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公路(纪录片《史迪威公路》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军事学术意义)

史迪威公路

纪录片《史迪威公路》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军事学术意义
 
戴美政  文/图
 
2021年1月5日,在昆明西山区937文化创意园(马街)滇缅公路体验基地举行的云南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扩大会议上,会员们观看了美国二战纪录片《史迪威公路》,数日过去,影片展示的历史场景还犹在眼前。
 
滇缅公路体验馆之惠通桥模型  戴美政摄

滇缅公路体验馆之视频会议室,影片放映前张建伟会长讲话  戴美政摄

纪录片《史迪威公路》之翻译
英语纪录片《史迪威公路》由二战期间美国战地记者拍摄,全片长达50余分钟。该片从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赴缅抗日失利讲起,以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中印公路(史迪威公路)的修筑为中心,完整反映了二战时期中美英盟军反攻缅北和滇西,收复失地,歼灭日军有生力量的辉煌战绩。该片是老兵影视博物馆刘辉馆长收藏的数万部中外影视片之一。云南省滇西抗战历史文化研究会得到久恩外国语学校志愿者团队——刘伟鹏校长及同事的热情支持,将该片解说词翻译后配上中文字幕,这不仅是研究会在抗战史研究上开辟了新路,也使观众能看懂这部英文纪录片。而滇缅公路体验基地视频会议室设施齐全,则适合放映此类纪录片。
 
中美缅北反攻的全景记录
影片反映了中美联军反攻缅北的主要战争行动,包括中国驻印军组建、兰姆伽的军事训练、中印公路测量修筑、初战胡康河谷、攻克孟关、进攻孟拱河谷、密支那攻坚战,直至打通中印公路,与收复滇西的中国远征军会师,第一支车队沿中印公路开进昆明,等等,这些重要的军事场面,均在影片中得到生动体现。

1942年4月底,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

中国远征军撤退至印度

撤退到印度的史迪威将军发誓要打回缅甸

史迪威检查正在兰姆伽训练的中国部队

1942年缅甸战役失败后,中国远征军大部退回云南,部分人员(新38师、新22师、第5军军部)撤到印度。经中美英三方协商,在印度兰姆伽(Ramgarh)建立训练营,由美国军官训练中国官兵,部队全部换成美式装备,主要进行新式武器和丛林战训练,并从国内陆续分批空运中国军队至此受训。至1944年1月,计有中国军官2626人、士兵29677人接受了训练。中国驻印军由“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统辖,由史迪威任总指挥,郑洞国任副总指挥(前为罗卓英)。以新38师、新22师为基础扩编为新1军、新6军,军事素质大为提高。1942年12月,美军与中国驻印军由史迪威将军指挥,自印度列多(又译为雷多)开始,一边修筑列多至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一边消灭盘踞缅北丛林地带的日军,战役进行得十分艰苦。

中国驻印军和美军反攻缅北的路线是,由印度的列多(Lado)出发,经野人山区,进入胡康河谷的新平洋(Shing bniyaug),向孟拱(Mogaung)、密支那(Myitkyina)、八莫(Bnamo)一带进攻。野人山位于印缅与中缅边境,呈三角形状,其西北为原始森林地带,海拔1800~2100余米,是伊洛瓦底江、更的宛江的上游。野人山南面是东西20~70公里、南北纵深约200公里的胡康河谷与孟拱河谷。从列多到两条河谷,大小河流纵横、蚊蚋遍地,瘴疟疾病流行,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些,在影片中都有难得的镜头呈现。

美方技术人员测量中印公路路线

列多公路上的修桥机械

美军工兵团的修路设备

经兰姆伽训练的中国炮兵师出发

驼峰航线

孟拱战斗打响,盟军坦克进攻

影片拍摄的画面十分珍贵,甚至可说不可替代。从美英盟军的高级将领史迪威、蒙巴顿、梅里尔、温盖特、索尔登等,直到美英军和印度军队的普通士兵;从加尔各答港到利多的援华物资通道;从兰姆伽训练营到野人山区;从空中轰炸到丛林穿插,从火炮连发到步兵突击,从伞兵空降到登城强攻;从反复争夺的密支那,到强力攻克的腾冲城,几乎所有缅北反攻的军事行动,以及收复滇西的重要军事场面,在纪录片中都得到较完整可贵的展现,强烈显示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军事交锋曲折激烈的现场感。
 
