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内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对后世影响如何?)

网友提问:

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优质回答:

我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堪称世界级别。与之比肩者,恐怕只有苏格拉底了。这种比较必须注重时间性,比如人类第一个使用火种的人,就属于源起性质的,之后的上天入地,都是在此基础之上的人类智慧的延展。当时的教育只存在于政治世家和地主财阀之间的游戏,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言传身教”等等教育思想,实属难能可贵,这些教育思想,至今为止依然大放异彩,而且依然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一,有教无类。

孔子主张教育不能因人(贫富,贵贱)而异,这一点就是现在来说,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各大名校聚集优势教育师资力量,使人以之为贵,如果能够统一招生条件,让所有人一视同仁的迎接竞争、接受教育,依然还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而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孔子第一个创办私立公开学校,和主张“有教无类”思想,我认为这是孔子打破权贵对知识垄断的有力举措。

二,因材施教

孔子主张根据不同的人特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填鸭式”废材加工厂教育。在完成基础教育之后,逐级分门别类,让不同特长和兴趣的人接受自己擅长和爱好的学科,相信学习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孔子的“因材施教”也体现在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有不同的侧重,《论语-季氏》有云:“少之时。。。;及其壮也。。。;及其老也。。。”。

三,启发诱导

这一点与苏格拉底的教育极其接近,苏格拉底也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助产士,他通过一步一步的提问,环环相扣的反问,引导协助学生孕育、创立乃至诞生学生自己的感悟和思想,而不是简单直接的说出答案。孔子也主张“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教学,他在《论语-子罕》中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他在《论语-述而》亦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样引导学生渐入佳境而最终由学生自己通达明了,举一而反三,触类而旁通。四,学以致用

学而无用,教之废弛。孔子认为,通过教育获得知识,就是为了应用于实践,否则教与学就是一句废话,空话,教育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他在《论语-子路》中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就是如果熟读《诗经》而不能适用于内政处理,外事独立应对,读再多的书,有用什么用呢?

孔子无疑是一位超级教师,他的教育思想还有很多,诸如“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等等学习方法;“文,行,忠,信”等等教育内容;“不耻下问”等等学习态度,都属于孔子教育思想范畴,因篇幅所限仅举以上数条,以企抛砖引玉之效,大家一起来重温孔子的教育精髓。

孔子教育思想虽经千年依然没有过时,实属不易。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

1、教育的作用。

社会功能:庶,富,教,是孔子的治国大纲,他认为,人口、经济与教育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

个体功能:他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由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习相远也。”

2、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贵贱与平民,都能接受教育。

3、教育目标。

培养德才兼备的贤人,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教育内容。

仁,礼为核心,道德教育居于首位。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六种教材分别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5、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6、教学原则与方法。

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教学过程

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强调学以致用。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的思想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即道德之学。仁即仁慈,父母之道。义即兄弟百姓之道。礼即晚辈尊敬长辈之道,智即知人智慧之道。信为社会集体公德之诚信之道。

其他网友回答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勤于学习,广于见闻,学而时习,温故知新,学思并重,以学为重,学以致用,言行相符,虚心学习,奋发不息,启发思维,举一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