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的看法(什么是文人相轻)
- 知识
- 2022-09-20
- 81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有人说,文人相轻其实是一种涵养问题,你们认为呢?
优质回答: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语出曹丕《典论.论文》,是说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这类事,自古以来就有,并不是说自古以来所有的文人都是互相轻视的。
在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之间互相轻视者有之,互相亲近、成为莫逆之交者亦大有人在。如李白与杜甫、韩愈与柳宗元、白居易与元稹、白居易与刘禹锡、欧阳修与苏轼、苏轼与"苏门四学士"等等,这些文人之间都是猩猩相惜、亲密交往、爱其文而怜其才。他们才高德重,相互器重,提携奖掖,见贤思齐,虚己待人。他们因学识高远,而不会嫉贤妒能,他们是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在学问和道德上都是可资后人学习和师法的榜样与典范。
文人相轻有的因涵养所致,其人必胸襟狭窄,嫉贤妒能,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不能兼收蓄,最终难成大器。但也有其他原因。有因文学主张、观念、流派不同,而相互诋毁轻视者;有因政治观点、看法相左,而轻薄其人其文,互不相容者;也有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矛盾和冲突而互相攻讦、道路以目者。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原因,因人而异,不能一概以"涵养"二字论之。
其他网友回答
说文人相轻是涵养问题或者说是自信也不无道理,但骨子里那种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别人的好的思想也给社会带来了太多的人间悲剧,尊敬别人就是尊自己,愿人间安好
其他网友回答
门户之见!而如秦始皇扫六合归一,势大焉!可统一文字于小篆,是何道理,一目了然!学术归学术,门派可林立,而政治归于一统。
其他网友回答
文人相轻最早出观在三曹丕的《典论·论文》中:“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三国时就自古而然,说明这四个字早已在文人心中根深蒂固。这一陋习的出现,最初应该是统治者的一种政沿手段。利用读书人想拼命向上爬的心态,令他们互相内讧,以达到统冶目的。而他们之间为了向统治者争宠献媚,于是想尽各种办法来谄害自己的同行,以抬高自己的结果。于是,“告密”,“无中生有”,“鸡蛋里面挑骨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等一幕幕令人发指的悲剧,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不断上演着。
渐渐地到了后来便演变成一种习惯性现相,一部分文人于是抱着人云亦云的心理,半推半就的融入其中,于是这里面就出现了涵养的问题。
苏轼四十四岁时曾写过《咏桧》一诗,诗曰: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诗中“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这么两句,却被沈括指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如此!”指控他”大逆不道”,一场牵连苏轼三十九位亲友的大案,便因沈括的告密而震惊朝野,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沈括何许人也?他是北宋时代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是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梦溪笔谈》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辽国,驳斥辽的争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整顿陕西盐政。后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加强对西夏的防御。元丰五年(1082年)以宋军于永乐城之战中为西夏所败,连累被贬。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
像这样-位伟大的文学家和科学家,怎么能干出这等污陷人的小人之举呢?是嫉妒?非也。因为沈括当时也是名噪北宋的大家,不须用陷害人的手段来获取什么.那是因为当时的沈括是革新派王安石的同党主要分子,而苏轼则是旧党的中坚力量,是王安石的死对头.苏轼对王安石含消带讽,王也排挤苏轼,因为政见的不同,致王安石同党沈括对其痛下杀机,必欲除之。在沈括的历史上留下不光彩的陷害忠良的一笔,他才是那个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
苏轼下狱之后,自然引起朝野上下的关注.杭州湖州百姓们自发的连续为苏轼做道场,祈求神灵保佑他们热爱的人能化险为夷。
苏轼下狱,其子苏迈每天去送饭,约好平时只送蔬菜和肉食,如有死刑判决的坏消息就改送鱼,以便心里早作准备。一日苏迈因银钱用尽,出门借钱,便委托一朋友送饭,这朋友不知规矩,给苏轼送去几样精心制作的小菜和一条鮮鱼以补养身体,苏轼见魚大惊,以为凶多吉少,逐写下绝命诗二首送弟苏辙。
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 他年雨夜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二
柏台霜气夜凄凄, 风动琅挡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 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君子, 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 桐乡应在浙江西。
第一首通篇都是写给弟弟苏辙的:我身逢盛世,身为臣子的自己却愚蠢地自寻死路。中年殒命,一家老少十多口人,就要拖累弟弟来抚养了。青山处处都可以埋葬骨骸,只是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子由只能独自伤心了。兄愿与子由世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吧!
