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力量(牵动心灵的声音)

触动心灵的力量
文|梁霏霏 指导|曾维贵
一滴水的消逝干涸不了无边的大海,一棵草的枯萎荒芜不了一个春天。人生就是如此,无论经过多少的挫折和失败,都阻挡不了我们前进的步伐,只因为这其中有一种触动心灵的力量。
几年前,我还是个不谙世事、锋芒毕露的女孩。只不过曾经让我引以为豪的一切,都被一句话打得支离破碎。
那时的我,自恃天赋异常,稍微写得几个好字,就轻易沾沾自喜。老师让我去参加书法比赛,嘱咐我要勤加练习。而我却不以为然,把可以用来练习的时间交给了玩耍。虽然谨慎的爸妈也时不时地对我旁敲侧击,却也没有改变我心中的骄傲。
时间飞快,转眼就到了比赛的那一天。整个会场里人声鼎沸,喧嚣非常。我就像一只高傲的天鹅,挺直腰板,不紧不慢地走到了自己的位子上。距离比赛开始还有一段时间,我也不着急,对练习更是呲之以鼻,就那么坐在位子上,左顾右盼。等到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我才慢慢吞吞地拿起纸笔,心不在焉地写起比赛作品来。大赛组委会特地给每个人发了两张纸,避免写错无法更换。而我却嫌写两张太费时间,马马虎虎地写完一张后,就停笔罢工了,此时距比赛结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看了看,整个会场就只有我一个人写完,其他人还在低头奋笔疾书。看着周围人专心致志的样子,我竟还在心里嘲笑他们:这些人真笨,写那么多干嘛,这么多的时间还不如用来玩呢。
终于,这场对我来说漫长的比赛终于结束了。我满心雀跃地走出会场,静静地等待比赛的结果。一小时后,终于可以颁布结果了。听着主持人陈词激昂地念出一个又一个的名字,我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一次又一次,一个又一个的名字从主持人口中跳出,却总轮不到我。突然心里好像跳漏了一拍,我开始有些不安起来。直到颁奖典礼结束,我还是没有听到我的名字。这样大的打击,对我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我就像个木头人一样,呆呆地走出了会场,径直走到了老师的面前。眼眶中不争气的泪水就那么突然地滑落下来。面对着尽职尽责的老师,我心中无限羞愧。可老师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愤怒和不满。他只是平和地看着我,轻轻地对我说:“孩子,这对你来说并不是坏事,太顺畅的成长对你来说并无好处。经过这次教训,你要明白,没有奋斗过的失败,是没有借口的零分!”
“没有奋斗过的失败,是没有借口的零分?”听了老师的话,我的眼泪戛然而止,心脏突然猛烈地收缩了一下,喃喃低语。是啊,之前的我太高看自己,没有为之付出努力。试问,没有努力过,又何来收获?我抬起头,抹干脸上的泪水,望着窗外那耀眼的太阳,我发誓:总有一天,我一定会用我的努力,来洗刷这次我这次自己带来的耻辱!
如今,秋风拂面,意正凉。经过就几年的潜心学习,我的书法创作水平已经不断提高,在镇书法比赛中还拿了几次奖。于我而言,能使自己幡然悔悟、悬崖勒马、触动我心灵力量的,就是这一句话:没有奋斗过的失败,是没有借口的零分。

 

牵动心灵的声音
【作文类型】命题作文
【文题出处】八年级期中考试作文
【文题内容】
请以“牵动心灵的声音”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要求】
① 文体自选;
②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 不得透露真实的姓名、校名等信息。
【文题解读】
“牵动心灵的声音”,拿到题目先需审题。从短语结构来看,“牵动心灵的声音”属于偏正短语,中心词是“声音”,那么先确定作文表达描述的对象是比较抽象的“声音”。再看修饰语“牵动心灵的”,强调“这”“声音”对自己的影响或启发,要足以震撼心灵、牵动心灵,从而明确作文的立意主旨。审清题意之后,再进一步构思作文。
