泯灭天性、罪大恶极,这就像是我们的情,很直接;但是后续报道来了,这位母亲从小残暴的虐待儿子,经受了长期的虐待之后,这个儿子得了无法治愈的心理疾病,终于忍无可忍做出弑母的行为,此时的我们又开始通情儿子,觉得这母亲也是罪有应得了。这其中,我们最常用到的就是”情“,展现出喜怒哀乐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人为此成为键盘侠,全凭一时的感受做出判断和反应,有的人则是在追究背后的原因、真相,说白了,一个理性一个感性。

良心可能有更多的情绪化,偏重于感性,而王阳明的良知则更注重理性,对的,王阳明是一个非常注重理性的人。所以,我认为良知和良心的最主要区别就是在此,二者有交集,也有各自的特点。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则是一个动词,是对于良知的追求和探索。

其他网友回答

良字指善,完善和良善。

完善指认识是完全完美的,可以是闻见之知,符合天赋之理;

良善是认识的价值取向,即德性之知。

真正的良知是生而知之,但学而知之,若能明明德,止于至善,也是良知。

心是天地之灵秀,以承乾天之易知坤地之良能,从终极上讲,心即良知良能,知能为心之德用,一虚一实。

还有一点,心即理,理即天,是以良知良心和良能良心是打成一片的。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王阳明先生致良知何为良知良知与良心的区别是什么.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