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意义(挥泪斩马谡体现了诸葛亮怎样的品质)

网友提问: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利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优质回答: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是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侍中马良之弟。马氏兄弟有五人,马良字季常,马谡字幼常。古人取字讲究排序,“伯仲叔季”,可见马良是老四,马谡是老五。马良不幸的死在了夷陵之战的战场上。刘备则在临死前对马谡下了一句评语“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而,诸葛亮并不这么认为,他任用马谡为参军,二人常常谈论军计,从白天到黑夜,并被用为参军。

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派王平为先锋,助马谡镇守街亭,抵御张郃的攻击。然而马谡却违背了诸葛亮的节度,舍弃水源,上山扎营,所下军令繁乱无章,王平多次劝谏,马谡不能用,之后马谡便被张郃击败了。当时驻守街亭的军队都四散奔走,只有王平所率领的一千多人,大鸣军鼓,坚持防守。张郃因为看到王平那边似乎很热闹的样子,担心有伏兵,故而没有再去接近王平的部队。于是,淡定的王平慢慢收集聚合散兵,优哉游哉地率军返回。马谡败走。

我们来分析一下当时的情况。

诸葛亮为什么会在关键时刻任命马谡为先锋呢?史无详载。我们分析来看,首先马谡主动请缨,主观的积极性高;其次,马谡才华过人,诸葛亮甚为器重,也想给马谡一次立功的机会;再者,马谡是诸葛亮如同兄弟的马良的亲弟弟,从私交方面说,诸葛亮照顾马谡,给马谡机会也是有可能的;此外,诸葛亮对当时战场形势利好的局面过于乐观,也有点轻敌的思想存在,认为马谡只有按照自己的既定安排部署,就可以完全抑制魏军。但诸葛亮却会忽视了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马谡的能力问题。从马谡的履历来看,马谡基本上是在地方任行政长官,或在诸葛亮身边担任参军的职务,丝毫没有任何领兵打仗的军事经验,尽管马谡平时喜欢谈论军事问题,对军事理论也比较精通,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还是有较大差距的,如果说马谡担任一名参谋部的作战参谋,应该说还是比较称职的,任命为直接领兵的将领就名不副实了。而马谡的对手,却是魏国文武双全,久经沙场的名将张颌,两项对比,马谡也毫无优势。诸葛亮如此安排,结果可想而知。

尽管诸葛亮安排了谨慎心细的王平作为马谡的副手,协同参战,但自负才智的马谡到达街亭后,他自以兵法云:“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及“置之死地而后生”等理由,没有安照诸葛亮的部署安营扎寨,诸葛亮的叮嘱也早已飘在九霄云外,王平几番劝谏,他也是浑然听不进去,执意上山屯兵。而到达战场的魏将张颌,马上发现了蜀军的失误,立即派兵围山,并且断了汲水之道,然后纵火烧山。不久,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张颌趁势进攻蜀军,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则上演了又一出的“纸上谈兵”的历史笑话。

接下来就该讨论马谡是否该杀

历史上关于马谡是否该杀早就有过争论,晋朝习凿齿就批评过诸葛亮杀马谡,是自毁长城。而如果有不杀马谡的理由,诸葛亮为又下达了死刑的命令呢?首先谈一点,马谡是否该杀呢?可杀可不杀。

从杀的角度考虑,街亭战役发生在第一次北伐战争的时候,这一次也是极可能成功的一次,曹魏方面并没有很多的防备,有几个郡县都反水了的,所以说形势是一片大好,而而马谡坏了事,街亭一失,将所有的没问题变成了有问题,所有的胜利成果都化为乌有,几年的辛苦毁于一旦,全都是因为主将的无能与失策,所以身为守街亭最高统帅的马谡,应该担负起责任,也应该杀。

但马谡又可以不杀!如果单纯追究马谡打了败仗,就处与极刑,似乎过重,这世上是没有常胜将军的,整个三国时代,曹操、刘备、孙权也从来不是战无不胜的,他们手下的战将,也有很多的败迹,但却少有被杀戮的,完全可以将马谡撤职处分,或军前戴罪立功等方式处理,而且蜀国本身人才稀少,马谡又是人才,本可以给予“留党察看,以观后效””的处分,蒋琬就曾为此事向诸葛亮进言过。此外,就凭私人关系,诸葛亮也不愿马谡死,因为马谡是他老朋友马良的弟弟,如同兄弟,而且马谡的才华,也一向为诸葛亮器重,在诸葛亮心中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那有这么多理由,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下达了死刑的命令呢?

