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致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 小学生读后感
- 2022-06-07
- 170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优质回答:
“致良知”、“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都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的学说,那么这几个命题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
首先,“致良知”其实就是“格物致知”中的“致知”,而要解释“致知”,首先要解释“良知”。那么,到底什么是王阳明所说的良知呢?
王阳明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道德本能,不需要学习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比如,事奉父亲时自然知道要孝,事奉君主时自然知道要忠,对待别人时自然知道要友善。这种天然知善知恶的能力,就是良知。
良知知善知恶,但这种“知”并非知道某种知识,而是类似于“知道冷”、“知道饿”。你知道冷,就想找衣服穿,知道饿,就想找东西吃。同样的,你知道什么是善的,意味着你想去做,你知道什么是恶的,意味着你不想做。王阳明认为,“想做”与“不想做”就是“行”,即“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便是“知行合一”的第一重意义。
但是,你有了“行”的念头,不代表你就会去做。如果你没有去做,代表你的良知被私欲所遮蔽了,这也证明你并不是真正的“知”。只有你去做了,才表明你真的知善知恶。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知行合一”的第二重含义。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功夫了。
所谓“致知”,就是致良知,也就是让良知达到极致。王阳明认为,人的良知会被私欲所遮蔽,必须去除私欲,让良知完全显露出来,就像一面明亮的镜子,丝毫不被灰尘染污,此时良知才到达了极致。而想要致知,就必须格物。
王阳明将“格”解释为“正”,也就是让物从不正确变为正确。“物”在阳明心学中并不指客观事物,而是指意识的对象,即“意之所在便是物”。所以“格物”的意思是做正确的事,也就是按照良知去做事。比如,你想到了孝顺父母,那么“孝顺父母”就是一物,你只要按照良知,去做每一件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这就是“格物”。久而久之,你心中的私欲便被扫荡干净了,你的良知也就恢复了完全的清明,而这一过程就是格物致知。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欢迎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其他网友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要先从儒家的一个学派说起,这个学派就是心学。心学的创始人是明朝人王阳明。
自从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心学致良知的宗旨便蔓延开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心学有四句经典的教语: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它是未发之中,不可以善恶分,故无善无恶。
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好恶,善恶的差别,他可以说是已发,事物就有中和不中,即符合天理和不符合天理,中者善,不中者恶。
良知虽然无善无恶,但却自在地知善知恶,这是知的本体。
一切学问,修养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为善去恶,即以良知为标准,按照自己的良知去行动。
既然有了良知,就要按照良知去执行去实践。
但是有时候人的判断会出现错误,也就是意之动出现了错误,即不能正确地分辨善和恶,把恶当作善,把善当作恶,那么他的良知也会出现错误,从而格物也会误入歧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此时的心已经被私心和物欲遮蔽了,不是天理,这时就要反求诸己。
努力使自己的心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回到无善无恶的状态了,才能有正确的良知,才能正确的格物。
什么是有理,只要格物致知来达到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其实也就是世间万物的理。天理不是靠空谈的,是靠格物致知。
靠实践,靠自省 ,即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无私心,就好比世间有规矩,有规律,有规矩就能丈量世间万物的方与圆。
无论有多少方和圆,无论这些方和圆的大小,都能靠格物致知揭破其规律,不然这些规律就是不正确的。
天理就在人的心中。
致良知,就是达到宇宙天地人的正确认识,良知,是天赋人类生命中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
在儒家看来,王阳明所指的一种天赋的分别自己善的和恶的意向的道德意识。
良知是伦理实践的出发点,修身的功夫就在于,用自己的良知去拒斥自己在意志行为中的恶的意向并实施或实现自己的善的意向。
格物致知有两个方面含义,一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二是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个人觉得,格物就是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致知就是达到通晓明晰的地步。
这也是所谓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真实体现。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
这话的另一层意思,按照通俗理解就是,你知道了事情的道理后,该怎么做,就按照道理来,准备错,这就叫知行合一。
知道的和行动保持一致。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有人说,这辈子懂得那么多道理,但依旧没有过好,为什么?
首先,这个人明白了那么多道理,算是到了致良知的地步,而这个道理在你心目中已经明确,按照道理有计划的执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就是格物致知。而等到去执行和实践的时候,却没有按照计划去执行,这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所以,我觉得,致良知是格物致知的前提,格物致知是知行合一的途径,而知行合一则是致良知和格物致知的最终结果。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他网友回答
科学与神学与方术的距离只在一念之间。迷信,立即神学方术,质疑立马科学。所以国学可以是科学的,也可以是神学的方术的。现在那些国学大师们将国学搞成纯粹道德说教教材,心灵鸡汤。现在搞的心学,王阳明,同样如此。真实的王阳明是科学之父,他的心学是科学之母。他是第一位真正懂孔子的人,孔子早已关注并设法调和信与疑的矛盾,他指出知可以调和。格物致知,逻辑前提是未知。是认识论,认识论的方法论,也是实践论。内在联系:未知~质疑~格物致知~再质疑~再格物致知~致良知,即真理~用真理指导言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行合一。完全是科学的套路科学步骤的雏形。王阳明所追求的,现代人已经超越他,但应该给予他足够高的学术历史定位使他受到世代尊敬,就像英国人尊敬牛顿那样。不要再捧他为圣人了,没市场!王阳明做过格竹致知,完全就是科学实验,并已经得出物质可以无限分割的伟大结论。问题是现在有人故意故弄玄虚,吸引眼球,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都是阳明心学观点之一。
其次,致良知是阳明心学的最核心观点,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完善过程,格物致知是阳明心学的学习手段。具体内容可见一下这个内容https://m.zjurl.cn/answer/6665095568932471044/?iid=60200281864&app=news_article&share_ansid=6665095568932471044&app_id=13
其他网友回答
致良知必有善行,有善行必有善果。有良知才能格物,能格物才会致良知。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致良知、知行合一、格物致知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