重要战役的历史叙事
二战时期,以电影胶片为记录媒介的纪录影片得到长足的发展,而记录战争就是当时电影媒介最有效的手段。二战中美军装备齐全,不仅有新闻机构派出的战地记者,军中还专门设有摄影部队照相连。因此,此类纪录片就显得的相当难得和富有特色。纪实影片以战地现场拍摄的一组组生动镜头,使许多重要场景得以保存下来。

以中印公路修筑和中美联军反攻胡康河谷为例,该片从多种角度呈现出历史叙事可贵的有序性和战争场面的现场感。1942年底到1943年春,美军工程团和航空营与中国两个工兵团从列多(又译为雷多)起,开始修筑列多到野人山区的中印公路。1943年9月,新38师和新22师已全部开到列多附近。10月下旬,雨季结束,中美联军开始反攻,至10月29日,驻印军击溃日军第18师团一部,占领新平洋等地,打开了胡康河谷的大门。

1943年10月31日,新38师在美机掩护下,开始攻击日军在胡康河谷的重要据点于邦。起初攻击难以奏效,史迪威和孙立人变更部署,并得新30师(从国内空运到印度)支援,经迂回激战,于12月28日攻克于邦,取得了反攻缅北的第一个胜利,显示了经过训练的部队的威力。于邦一役击毙日军大队长以下官兵近100名,俘虏击伤30余名。在缅北军事行动中,中美联军娴熟运用新的丛林战术,使日军首尾难以兼顾,败得不知所措。新丛林战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开路迂回。即用适当的兵力从正面攻击,吸引敌人。以主力在森林中开辟新路,迂回到敌后,断其后方联络补给线,阻敌增援,使我方减少伤亡,争取时间,转为主动。因此,缅北丛林战既不同于欧洲的平原战,也不同于中国的山地战,而是超乎寻常的艰苦条件下的作战。

在缅北丛林中作战远征军部队

在缅北丛林中作战远征军部队

中国驻印军攻占密支那火车站后,与英军温盖特部队会师

指挥缅北反攻的史迪威将军(右)

中美飞行员飞越艰险异常的驼峰航线 

  于邦攻克后,驻印军于1944年1月31日、2月1日进而攻取大柏家(Tapaiga)、打洛(Toro)两据点,随后分左右两翼,向缅北重镇孟关攻击前进。同时,美军5307部队也向孟关外围突击。经1个月激战至3月5日,中美联军占领了胡康河谷的日军核心据点——孟关。曾侵略中国上海、广州、南宁等地的日军第18师团主力,共1400余人被击毙,残敌向瓦鲁班溃逃。孟关克服后,中美联军追击逃敌,乘势攻克多处据点,至1944年3月5日,中国驻印军和美军经历5个月激战,终于全部占领胡康河谷。所经历大小战役十余次,几乎全部是运用迂回进击的战术取胜。胡康河谷战役使驻印军向南跃进150余公里,占地面积达3100平方公里。共击毙日军约2700人,击伤约3000余人,虏获大量武器装备。

英军蒙巴顿勋爵被任命为东南亚盟军总司令

修筑中印公路的美军工兵团的开路机

远征军的炮兵阵地

远征军炮兵发射

对于这些史实,影片都有前线拍摄的画面显示,不少场景几乎是摄影记者紧随战斗部队冲向敌阵而拍摄的,或者说是战地记者以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正因记录了多方面的战争场景和编排剪辑时清醒的历史意识,该纪录片方才具备了某种史诗般的气质,从而超越了时空,70余年后的今天来看,仍然以强烈的新鲜性和突出的现场感,令观众身心震撼。
 
战争纪录片是发现的艺术
电影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非常讲求艺术,而这种艺术并不在于虚构而在于发现。它体现在纪录片现场采访拍摄和后期制作整个过程之中。而在战争纪录片拍摄制作中,这种发现更显得重要和可贵。因为该片的拍摄制作者深谙战争规律,并具备战争现场采访不怕死不怕苦的职业精神,《史迪威公路》才给二战史学者留下那么多值得深究和探讨的镜头场景。对于中美联军进攻孟拱河谷和收复缅北重镇密支那的战役,该片《史迪威公路》记录得同样精彩。这里不再复述影片展示的战争整体进程,而要特别指出该片对缅北反攻盟军丛林战新战术战果的反映和温盖特等特殊军事人物的记录。

