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简史》读后感800字(《人体简史》简述)

《人体简史》读后感800字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还是挺重的,毕竟四百页的书也不算太薄。拿着这本书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就着街灯看了眼封面,大大的“你的身体30亿岁了”一行字差点让我笑出声,想着这是什么标题党营销。
可是看完第一章之后,俏皮的话语所描述的真实让我意识到了一开始的念头是多么的轻浮而幼稚——原来我们的身体,真的已经30亿岁了。二十多岁的年纪,三十亿岁的演变,这两者的数量级带来的冲击着实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我们的全部不过是时间长河的一瞬,而我们的身体却又如此的古老而年轻,如此的短暂而永恒。
而具体到这本书的评价,我想从我理解的科普读物最核心的两个方面来进行,一个是科学性,一个是可读性。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性并不是真实性,我们永远无法确定一个绝对正确的理论,但它一定是要可以证伪的,是有迹可循的,这是科普读物的命根所在,失去了这份客观可证伪性质的读物首先就失去了作为科学读物的标准,自然也就不能算是科普读物了。而这本书对于每一个数据和理论都找了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来背书,并且在观点后做了引用文献的标注,使得想要证实这份真实性的读者完全可以通过引用的论文去寻根问底,我认为这是非常严谨的做法,从而它的科学性便立住了脚跟。
可读性就很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了,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首页的知识点罗列突然有点想放下的感觉,但是打开了第一章之后就被完全的吸引住了,作者极为擅长将他想讲到的知识点与普通大众的兴趣相结合,譬如开篇讲人的身体构成,以人的所有元素需要多少代价才能购买引入话题,这当然已经是自媒体常用的套路,但模特用卷福我是真的被猛然勾起了兴趣,实在是一个成功的做法。也很容易让看过的人想起钢之炼金术师,殊途同归的是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深刻的认识到生命的伟大和奇迹之处,就像这本书指出的一样,组成你身体的元素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除了它们组成了你。
在层出不穷的诙谐事例中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冷知识,最终要的是知道了很多数量级,这对常识性的估算很有帮助,可能也会有助于识破一些商业骗局。
总之是一部科学性与可读性并存的科普读物,我很喜欢。每个人都会在不属于自己的领域有很多常识性的空白,希望这种读物越来越多,让我们专精某一领域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视野。

 

《人体简史》简述
引言
《万物简史》后,比尔·布莱森又一作品。
外文书籍常知识密度不够,大段大段无关紧要的叙述。本书亦是如此,而且为追求通俗易通而略显繁冗拖沓。
书中常常是陈述一些客观事实及统计规律,作者博征旁引的列举着“相关研究表明”,却经常无法给出确凿证明,就一些问题读者还是只能得到悬而未解的疑惑。
作者解剖着人体每一个器官组织,罗列着知识脉络。但是经常缺乏发人深思的洞见和观点,不能给读者带来更高级的思维方式。现代人“技术盲”完全没有问题,因为我们有网络百科,可随时检索。这本书就是一本适合检索的书,而不是一本值得在闲暇时光,花大力气去阅读记忆的书。
对这本暂且认为是“浅尝辄止”的书,当我再次阅读时,直接阅读下面简述的笔记。
简述(一些有趣的知识点)
(1)所有人类共享99.9%的DNA。人类只有2%的基因负责编码蛋白质,其余的基因看起来没什么作用,被称为黑暗DNA。例如有一种叫作“Alu元件”的特殊短序列,在整个基因组中重复超过100万次,似乎是一个完全没有意义的存在。