第一,平息众怒。首先诸葛亮北伐,在蜀国朝廷内部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到不少,这次他越级提拔马谡,不用魏延、吴懿等人导致蜀军大败,损兵折将,第一次北伐成果化为虚有,自然人怨沸腾,不杀马谡不足平众愤,为了安抚人心,诸葛亮不得不下了杀令。

第二,依法治国。诸葛亮一向主张依法治国,这次马谡在关键时候打了败仗,如果不处罚,难以服众,以后再推行法治就有困难了。为了更好推行法治的理念,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诸葛亮也必须处理马谡。正如诸葛亮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显示了法治在诸葛亮心目中的地位。

第三,政治平衡。蜀国内部本就有荆州、东州、蜀地等三股势力较量,马谡本身属于领导层的荆州势力。他的失败,自然会让其他势力集团就此向朝廷发难,为调和蜀国内部矛盾,起到平衡各处的因素,达到安定团结的局面,诸葛亮也必须杀马谡。

第四,刘备遗言。刘备临终时早就提醒过诸葛亮,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了,是不能大用的,诸葛亮没有重视才导致现在局面的发生,诸葛亮如果不处理马谡,就会有人拿先帝遗言说事,所以,诸葛亮必须处理马谡,表示对刘备的尊重。所以,杀马谡是从现实局面出发的,唯一选择了。

马谡死后,诸葛亮在处理街亭失利的问题上,十分得当,显示了其高超的领导艺术,杀马谡、贬赵云、赏王平,又上表朝廷自贬三级,表现其敢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赏罚分明的高贵品质和领导水平。这也将马谡失街亭,导致蜀国第一次北伐失利带来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蜀国内部基本上保持安定的局面,反对北伐的声音也不强烈了。就在当年冬天,在距第一次北伐失利不足一年,诸葛亮能再次出兵,第二次北伐曹魏,这和诸葛亮合理处置马谡事件,有很着大的关联。

其他网友回答

利大于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已成历史云烟,我们后人茶余饭后评功论过,亦是无他,但凑趣尔。分析如下:

首先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要求军令如山,令行禁止,赏罚分明,由不得半点含糊。统帅的意志是绝对的权威。马谡作为下属,擅改统帅军令,并且由此造成重大伤亡和阵地丢失,罪不可赦,必须按军法处置。所以诸葛亮即使挥泪,也要斩掉马谡,以肃军纪。

另外作为熟读兵书的诸葛亮,应该知道,早于他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中已经说过:“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而马谡恰恰是犯了此兵书之大忌,阳奉阴违,南辕北辙,导致了整个战局的失败。所以也应该严肃处理。

另外有人求情说马谡人才难得,可以留下来将功抵过。诸葛亮的爱才之心是有的,不然他也不会挥泪了。但见多识广精于韬略的他更知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呀。先主刘备曾经说过,马谡这个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自以为是,刚愎自用。通过失街亭这次重大失败来看,的确是一语成谶,所言极是。亮也悔不听先主之言。马谡这种过于自负的性格会贻害无穷。留下来将可能成为第二个纸上谈兵的赵括。杨修不也是因为这种性格而被曹操杀掉了吗?所以从这一点来看也留不得马谡的性命。

综合各方面的考量,最重要是违反了军令,造成了重大失败,所以才有了最后的挥泪斩马谡。由此可见,利大于弊。

真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啊。历史长河滚滚向前,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正所谓“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个人拙见,谢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少年不知诸葛亮,长大方知真丞相。青年时候读诸葛亮,总觉得诸葛丞相才华不过如此,长大了才慢慢了解,丞相打了一生的逆风局,把逆风局靠着自己打出了顺风局的优势。

战略上的胜利,是战术上不可取代的,战略胜利即使战术失利也是据有十分高的价值回报,最典型得说就是刘邦和项羽。马谡是诸葛亮打算作为接班人培养的,可是第一次北伐,马谡在街亭之战中并没有看懂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在街亭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路线图

诸葛亮接手的蜀汉是一个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烂摊子。面对力量悬殊的魏国,以及心怀算盘的东吴;诸葛丞相面对的是一个逆风局。

关二爷大意失荆州,先帝的石亭之战失利。

关羽

关二爷威震华夏,以一个人之力,吊打曹魏七大名将,几乎将老朋友曹操打的迁都,直到东吴反水,被东吴偷袭了大后方,导致了军心涣散而失败。失败后没有走离他最近的——刘封、孟达的上庸郡,而是走麦城回蜀汉。中途被傅士仁、糜芳出卖,败走麦城而死……

