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立志传(腐朽的东汉末年以及层出不穷的儒教表演艺术大师们)

东汉末年立志传

本文接上一章:《数百年的儒道纷争,最终引发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宗教战争!》

汉代儒教神学的核心,是将刘氏血统神圣化,“只有刘邦的后代才可以做皇帝”作为神圣不可动摇的思想钢印,打进每个人的头脑里。理论上说,在东汉末年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信仰儒教,只要看他是不是支持“兴复汉室”就够了。

然而,口头上宣称和内心实际所想往往是两回事。在教皇拥有无上权力的中世纪,越是底层民众越是对基督教深信不疑,越往教会上层,信仰的虔诚越要打个问号,至于教会的最高统治者教皇,反而没几个是真信教的,教皇贪污腐败拜金崇权层出不穷,嫖妓乱伦淫乱开性派对也是屡见不鲜。东汉的儒教集团也是类似的情况。

后人通常认为,曹氏篡汉导致“兴复汉室”的人设崩塌,后来人变得越来越自私厚黑,最终导致人心散乱,信仰丧失,作为唯一击退入侵的游牧民族的农耕民族,汉族变成了任外人宰割的一盘散沙,最终导致五胡乱华。

但实际上,将人心崩溃的起点归于曹氏是不公平的,恰恰相反,曹操做了很多挽救大局的努力,但是个人的努力无法阻挡历史大势。正是儒教集团内部的争权夺利所暴露出来的种种丑恶,导致信仰集体崩溃。

上文说道,宦官集团利用原始道教的力量发动民众,掀起黄巾大起义,本指望对儒教权贵集团进行绝地反击。没想到因为一个叫做唐周的叛徒出卖给搞砸了,仓促举事的起义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使得信仰原始道教的民众遭至血腥屠杀,宦官集团十几年苦心孤诣,所积蓄的民间力量化为乌有。

宦官靠原始道教发动民众翻盘的如意算盘已经落空,只能赤膊上阵与咄咄逼人的儒教权贵们拼个你死我活,东汉王朝奄奄一息。这时候,一个人的奇谋将东汉的最后一线生机掐断,这个人就是汝南袁氏家族的一名庶子——袁绍袁本初。

《真·三国无双7》中的袁绍

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乃天下儒教集团之首领。但是这些政治资源原本跟本初兄没什么关系,他虽然是袁氏年轻一代的长子,但是他是父亲袁逢的庶子,过继给早死的伯父袁成,而袁氏目前的掌舵人是叔父袁隗。一看这安排,袁绍命中注定是生在豪门世家中的酱油党,任务就是给袁成一脉传递香火,至于当上三公续写袁氏辉煌这种事情,别想太多了。

袁绍不甘心家族的安排,一心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年轻时,他与党人过从甚密,结交豪杰,蓄养死士,与好友曹操等人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热血青年曹操以为反对宦官就是拥护大汉社稷,但从袁绍的行为轨迹来看,本初兄显然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于袁本初来说,国家社稷,百姓苍生这些都是小事,挣得足够的政治资本,自己博取上位才是头等大事。至于在这个过程中有多少人头落地,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我们都知道三国乱世的缘起,是大将军何进与十常侍的残酷斗争远远超出了底线,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斗成这个样子都是袁绍一个人挑唆出来的。

袁绍首先挑动暴发户外戚何进与宦官集团死斗,怕不能成功,又鼓动何进通知西凉军阀董卓带兵进京。曹操得知这个情况后大惊失色,苦苦劝阻,但何进这个头脑简单的家伙已经完全猪油蒙了心,根本听不进去。何进被宦官设计杀害,袁绍带人杀光宦官,然后董卓这个大象冲进京城这个瓷器店,把一切都砸了个稀巴烂,袁绍紧接着就在河北起兵,号召天下讨伐董卓。

董卓听说袁绍起兵,把袁绍的叔父袁隗以及在京师的袁氏宗族杀了个精光,袁绍由于之前杀光宦官的举动,干了天下党人想干却又干不成的事,成为当之无愧的袁氏首领。豪杰大多归附袁绍,而且因他一家遭难受感动,人人想着为他报仇,所以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没有不打着袁氏旗号。