(2)DNA只为了一个目的而存在——创造更多的DNA。DNA以非凡的保真度传递信息。它每复制10亿个字母只产生一个错误。每一个人体内有一百来个只属于你的个人基因突变——也就是说,这些基因跟双亲赋予你的基因无一相符,而是专属于自己。
(3)人类身体是一个由37.2万亿细胞构成,大多数细胞几十亿几十亿地复制不曾出错,但每人每天有1-5个细胞发生癌变,免疫系统会捕获并杀死它们。
(4)生命的奇迹不在于我们生而具备一些弱点,而在于我们没有被弱点湮没。几乎所有动都能自己合成维生素C,人类不能。
(5)肤色是对阳光的反应。所有人都拥有相同数量黑色素细胞。肤色是“趋同进化”典型。基因研究表明,皮肤脱色发生只需要两三千年,浅色皮肤可能是迁徙和农业带来的结果,狩猎-采集者从鱼类和野味中获取维生素D,而当种植作物及搬迁到高纬度后,获得维生素D下降,而浅肤色可以从阳光合成额外维生素D。但在北欧和加拿大,不管肤色有多么苍白,人们也无法在阳光获取足够维生素D。据估计,全球有50%的人至少会在一年里部分时间缺乏维生素D。在北部地区,这个比例甚至可能高达90%。
(6)至今未知是什么演化命令让手指末端产生旋涡形状。所有指纹都独一无二这个概念,也是一种假设,只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找到两组精确匹配的指纹。同样,没有人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长时间洗澡时手指会起皱。
(7)我们大部分体毛的丧失,及通过向外分泌汗液来消散体内多余热量,有助于使得我们对温度最敏感的器官即大脑显著变大。
(8)皮肤微生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肥皂或洗涤剂。一些微生物是永久居民,另一些只在你身上扎营一个星期或一个月。抗菌皂的问题在于,它们不光可以杀死皮肤上的坏细菌,也会杀死好细菌,洗手液也一样。
(9)随年龄增长,二氢睾酮的激素容易变得紊乱,使得头上毛囊关闭,秃顶。阉割是一种公认的治疗秃头的方法。
(10)如今,人体内细菌对我们所用2/3的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药物专利只能维持20年,临床试验期也包括当中。制造商通常只有5年排他性专利保护期。因此,在全世界最大的18家制药公司里,除了两家例外,其余全都放弃了对新抗生素的研究。人们最多服用抗生素一两个星期。而类似他汀类药物或抗抑郁药,人们多多少少要无限期地服用,回报更高。
(11)大脑只占体重2%,却用去20%能量。对新生儿来说,大脑的能耗不低于65%。这就是婴儿总是在睡觉(因为不断发育的大脑把他们累坏了)以及婴儿有着大量的身体脂肪的原因(脂肪将在需要时充当能量储备)。
(12)脑干掌管我们更为基本的运作:睡觉、呼吸、保持心跳。在英国,脑干死亡,是衡量人类死亡的基本准绳。
(13)眼睛每秒向大脑发送1000亿个信号。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当你“看到”某样东西,只有大约10%的信息来自视神经。大脑的其他部分要解构信号——识别面部、阐释动作、识别危险。换句话说,“看”的最重要部分不在于接收视觉图像,而是理解它们。每一次视觉输入,信息都要花一段微小但可感知的时间(大约200毫秒,或者1/5秒),顺着视神经传输到大脑当中,再由大脑进行处理和阐释。大脑做了一件真正非同凡响的事情:它不断地预测世界在1/5秒后的样子,并告诉我们,这就是“当下”。这也就是说,我们永远也无法看到世界在这个瞬间的样子,我们看到的是片刻之后的将来是什么样子。换句话说,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一个还不存在的世界里。
(14)人只使用了大脑10%的说法纯属传说。没有人知道这个说法来自何处。兴许未能十分明智合理地使用大脑,但多多少少在使用自己的整个大脑。
(15)“她听到了每一次的谈话,认出了每一位访客,并专心听取了每一个代替她所做的决定。”但她无法动弹任何一块肌肉,不能睁开眼睛,不能挠痒痒,不能表达任何欲望。在被认为处于永久植物状态患者有15%-20%的人实际上是完全有知觉。
(16)今天人类大脑比10000或12000年前的要小得多。平均体积从1500立方厘米缩小到1350立方厘米。相当于网球大小。在大致相同的时期内,我们的头骨变得更薄了。无从解释。原始人类有凸出的眉脊,智人放弃了这种眉脊,选择了生动活泼的小眉毛。原因也不易解释,或眉毛可避免汗液滑到眼睛,或眉毛擅长传达感情。
