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服装上的兵字和勇字的区别(清代士兵军服上标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么区别?)
- 小学生读后感
- 2022-06-22
- 256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清代士兵军服上标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么区别?
优质回答:
看清宫剧里的官军身上标注着“兵”和“勇”二字,很多人对这两种标志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真实的历史上却是远不止这两个字,清代军服上最少应该有兵、勇、卒、衙、驿、捕、牢、税、库、盐,这十种字样。
而他们分别是什么含义呢?
从字面上看衙、驿、捕、牢、税、库、盐这七个应该较为容易区分。
其中,衙,很显然就是衙门的仆役,地方自行招募的人。
驿,相当于现在交警,也就是负责当时驿站和交通线的士兵,李自成当年在明朝也是这个出身。
捕,即捕快,这个大家应该不陌生,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这四位就是了。
牢,现代而言就是狱警,在监狱里看管犯人,各类影视剧中吃拿卡要,也是常见角色。
税,即税丁,负责设卡征税等。
库,即库丁,负责防守国家国库的银两、财库的。
盐,即盐丁,主要服务古代盐务专营的。
这七种不常见,大家了解一下便好。但是兵、勇、卒就容易混淆了,这三种乍一看似乎都是士兵,但是职责并不一样。
卒,就是在在州县里长期固定驻扎的兵勇,他们不受中央军事机关的移动驻防安排,相当于城防军,受当地地方长官管辖,我们可以把他们看作现代的地方武警部队,一般不轻易调动。
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也就是清朝的正规军,包括八旗兵和绿营兵。
兵是编制内的,拥有公务员的行政编制,每一个兵都是被登录造册的,享受国家拨款。
八旗军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些都是大清的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八旗兵为世兵制,也就是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 “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其中余丁是指挑剩下的,幼丁是指未满十六岁。
兵还有绿营军,绿营军的建立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而建立的,由汉人组成的汉兵。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绿营兵的称号就是这样来的,因为标志是绿旗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
八旗军同绿营兵都是朝廷正规军队,直接由朝廷供养,旱涝保收,主要任务就是负责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
按朝廷的定制,八旗兵的大部分卫戍京师,掌管京师安全;相当于皇家禁军,是精锐部队。重要城市建有满城,里面驻防的也是八旗兵。
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例如影视剧中浩浩荡荡的清代大军都是绿营兵,清朝在中央主要机构同一品级的官员,会设置一名满员和一名汉员;军队也如此,体现了满汉的磨合与融合。
“勇”和“兵”相比,待遇等方面便完全被秒。
勇,即乡勇,雍正、乾隆之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兵和绿营兵不足,便于当地临时招募乡勇组成军队,战事完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军饷也不一定能拿到,属于一种强制聘请机制。
但是到了晚清太平天国时期,由于八旗和绿营腐化堕落而导致战斗力锐减,朝廷不得不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地方势力组织乡勇团练镇压叛乱,如湘勇、楚勇、淮勇。
相比绿营和八旗,他们作战勇猛,工资又低,所以打完仗后乡勇们一部分遣散,一部分都转正了,编组为勇营,也就是相当于“兵”了,由各省自行开支,资金主要来自地方摊派,相当于事业编制。
由于“勇”字兵比“兵”字兵打仗勇猛,所以逐渐取代了绿营兵,成为国家军队的主要力量。勇营是拿国家饷的私募武装,所谓“兵为将有”,士兵和军官只忠于自己的长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其他网友回答
答:事实上,就我而言,我最先不是纠结于“兵”和“勇”的区别,而是纳闷于“兵”和“卒”的区别。
走象棋时,不是有红蓝双方吗?
