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指的是什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句子)
- 知识
- 2022-06-24
- 257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你是怎样理解《诗经》中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呢?
优质回答:
谢邀。“执子之手,与子携老”。此语出自诗经。这里的子,可以当“你”或“汝”讲。执是牵着握着的意思。原意是描写古代战场上的士兵同生共死,甘苦与共的兄弟情谊。一起浴血奋战,出生入死。互相帮扶,甘苦与共。携手并肩,同仇敌忾地抗击敌人。后人引用此句喻作爱情坚贞不渝,携手共老的意思。也就是说在原句的意义下加以引申了。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牵过你的手,从此以后到白头,往后余生都是你~
这是对这句话直白的理解。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句话一直以来就是一种天长地久爱情的宣言,在众多表达爱情的时刻使用。
这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可以《梁祝》中“还你此生此世今世前世,双双飞过万世千生去。”相媲美。前者是普通百姓的誓言,后者是才子佳人的约定,同样地美丽,同样地忧伤。
这句话出自《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这首诗是描写战争的一首诗歌,作者以自己的角度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反映了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与控诉。
关于这首诗歌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毛诗序》认为: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夏,卫联合陈、宋、蔡共同伐郑。
许政伯认为:是指同年秋,卫国再度伐郑,抢了郑国的庄稼。这两次战争间有兵士在陈,宋成(《诗探》)。
姚际恒则认为:是说鲁宣公十二年,宋伐陈,卫穆公为救陈而被晋所伐一事(《踌经通论》)。
不管是哪种背景,这个久成不归的征夫此时所表露出来的怨恨和思念却是真实、无可置疑的。
战争不可避免,君主之间的穷兵黩武,争权夺利,却是需要广大黎民百姓提头上阵,去亲赴一场死亡的盛宴。
诗经中的诗歌,大多简单直白,再深的情感,也是用最简明的方式叙述出来,声声的怨恨,珠玉落银盘似的清脆响亮,敲击在人的心里,生疼生疼。
在《诗经》中,不乏一些远在成边的战士的思归之歌,但这首《击我:鼓》却让人格外留意。
诗中的战士本是名普普通通的男人,耕地养家,量然清贫,但也算幸福美满。但此时,在他国的土地上,这个男子绝望地回想起过去的幸福,却好像是恍然隔日。
“土国城漕,我独南行。”不知道有多羡幕那些留在城内挖土筑城的人,就算再辛苦,他们也总能够回到家中,和家人一同在夜幕来临的时候,相互依偎在一起,谈论着一天的苦与涩。而我,却只能告别亲人,将自己放逐到千里之外的死亡荒地上,在那片陌生的战场上,送别人,或者让别人送自己,去死。
最主要的让男子悲哀的一件事,还有与爱妻的别离,男子不得不带着对妻子的不舍和思念,无可奈何地继续往前走。他不敢回头,生怕失去再向前迈一步的勇气爱居爱处,爱丧其马。
男子的悲哀随着诗歌的递进,逐层加深加厚。“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者。”曾经以为,这是多么简单的约定,不过就是两个人携手共度一生。
可而今看来,却是奢侈而又奢望的约定。男子是如此地眷顾这人世,虽然百般疮痍,但却能够始终提醒他,记得曾拉着妻子的手,对她许诺,要白头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淘兮,不我信兮。”男子在战场上,凄凉地在心里默念对妻子的辜负是多么的抱歉:原谅我的失约,无法对你兑现承诺。此生,我以出征兵士的身份活着,活在生存与死亡、杀戮与血腥、挣扎与痛苦的巨大生命落差之中。这一生路尽,我不会与你说再见因为来世我会期盼,在我们爱的墓碑上,留下空白。那样,我们可以重新开始,携手共度,再不分离。
当真正明白这首诗的背景与含义,才能够理解其中的悲凉,那种对爱人的眷恋,对生命的渴望,对战争的控诉。
其他网友回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之句,出自于《诗经·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全诗大意:
鼓声惊天动地,士卒踊跃前行;国人忙于修城,我独南行出征。
跟随公孙文仲,会合陈侯宋公;征途茫茫无返,我实忧心忡忡。
何处终身所归?何处丧失战马?亲人何处寻尸?请于山林之下!
