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读后感800字(《巨人的陨落》——肯·福莱特)

《巨人的陨落》读后感800字
从2017年开始读《巨人的陨落》的时候,第二三部的汉译本好像还没有出版发行。我不太喜欢读外国小说,首先第一大难题就是难记又冗长的外国名字,还有就是拗口的翻译和不同于东方人的思考方式,这可能也是我把《巨人的陨落》这部书拿起又放下,标记在读标记了三年的原因吧。
不过幸好,2020年的7月,我一口气读完了这三部我读了三年都没读完的书,像是发现了宝藏一般,我的生命被拉长了五倍,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二十世纪。
有评论说《巨人的陨落》是祖辈的故事,《世界的凛冬》是父辈的故事,《永恒的边缘》是作者肯福莱特自己这一代的人故事。三代人的故事都很精彩,每一代人都参与着历史,都见证着属于自己的历史时刻。如果要把这三代人的故事进行比较的话,我还是最喜欢祖辈的故事,从卑微到尘埃里的矿工、女仆、工人和小混混,向不公平宣战,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从一而终地坚守的自己的信念,不用对自己相信的产生怀疑,这或许是种幸运。
相对于第三代来说,除了有了父祖两辈的加持外,还自带天赋技能,它们也有它们波澜壮阔的故事,但隐隐约约地给人一种不真实感。且祖辈在经历历史时刻的时候,几乎都是无意识的,只是回过头来看才发现自己经历了什么,而第三代却有一种在聚光灯下展示的刻意感。
可能是因为人物时间跨度的问题,我最关注的永远是第一代人,即使到了《永恒的边缘》里依然是这样,艾瑟尔和菲茲赫伯特伯爵最后在国会大厦走廊里互相表白时的感动、菲兹去德国参加妹妹茉黛的葬礼后被塔西斯特工没收妹妹遗物时的没落、别斯科夫家里列夫在格雷戈里弥留之间的拜访时的挂念,哦对,还有沃尔特冯诺伊曼在《世界的凛冬》里被纳粹折磨致死时的难以置信,这些文字的描写就像电影画面一样刻在脑子里难以忘记。
如果书电影把每个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的话,那么书籍就是十倍。我出生在20世纪的末尾,然而我却有幸见证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抑或是说难以忘记的历史时刻。与有荣焉。
世纪,我将亲身经历这个新的同样伟大并且急剧变化的时代,我将见证这个新的时代的每一个变化。幸甚至哉。

 

《巨人的陨落》——肯·福莱特
世界是属于勇敢者的,所以世界是属于我的。
——肯·福莱特《巨人的陨落》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升起,繁衍在地球上的生命开始却残喘,在艰难的黑色迷雾中——热血的威尔士矿工少年、与爱情失之交臂的美国法律系大学生、被生活逼上绝路的俄国兄弟、生活在“上层”世界的英格兰伯爵、还有那痴情的德国特工......从漫天尘埃处处飘散着死神气味的煤矿隧洞到每一顿餐食都有着高标准的皇室殿堂。
同样是平等的人类身份,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前途。五个家族地平线上被无情的串连、对比、交织。一幕幕生活场景,一段段剜心情节,《巨人的陨落》,讲述的是社会这个大巨人,还是生活在地层的“巨人”?20世纪的跌宕起伏,翻开就揭晓了。
初读这本书,迷失在复杂的外国人名中,人物之间微妙的关联,社会关系的线索,多线叙事的写作手法,让初读时有点小鹿乱撞,但理清故事背景和人物关系后便深感震撼。不瞒大家说,我还画了人物关系图,为阅读营造了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
合上书本,内心澎湃许久不能平静。在世界第一次大战的战场上,英法德俄等国家的国际地位更迭变换,英国不再是不可击溃的“日不落帝国”,法国的太阳宫也不再象征绝对的权力,德国的民主政治仍匍匐在传统贵族政治的脚下,而俄国经历了一次血腥的洗牌,唯有美国借机异军突起,斡旋于多国间渔利。
小说不仅仅局限于战场,而是通过对人们生活周遭的细节来袒露当下的社会秩序,菲茨伯爵与俄国公主的婚姻,无非是菲茨伯爵(英国)对于一统世界埋下的野心;菲茨伯爵妹妹茉黛与德国外交官沃尔特间的爱情,突破了国界的界限,更是燃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敌对国的现实并不能满足一对恋人的夙愿;还有我最喜欢的矿工比利,在狂风骤起人伦焦灼的社会熔炉里,仍然秉承赤诚与信善的本质,突破阶级的桎梏,在战后进入了议会。度过一战的洗礼,英室皇族们的美梦破碎了,新的社会秩序与观念冲击着每个人,未来变得可期。
就像事实并非由多数人的投票决定
你还年轻
你还有理想
你的每个问题都将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