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陨落》读书笔记(《巨人的陨落2》读后感)

《巨人的陨落》读书笔记
读完书,总有写点什么的习惯。关于这本小说,我想区别于其他读者的角度,讲讲四个爱情故事和一个人。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菲茨与艾瑟尔、格斯与罗莎、卡捷琳娜与格雷戈里、沃尔特与茉黛,而那个人是美国总统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在此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对这本书做一个宏观的评价,它不是神作,部分读者过誉了,甚至,也达不到书籍推介腰封上的自誉——全球读者平均三个通宵读完的迷人感,这反而让人有所失望。但它仍然是一本好书,一本讲述历史,将整个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毫无违和感的融入某些国家,某些社会,某些阶层,某些小人物身上。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在有意与无意间推动着历史进程。
此外,我甚至也觉得有必要说说经济学和历史的关联。今天在听薛兆丰的经济学课168讲的时候,里面提到现代经济学派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奥地利学派所坚持的基本经济假设——真正能够思考和行动的只有人类个体,国家也好,集体也罢,组织本身是不具备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的。所以当我们说某个组织有所行动的时候,具体得落实到某个人,或者某些人身上,才有意义。否则,孤立的分析国家和组织的行为,而不对行为的具体策划者与执行者进行分析,这肯定是有偏差的,有时甚至会非常大。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历史,是一种难得的体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资本论》中我认为非常正确的一个论断,遗憾的是,对经济学有着深刻理解与洞察的历史学家就像国家濒危动物,大部分历史学家是缺乏较为深厚的经济学修养的。
回到本书,《巨人的陨落》正是通过非常微观的个体,以及这些个体矛盾的,甚至有些幼稚的思想,折射出人类历史,或者说世界历史的偶然与荒诞。比如沃尔特既会思考德国与世界的命运,又会权衡他和茉黛的关系,他极力阻止战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希望战争将他和茉黛分开。这是《巨人的陨落》最难为可贵的历史观。
横渠四句
菲茨与艾瑟尔
其实对菲茨伯爵而言,爱情是不存在的。他只是迷恋漂亮女人的肉体而已,对碧是这样,对艾瑟尔是这样,对后来的巴黎女郎、俄罗斯女郎同样如此。作为英国传统的贵族阶层,他有着自己坚定的政治原则,有着高贵的骑士精神并且不惧战争,当然也有着虚伪和冷酷的一面。他的阶层决定了他的偏执,菲茨热爱他的酒窖正在于他父亲说过:一个酒窖需要秩序、远见和品味。菲茨具备了这三种品格,只是秩序是落后的,远见是带着阶级偏见的,品味是奢靡和腐朽的,正如酒窖本身。
大英帝国的没落贵族阶层,正如菲茨伯爵自己家的酒窖,这是作者巧妙隐喻的地方。然而,即便是落后的秩序,它仍然代表着秩序,菲茨所代表的阶层仍然有着自己凛然不可侵犯的底线,我对这样的底线保持敬意。
艾瑟尔无疑是聪明、果决,勇敢,并具备超高执行力的女性,她是全书最迷人的女性角色,仅次于茉黛。她出身于矿工家庭,父亲大卫是工会领导人,我想正是由于大卫的领导角色辐射了艾瑟尔和她的弟弟比利,让他们天生具备了一种领导的才能和品质。基于此点,才让艾瑟尔区别于其他阿伯罗温少女,能够一步步走向更高社会位置的深层次原因。
她在泰格温任管家的时候,能将庄园事物管理得井井有条,她对菲茨既充满着少女最浪漫的幻想与爱意,同时也能运用她对菲茨的弱影响力,为阿伯罗温的矿工们争取利益,这是她聪明、勇敢的地方。在面对与菲茨决裂时,她能顶住伯爵家的滔天权势,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最大限度为自己争取利益,并预见未来可能面临的生活困境,做好长远的规划。当这些优秀品质都集中在一个女人身上,这个女人同时还兼顾漂亮与善良时,你便不得不被这样的角色所倾倒。
艾瑟尔在《巨人的陨落》中,代表着一股新生社会力量,这股力量在历史上被长久的忽略,她们只作为一种附属品,一种工具而存在——艾瑟尔所代表的底层女性觉醒。她与茉黛所代表的上层女性,同时构成了整个社会女性阶层崛起的力量。有所不同的是,虽然艾瑟尔与茉黛都在为女人的权益而力争变革,但相异于茉黛有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艾瑟尔更能够理解社会中的各种力量犬牙交错的现状,能够更加客观,更加长远的看待事物的动态发展。这是她胜过茉黛的地方,当然,这并不是茉黛的错,双方的背景经历殊异,艾瑟尔对整个英国的社会阶层有着更清晰,更客观的认识,茉黛具备对上层的洞见,但是缺乏对下层的了解,这是症结所在。
