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要西行(老子为什么会西行?)

网友提问:

老子为什么会西行?

优质回答:

老子最后出现的地点是哪里?

是函谷关,不是嘉峪关也不是玉门关,而函谷关在哪里?是关中平原的东大门。

下一个问题,老子是谁?老子那时候不是太上老君,只是周王室(西周或者东周)的图书馆兼博物馆馆长。但是经过周幽王,周厉王之乱,王室日衰,诸侯坐大。所以以老子的阅历,见识(连孔子都问礼于老子)和看透事情后的淡泊(图书馆馆长),可能预见了春秋战国诸侯征伐的乱像,所以他选择了离朝避世。争是必然,乱也是必然,道法自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是消极的避祸而是一种看透事情的超然。

诸侯在东,狄戎在在北,于是老子悄然的起身,一人一牛结伴西行,过函谷关顺便留下了第一部讲述人与自然的道德经,于是再无遗憾,随心而动。

老子出函谷而未过秦地,所以是折而向南隐居终南山,就此消失于诸侯视野之中。

而不是去西行化胡去了,连周民都不教的老子怎么会不远千里去教化蛮胡。这只不过是魏晋玄学家不忿佛学东进而创造出来自欺欺人的美好愿望罢了。

那么老子为什么和道家,道教产生联系呢?我认为不仅仅是因为道德经的缘故,易谓众经之首,但也没见哪个经学家将文王和伏羲当图腾的,而是皆尊孔圣。

所以老子成为太上老君不只是因为道德经,还因为他隐居终南山后的所作所为,老子是隐居而不是休眠,也还需要吃喝拉撒睡,而那时候交通不便,一个人是无法隐居的,所以老子决定隐居后就组建了一个隐居团队,仆从侍卫耕樵渔读若干人。而隐居中受写作道德经的启发(道德经是一时有感而作比较粗糙)而静心整理自己毕生的所知所学,加上自己的感悟理解,于是形成了一门究天人之理,求长生之道的学问。也就是道教的原始雏形。并将所得传给了侍从仆人。老子之后有人不耐寂寞选择出山,所以逐渐把这一学问传播开来。终南山也逐渐成了令人向往神仙福地。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终南山的名就始于对老子的尊崇。

其他网友回答

惟有青牛西去

方能紫气东来

太上名传佛祖

达摩老水还潮

其他网友回答

1、公元前573年,楚国出兵占领了宋国彭城,老子的父亲,宋国司马老佐挂帅出征,冬11月中箭身亡,

2、公元前572年春,流落在陈国的老佐之妻,产下了一名男婴,由于耳朵较大,故起名为老聃,就是人们熟知的老子。

3、公元前518年,鲁国孔子慕名来到东周洛邑拜见老子,向老子求学闻道,并参观了周太祖庙,并留下了黄帝《金人铭》的史料。

4、公元前516年,王子朝与王子丐为了王位争斗了四年,王子丐在晋国的出兵帮助下,王子朝败走王城,带走了九鼎和前朝典籍。

5、公元前515年,老子辞去了周都征藏室史官一职,回到封邑沛地闲居,孔子知道此消息之后,再去拜见老子,请老子帮其藏书于洛邑。

6、公元前500年,吴国北扩,占领了宋国沛地,也就是老子的食邑,老子无奈,逃到楚国蒙山改名换姓隐居,名曰:李耳。

7、公元前479年,楚惠王听人举荐,老子是一个贤人。楚惠王亲自驾车请老子帮其料理国政,而老子由于害怕暴露其身份宋国司马老佐之子,就隐秘的逃出楚国。

8、公元前479年冬季,老子一行逃到楚国西北关口散关,守关的长官关令尹喜将老子扣留,老子以留下《老子》一书的条件才顺利出关。

上述的分析和考证就是回答本问题的内容,更多考证信息,头条搜索《老子迷踪考》有更多详细完整答案。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是周王室贵胄,文王幼子聃季载之后,因参与拥立辅佐王子朝,被敬王通缉追杀,不得已隐姓埋名,落得“隠君子”的名声。后来年老,敬王也放松了对王子朝一党的追究,但老子此时已失去周王室爵位和官职,且自知时日无多,为落叶归根,便西去祖源西岐。

西岐是周朝的发迹地,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老子做为文王后代,生于成周,但已回不去了,只能回到西岐祖源颐养天年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世间大风儒家占,老子黄牛出西关。

周游列国已久远,看看世界大局观。

佛陀两次受点化,游道授机得成全。

见多识广增智慧,修德正果亦自然。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老子为什么会西行.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