接下来是,先帝为了报仇,放弃了先北后南的战略。张飞被范疆、张达杀害后投奔东吴;先帝征伐吴国,石亭之败,使得蜀汉得实力大减。在刘备死后,蜀汉立刻面临得是五路大军——此诚危急存亡之秋。此时得蜀汉,不亚于在悬崖上走钢丝,稍一不慎,内乱四起、外患虎视眈眈。诸葛丞相能够安居平五路大军,对自己得力量、吴国得利益、曹魏的目的都是动若 观火,在所有人认为的不可能中,创造性的找到了平衡点。

经过二十年的励精图治,休养生息。蜀汉终于恢复了元气,诸葛亮十分清楚——偏安一隅的蜀汉是不可能持续的抗衡曹魏集团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的有生之年,给蜀汉拿下重要的生存空间——大汉旧都长安。

第一次北伐的时候,诸葛亮的战略十分的清晰,并且具有十分高的成功概率。诸葛亮自然十分清楚潼关的兵力远远高于蜀汉。那么要夺取潼关,就要在西线集中优势兵力。然而,曹魏在潼关集结的重兵,肯定不是诸葛亮训练出来的巴甫洛夫的狗那么听话。不会眼睁睁看着诸葛亮夺取潼关的,那样的话,长安就成了诸葛亮嘴边的肉——诸葛亮平定南蛮的能力曹魏不是不知道的,他们明白长安有多危险。

但是诸葛亮自然有诸葛亮的办法——蜀汉还有一个堪比关二爷的人物,赵云。这位长坂坡七进七出的名将,不仅自身武力超群、军事素养同样十分超群——汉水大败曹操。擅长在逆风局中打出优势,威震华夏的关二爷之后,这是蜀汉最后一位能够打逆风局的老一代将军了;他们的军事素养极高——即使是面处于劣势,依然能够保全实力甚至能够反杀对手。这样的将军十分的稀少,能够具备这样的素质的人,人们才会送给他一个称号——名将。

赵云长坂坡

关键人物——赵云。诸葛亮给赵云的任务就一个字——拖;让赵云兵出箕谷,让曹魏在长安的重兵不敢轻易西进。赵云不单单是一个武将,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能在逆风局打出五杀战绩的将才。

赵云没有让诸葛亮失望,兵出箕谷后,在陈仓、眉县之间打的热火朝天,面对这位曾经的长坂坡英雄,曹魏的名将们被搞的坐立不安。打吧,打不赢;撤兵吧,他能直接给你捅到长安;于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集结重兵在这个地方守住,不让这位大爷能直接趁虚打到长安——依靠着兵力优势,就让这位大爷在陈仓和眉县之间折腾。

此时的诸葛亮率领大军出陈仓,以绝对的优势兵力,直接切断了曹魏天水郡等地与长安的联系,这几个郡直到就投降了。这时候,诸葛亮已经达成了战略目的,他需要的是用时间巩固打下来的胜利果实——阻止曹魏大军前来。

当诸葛亮听到张郃大军来的时候,立刻想到了街亭。诸葛亮给了马谡两万五千兵马,给他就一个字——守。守住街亭,后面胜利得果实就守住了;诸葛亮太清楚了,虽然自己取得了胜利果实,但是在兵力上曹魏依然具有优势,因此只需要守住胜利果实,而不是贸然进攻。

这里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渭河。蜀汉出祁山并无水军,曹魏为何不出动水军去抄马谡的后路呢?答案恐怕是真的抄不了——渭河这边已经被赵云搅和得翻了天,曹魏不得不放弃了水路得方案,而是改走街亭。

事故就是这样发生了,街亭失守了。马谡在面对兵力优势得曹魏时候,没有做防守——而是采取了进攻得态势。可惜马谡不是赵云,胜利或许冲昏了马谡得头脑,放弃了诸葛亮得指示——守。街亭得失守,魏国军队从街亭能够长驱直入威胁到刚刚拿下来得天水郡等地,胜利果实就此成为了别人口下得肥肉。

面对拥有优势兵力得曹魏,诸葛亮明白天水郡等城池是守不住得,守不住这些胜利得果实,蜀汉想再出兵拿下这些地方——只有等待曹魏有变。

这关乎蜀汉得国运之战,却输在了街亭。

事后马谡想明白了诸葛亮为何要斩自己,他终于想明白了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拿下了天水郡等地,有了街亭、渭河。经过多年的经营管理,这里绝对是蜀汉收复长安最有力的前线,蜀汉就不再是被曹魏堵着家门出不来了。街亭得失利直接造成了北伐战略得失败,直接导致了蜀汉面对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首先是丢失了胜利果实,直接导致的是国内的反对声音占据了上风。北伐的失利导致了蜀汉内部投降派找到了反对的理由。可以说,丢失了到手的胜利,恐怕诸葛丞相被国内的带路党投降派们说成了穷兵黩武了。