(17)为适应直立姿势,颈部变得更长更直,并移动到颅骨下方更中央的位置,而不像其他猿类一样偏向后方。不经意之间,这些变化带给了我们更强的言语能力,把空气和食物朝同一条隧道里送,这在哺乳动物当中独此一家。
(18)睡觉时产生唾液很少,微生物会大量滋生,这也是为什么要睡前刷牙,减少细菌数量。一早醒来呼出的气体里兴许包含了多达150种不同的化合物。
(19)口腔顶部和喉咙靠下有一些味蕾,这是药物咽下喉咙后更觉苦涩原因。在肠道和喉咙里有跟嘴里一样的味觉受体,它们与大脑的连接方式跟舌头上的味觉受体不一样。辣椒刺激到的神经元,跟摸高温火炉激活的神经元是同一种,疼痛检测器除口腔外,也存在于眼睛、阴道、肛门里,辛辣食物会在那些地方引发不适。
(20)气味至少占滋味的70%,吃东西时,大部分香味通过鼻腔通道的后楼梯“逆鼻腔通路”感受。
(21)我们是唯一拥有悬雍垂的哺乳动物,也是唯一能说话的哺乳动物。事实上,摘掉了悬雍垂的人确实失去了对喉音的控制。至今为止,悬雍垂大致依然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另外读过此书,才知道我一直把悬雍垂认成了扁桃体)。
(22)大约1/4受害者都是在遭受致命心脏病发作时才头一次知道自己有心脏问题。超过一半的首次心脏病发作(致命或其他)发生在身材匀称、没有明显健康风险的人群里。同时心脏移植中,为了摘下一颗还在跳动的心脏,国家相继制定政策,改以脑死亡作为不可逆转的无生命迹象指标。
(23)放血疗法在历史上地位曾如此重要,放血碗被当成传家宝传给后代;创刊于1823年英国著名的医学杂志《柳叶刀》,其刊物得名自切开静脉的工具。
(24)睾酮似乎没有带给男人带来长寿。诚然,寿命由许多因素决定,但去了势的男性跟女性寿命一样长,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事实。睾酮到底怎样缩短了男性的生命,原因未知。从40多岁开始,男性睾酮水平每年下降约1%。
(25)人类的胆囊储存来自肝脏的胆汁,并将其传递到肠道。很多动物有胆囊,还有很多动物没有胆囊。奇怪的是,长颈鹿有时会有胆囊,有时没有。
(26)慢跑真的有益,还是因为慢跑爱好者大多过着健康、适度的生活,无论是否运动,他们都注定能取得更的结果?
(27)随着物体体积增大,其相对表面积减小。热量是从表面流失的,故此,表面积相对于体积越大,你就越是难以保持温度。小动物产生热量必然会比大动物更快。大象的心脏每分钟只跳动30次,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次,,而老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600次。动物有一个奇怪的共同点,那就是它们一辈子心跳的次数基本一致。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平均寿命都在8亿次心跳左右。人类是个例外。
(28)发烧到底是一种旨在杀死入侵病原体的内置防御机制,还是仅仅是身体努力抵抗感染的副产品。如果发烧是一种防御机制,那么任何抑制或消除它的努力都可能导致反作用。让发烧顺其自然(在一定范围内)有可能是最明智的做法。体温仅升高1℃左右,病毒的复制速度就会降低至此前的1/200。
(29)对男性来说,食物从口腔到肛门的平均时间是55小时。对女性来说,一般是72小时。食物在女性体内多逗留近一整天。
(30)多吃纤维:因为它能让你的肠道微生物保持健康。
(31)如今最准确的认识是,阑尾是肠道细菌的蓄水池。
(32)屁主要由二氧化碳(最高可占到50%)、氢(最高可占到40%)和氮(最高可占到20%)组成,比例因人而异,甚至因日而异。大约1/3的人会生成甲烷,而其余2/3的人完全不会生成此种气体。屁的气味主要是由硫化氢,尽管硫化氢只占排出气体的百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三。
(33)保持清醒时间越长,睡眠压力就越强烈。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大脑中化学物质(尤其是腺苷)随着时间推移积累所带来的结果。腺苷是为细胞提供动力的能量密集小分子ATP(三磷酸腺苷)输出的副产物。你积累的腺苷越多,你越是觉得困。咖啡因能稍微抵消它的作用。