当年生死与共,兄弟相悦相亲;慨然互执双手,誓言白头到老。
可叹如今远离,孑然何能幸存?可叹人各天涯,无人再可信任。)
对于这首诗,清代姚际恒认为,“击鼓”说的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宋国伐陈,卫国前往救援陈国之事,即诗中所言“平陈与宋”。
这一年,晋国在邲之战中败给了楚国,担心霸业不再,便在清丘召集诸侯盟会。参加此次会盟的共有晋国、宋国、卫国、曹国四个诸侯国。在盟会上,晋人提出讨伐背盟诸侯国——最主要就是指陈国。
因而盟会一结束,宋国就立刻派军队去攻打陈国了。
然而,陈共公当年对卫国有恩,卫人实际上并不想伐陈。相反,为了报答陈国,卫国还派出大夫孔达前往救援陈国。这事发生后,让晋人非常生气,便派出使者前来卫国,要求惩罚卫国出兵的主将。卫人没办法,只得让大夫孔达自杀,以谢晋国。
以此而言,卫国救援陈国,其实是要冒巨大风险。不用说,在决定救援陈国时,卫国内部肯定存在不少阻力。以“击鼓”诗中意境而言,在卫国有人坚持要践行与陈国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想去救陈;但是,鉴于这是与强晋作对,也有人认为风险极大,反对出兵。因此,对于坚持出兵的人而言,出征之时未免有前途渺茫的心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这是姚际恒对这首诗的理解。
然而,姚际恒此说,却存在诸多漏洞。
首先,“击鼓”中说这次出征的主将是公孙文仲;而鲁宣公十二年卫国派去救援陈国的主将,却是孔达。孔达是姞姓孔氏,肯定不是卫国公族,因此他不可能有“公孙”的称号;
其次,“击鼓”一诗出自“邶风”,而“邶”的地理位置,按东汉郑玄所注:“自纣城(商都朝歌)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公元前660年,卫国被狄人灭国,黄河以北、以西的土地丧失殆尽。也就是说,邶和鄘在鲁宣公十二年时,都已不是卫国土地,邶地之民还怎么可能随同卫国出征、写下“击鼓”呢?
所以,“击鼓”的诞生时间,肯定是在公元前660年之前。
《毛诗序》中说,“‘击鼓’,怨州吁也;卫州吁用兵暴乱,使公孙文仲将而平陈与宋,国人怨其勇而无礼也。”
州吁原本是卫庄公的庶子,却在公元前719年杀死卫桓公篡位自立,然后频繁组织诸侯国军队去与“小霸”郑国对抗。诗中所提到的“平陈与宋”,在当时陈、宋两国正是州吁的主要同盟国。
“击鼓”全诗,都显露出一股消极厌战情绪;后半段更是怨气甚重,直指当年生死与共的兄弟背信弃义,不愿随同出征。州吁在卫国,曾经担任多年武将,“击鼓”更像是州吁当年同袍在埋怨州吁:以前共处军营时,州吁与部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还发誓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卫军出征去讨伐强大的郑国,州吁却躲在国内,不愿随同出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很有可能,发出这些怨言的将士,就是随同州吁造反、杀死卫桓公那批人。篡位之时,州吁向他们许诺了荣华富贵;可到头来,还是要指派他们到战场上去送死!
所以,这些将士才写下了“击鼓”之辞,来表达对州吁的失望。
综上所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本表达的是军旅中的同袍情义。不过,到了后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衍化成了描述夫妻情感的诗句。
其实,单看这一句,夫妻俩如果感情深厚,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确实也是一件极度浪漫之事。
其他网友回答
牵着你的手,一起到白头。即使会经过种种磨难,但同甘共苦,携手并进,相约一起到老。
其他网友回答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原文】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大意】
无论生死离别,都跟你说定了,我要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延展】
???????有一天,白云酒楼里来了两位客人,一男一女,四十岁上下,穿着不俗,男的还拎着一个旅行包,看样子是一对出来旅游的夫妻。
服务员面带微笑地送上菜单,男的接过菜单直接递给女的,说:“你点吧,想吃什么点什么。”
女的接过菜单,连看也不看一眼,抬头对着服务员说:“给我们来碗馄饨就行了。”
服务员一怔,哪有到白云酒楼吃馄饨的?再说,酒楼里也没有啊,她以为自己没听清楚,不安地望着那个女顾客。
女人又把自己的话重复了一遍,旁边的男人这时候发话了:“吃什么馄饨,又不是没钱!”