  密支那是缅北第一重镇,为缅甸铁路北部终点,有公路通孟拱、曼德勒、八莫,是中印公路的重要通道,地形险要,日军第18师团、第56师团一部据守。1944年5月中旬,美军梅里尔准将率领的中美混合突击队(由美军第5307部队和中国驻印军第30师、第50师各一部组成)从胡康河谷出发,以大迂回战术,从日军意想不到的库芒山脉突袭密支那近郊,5月17日突然攻占密支那机场,随即掩护驻印军空运增援部队着陆。史迪威策划的以3个团兵力进占密支那机场果敢行动的成功,使东南亚盟军最高指挥官蒙巴顿意想不到,他给史迪威的嘉奖令说,这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成就。中美联军攻占密支那机场,日军增援部队猛烈反扑,艰苦的作战一直延续至8月3日,中美联军终于全部占领密支那。此役毙敌2000余人,俘敌70余人,日军第56师团步兵团水上源藏少将战败自杀。

英军温盖特少将指挥的特种部队——远程突击队(钦迪特部队),在密支那沿线的莫罕、莫宁附近与日军激战。温盖特部队的“远程突破”战术,不仅在挽救印度科希马城方面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完全切断了日军第18师团补给线,有力地支持了中国军队在缅北的作战。3月24日,温盖特因座机坠毁而身亡。但他倡导的空投补给战术的实施,对扭转英帕尔战局和缅北反攻战胜利都起了积极作用。

影片对于盟军攻克密支那丛林新战术运用和温盖特的“远程突破”战术给予充分的反映。许多镜头既生动又珍贵,从纪录片拍摄的角度诠释了密支那战役的战略意义:(1)密支那是日军在缅北的重要据点,日军在此失败,标志其在缅甸统治的末日来临;(2)密支那是缅北水陆交通大动脉和中印公路必经之地,也是修筑中印公路的转折点。密支那攻克后,中印公路修到此处,故这是打通中印公路中的关键战役;(3)密支那是“驼峰航线”的必行之地,此地克复后,驼峰空运量骤增,又由于孟拱、密支那大片缅北地区为盟军所掌握,使中印油管铺设也随着公路延伸;(4)密支那的胜利使中国军队在缅北滇西的作战连成一片,形成了壮烈的大反攻局面。

影片还以丰富生动的镜头记录了驼峰航线开辟、云南军民修筑军用机场、腾冲攻坚战、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中缅边境会师、中印公路打通后第一支车队开进昆明等重要事件的历史场景,限于篇幅本文暂且从略。
抗日战争是人民的战争,以中国军民牺牲惨重的腾冲攻坚战来说,反攻腾冲得到当地人民的巨大支援。腾冲县长张问德按远征军司令长官部指示,积极组织群众赶运粮秣弹药,并担任随军向导、运输、侦察、构筑等多项任务,参加赶修腾龙公路、抢修飞机场等,总计出动4万余人,其中在运粮和协助作战中死亡的民工群众就有1300余人。看着这些令人激动万分的历史画面,你不由得会感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团结战斗的重要作用和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巨大感召力。

在印度加尔各答港,援华物资正紧张装卸

英军钦迪特部队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强度怒江,打响收复滇西的战役

远征军反攻滇西渡过怒江后向高黎贡山进发

盟军飞机配合缅北滇西反攻作战

远征军英勇攀登腾冲城墙

滇西反攻中远征军指挥官在前沿阵地观察敌情

打通中印公路,第一支车队从列多出发

1945年2月4日,第一支车队开进昆明

1945年2月4日,中印公路打通,第一支车队开进昆明

这里要说,久恩外语学校刘伟鹏校长团队对该片的翻译是准确可靠的,显示了非常专业的翻译水平。若将某些词汇的翻译作点调整,则更趋于完善,如负责指挥中印公路修筑的美军工程师(Lewis A.Pick)通行译法是“皮克”,译为“佩克”也不错,但会影响读者理解。另外,本文所附之影片画面,是在放映现场用手机拍摄的,所以不太清楚。待将该片重新截图后,拟将此文再刊发一次。

世界上最早对电影纪录片进行理论表述的英国人约翰·格列尔逊说,纪录片是指那些“对时事新闻素材进行创造性处理”的影片。因此,纪录片要求直接从现实取材,所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不容许虚构或扮演。《史迪威公路》严格遵循电影纪录片拍摄真实性的原则,所有历史场景都是在缅北和滇西战争现场拍摄的,这就使该片包容的异常丰富的战争信息,具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真实性、权威性和现场感,二战史学者可以从国际关系学、军事史学、军事传播学、军事地理学、军事心理学等多种角度进行解读,使它自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绝好教材。随着时间推移和史学家对二战东方战场的研究之扩展和深入,这种包容性绝大的学术价值会更突出地显现出来。(2021年1月8日初稿)
 
 
 

史迪威公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