(34)从解剖学角度来看,女性是人类线粒体的神圣守护者,精子并不传递任何线粒体,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的线粒体池大幅缩小,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而又奇妙的结果:今天的我们所有人都是同一位线粒体祖先的后代——这位祖先是20万年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位女性。
(35)大约40%的人会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患上癌症。更多的人会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患病,并先死于其他原因。例60岁以上的男性中有一半、70岁以上的男性中有3/4的人死前从来不知道自己患有前列腺癌。事实上,研究表明,如果所有男性都活得足够长,全都会得前列腺癌。
感悟
通读全书,用了好些时间。
也是因为看到别人读这类书籍用两三个小时就能读完还能写上一篇简短书评,所以这里说下和本书未必有太大关系的两个问题,算是别样的体察感悟。
(1)如何看待速读?
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人自嘲,他读书特别快,一目十行,而在一个亲戚结婚场合,和表姐一块探讨张爱玲,表姐说“张爱玲说过这样一句话……”满堂鼓掌喝彩,赞叹其有文化,而主人公却只能讲:“张爱玲写过这样一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女人……”。
想起这个段子,主要是想说,读书是为了收获,为了体察。大量读书有广博知识后,读书就快;读简单的书,读书也快;但是对一本好书,速读则是浪费了这本好书。而且在一本好书面前,略读、跳读及扫读,是不利思维锻炼的,因为虽然明白了“大道理”,但是往往不明白道理背后的层次逻辑,或者理解了逻辑,也因缺乏生活代入,而不能深刻。
速读者讲究读书的目的性!拿出一本书即能判断出“什么样的书翻翻就好”,所以,本人不反对速读!
《人体简史》算不上一本“好书”,花多长时间去从大篇幅的书中获得“有意义”的语块,因人而异,乃至有的人会直接把它归类为“不必读的书”。但是除此之外,如将不能速读的书速读了,必然在跳读中遗漏了关键信息,而往往只能记住只言片语的结论而已。
速读者仅仅因为“一个月后一本书仅能记住1%的内容”而“快速读10本书,结果则会变为10%”,其实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忘记了这个世界上适合速读的好书种类没有那么多,其收获的10%也是属于同一种类型的书,这类书要么本身属于适合速读,要么也不是特别的好书。所以,对于每日读一本、一年读365本书的人来说,要么其对整个知识体系了然于胸,认为新鲜的观点并没有那么多,要么其实也就在翻翻就好。
我想什么书都速读的人,大概不会静下心来去读几篇唐诗,耐心的体味揣摩其中的韵味美感。
(2)读书(一本具体的书)有什么用?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好问题。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书,在和这些作者对话时,到底什么是稀缺的?感受?事实?观点?经验?都很重要,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增加了感知世界的视角。
比如,在读论语时,去问孔子当年说的话对我们今天有什么用?但这不是孔子的视角。一个好问题是,如果孔子活在今天,掌握了现代信息,像他这样的思考着,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这才是视角。
比如《人体简史》让我理解了人体结构是在进化时,在上一代问题解决方案的约束条件下,形成对当下环境的最佳解决方案,人体的呼吸道和食道共用一套结构,就是一个典型代表,一代代解决方案迭代也在DNA也留下了大量无用的代码。等等这些让我多了一个人体视角去看待健康、寿命、疾病、医疗等。
最后,就此时此刻的我而言,我想说的是,读书未必要有一个特定的结论,我只是想看到世界的样子而已。
于浦东
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