艾瑟尔与菲茨短暂结合后的分道扬镳,正是英国男权统治力量在与妇女权益力量较量中的分合,妇女权利意识的觉醒,在经历了最开始对男权统治的浪漫幻想破碎之后,开始了另外一种形式的斗争,这种斗争比原来更加坚硬,更加理性,但同时影响也更加深远。
横渠四句
格斯与罗莎
在罗莎之前,格斯喜欢美貌的奥尔加,但就奥尔加个人而言,这个女人只有美貌,就像在没有经历过恋爱与人生洗礼的男人眼里,颜值几乎就意味着一切。当奥尔加对没有任何修养的粗鄙流氓列夫投怀送抱之后,格斯对恋爱可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历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历经了战场上的生死锤炼,历经了陪同威尔逊总统为建立世界和平秩序而斗争,为使全人类摆脱战争的摧残而奔走的格斯,才真正彻悟那个可以陪自己走完一生的女人近在眼前。
尽管她是新闻记者,尽管她是独眼,但是她思想深邃,眼光独到,优雅大方,气质出众,甚至在人群中,格斯一眼就能发现这个女人的存在,是的,这些东西远远超过了女人的美貌带给格斯的享受。它们随时光渐长,而不随时光渐老。这样的女人,配得上世界任何一个男人,而不必自惭形秽。你看,即便挑剔如格斯的母亲,面对罗莎这样的儿媳,都欢喜得不得了,遑论其他。人们常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然而,我认为真正能陪伴你走完这一生的,一定是和你有着同样的终点和理想,只是路上你们恰好相遇,正好能够结伴同行的那个人,仅此而已。
横渠四句
格雷与卡捷琳娜
卡捷琳娜和格雷戈里的爱情,与其说是爱情,不如说是生活。《巨人的陨落》这本书里面,如果要选一个角色来代表无产阶级的品质,格雷戈里是不二人选。格雷戈里对卡捷琳娜的爱,甚至比沃尔特和奥黛的爱,更接近帕拉图恋爱的本义。既令人气愤,又令人动容。气愤的是,格雷戈里收留了卡捷琳娜,结果卡捷琳娜和格雷戈里的流氓弟弟列夫在一起了。等列夫犯事之后,又骗取了格雷戈里费尽艰辛买到的前往美国的船票,留给格雷戈里怀了孕的卡捷琳娜和警察的警棍。卡捷琳娜为了士兵补贴,又让格雷戈里和自己假结婚,痴痴等着列夫归来。如此种种,格雷戈里都默默的,几乎毫无怨言接受了。即便在生死一发的战场,格雷戈里心中挂念的依然是卡捷琳娜。
这种爱到可以无私奉献自己一切的爱情,是真的让人动容。但是卡捷琳娜感动吗?也许吧,但她想念的依然是那个风流不羁的种马列夫。在经过俄国十月革命的混乱,在经过饥寒交迫的生活碾压之后,卡捷琳娜才真正认清楚她需要的是什么。
不,直到最后,格雷戈里对卡捷琳娜来说,也只是生活稳定的支柱,而不是爱情发生的对象。虽然福莱特迫于有读者要给他寄刀片的压力,给了格雷戈里和卡捷琳娜完美的结局。但是,正是这个结局本身,宣判了爱情的可笑与荒谬。
横渠四句
沃尔特与奥黛
奥黛与沃尔特的爱情,就像莎翁戏剧里面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投影,当然,如果说后者是一幕戏剧,前者就是一部史诗,跨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前后后。他们的爱情有两个细节让我备受感动。奥黛潜逃出菲茨公爵宅邸,去和沃尔特举行秘密婚礼那段,其实还好,真正的泪点是,当沃尔特经历了战争前线的血色洗磨之后,依然保留着奥黛的报纸剪纸。正是这一份剪纸,陪伴沃尔特经历诱惑,经历生死,不管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壕,还是在战后管制的德国境内,那一份泛黄的剪纸,很长时间支撑着沃尔特前行。所以,当奥黛从沃尔特手里接过这张剪纸的时候,泣不成声,我想,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平静地面对这份思念吧。
第二个细节是奥黛决定和沃尔特私奔去德国,那个时候凡尔赛条约已经尘埃落定,德国面临着巨额战争赔款,国内经济在可预见的时期内面临崩溃,沃尔特因为和奥黛的结婚申明而即将丢掉在德国外交部的饭碗。前往德国之后的艰难生活以奥黛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但她以英国女勋爵的身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沃尔特和德国,选择了前途未卜的生活。这份决心和勇气,超过了《巨人的陨落》中任何一个女性角色,包括艾瑟尔。
她决定私奔前,对沃尔特念的那段话出自《圣经·路得记》,当时看到这段差点泪崩,这段话之前发过朋友圈,并做过简短的评论,附在这里:
你往哪里去
我也往哪里去
你在哪里住宿
我也在哪里住宿
你的国就是我的国
你的神就是我的神
你在哪里死
我也在哪里死
也葬在那里
……
——《圣经·路得记》
愿你的爱,终不被辜负!
愿你所有的坚守,终回报以同样的坚守!
愿风雪所加,不冷炙热!
愿世纪相交,不被湮灭!
愿时艰世逆,不畏当初!
愿为你选择,皆为幸福!
——致·茉黛女勋爵
——向你不顾一切的爱情致敬
没办法,即便到了30+的年龄,也依然不认为自己是个大叔,也依然对爱情满怀憧憬与想象,也依然对这些生死契阔的故事感动不已,即便知道这个世界的爱情也有俗不可耐的时候,也依然对爱情保持着神圣的敬畏。
横渠四句
威尔逊总统
我们重点讲讲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毫无疑问,在《巨人的陨落》中,比起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的布尔什维克领袖,革命和权威的狂热分子列宁,以及时任英国海军大臣,在不久的将来即将登上英国首相宝座的中年发福男丘吉尔,病体孱弱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就更值得推崇了。
先不说威尔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坚持的美国中立原则,以及中后期在处理德国墨西哥事件中所保持的冷静与克制,还是他那句广为流传的“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而让美国适时的开始收割战争果实。我们只说威尔逊通过他在战后提出的十四点原则,冀希望建立一个可以广范围解决世界领土争端、确保自由贸易和建立维和组织的一揽子争端解决机制,就值得全人类铭记。
通过威尔逊的努力,凡尔赛条约增加了国际联盟的章节,而这些内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的成立构建了理论框架。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具备世界影响力的国家首领提出的,具备一定可行性的全球和平计划。
事实上,《巨人的陨落》中写道:天色很暗,但就着微弱的灯光,可以看清这里有好几千人,有男有女,还有孩子。听不到任何欢呼声,他们显得十分安静。格斯看见男人和男孩们纷纷摘下帽子,这种表达敬意的方式让他感动得差点落泪。他们等了半夜,只为了目睹这列载着全世界希望的火车从面前经过。
关于这个场景,不知你是否记起曾经的那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或者前不久院线大火的《我不是药神》里面程勇被捕时那些病人沿街相送的画面。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
和平年代的人们,是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的,也感受不到那时的人们对和平的渴望,甚至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威尔逊正是带着整个文明社会普罗大众几千年的渴望与使命,去参加巴黎会谈的。小说中的威尔逊,对此有着清楚的认知,也认为自己肩负着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即便威尔逊回到美国之后,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但他仍然坚持走访全国选区发表演讲,希望获得民众对美国加入国联的支持,在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发表完演讲后,威尔逊终于昏倒在地。威尔逊的身体被摧残的状况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总统丧失工作能力的情形,这种情形甚至被认为是推动美国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的重要原因。
威尔逊总统可能不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甚至也可能不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但是,当他拖着病体,为建立世界和平组织奔走相呼的时候,当他希望通过十四点原则避免人类历史再次步入战争洪流的时候,此刻,他同为避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哪怕到爆发前夕最后一刻也在竭尽全力化解战争风险的沃尔特、格斯、艾瑟尔、奥黛等各国青年俊杰一样,是伟大的。
再次重申:历史是需要结果正义的!