红方有五个兵,蓝方有五个卒,这兵和卒的走法相同,功能一样,按当时我的理解,即现实军队中的兵和卒所指相同。
可不是吗?红蓝双方的车马炮都相同嘛。
但是,我后来觉察到红方的老帅和蓝方的老将级别是不同的,在现实军队中,帅是统帅,将是将佐,即将佐要听统帅指挥。
那么,在现实军队中,兵和卒也是有区别的。
兵在商代甲骨文里是个会意字,像双手握着武器的样子,即其本义就是指作战用的武器,也就是兵器,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里的“兵”就是指兵器。但士兵打仗都代带着兵器,则“兵”又引申为战士、士兵。
不用说,在古代,凡参与作战的最基层战士都叫兵。
卒在商代甲骨文的字形一说是是缝好了线的衣服,本义指完成、终结,又引申为死亡。另一说是有特殊标记的衣服,本义指差役。
不难看出,兵和卒最先的区别就是前者是有作战任务的战士,后者是没有作战任务的差役。
后来战事紧急、繁密,卒也被派上前线了,地位和兵一样,渐渐地,“兵卒”成了一个词组,他们间的差别越来越小。
不过,兵有车兵、骑兵、步兵,卒只有步卒。
“勇”是清朝才出现的。
在军服上标“兵”、“卒”、“勇”等字,也是清朝的一项特色制度。
除了标“兵”、“卒”、“勇”等字,还有标“衙”、“驿”、“捕”、“牢”、“税”、“库”、“盐”的,可谓清清楚楚,泾渭分明。
那么,在清朝,“兵”、“卒”、“勇”的区别也是清清楚楚,丝毫不乱的。
兵,是清朝编制内的国家常备武装力量,拥有行政编制,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一个兵都是被登记造册的正规战士,包括八旗兵和绿营兵。
补充一下,八旗兵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直接隶属皇帝,是清初入关时清朝政权的主要军事力量。
绿营兵是清朝中叶因为镇压农民起义力量不足,而由汉人组成的汉兵,数量巨大,也叫营兵。
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待遇差别是非常巨大的。
卒,是固定驻扎在州县里的兵,相当于城防军,受当地地方长官管辖。
勇,即乡勇,是在八旗兵和绿营兵军事吃紧时,由朝廷就地招募乡间勇士组成的临时军队,属于民兵性质,不一定有兵饷,战事结束,就马上解散。乡勇大行其事是从太平天国时期开始的,当时八旗和绿营已经顶不着太平天国的起势,清朝统治受到巨大威胁,咸丰帝不得不放手让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地方势力组织乡勇团练镇压叛乱,于是,湘勇、楚勇、淮勇等等相继出世,并且作战勇猛,逐渐取代了绿营兵。
清朝末期,统治者想对乡勇进行着力打造,使之成为赤诚效命于朝廷的主要军事力量,奈何日薄西天,力不从心。
其他网友回答
简单点说,兵就是清朝正规军,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八旗和绿营都属于兵;勇就是清朝的临时工,通常由地方乡绅自筹军费和武器,配合正规军(兵)作战。打完仗就立即解散,没有正式编制。
清朝立国之初,没有勇,只有兵。当时的兵分为两种:八旗兵和绿营兵。其中八旗兵的地位很高,相当于一颗大树的树干;绿营兵的地位比较低,相当于树枝和树叶。绿营兵存在的价值就是辅助八旗兵作战。
按照清朝的编制,八旗兵有二十余万人,绿营兵人数众多,有六十余万人。为了控制绿营兵不造反,清朝在重要地区的绿营兵中安插了大量的满人。尤其是在西北地区,为了控制全国战斗力最强悍的的西北绿营,清廷在陕甘两省布置了大量的满人监视、控制以汉人为主的绿营兵。
不过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八旗兵最辉煌的时代是明末清初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和多尔衮时代。清军入关后,八旗的战斗力就逐渐衰落下去了。尽管平定三藩之乱后,康雍乾三代皇帝都对八旗军进行了整顿,使得八旗兵的战斗力略有恢复,但就总体上而言,仍然是大势已去,清朝作战的主力是绿营兵。
比如大小金川之战,打硬仗的全是绿营,乾隆皇帝吹牛,说绿营要是拿不下金川,他就派八旗子弟上阵。然而吹牛始终是吹牛,结果清军最后拿下大小金川,还是靠岳钟琪这个汉人将领。
到了乾隆末年,由于不打仗了,全国的绿营兵集体腐化堕落,就连最精锐的西北绿营也没有例外。当时全国的绿营兵当中,也就两万多人还有战斗力,其他地方的绿营兵都是摆设。至于号称很厉害的京师八旗,一次出动也只有几千人。全国上下估计能打硬仗的部队,估计也就五万人。因而这就导致嘉庆元年的川楚白莲教起义时,八旗兵和绿营兵全歇菜。
