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构造(长城大家谈|长城的建筑形象、结构类型、材料做法都是怎样的?)

长城的构造

第四部分:长城的结构

1、长城墙体的结构和形式都相同一致吗?

答:中国长城的建筑形象、结构类型、材料做法等方面,不仅随时代变迁有很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时期的长城墻体,也会因地理环境或施工条件等方面的不同而各具特点。

明长城中国历代所建长城中规范程度最高、国家最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办也最大,即便是这样的长城,结构和形式方面的差距也是相当大的。明长城城墙按地区特点区分,有夯土墙、毛石墙、砖包墙和条石墙等等。

长城“九边”延绥镇以西的陕甘宁地区长城多用夯土墙;山西北部大同镇的城墙也基本以土筑墙为主。山西中东部山西镇长城多见里侧夯土、外侧包以砖石的城墙做法,这种单面包砖石的城墙被叫做“单包墙”或“单面墙”。河北北部宣府镇长城,多采用“夯土包石墙”,这种城墙的做法是:以土夯筑成墙体,墙的内外两面包砌条石。戚继光制定标准修造的北京以东蓟镇长城,则多的是采用“夯土砖包墙”做法(或是标准城墙的做法)。蓟镇这种夯土砖包墙的结构也不尽一致,在山区多石地段的砖包墙中包的不全是夯土,有的是土石相混填充,有的是墙内全部是包的石块。另外,今天见到的明长城中,还有一色以修理整齐的长方形大石条砌筑的条石墙,这种条石墙墙面光洁整齐,看起来牢固雄伟。还有用形态不一的石块、随形就势,按镶嵌手法砌筑出来的“虎皮墙”。所谓“虎皮墙”,是因为这种方法筑起的墙面象虎皮花纹一样斑斓。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的“毛石墙”,明代长城中仍不少见。所谓“毛石”,就是未经过加工修整的自然石块。“毛石墙”是拣取所在山上的自然石块堆砌起来的一种墙。这种墙在明代各种长城墙体中规整度最差,墙面粗糙,石块大小不一,在要求高的蓟镇长城上,一般是用于不太重要地段的长城,或者是长城外围、所谓的“挡马墙”修筑。

在砖砌的城墙中,还见有一种“单砖墙”。单砖墙也叫“一砖墙”,也就是只有一块砖的厚度。这种单砖墙一般是建在高山、特别是崖坡地段,这些城墙所在的地段攀登起来困难,不需要修筑高大宽厚的城墙,但也要防备万一。修筑这种单砖墙是一种典型的“因地制宜”,是一种节省建筑材料和人工的做法。

山地的长城墙体类型中,还见有一种“借山墙”。顾名思义,这种“借山墙”是借助山体修筑的。借助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把山体凸出的部分包砌在城墙里,以便节省筑墙的人力和建材;另一种是把长城经过地段的崖壁、山石,镶嵌式的“借用”为城墙的一部分。总而言之,中国长城的修筑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和模式,它讲求的是功能和实效。从长城墙体的结构形式上看,它们的建造充分地发挥了建造者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

说古代长城没有标准和模式,但不意味着没有建造的原则。明代习惯给长城叫“边墙”,明代在“边墙”的修筑方面也是有原则标准和要求的,在当时的长城蓟镇军区,根据具体情况修筑的长城城墙有三等要求,也就是修筑“边墙”的三个等级标准,标准规定:

“一等边墙”,要以方整的条石为基座,墙身内外两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墙顶垛口和女墙一律以砖砌筑,墙顶面用砖铺墁,墙体高大宽厚,一般高7——8米,有的达10米;墙顶约宽6——7米,可“五马并骑,十人并行”。

“二等边墙”,墙身外侧用砖或条石砌筑,内侧用毛石砌以虎皮墙面,并以白灰勾缝,垛口和女墙以砖砌筑,墙顶面用砖铺墁,墙体较高大,一般墙高7——8米,顶宽在3.5——4.5之间。

“三等边墙”,筑墙为就地取材,一般用毛石垒砌,内外作虎皮墙面,墙的厚度、墙顶上的做法无固定要求,视防御需要及地形条件而定。

2、什么是长城“垛口”?

答:“垛口”即“垛口墙”。是砌筑在城墙或敌台顶部外侧,兼有攻防两种功能、凸凹如齿状的矮墙。

为什么称这样的墙为“垛口墙”呢?这主要是从这种墙的形象得来的。所谓“垛”, 这一凸一凹相互配合,就组成了有垛(凸突部分)有口(凹下部分)的“垛口墙”。有的人不知道长城垛口墙名字,竟把它说成是“城齿”,大概是看它象人的牙齿样子。

垛口墙的垛墙部分高近180厘米上下,宽200厘米左右;垛口的“口”宽约60厘米,底面大约与常人腰部平齐。垛口墙下部一般开有望孔或雷石孔,中间靠上部分有的地段还开有射孔。垛口墙的顶部修成正三角形,人们叫它为“劈水”,功能是防止墙头顶渗水和减少雨水对墙顶的冲刷。

“垛口墙”在长城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用于城墙的攻防,它和城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敌人来攻打城墙时,守城士兵可在“垛口”的“口”处居高射箭放铳,杀伤接近城墙或攀爬城墙的敌人;从防守的角度说,守城士兵可隐蔽在“垛口”的“垛”后,减少或避免被城下敌人的冷箭射伤。

“垛口墙”或“垛口”,明代戚继光著作《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中都多处提及。他要求:城墙或敌台都要筑有垛口。

明代蓟镇长城的垛口墙,与其它地区的垛口墙有所不同。蓟镇长城是由特别烧造的垛口尖砖砌筑。所谓“垛口尖砖”,是一种三角形的城砖,因而也有人称它为“三角砖”。垛口尖砖用于垛口边缘立墙的砌筑。用这种砖砌出来的尖面垛口巧妙地运用了抹角的侧视功能,守城士兵身贴垛口的任何一面往城下看都是一个与垛口宽度相同的45o面,左右两面换位观望就合成了一个90o的扇形视角。这样的垛口扩大了守城者的观望视野和对外打击面。但城下敌人从下面的任何一个角度看垛口,则都是垛口的实际宽度。因而这种垛口能有效地城下冷箭对守城者的伤害,增强了长城城墙的攻防能力。

“垛口”历史文献中也称“雉堞”或“堞”。“雉堞”、“堞”一词的出现年代比“垛口”要早。成书于先秦时期的《左传》中便有了“堞”字。所谓“堞”,《辞源》为:“城上如齿状的矮墙。”南朝时期的诗篇《芜城赋》和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赠楚州郭使君》诗中,都见有“雉堞”的词语。与明代的“垛口”不同,古代的“堞”和“雉堞”,都有着泛指城墙的意思。

摘自王雪农老师的《万里长城百题问答》一书,欲购此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长城的构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