“声音”,可写的声音很多。自然界的风声、雨声、一叶落而知秋的落叶声、晴空里大雁飞过时留下的雁鸣声、田野里麦苗拔节生长的声音、山间潺潺的流水声;安塞腰鼓的喧闹声、时而高亢嘹亮时而婉丽含蓄的信天游歌声、社戏表演里咿咿呀呀小旦的演唱声、壶口瀑布震耳欲聋的咆哮声……思维开阔才能避免千篇一律。其次,必须要找出那个能“牵动心灵”的声音。这一层的思考直接决定整篇作文的立意。“这一个”声音必须在一定的境遇里牵动了自己的心灵,对自己做人做事的态度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自己因此而受到启发或获得了成长等,这个层面必须往纵深挖掘才可。
关于写作的几点注意:
首先,必须要分清楚“声音”和“话语”的区别。不能将题目中的“声音”写成某人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其次,“声音”比较抽象,能牵动心灵的声音具体是怎么样的,必须依靠细腻的描摹把它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可感,叙事中要着重描写,可以调动比喻、排比、拟人、通感等多种手法将声音呈现出来;第三,必须写清楚,这种声音如何“牵动”了自己的心灵,为什么会牵动自己,要把这种声音放到特殊的境遇里去描写,突出“此时此地”或“彼时彼地”“这”声音对自己产生的强烈震撼或影响。第四,此题初衷意在让学生“我手写我心”,“牵动心灵”必然是牵动自己的心灵,书写自己的感受和体悟,抒情主体只能是自己。
【作品正文】
牵动心灵的声音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八年级四班 刘亦含“哗哗,哗哗”……
无数个夜晚,月光下,我拿着小板凳,静静地依偎在他身边,听着小刀划过原料的声音,看着那灵巧的双手连贯转动……小的时候,外公给我的印象总是拿着小刀或铅笔,在各种原材料上来回比对、研究,不时地用手或者卷尺在原料上面丈量,在纸上涂涂画画,根据原料的形状把它做成最适合的样子,这仿佛是他生活中的全部喜好。到了傍晚,他便在院子里,伴着月光,静静的把那心中已经描绘好的图画一点点用精致的手法表现出来。
外公曾经送给我一个笔筒,上面雕刻的是一个小老鼠抬头望着三根玉米的场景。就是这样一幅简单的图画,却被外公表现得十分精致。玉米颗粒饱满,外皮上的丝络也被细致的表现了出来。小老鼠从尾巴,爪子到胡须,甚至身上的细毛都分明可见。每当我看到外公那栩栩如生的雕刻作品,便总是有些许不解:到底是什么使外公的作品雕刻的如此精致?直到夜悄然降临,稀疏的星星若隐若现,澄莹的月光洒满了大地。一阵微风拂过,树叶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几声零星的鸟啼悦耳清脆,伴随着的,还有那“哗哗”的雕刻声。外公的身影在月光下多了几丝柔和,他的发梢与衣角随风摆动,他微微佝偻着,一只手轻轻托着一个小葫芦,另一只手握着小刀。那双手骨节分明,微微用力的时候还有些青筋凸起。小刀仿佛与手已融为一体,与之共舞。在月光的映衬下,外公的眼神显得格外明亮专注,他有时把小葫芦放远,欣赏着已经雕刻完成的部分,不时点点头,也有时凑近小葫芦,眯起眼睛斟酌下一步。当雕刻到细节的地方,便拿起放大镜细细的观察。戴着的老花镜不知什么时候滑到了鼻尖,每当我轻轻走到外公身边,接过放大镜帮助他,他便微微低头,眼神从老花镜上方透过来看看我,心领神会,然后继续静静地雕刻。
我就这样安静的看着、听着。每当这时,那小刀划过原材料的声音格外响亮。“哗哗,哗哗”,这声音没有什么规律,却仿佛带有节奏,连贯且动听,单一却又不乏味,使我心里痒痒的,看到外公开始了下一部分的雕刻,我便放下放大镜,轻手轻脚地走回屋里,找到了与外公一样的工具和原料,想要试一试。
看着外公雕刻一气呵成,原以为没有那么困难,便满怀期待的开始了自己的雕刻。可是每一次小刀与原材料摩擦发出的却都是“刺啦,刺啦”这样刺耳的声音,心里便不免开始有些焦躁,一不小心小刀就碰到了手指,幸好刀尖没有那么锋利,没有受伤。外公听到了我的呼叫,急忙停下了手中的雕刻,走到我身边,一边仔细地查看我的手,一边对我嘱咐:“雕刻讲究的是稳,不能着急求快,要沉下心,一点点地来。”说完,用他的大手覆上我的手,握住小刀开始雕刻。小刀落下的时而轻缓,线条细而柔;时而迅疾,线条就变得有力而分明。小刀仿佛没有一丝停顿,所有的线条都是那么自如生动。那“哗哗,哗哗”的声音在我耳边不住地响起,使我急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我终于明白了,外公的雕刻作品如此精美,不只是因为多年积累的娴熟技术与经验,而是一种专注,一种认真,一种平和的心态,更是一种执着的热爱。