为了尽快平乱,嘉庆下诏,允许地方士绅招募武装协助正规军作战。这一类由地方招募来的武装,就是清朝历史上的乡勇。不过创立勇营制度的不是嘉庆,而是他的爷爷雍正皇帝。
雍正时期,为了弥补八旗和绿营的不足,雍正创立了勇营,当时称做防军。这种军队的性质是分布在地方的、在八旗与绿营之外的非正规军队。兵员都是由专征将帅临时招募,数量多少不确定,战时随正规军出征,战后便立即撤销掉。
据《清史稿》记载:“额数之多寡不齐,器械之良窳不一,饷章之增减不定,良以聚散无恒,故与额兵迥异,无编制之可纪。”
由此可见,清朝中前期的勇营,其实没有什么制度化和规范化,就像一群民兵。
到了咸丰皇帝时期,太平天国势如破竹,八旗兵和绿营兵根本无法抵挡。为了平叛,咸丰皇帝又拿出老办法,让地方士绅招募勇营参与平叛。但是我们知道,太平军的战斗力很强,勇营如果不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根本不是太平军的对手。(曾国藩创立湘军之前,也有很多勇营,但都不堪一击)
所以曾国藩创立湘军后,他就极力的推行湘军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极大的提升了湘军的战斗力。湘军经过曾国藩的整顿后,其实已经变成了一种变相的正规军。
后来,李鸿章照搬曾国藩的做法,也在上海编练淮军,性质和湘军一样,也是一种为了应急而募集组建的地主阶级的地方性武装力量。它是继湘军之后,晚清勇营的又一支重要武装 。
注意!从这个时期开始,清军的军服就没有统一的样式了。无论是兵还是勇,衣服上都要写部队的番号。勇营的着装由该部的长官定。比如看下图,这是一件真实的清末练军军服。在军装胸口的补子上写着:直隶练军右翼步队副左营正兵 中哨二棚 张义成。(晚清时期已经不写“兵”或“勇”了)
但是众所周知,勇之所以叫勇,就是因为它不是正规军,只是临时工。曾国藩把湘军规范化和制度化,那就导致湘军向绿营兵靠齐了,不再是那种战时组建,战后撤销的临时工。然而由于湘军带有私人武装性质,不完全受清政府的控制。所以面对羽翼日丰的勇营,清政府坐不住了,决心削弱找办法勇营的力量。
第一招就是把勇营改编为绿营兵,每当绿营兵出现空缺时,就以勇营补充,把临时工变成正式员工。企图通过以勇补兵达到削弱勇营、扩充绿营的目的。
第二招就是裁撤,逼迫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裁掉自己编练的勇营。但又为了不引起汉人集团的反弹,清政府也没有一刀切,比如李鸿章的淮军就保留了很多。
第三招是训练新部队,叫练军。组建练军的原因是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意识到了以勇补兵不是解决绿营兵战斗力不足的根本办法,开始转变思路,决定从绿营兵当中抽调精锐,按照湘军的训练模式,训练一支有正规军编制,但是作战风格类似于湘军或淮军的新军队。
经过这三招的反复蹂躏,为镇压太平天国而兴起的勇营基本上就被瓦解了。
清政府在随后以练军为主,勇营为辅,创立了一套练军和勇营的国防力量。至于八旗兵和绿营兵,境遇则略有不同。八旗兵基本上是荒废状态,但是清政府也没有裁撤。因为八旗是清政府的立国基础,不能裁撤;而绿营兵由于本来就是八旗的补充,现如今没有战斗力了,也就没有必要保留了。
因此从同治皇帝开始,各省的绿营兵逐渐进行裁汰,各省的卫戍工作,全部交给勇营和练军负责。比如,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的武卫中军就是典型的练军,而甘军则带有勇营的特色。但当时的勇营已经不叫勇营了,而是改叫防军。
甲午战争之后,练军和防军之外又多个一个新式军队,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洋新军。八国联军侵华事件后,清政府痛定思痛,决定在全国编练新军,用新军负责国防安全。但是之前的老部队也不能丢,于是清政府就把原先的练军和防军全部改为巡防营。比如大名鼎鼎的奉系军阀的前身就是东三省的巡防营。这一点与直系和皖系军阀有本质性区别。
这里插一句,巡防营和新军相比,新军的战斗力要更强一点,但也不是说全国的巡防营都不如新军。辛亥革命时,江南巡防营(张勋的部队)和奉天巡防营(张作霖)就比江苏新军和奉天新军要剽悍。