袁绍这一手玩得太狠,又实在精彩绝伦!宦官、外戚均被消灭,更加凸显袁氏的号召力;董卓的破坏力使得中央权威荡然无存,另立中央成为可能;借董卓之手杀了袁氏主要的话事人,使得自己成为当之无愧的袁氏领袖,继承四世三公的政治资源再无阻力;顺便演了一出苦情戏,让袁隗等人的死,博取了天下人的同情,使得自己有了号令天下的资格。只要再领导诸侯联军把天下公敌董卓击败,自己就可以借着巨大的威望,顺势进位称帝。

原本袁绍只是一个打酱油的庶子,一举转变为天下最有望称帝的人!如果对照汉朝的历史,这个剧本就是按照汉高祖或者光武帝的登顶路线打造出来的,董卓就是项羽或王莽那样的反面角色。

与刘邦或刘秀顺势而为,成为挽救天下危局的英雄不同,乱局是袁绍自己一手导演的,最后消除乱局的功劳全落在袁绍自己身上,这跟打算先纵火再救火博取功劳的杭州保姆的唯一区别是,功劳更大,死的人更多,而且连自己的亲人都被算计在内。其中冷血而残忍的算计,实在令人脊背发凉!

袁绍在自己声望不足的时候,还知道拥立刘氏宗亲为皇帝先过渡一下(尝试拥立刘虞被拒),他那嫡出的弟弟袁术则是逮到机会,就迫不及待地直接称帝。袁绍和袁术之间争权夺利,哪还有半点骨肉亲情?至于袁绍的儿子们——袁谭、袁熙、袁尚之间,更是毫无底线的兄弟逾墙,由此推断,恐怕袁氏家风原本就是这个样子。

观袁氏一族的所作所为,儒教所倡导的忠义廉耻,可占了其中一条?领头的尚且如此,下面的自然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儒教权贵集团已经从里到外朽烂发臭,除了个别“清流”之外,大多数人只有个人的野心欲望,毫无礼义廉耻,但又成天表演得像是很有道德的样子,人人都在飙演技。在整体社会环境的耳濡目染之下,才能造就司马懿这种厚黑学宗师级影帝。

打着仁义道德旗号的儒教,最后造就都是各种奇葩影帝,证明了以道德治国彻底破产。袁绍、司马懿可能大家觉得还只是个案,那就再举几个例子。

孝敬父母,尊重长辈,本来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但是却出了《二十四孝》这种集中华传统文化的糟粕于大成的玩意,其中大部分事例出自东汉到魏晋时期。随便举两个个例子:

郭巨埋儿:郭巨,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

卧冰求鲤: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为什么这段时间涌现出这么多浮夸表演大于实质的“孝子”呢?还不是汉代的儒教倡导以孝治国,又依靠察举制来遴选官员。在这样的激励制度之下,正常的孝敬父母已经无法吸引人注意了,各人都要挖空心思,不断创新地表演孝顺的事迹来博出位,博眼球,表演好了宣传到位就能当上官,读书不如修炼演技更加重要,大家还不刻苦磨练演技?

哦对了,当时对于这种行为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养望”,就是培养自己的声望,相当于今天博出位当网红的各种行为。

如果哪一天朝廷改成比惨上位的话,那么下面这位大哥就有希望了。

如果东汉时期也拍电影电视剧的话,随便从大街上拉几个人来演,按照今天的标准来看,都是影帝影后的水准。

有人演得入戏太深,已经分不清戏与现实,有一个叫做向栩的人,依靠刻苦养望做了官,当了官以后大家发现他天天穿名牌,开豪车,这跟宣传中的廉洁朴素完全不符啊?每次在朝廷里讨论大事的时候,他总是一脸正气大义凛然,显得比圣人还圣人,其他人搞不清楚他的底细,都有点怕他。

直到黄巾军的烽火烧到了黄河边,宫廷讨论要出兵去镇压。向栩说了一句震惊朝野的话:“不须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孝经》,贼自消灭。”意思是说,只要派一个人去黄河边,对着黄巾军读《孝经》,贼(黄巾军)羞愧难当,自然会退去。

其他人的想法是:我们一直怀疑向栩是个装逼的二货,但一直不敢确定,今天发现他真的是个二货!但我们居然被唬了这么长时间,那么我们也是……不不,一时失察,一时失察而已。

孔子的二十代孙孔融,演戏演得比向栩还夸张,成为浮夸流影帝的代表, 他把官场当成了戏台,把从政当成表演,化昏庸为艺术。

孔融就是那个四岁让梨感动中国的杰出儿童,从小就是超级童星,让梨一幕表演得浑然天成毫不做作,再加上身为孔丘后人的出身,让他从小就蜚声天下。13岁,孔融的父亲逝世,又到了他飙演技的时刻,“哀悴过毁,扶而后起”,从而再度入选年度孝顺楷模,声望进一步提升。