第二首是写给妻儿的:月光西沉,凛冽的霜气使御史台牢狱更加阴风惨惨,檐角上的琅珰在风中叮当作响。梦中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依然像鹿一样的奔向云山,可是现实中的自己,好像面临着滚汤烈火的鸡,生命危在旦夕。眼前浮现出孩子们的身影,他们个个额角丰盈,面相非凡,个个都是好样的。老妻与自己同甘共苦十多年,可惜平生没有什么积蓄,身后只能让她独受贫苦了。我热爱杭州、湖州的百姓我希望死后埋葬在浙西一带,来补偿杭、湖百姓对我的深情厚意!
据说神宗皇帝看到此诗也为之动容,苏轼的笔下,亲情的力量感天动地。
弟弟苏辙在兄入狱期间,连连上表皇帝,欲解除在身之官以赎兄罪。当时已退休在家的大臣张方平痛心不已,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儿子张恕连夜进京营救。当朝宰相吴充进言神宗皇帝:曹操这个奸佞之人尚能容下祢衡,陛下为何就不能容忍-个写诗的苏轼呢?因为神宗也是苏轼的忠实粉丝,(他常常在吃饭时停下筷子拍案叫绝,嫔妃们便知道定是读了苏轼的诗文。)并不想杀苏,只说问清此事就放人。
神宗的祖母曹太后更是苏轼的忠实读者,病危之时含泪对神宗说:“你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他觅得两个相才,-个是苏轼,-个是苏辙。可是我沒机会用了,留给儿孙们用吧。现在苏轼因诗获罪,开国百年尚无先例,这一定是被人陷害.我就要死了,不可再有寃枉之亊,我不求你大赦天下,只求放苏轼一人,我死无憾也。”
昔日的新党领袖王安石已罢相三年,虽与苏轼政见不同,相互排挤。但在生死关头却奋力上书皇帝,为苏轼说情,疾呼:安有圣世杀才士乎?王安石不愧宰相气量,君子和而道不同,堪称君子。神宗不觉心动,说道:这场公案就以公一言而决!
苏轼终于走出囚笼,这位伟大的文坛领袖情不自禁地写道:“平生文字为我累,此去名声不厌低。”
应当感谢沈括和那些救赎苏轼的人们,是他们行为,才有了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同时也救赎了中国后世的文化与良知。
现实中,绝大多数文人也许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文人相轻”传统的影响,但这仍然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因为这使我们对许多事物和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甚至导致片面、非理性、错误的认识。
其他网友回答
有人讲,文人相轻,是涵养问题,客观的讲,应该是不对的。不是涵养问题,而是利益问题,文人墨客的社会定位,也是靠文和艺,来职业生存,别人有了名和利,有了才和艺,有了尊重,有荣誉,社会资源都向你倾斜,同是文人的我,怎么办?只有拚命贬低对方,来维护自身的声誉,获得属于自已名利份额。这就是,现实生活中,文人同行相轻,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揭示的本质所在了。这也是文人之间,在职业生存食物链中,所处位置所决定的。对自身利益和位置,没有影响,涵养的夸几句,有影响的,只有贬低,那管涵养和脸面,涵养值几个钱?这就是为什么,文人圈中,最项尖的人物,遭贬低,漫骂往往最多,原因何在?什么都不是,你挡了许多同行文人的财路,夺走别人的声誉,不骂你,骂谁?其实,别的行业,也都存在文人相轻现象,比如,搏击界,但同行服不服,可以,擂台三回合解决,高下立判。而文人圈,没有这个标准,所以,动口舌之快,显得特别突出。其实,何必哪?唯物辨证的看待,同行之间的能力差别和竞争,诚心的,赞扬别人的长处,形成,文人良性循环的行业态势,互帮互助,岂不更好?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致富,合谐社会,合谐人生。毕竟,哈哈,人活的都不容易,包括文人,何必哪,大家认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