很多朋友都在问,说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时候清政府手上没有兵,一定要倚靠袁世凯才能镇压革命党。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了,其实当时清政府手上是有兵的,各个省都有巡防营,怎么会没有兵呢?只不过,清政府当时已经是人心尽失,没有人愿意再替爱新觉罗家族卖命了而已。比如武昌起义的时候,第八镇统制张彪还击革命军的部队就是湖北的巡防营。后来巡防营眼见形势不对,就摇身一变,加入了革命阵营。
以上大概就是清朝兵和勇的区别。如果简单理解,兵就是清朝有编制的正规军,勇就是清朝没编制的临时工。同治皇帝时期,勇营的地位大幅度提升,基本上跟兵的地位平起平坐,变成了很另类的正规军。但是要注意的是,勇营始终是勇营,能够与正规军平起平坐的勇营只是一部分人。比如淮军。绝大多数的勇营仍然还是临时工。
另外,清朝除了兵和勇之外,还有一支编外的部队,这就是蒙古四十九旗。
所谓蒙古四十九旗,指的是皇太极降服漠南蒙古之后,建立的数十个内扎萨克旗,他们并不属于八旗军系统,和八旗内的蒙古八旗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平常这些蒙古人没有饷银,只有被朝廷征召卖命的时候才有“出征行装银”可领,按照清朝规定,台吉(王子)们带兵出战可以拿150两,普通的蒙古兵拿20两卖命钱(蒙古八旗可以拿到40两)。
看出来了吗?如果说勇营是汉族临时工,那么蒙古四十九旗就是蒙古族临时工。他们和勇营一样,打仗的时候临时组建,配合正规军一同作战,打完之后就地解散。
到了晚清时期,西方先进火器引入中国,弓马骑射被时代所淘汰。这些给满清打工的蒙古临时工也就没什么利用价值了。
其他网友回答
满清势力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年努尔哈赤成功地将军队编制成可以高效率管理的结构。在战场上,只有保证军队从上至下的正规化,才能获得高度的战斗力。这也是历史上,满清马背上的民族可以迅速南下占领中国所有疆土的根本原因。
虽然,当时的军队编制比不上今日现代化军队更加合理、人性化、高效的设计,但是,在曾经的中国绝对算得上是军事中的奇迹了。说起清朝军事的组成,在当时还是特别有讲究的。最让人熟知的,莫过于满清的八旗制度,代表着王权军事力量的雄厚,也是对于其他民族的一种震慑。哪怕在后来逐渐又形成的蒙八旗与汉八旗也是无法与满八旗的实力与地位相比的。
除去这些精细的军事族群上的划分,仔细品味满清军事历史,还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清代士兵的军服上,一部分标有“兵”的字样,一部分则标有“勇”的字样。常人看来,这只是鼓舞士气的一种标志,其实,本质上,是有着很多区别的。
而且,尤其在清朝末期,兵字军和勇字军的命运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除了从八旗制度可以领略满清军事文化,单从兵字和勇字的角度,同样可以看得出清朝军事发展的荣辱和兴衰。
一、军队起源上的差别
如同现在的军队也分为正规武装与民兵武装一样。在清朝,军服上有兵字的军队都是当时清朝的正规军,也就是说,他们一律来自满族的八旗子弟。在清王朝统治时期,各个需要重兵把守或是关键节点需要可靠的武装力量,一律都会用到带有兵字样的军队。
而军服上带有勇字样的一般都是地方团练的士兵。换句话说,大多都是汉人手里掌握的武装力量。在清朝,视纯正满族血统为最高贵的血统,统治阶级看待兵字样与勇字样士兵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而且,一个来自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能够在当时的中国取得如此之高的地位,大多数的汉人从心底都是特别不服气的。
兵字军的前身正是满族八旗子弟,在清朝打天下的时候,这些士兵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只是,在满清皇族一统中原之后太过安逸才让他们的战斗力大幅度下降,渐渐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这与大多数从鼎盛逐渐落寞的朝代如出一辙。
而勇字军则是一开始在满清监视中逐渐成长起来的武装力量,他们的实力也必须保持在可控的范围内。如果清朝可以一直鼎盛下去,也就没有了后续勇字军短暂的辉煌。
二、满清王朝发展,两种武装力量的不同功用
毫不夸张的讲,满清皇族可以一朝得手统治天下,靠的正是他们纯正的满族血统和八旗武装,以及锐意进取的姿态,才使得在满清入主中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满八旗以及兵字军队一直可以养尊处优、居功自傲。但是,和平时期没有了曾经的忧患,再加上太过骄奢淫欲的生活,才使得这一支马背上的铁军力量开始日渐腐败。