16岁,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因党锢之祸受到通缉,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让张俭留宿,结果事情败露,兄弟二人和孔妈妈“一门争死”,朝廷发话了,让孔褒抵罪,当哥哥孔褒走向断头台,孔融则成了忠孝仁义代言人,粉丝数唰唰暴涨,许多名人纷纷举荐去做官。

董卓当权的时候,将孔融调到黄巾军最猖獗的北海郡为相,估计他也耳闻颂《孝经》退敌的传说,让孔融去试试到底行不行,要是行也开开眼,要是不行正好除掉这个成天给自己挑刺的家伙。孔融到了北海,“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秀到飞起,但是孝经真的不能退敌啊,孔融被打的稀里哗啦、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具体是什么样根据来犯的黄巾军的心情而定。

孔融担任北海相的时候,有一次在路上看见一个人在坟墓边哭泣自己的亡父,脸色看上去并不憔悴。孔融想,你tm表演得一点都不敬业啊,于是将此人杀了。要说孔融被孝道洗脑吧,他还发表过“父母无恩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物寄瓶中,出则离矣。”意思是说,父亲对子女有什么恩惠可言?他的本意只不过是发泄情欲罢了。母亲对于子女来说也谈不上多伟大,好比一个盛放东西的瓦罐,子女生下来就如同东西从瓦罐里倒出来,难道还要给瓦罐写感谢信,侍奉瓦罐终老?可见,孔融自己并不认同儒教宣扬的孝道,他杀这个人,就是单纯地认为这个人侮辱了表演艺术而已。

袁谭携大兵压境,正常人的反应是打得过就好好准备,打不过就趁早逃命,但孔融却一点也不准备,忙着拗造型,城内已经短兵相接了,他还在气定神闲地看书,谈笑自如。人家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那是事先做了充足的准备,孔融就完全是行为艺术表演,最后实在演不下去自己逃命去了,老婆孩子全被袁谭俘虏。为了秀演技,连老婆孩子的命都顾不上,哪还顾上士兵的命?孔融的“仁义道德”,完全是博眼球博出位的表演素材而已,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士大夫抱负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孔丘如果泉下有知,子孙就是这德行,棺材板要摁不住了。不过,连“死而复生”的耶稣基督,都无法阻止基督教会蜕变成厚黑学教材大全,孔子一介凡人,还是洗洗睡吧。

孔融开创的这种风气,从东汉末期到魏晋南北朝愈演愈烈,以至于舆论倾向演变成:谁越能游戏官场谁就越值得夸耀,谁说得天花乱坠却等于啥也没说就是牛逼,谁勤政爱民实事求是谁就是脑残。

西晋时期的王衍(就是前面那个“卧冰求鲤”的王祥的后代)坐拥万顷良田,成百上千的奴役,却成天摆出一副视金钱如粪土的样子,将钱称作“阿堵物”。他身为宰相,本应日理万机,却以不理政为荣,成天和朋友喝喝酒吃吃饭吹吹牛逼,成语“信口雌黄”就是说他成天满嘴跑火车。

石勒带兵攻破西晋首都俘虏了王衍,问他西晋为什么搞成这个鬼样子。王衍说,你别问我,我从不理政,我哪儿知道。石勒大怒说:“你名声传遍天下,身居显要职位,年轻时即被朝廷重用,一直到头生白发,怎么能说不参与朝廷政事呢?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过。”然后石勒命令士兵推倒土墙压死他。

儒教集团内部已经朽烂不堪,真正扛起儒教“兴复汉室”大旗的,只能是与权力圈层无关的草根。号称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中山靖王刘胜乃是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刘胜生性荒淫,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从那时起再繁衍三百年,刘备这个“汉室宗亲”跟当今皇室的关系,跟“五百年前是一家”也相差不远。因此他自称汉室宗亲,大部分人只是当成一个笑话,没几个人在意。

同样是从平民的身份起家,刘邦花了七年时间已经当上皇帝,刘备花了二十年,还在寄人篱下,其中最关键的差别是社会环境不一样了。

刘邦所在的是一个旧贵族将被埋葬,平民崛起的时代,刘邦起兵当皇帝,完全是顺势而为。而刘备所在的时代则是贵族林立,平民报国无门的时代,贵族寡头执政才是历史趋势,王与马共天下才是发展的必然,他想恢复平民天下,完全是逆潮流而动。

