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特点和本领(蜻蜓的特点是什么)

蜻蜓的特点和本领(蜻蜓的特点是什么)

图1. 蜻蜓(上)和豆娘

蜻蜓目的昆虫纲中一类具有很多原始特征的昆虫,因为化石记录显示该目的史前种与现代种具有很多非常相似的形态特征,尽管史前蜻蜓的体型要比现代种要大得多。现代的蜻蜓和豆娘种类在热带地区最为普遍,但除了极地地区外,几乎世界各地都能发现一些种类的蜻蜓和豆娘。蜻蜓和豆娘都是捕食性的,它们的成虫形似小型战斗机,捕杀猎物十分凶猛,然而在人们眼中,它们也是一类喜欢洁净的美丽迷人的昆虫。蜻蜓目成虫的大量出现总是盛夏到来的象征。然而,蜻蜓目的昆虫中不仅包括真正的蜻蜓(true dragonflies)种类,而且还有与之近缘的一类昆虫,这一类昆虫叫豆娘(damselflies)。在蜻蜓目中已发现和描述的6500多种昆虫中,约有3200多种为蜻蜓(属差翅亚目(Anisoptera)】,约有2900多种是豆娘【属束翅亚目(Zygoptera)】。

昆虫分类学家常把蜻蜓分为三个亚目:

束翅亚目(Zygoptera)

差翅亚目(Anisoptera)

间翅亚目(Anisozygoptera)。

间翅亚目只在印度和日本发现了2个种,它们是十分罕见的种。

图2. 蜻蜓(上)和豆娘(下)

蜻蜓和豆娘两类昆虫经常容易互相混淆,因为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包括它们都有膜状的翅膀、大而显著的复眼、细长的身体和短小的触角等。表1列出了蜻蜓和豆娘之间的明显区别。一般来说,蜻蜓是体形较粗大一些,而豆娘的体形较为细长。如果从复眼、身体、翅膀和休息位置等方面来区分蜻蜓和豆娘,大多数人还这很容易识别这两类昆虫的。更严谨的研究者可能会从翅室和腹部附肢的细微差别来分辨蜻蜓和豆娘。

图3. 蜻蜓(上)和豆娘

蜻蜓和豆娘的体型和颜色各不相同。它们的体色可能是暗淡或明亮的常带绿色和蓝色金属色泽。豆娘的体型大小变化很大,其翅展在某些小型种类中仅有1.9cm,在较大种类中为19cm。一些蜻蜓的化石祖先的翅展超过70cm。

图4. 最小的蜻蜓(上)与最小的豆娘(下)

图5. 蜻蜓化石

蜻蜓和豆娘在水中或水体附近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一系列的蜕皮,并开始捕食其他昆虫的幼虫和小型水生动物,生长到最后,它们蜕皮羽化为成虫。蜻蜓幼虫本身也是鱼类、两栖动物和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蜻蜓和豆娘的若虫在历经短短三周或长达八年的时间后内进入成虫期,因种类不同而不同。它们都没有蛹期,但在幼虫生长到最后几个龄期时,若虫开始发育形成翅芽,在幼虫期最后一次蜕皮羽化为成虫后,翅膀就完全伸展开并成为它们重要的飞行器官。

有些种类的蜻蜓成虫飞行期可长达九个月,它们以捕食其他昆虫为生、求偶交配、最后在水体或潮湿的沼泽湿地产卵。在成年阶段,蜻蜓和豆娘面对的最大捕食性天敌是一些鸟类。蜻蜓目的昆虫不仅不会对人类造成什么危害,而且它们会帮助人类消灭大量的蚊、蚋和其他多种害虫。几乎所有文化的民族中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蜻蜓和豆娘是受欢迎的朋友。

图6. 蜻蜓(上)和豆娘(下)的头部,示复眼的眼距

表1. 蜻蜓和豆娘的区别

1. 复眼

蜻蜓的复眼位于头顶、大而显著、两复眼十分靠近甚至紧贴在一起;

豆娘的复眼明显分开,通常突出在头的两侧,形似哑铃。

2. 身体

蜻蜓的身体多较为粗壮;

豆娘的身体多柔软细长。

3. 翅的形状

蜻蜓前后两对翅形状不相似,后翅在翅基部较宽;

豆娘的四只翅形状相似。

4. 停歇时翅的位置

蜻蜓在停歇时两对翅保持打开、水平或略微向下伸展于身体两侧;

豆娘在停歇时两对翅趋于合拢,常直立于身体背面。

5. 翅的中室(Discal Cell)

蜻蜓翅的中室分割为三角形;

豆娘翅的中室不分割,呈四边形。

6. 雄虫附肢

蜻蜓的腹末具1对肛上附肢,和1个肛下附肢;

豆娘的腹末具2对肛附肢。

7. 雌虫附肢

大多数蜻蜓都有退化的产卵器;豆娘产卵器末退化,适于切开植物组织产卵。

8. 若虫在水中的呼吸方式

蜻蜓若虫通过直肠气管鳃(rectal tracheal gills)呼吸;

豆娘若虫通过尾鳃(caudal gills)呼吸。

图7. 蜻蜓(上)和豆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