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汉人武装力量也就是当时的勇字军得以韬光养晦,充分吸取了满族八旗成功的经验,逐渐成长起来。当时,汉族人组成起来的勇字军,在平时只是用在镇压地方小范围的不良势力。但是,经常性的历练也给勇字军起到了很好的鞭策作用。他们的待遇和地位没有满族清兵那要优越,也一直以来让勇字军有了更居安思危的思想准备。
在清朝后期,太平天国运动全面爆发的时候。八旗所属的兵字军早已经因为常年的安逸而导致战斗力大幅度减弱,再也没有往昔满清先祖驰骋天下时的雄风霸气。在当时,为了稳定各个地方的清朝政权,朝廷积极鼓励各位总督大员进行大量的勇字军招募与筹建。
再者,即便清朝成立以来,八旗正统有着再强的繁育能力,也依旧不如天下汉族人群的庞大。由此,组建勇字军进而加强军事实力是特别容易的一件事。由此,才得以在天下即将大乱之前,给了勇字军一个强有力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在清朝平定叛乱之时立下自己的汗马功劳。尤其在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之后,勇字兵改版为巡防队甚至成为了陆军,却开始不再效忠满清皇室,而是直接效忠将领,为清朝结束时各地军阀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血统还是职能以及对于政局的影响,不同军服代表的军队势力最终的命运也是截然不同的。
其他网友回答
清代的兵制,大体可分为旗兵与汉兵两大类:旗兵是清朝入关前的原始兵制,汉兵则可分为绿营、乡勇和新军。八旗军、绿营兵的军服上写有“兵”字,乡勇的军服上则写着“勇”字,新军军服上没有兵勇二字。兵代表清朝正规军,有正式编制;勇代表清朝的地方团练,属于临时编制;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都属于勇字军队。
八旗兵是清朝入关前的主要军事力量,他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战斗力较强,八旗制度是一种兵民合一的制度。清朝建立后,八旗兵主要从事攻伐作战,不再从事生产,国家按年或月发一定的银饷和米粮。八旗兵为世袭兵,父死子替,世代为兵;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皆可成为八旗兵。
绿营兵是参照明朝军户卫所制改编和新招的汉兵,仍按八旗制度管理,只是他们的旗帜是绿色的而已。绿营兵籍皆注于册,由兵部管理,依然是世袭制,一旦成为绿营军户,那么父子兄弟都成为了绿营兵。绿营兵以"镇"为基本单位,各镇设总兵一名,总兵之上是提督,提督总管一省的各镇绿营兵。各镇绿营兵按协、标、营、汛编制;总督、巡抚、提督和总兵,都各有直属亲兵一个标。
八旗兵的薪饷和武器装备均优于绿营兵,八旗兵大部分驻守京畿地区,绿营兵则分驻全国各地。八旗军有装备精良的健锐营、火器营、虎枪营、神机营等,绿营兵则无上述诸营。
八旗兵与绿营兵安享太平过久,武备荒废,不堪一战,在平定太平天国、捻军等起义中勇军突起,并渐渐代替了八旗兵与绿营兵。勇军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500人为营,营辖4哨,哨辖8队,兵员自召,将领自任,粮响自筹。湘军、淮军破城后必然劫掠一翻,这是士兵们的劳动报酬,战后勇营解散为民。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以勇营改制的防军、练军是清政府的主要军事力量。
1894年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湘军、淮军、防军、练军又相继腐败不堪重用,于是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建陆军"、"自强军",统称为新军。新军因为武器装备全用洋枪洋炮,编制和训练尽仿西方军队而得名,原计划全国组建36镇新军,到清亡时才组建13镇新军,而新军成了清朝的掘坟人。北洋军阀就多数是从清朝新军出来的,袁世凯就靠北洋军起家。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清代士兵军服上标有兵字和勇字二者有什么区别.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