截图
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巨人的陨落2》读后感
《巨人的陨落2》读完,两个地方让我感触。一个是德国的战场,一个是二月革命。
德国战场的内容作者以三个视角去写。底层士兵,上层统治者,美国。
底层士兵的部分,让我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无论是沙俄,还是德国,法国,英国,底层士兵都是统治者们的炮灰,是战争燃料。书里面每个人都在问战争的目的,说真的,往往战争只是手段,而非目的!
沙俄为什么屯兵,始终没有在书里讨论。德国以自卫为名出战,英法以沙俄盟友为由出战。想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可以好好去查一查。单单从书里去寻找蛛丝马迹的话,其实我们是可以发现,首先沙俄的社会矛盾已经非常尖锐了,英国的社会矛盾也比较突出了,《巨人的陨落1》对于这个背景交代的很清楚。
沙俄显然并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老百姓的诉求,就像《巨人的陨落2》里面格雷戈里说的:“镇压抱怨的人,而不是解决他们的不满。”显然,沙俄没听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更加提不上道家无为的智慧了。
英国与沙俄不同之处在于有一部分贵族,在为平民的权利奔走。所以,从书中的各个角色来看,菲茨的妹妹作为主角是有道理的,因为她代表了英国确实有一部分贵族,能够看到百姓的疾苦。特别是英国当时已经是君主立宪制了。沙俄的代表人物似乎只有一个角色——碧公主。但是我们从这个角色身上,无法看到惹人敬爱之处。先是处死的格雷戈里的父亲,因为在她的土地上放牲口,等于是偷了她的草。书里还有很多碧的生活细节,从骨子里,碧并不把底层人当做人。
关于碧,还有一处描写,我认为也是在影射沙俄的处境。菲茨求欢不成,说了碧的那几句。简单几句话,已经表明碧家里没啥钱,碧在菲茨这里其实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顾问给与碧的家里的建议都没有被采纳。由此可见,沙俄故步自封、不做变通;对本国人强势霸道;对英国没有任何反对的底气。
由此来看,我觉得沙俄屯兵的原因值得再好好查查史料。
关于二月革命,书里是明确的点出了日期的,3月8日,俄历是2月23日,这个日期非常明确。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二月革命中作者的视角。作者是从格雷戈里的视角写的。首先他是一个士兵,是一个听到命令就要平民开枪的士兵。他还是一个曾经被士兵射杀了母亲的受害者。所以格雷戈里的哗变是有道理的,他需要争取和保护的东西太多了,而他拥有的实在太少了!
本书还以格雷戈里的视角看到了这场革命中的很多不可控的细节,打砸抢还有强奸杀人,本来仅仅是为了面包的民众,一旦得到了武器,那种不可控的场面,甚至于士兵也变得混乱。这种对于混乱场景的描写,我认为是可贵的,因为光也会有背面,只有看到混乱才能改变混乱。
因为看到《巨人的陨落》里面有挨饿的情节,我以前读过一本《44号孩子》,开篇就讲挨饿,于是赶紧又翻了一下《44号孩子》,原来是1933年苏联饥荒。距离一战已经过去将近十六年。在这里不禁要感叹一下,读书的好处就是,慢慢的,读者脑中就会形成一个时间链条,每本书里的故事会找到他们自己的点,而读者也会不知不觉的积累的越来越多。
《巨人的陨落2》明显比1要好读多了。我觉得这套书,确实值得入手通读。尤其是想了解一战历史的朋友,我认为有必要读一读这套书,有助于那段历史的学习。书里的很多内容,对一战剖析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