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学习障碍(论“智力正常”的孩子培养成“学习障碍”的100种方法)

儿童学习障碍
点击↑ “曾奇峰心理工作室”,看看多少好友已经关注

1.
毁掉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也需要努力

《窗边的小豆豆》里面有个情节,关于小豆豆和小林老师的第一次见面。小林老师立马站起来,把凳子拖到小豆豆边上,跟她面对面坐着。听这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颠三倒四地说了四个小时。小豆豆立马就喜欢上他,因为从来没有人听她说过这么久的话。

一个因为问题太多、太多动而被别的学校劝退的孩子,小林老师反复肯定“你真是个好孩子”。完全扭转了这个孩子的成长轨迹。

要成全一个孩子,让他好的特质得到发展,并不容易。

同样值得思考的是,要把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变得不会学习、害怕学习。那就容易了吗?不,也需要努力。

人本主义的基本信仰是,一个孩子即使在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下,也会朝着社会认可的方向去发展。

孩子就像一棵树,如果没有外界持之以恒地施加“错误”的作用力,这棵树是不会轻易长歪的。这是大自然的力量。但是我们可能低估了,人们将错误进行到底的决心。

2.
帮孩子,帮成了学习障碍

精神分析的临床案例,发现很多人的阅读障碍、数学学习障碍、英语学习障碍、语言表达障碍等类型的学习障碍不是遗传、也不是智商引起的,而是他们采取了某种防御机制,压抑了自己这方面的学习功能。

孩子们好奇、爱学习,是天性。是老天送给人类的礼物。但是这种学习能力,为什么会遭到破坏?

我有一位学生家长,她是名校英语系毕业。千百次地跟孩子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马云就是学英语的。如果你学好英语,妈妈就如何如何奖励你。并且手把手教孩子学英语,孩子一丁点的错误在她面前都会现出原形,被纠正的不厌其烦。

孩子经常可怜兮兮地问她,妈妈,我可不可以玩一会。都被她严厉喝止,理由是不务正业。有这时间怎么不去做作业,怎么不去学英语。

在她长期孜孜不倦的帮助下,她儿子的英语成绩,终于排到了全班第一,倒数的。

用她儿子的原话说:看到英语书就很烦、只想睡觉,听英语课思想没办法集中,看英语老师讲课,好像自己失聪了一样,只能看见嘴型在动,没有声音。好像我的灵魂已经飘走。

这种越帮越忙的例子,我相信很多家长都有切身的体会。

这种做法到底踩了哪些雷,以至于破坏力这么大?

? 过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把原本该孩自己做的事情,变成了为母亲做的事情。破坏孩子的内驱力。类似于把一个创业的人变成了上班族,还是个天天挨老板批评的上班族。

? 孩子把跟母亲的关系转移到了跟英语的关系上。他不想听英语课,也可以理解为他不想听母亲啰嗦。

? 一个要求完美的妈妈,在她面前孩子永远要承担不完美的那个部分。而且她还是孩子快乐的终结者。

3.
我们到底制造了什么问题

很多人没有真的理解,上面这几点的危害性。所以即使他们听过了这个道理,甚至是听了很多次,他们还是会继续这么做。在此我想展开说几句。

第一点,如果一个母亲把本该孩子做的事情,都替他做了。比如检查作业,发展兴趣、穿什么衣服、跟什么同学交往.......帮他做了他力所能及的所有决定。意味着父母强行外包了孩子的自我功能,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一个形象一点的比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母亲变成了1.5个人,而孩子只剩下0.5个人。

孩子没有清晰的界限,就不能建立起完善的防御机制。毕竟他只剩下半个人,想想他会有多危险。

这些孩子即使在应试阶段表现的还不错(当然,大部分表现都不太好),也是后患无穷。这些孩子上了大学,可能就不再学习了,在工作中他们也很难有热情。曾老师说这是父母为孩子精心准备的陷阱。

第二点,一切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如果我们因为一门课的学习,而恶化了亲子关系,那么接下来孩子跟这个科目的关系会恶化,就很难避免。

孩子对着某些科目昏昏欲睡的样子,像不像正对一个唠唠叨叨的母亲,或者父亲?

关系恶化会制造比学习障碍更严重的问题,而一切问题的好转,都要从关系好转开始。这算不算本末倒置?

第三点,很多人的童年都充斥着妈妈尖利的制止声:还在玩,还不写作业?还不关电视,还不写作业?还在玩玩具,不用写作业?

与快乐的事情相伴的都是数不尽的呵斥声,后来连快乐都变得有点让人畏惧。

所以在潜意识里,很多人不敢让自己获得满足和开心。在他们心中太快乐是一种禁忌,因为妈妈不允许我尽情的快乐。这些人经常不知道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搞砸。长期处于精力不能集中的状态。

同时,父母亲的挑剔,让孩子产生自我认知偏差,结果不是自卑,就是自恋。

4.
你的孩子,可能在保护你

当然,每个人早期的教养环境都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类问题,背后形成的原因也是千差万别。

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些学习障碍,都是一种防御机制,是用来保护自己的,或者是用来保护父母的。

保护自己,好理解。一个人可以通过跟父母对着干,保持自己一定的人格独立性。

而保护父母,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一来,他们通过让出了一部分自我功能,给了父母侵入的权利和机会。以我犯错,你批评的方式保持了高浓度情感链接。

二来,他们压抑了自己的学习功能,等于在潜意识里是宣告了:放心,我不长大了,我不背叛你。

再者,我承担生活中所有不完美的部分,那么父母亲就一直有机会做完美的人了。

孩子或许弱小,但是他们保护父母的决心却尤为庞大。他们愿意为了父母生病,愿意为了父母自断羽翼。

我们往往只看到孩子的问题,却没有看到孩子对父母的成全。即使父母不完美,不懂得爱。

那些觉得自己怎么做都是因为爱孩子的人,或许应该给自己提个醒。所有低质量的爱都可以为所欲为,而所有高质量的爱,都必须带着深深的克制。

作者:刘纯婷  心理咨询师,自由撰稿人。基础教育行业从业十年,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与成长。

今天我们想跟大家聊聊一件每个人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如厕。

谈如厕?太无聊了吧。

但仔细想想,如厕也许没那么简单。

有的人需要1个多小时;
有的人会规律时间;
有的人必须拿手机;
有的人坐马桶都不能顺畅如厕;
有的人如厕时甚至看完洗手间所有的洗浴用品说明书;
公共洗手间,有的人如厕会特地挑选最里间;
……

小编采访过一个朋友,朋友说刚去新公司如厕只去最里面一间,但久了就去最方便的一间,如厕的位置其实隐含了她与新公司关系的远近。

如果你也有想说的,扫码告诉小编,如厕的位置、时间、方式、特殊习惯隐藏了很多信息,我们会搜集、整理大家的留言、并邀请主笔作者通过文章来回应大家的留言,也许你的留言会被分析后在文章中出现哦~

扫码告诉小编哦~

RECOMMEND推荐阅读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预约咨询,点击“阅读原文"

儿童学习障碍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