女人摇摇头说:“我就是要吃馄饨!”
男人愣了愣,看到服务员惊讶的目光,很难为情地说:“好吧,请给我们来两碗馄饨。”
“不!”女人赶紧补充道,”只要一碗!”
男人又一怔,心里想:一碗怎么吃?
女人看男人皱起了眉头,就说:“你不是答应的,一路上都听我的吗?”
男人不吭声了,抱着手靠在椅子上。
旁边的服务员流露出一丝鄙夷的笑意,心想:这女人抠门抠到家了,上酒楼光吃馄饨不说,两个人还只要一碗。她冲女人撇了撇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馄饨卖,两位想吃还是到外面大排挡去吃吧!”
女人一听,感到很意外,想了想才说:“怎么会没有馄饨卖呢?你是嫌生意小不愿做吧?”
这会儿,酒楼老板张先锋恰好经过,他听到女人的话,便冲服务员招招手,服务员走过去埋怨道:“老板,你看这两个人,上咱这只点馄饨吃,这不是存心捣乱吗?”
张先锋微微一笑,冲她摆摆手。他也觉得很奇怪,看这对夫妻的打扮,应该不是吃不起饭的人,估计另有什么想法,不管怎样,生意上门,没有往外推的道理。
他小声吩咐服务员:“你到外面买一碗馄饨回来,多少钱买的,等会结帐时多收一倍的钱!”说完他拉张椅子坐下,开始观察起这对奇怪的夫妻。
过了一会,服务员捧回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往女人面前一放,说:“请两位慢用。”
看到馄饨,女人的眼睛都亮了,她把脸凑到碗面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用汤匙轻轻搅拌着碗里的馄饨,好象舍不得吃,半天也不见送到嘴里。
男人瞪大眼睛看着女人,又扭头看看四周,感觉大家都在用奇怪的眼光盯着他们,顿感无地自容,恨恨地说道:“真搞不懂你在搞什么,千里迢迢跑来,就为了吃这碗馄饨?”
女人抬头说道:“我喜欢!”
男人一把拿起桌上的菜单:“你爱吃就吃吧!我饿了一天了,要补补。”他便招手叫服务员过来,一口气点了七八个名贵的菜。
女人不急不慢,等男人点完了菜,这才淡淡地对服务员说:“你最好先问问他有没有钱,当心他吃霸王餐。”
没等服务员反应过来,男人就气红了脸:“胡说!老子会吃霸王餐?老子会没钱?”
他边说边往怀里摸去,突然“咦”的一声:“我的钱包呢?”他索性站了起来,在身上又是拍又是捏的,这一来竟然发现手机也失踪了。
男人站着怔了半晌,最后将眼光投向对面的女人。
女人不慌不忙地说道:“你别瞎忙活了,钱包和手机我昨晚都扔到河里了。”
男人一听,火了:“你疯了!”
女人好象没听见一样,继续缓慢地搅拌着碗里的馄饨。
男人突然想起什么,拉开随身的旅行包,伸手在里面猛掏起来。
女人冷冷说了句:“别找了,你的手表,还有我的戒指,咱们这次带出来所有值钱的东西,我都扔河里了。我身上还有五十元钱,只够买这碗馄饨了!”
男人的脸刷地白了,一屁股坐下来,愤怒地瞪着女人:“你真是疯了,你真是疯了!咱们身上没有钱,那么远的路怎么回去啊?”
女人却一脸平静,不温不火地说:“你急什么?再怎么着,我们还有两条腿,走着走着就到家了。”
男人沉闷地哼了一声。
女人继续说道:“二十年前,咱们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不也照样回到家了吗?那时侯的天气,比现在还冷呢!”
男人听了这句,不由得瞪直了眼:“你说...你说什么?”
女人问:“你真的不记得了?”
男人茫然地摇摇头。
女人叹了口气:“看来,这些年身上有了几个钱,你就真的把什么都忘了...二十年前,咱们第一次出远门做生意,没想到被人骗了个精光,连回家的路费都没了。经过这里的时候,你要了一碗馄饨给我吃,我知道,那时候你身上就剩下五毛钱了......”