“哗哗,哗哗”……
那声音牵动着我的心灵,牵动着我的思念,更牵动着外公对于我的那种缓缓渗透的教导与影响。这声音在我的心间铭刻,总能把我带回那美好的时光……【反思自评】
这篇考场作文只是对于事件的整体描述,没有什么新颖出彩的地方。经过反复地斟酌修改,添加了对外公雕刻时的动作、神态、语言、外貌等多方面的细节描写,外加环境描写,使得文章变得“有血有肉”,生动了许多。这篇作文的中心是借用外公雕刻时候原料的声音来表达对外公的思念,以及外公对于我影响的深远。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富有真情实感的文字才能让读者产生共鸣。
【教师评语】
“哗哗”的声音里,传达出外公对雕刻的专注、热爱与执着,更传达出外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种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小作者的做事态度,更牵动着她的心灵。此文构思巧妙,描写刻画细腻真实,感情真挚恳切,特别动人。
【作者档案】
刘亦含,14岁,就读于陕师大附中分校八年级。活泼开朗,喜欢旅游,读书,热爱音乐和运动,经常通过弹钢琴缓解心情。对于未知新奇的事物总有着很强的好奇心。
【作品正文】
牵动心灵的声音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八年级六班 段欣雨我是一棵树。
但我不是一株普通的树,我扎根在武汉。
早上,外面天色微微透亮,我的树枝间藏了些啾啾的鸟啼,微风追赶着云,轻扰了睡梦中的我,将我的叶子摇的簌簌作响。卖早餐的小贩早早地支起了摊子,费力地搅动着锅里的面,雾气腾腾地,他的额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一边用扇子挥走氤氲在锅上的层层热气,一边环顾来来往往的行人。
等天再亮一些,武汉的早晨便拉开了序幕。街道热闹了许多,公交汽车的到站声,校门口学生吵吵闹闹的声音,穿行在这拥堵之中送孙女老爷爷的破自行车的嘎吱嘎吱声,我每天看着老爷爷慢悠悠挥着手目送孙女进校门的背影……这所有的声音汇成了武汉独有的清晨乐章。
热闹而不喧嚣。
我每天都细细倾听回味这份独特的人间烟火声,享受着美好的一切。
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一切。
街上空荡荡的,出奇的寂静。许久不见老爷爷的自行车嘎吱地穿过熙攘的车群,校门口的学生的嬉笑声也戛然而止了,小贩的氤氲着热气的面摊也消失在了我的树叶下。只有些麻雀,停留在我的树枝上,啾啾地叫,不知疲倦。
天空远处缀满了巨大的云团,像是温驯的鲸群,缓慢而庞大。
淅淅沥沥的,雨下起来了。我的树叶和后背的砖墙墙角都被打湿了边缘,雨声像是从远方的山边过来,一丛一丛如风过的簌簌声响在沉寂的傍晚翻涌起来。空气中似是起了些云雾,我颤了颤树梢。街上愈发的空荡寂静。
我的眼泪也随着这雨水一同掉落,消失在这片土地上。
街角伫立的广告牌闪烁,花花绿绿的广告撤去了,换上了抗击疫情的宣传语,看着广告牌上医护人员美丽的面庞上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勒痕,看着医护人员们决绝的背影,看着躺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吃力地竖起的大拇指……我的心似乎被什么东西重重的击中了。
樱花的花瓣被雨水打落,飘零,坠落到泥土中,我听到了她悲伤的,微弱的叹息。
街角的广告牌继续闪烁,最后定格在一张红底白字的标语上。“武汉加油”四个大字在阴雨朦胧的天气里格外醒目。
“砰砰,砰砰,砰砰”
那是什么声音?
“砰砰,砰砰,砰砰”
是火热的心跳声,那种声音,蓬勃而有力。我看见他远远地走来,戴着口罩让我看不清他的真实面容,他走过我,目光正视前方。渐渐的,当花儿落尽,杨柳依依之时,路上的行人渐渐多了起来,我又看到了孩子和老人,他们的笑容,从口罩后面透出来。他们的心跳,也一样蓬勃而有力。
我知道,这声音最生动,也最有力量。一个人的心跳,千万个人的心跳,汇聚在一起就是最动听的声音和力量。
现在的武汉的清晨,小贩的摊子依旧氤氲着热气,学生们嬉笑的声音在热气中弥漫,老爷爷的破车穿梭在拥挤的人群中,一切如旧。
我也在微风中,摇起自己的叶子,就这样站立着不说话,一切又重回美好!