一个想不明白战略的接班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马谡失败后都能马上想明白了诸葛亮为何斩自己,但是当代某个被斩的“马谡”,都过去九年了,还在说“诸葛亮为什么不是一个好的CEO”。

其他网友回答

利大于弊。武侯精于治国,去世时举国皆哀,可见其治蜀有方,深得民心,斩马亦为依法无私,故其行,为民敬仰。

其他网友回答

诸葛亮派马谡镇守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任命参军马谡前往,临行前再三嘱咐:“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失守,我军必败。”并具体指出“靠山近水安营扎寨,不得有误”。 马谡不遵将令,改变驻地,街亭失守;幸有赵云相救,马谡才得逃脱,与王平回营请罪。诸葛亮虽喜马谡才能,但先立军状,斩不能赦。为严明军纪,诸葛亮决心挥泪将马谡斩首,以示惩戒。 自己因用人失当,上表自贬。

马谡到达街亭后马谡到达街亭后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马谡仍然固执己见。

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的曹魏名将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结果,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马谡的伏法归咎于他犯的军法,但马谡的死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伏法。街亭一战对于蜀魏都至关重要,而且领军的人偏偏又是诸葛丞相十分赏识的人,而当时蜀汉政权的组成是荆州系和蜀地本土系构成,如果执法不严,不仅难行军令而且难以平衡政治关系。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人心惶惶。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个人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蜀国还能争霸天下。其次,马谡的死虽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简单地说,诸葛亮用人不明或失察,因为,人在特殊数情况下是会变得难以预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的主要原因是马谡违亮节度,不仅打乱了军事部署,而且丧失了战略要地。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马谡来起到威慑作用,这是必须的,马谡被斩,是必然的。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而后,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

从马谡的被斩可以看出诸葛亮用人的问题。我们在看“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节的时候,往往只看到诸葛亮执法如山而又极重情义的一面,更为他的自贬三级的自责精神所感动,却很少想到他是不是可以不杀马谡,马谡初犯是不是本来就不应该斩,是不是可以让马谡戴罪立功,是不是有可能将马谡培养成具有实际战斗经验的大将?

扬长避短是用人的要诀,从史书的记载来看,马谡其人的长处在于参谋,而不是独当一面地指挥实际作战。对于马谡的谋略,诸葛亮也十分欣赏,有时俩人一谈就是一个通宵。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大军南征,就是因采用了马谡的建议而七擒孟获、安定西南的。对于马谡的缺点,刘备看得最为清楚,刘备临死时,就曾谆谆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刘备当时驻兵永安,他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安排后事,并专门提出了马谡的问题,可见刘备在用人上的眼光要比诸葛亮强得多。但诸葛亮偏偏忘记了这一点,专门用其所短。如果诸葛亮不忘刘备的嘱咐,以马谡为“参军”,不把马谡推到主将的位置上,马谡的确可以才尽其长,发挥好自己的参谋作用。

挥泪斩马谡”的关键问题是,马谡初次为主将,失了街亭,确实应负军责,但一定要杀头吗?而且,导致马谡失败的主因并不完全在马谡本身,而是诸葛亮用人不当。打了一次败仗就要杀头,当时许多重要官员都不赞成。关于是杀马谡还是让其戴罪立功的争论相当激烈,蒋琬的意见很有代表性,他说:“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

蒋豌提出的戴罪立功的方法,在当时是合适的。然而,诸葛亮又一次违背了众人的意见,杀了马谡。诸葛亮杀马谡时是“挥泪”的,其实,他是否真的“挥泪”是另一回事,关键是十万大军也流了泪一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为什么?就是因为大家爱戴马谡,为马谡之死感到惋惜。请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杀一个人,能起到“严明军纪”的作用吗?能起到震慑军心的作用吗?是不是有点让三军寒心呢?其实,对诸葛亮杀马谡这件事,历代都有不同看法。晋人习凿齿心说:“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哉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而杀其俊杰,退收驽下之用,明法胜才,不师三败之道,将以成业,不亦难乎?为天下宰匠,欲大收物之力,而不量才节任,随器付业,知之大过,则违明主之诫,裁之失中,即杀有益之人,难乎其可也。”这话说得可谓入木三分!马谡被杀时,年仅三十八岁。

由于诸葛亮的光芒,我们总是忽略刘备对人才的选拔和使用,其实,与诸葛亮相比。刘备倒是更善于因时因地选拔人才。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妇孺皆知,但如果只用诸葛亮一个人,肯定还是远远不够的,他在一生中选拔使用了许多人才,并十分善于通过使用人才来稳定政治局面,从而获得一举多得的效果。关于这点,在他进入成都后表现得尤其突出。由此可见诸葛亮与刘备用人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