男人听到这里,身子一震,打量了四周:“这,这里......”
女人说:“对,就是这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那时它还是一间又小又破的馄饨店。”
男人默默地低下头,女人转头对在一旁发愣的服务员说:“姑娘,请给我再拿只空碗来。”
服务员很快拿来了一只空碗,女人捧起面前的馄饨,拨了一大半到空碗里,轻轻推到男人面前:“吃吧,吃完了我们一块走回家!”
男人盯着面前的半碗馄饨,很久才说了句:“我不饿。”
女人眼里闪动着泪光,喃喃自语:“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说的!”说完,她盯着碗,没有动汤匙,就这样静静地坐着。
男人说:“你怎么还不吃?”
女人又哽咽了:“二十年前,你也是这么问我的。我记得我当时回答你,要吃就一块吃,要不吃就都不吃。现在,还是这句话!”
男人默默无语,伸手拿起了汤匙。不知什么原因,拿着汤匙的手抖得厉害,舀了几次,馄饨都掉下来,最后,他终于将一个馄饨送到了嘴里,使劲一吞,整个都吞到了肚子里,当他舀第二个馄饨的时候,眼泪突然“叭嗒...叭嗒”往下掉。
女人见他吃了,脸上露出了笑容,也拿起汤匙开始吃。馄饨一进嘴,眼泪同时滴进了碗里。
这对夫妻就和着眼泪把一碗馄饨分吃完了。
放下汤匙,男人抬头轻声问女人:“饱了么?”
女人摇了摇头。男人很着急,突然他好象想起了什么,弯腰脱下一只皮鞋,拉出鞋垫,手往里面摸,没想到居然摸出了五十元钱。他怔了怔,不敢相信地瞪着手里的钱。
女人微笑着说道:“二十年前,你骗我说只有五毛钱了,只能买一碗馄饨,其实呢,你还有五毛钱,就藏在鞋底里。我知道,你是想藏着那五毛钱,等我饿了的时候再拿出来。后来你被逼着吃了一半馄饨,知道我一定没吃饱,就把钱拿出来再买了一碗!”
停顿了一下,她又说道:“还好你记得自己做过的事,这五十元钱,我没白藏!”
男人把钱递给服务员:“给我们再来一碗馄饨。”
服务员没有接钱,快步跑开了,不一会,捧回来满满一大碗馄饨。
男人往女人碗里倒了一大半:“吃吧,趁热!”
女人没有动,说:“吃完了,咱们就得走回家了,你可别怪我,我只是想在分手前再和你一起饿一回,苦一回。”
男人一声不吭,低头大口大口吞咽着,连汤带水,吃得干干净净。他放下碗催促女人道:“快吃吧,吃好了我们走回家。”
女人说:“你放心,我说话算话,回去就签字,钱我一分不要,你和哪个女人好,娶十个八个,我也不会管你了.....”
男人猛地大声喊了起来:“回去我就把那张离婚协议书烧了,还不行吗?”
说完,他居然号啕大哭...“我错了,还不行吗?我脑袋抽筋了,还不行吗?”
女人面带笑容,平静地吃完了半碗馄饨,然后对服务员:“姑娘,结帐吧。”
一直在旁观看着的老板张先锋猛然惊醒,快步走了过来,挡住了女人的手,却从身上摸出了两张百元大钞递了过去:
“既然你们回去就把离婚协议书烧了,为什么还要走路回家呢?”
男人和女人迟疑地看着张先锋,张先锋微笑道:“咱们都是老熟人了,你们二十年前吃的馄饨,就是我卖的,那馄饨就是我老婆亲手做的!”
说罢,他把钱硬塞到男人手中,头也不回地走了......
张先锋回到办公室,从抽屉里取出那张早已拟好的离婚协议书,怔怔地看了半晌,喃喃自语地说:“看来,我的脑袋也抽筋了......”
分手时想想以前,那个陪你甘苦与共的人。一路走来,其实你们的故事并不短,时间慢慢地过去,那些感动却一点一点地被尘封了。
其实最疼你的人不是那个甜言蜜语哄你开心的人,也许就是在鞋底藏五十元钱,在艰难的时候把最后一点东西省着给你吃,却说不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