【反思自评】
在考场上的作文《牵动心灵的声音》,文字头绪不清,没有逻辑,这方面也想写,那方面也想写,所以每方面描写都不细致导致整篇文章读起来十分粗糙。读起来没有头绪,难分主次,没有侧重点。写的时候有真情实感但是读起来就平平淡淡,没有共鸣。在考场上要注重细节描写但也不能过度追求文字的华美,注重体现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师评语】
如果我是一棵树,我会怎样?会看到什么,会听到什么?小作者视角独特,从一棵树的角度,描述了疫情期间武汉城的变化。在各种声音里,心跳的声音最动听,因为再浓重的黑暗,也磨灭不了这座英雄城市里人们对美好明天的憧憬和希望,那就是彼时最动听的声音。如果扣题能更自然些,会更棒。
【作者档案】
段欣雨,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八年级六班,非常喜欢板绘和古筝,痴迷于阅读推理小说。小学时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是班级第二名。
【作品正文】
牵动心灵的声音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八年级六班 杨雨昕窗外仍是一片灰暗,楼门前的大树光着枝丫,沉默地伫立着。
周身的一切,似乎都蒙着一层灰雾,让人感到压抑、憋闷。街上的行人三三两两,步履匆匆。昔日里繁华的城市,一夜之间,变得如此冷清。人们的心,随着疫情的发展,逐渐消沉下去……我坐在桌前,愣愣地看着电脑屏幕。一首悠扬的纯音乐夹杂着老师时不时与同学们互动的声音,从扬声器中传出。有些失真的音效令我莫名失望。我不禁回想起往日在学校里的那些时光。如今,这日复一日的生活,正一点一点消磨着我仅剩的耐心。
不知何时,音响中只剩下了缥缈的音乐声。我回过神来,缓缓坐直了身子,拿起手边的笔。突然,一阵欢快的钢琴声传来,我惊诧地抬起头。老师点开的音乐播放器停留在屏幕上,舒缓的音乐,让我逐渐沉静下来。
我轻轻阖上眼,靠在椅背上。短暂的停顿后,如流水一般的叮咚声,再次传入耳中,直击心底。那一瞬间,我似乎能看到一串音符在眼前跳跃而过,一下,又一下。我的心也跳动着,一下,再一下……随着那段空灵的纯音乐,心中的烦闷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许久不曾有过的平静。我曾听过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我也曾听过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它们带给我的震撼,曾几度使我落泪。可当我听到这首普通的纯音乐时,我竟也忍不住想流下泪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这样一曲简单的音乐最能触动我的内心。它让我想起母亲每天的叮嘱,让我想起疫情播报中悦耳的女声,让我想起新闻节目里一张张充满信念的脸……我猛地睁开眼。一刹那,如潮水般汹涌的情绪涌入我的心间。我已经多久没有像这样,安安静静地听完一首乐曲了?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失去了太多太多,但小到如这首纯音乐,大到疫情期间无数人发出的这无声的战歌。无论怎样,总有一种信念,常伴于我们左右……恍惚间,阳光穿透阴云,洒满大地。那牵动心灵的声音又一次在耳边响起……【反思自评】
这篇考场作文初稿前缀太长,写了很多,但没能把疫情的背景交代清楚。在对声音的描写中有用到修辞手法,试图将声音描写的更加生动,但忽略了“牵动心灵”这一方面,对内心感受的描写太少,没有体现出音乐对我的触动。修改之后,将背景部分缩短了很多,直接点到疫情,然后引出听到的音乐,文章结构好了很多。在声音描写中多穿插了一些自己的感受,尽力做到点明主旨。总的来说,这次作文中的不足来源于思绪有些混乱,没有把握住要点,写作时容易收不住笔,日常积累和练习还是太少。
【教师评语】
阴郁里,一首舒缓的钢琴曲缓缓流进心田,给予浮躁的心最好的抚慰。小作者用心细腻地记录下这样牵动她心灵的声音,也记录下疫情里自己最真实的状态和变化。语言自然舒畅,感情恳切。若能将声音的描摹再加强些,点题更明确自然些会更好,加油!
【作者档案】
杨雨昕,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分校八年级六班。热爱阅读、绘画、篮球,对待生活积极向上。学习上认真主动 ,在语文方面有较好的成绩。对于任何事物都抱有探究的热情。
【教师个人简介】
李伟萍,陕师大附中分校教师,中教一级。200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王芳初中语文工作坊成员。雁塔区骨干教师,市级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省级优秀辅导教师。有多篇教学论文发表在省市级教学专刊。荣获校级评优课一等奖,中考模拟题命题大赛一等奖等。
教育格言:诚意正心,择善敦厚。
编辑:刘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