刘关张赵这样的猛人既有报国心,又有报国的能力,却无法得到上升的机会,只能编编草鞋卖卖菜杀杀猪上山抓抓猴子。无它,你能耐再大,搭不上关系,无人引荐,都是白搭。

就算能得到引荐,不能同流合污也是没用的,曹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曹操老爹靠找关系送钱当上三公,虽然比不上那些累世豪族,但背景也算够硬了。作为一名官二代,曹操却不愿靠着祖上荫庇过日子,立志匡扶社稷,做一名放飞理想的有为青年。

虽然他也是靠走关系当上的洛阳公安局长,但是跟其他那些出身豪门的妖艳贱货们不一样,坚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洛阳是个权贵扎堆的地方,这些人仗着权势,成天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曹操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于是,曹操毫无悬念地被外放当县令,然后被罢官赋闲在家,结结实实在家打了四年猎。

更讽刺的是,曹操这么秉公执法,得罪了这么多权贵,居然还活蹦乱跳,关键是他有一个同流合污的高官老爹罩着他,帮他打点一切,否则坟头的草早已长三尺高了。

东汉末年的童谣唱到: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就是阶层严重固化之后,权贵阶层自我循环,腐朽堕落的生动写照。也难怪孔融等人都忙着飙演技。这世道,表演好了能当上大官,认真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却遭到打压排挤,弄不好命都没了,还不知道应当如何选择吗?不是谁都像曹操那样,有个当三公的老爹罩着,让他实现理想啊!

在影视文艺作品中,东汉末年是一个英雄辈出,豪情万丈的时代。

但在当时的平民子弟看来,这是一个毫无希望,黑暗透顶的的世界。否则也不会因为装神弄鬼的张角给了大家一线希望,就让数以百万计的人飞蛾扑火了。

随着法家被批臭批倒,无论是黄老道家还是儒家,都无法抑制权贵势力的恶性膨胀。虽然也曾有汉武帝、汉章帝这样的皇帝逆潮流而动,但汉初的平民政治,不可避免地向贵族政治的深渊滑落。皇帝们利用儒教神学巩固统治的举动,更加速了这一趋势。到了东汉末年,贵族寡头政治已经成为无法阻止的历史大势。就算有曹刘这等英雄人物出来逆天改命,但也无法扭转局势,只不过把袁氏窃国推迟成司马篡权,袁氏内斗变成司马氏内斗而已,最终还是要走上五胡乱华的不归路。

这就有个疑问了。中世纪的欧洲,贵族和平民(还包括农奴)的分层更加彻底,连举荐这层伪装都不需要,完完全全靠血缘划分身份,是彻彻底底的贵族政治。为啥平民这么安于现状,没有闹出什么大篓子呢?

这一切都归功于,基督教会强大的精神控制力,对知识和晋升机会的绝对垄断。基督教修来世的教义,使得底层民众世世代代深受严酷盘剥的同时,还能对死后进入天堂心存幻想,甘于默默忍受;知识的载体用只有教士才懂得的拉丁文记载,使得平民丧失了看书识字的机会,让他们头脑一片空白,也不敢有太多忤逆的想法,当时连贵族识字率都极为惨淡,文盲一抓一大把,平民基本跟白痴没啥区别。

儒教集团中人还需要修炼演技,来糊弄平民,基督教只要让神棍们随便胡诌几句,信徒们就唯命是从,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看到《圣经》的机会,神棍的话都被奉为真理。比如,神父说,钱财都是罪恶,捐出你的全部财产,你就能得到上帝的拯救,许多人纷纷裸捐,然后去过极为艰苦的苦修生活。但是教会坐拥大笔财富,挥霍无度,一点也没担心,罪孽太多将来堕入地狱怎么办。

谁敢对教会提出异议,给他戴上一个“异端”的帽子烧死算逑。

中世纪的异端迫害

直到黑死病之后,大批贵族和教士死亡,对底层的控制力大幅削弱,由于人力资本稀缺,不得不让一部分平民接受教育,担任基层官吏和教士,欧洲这才出现农民起义。

贵族政治,是人类各种政治形态中最腐朽堕落的一种,总是要跟愚民政策配合才能进行得下去。愚民得越彻底,贵族政治才能越牢固。世界上贵族政治搞得最成功的,自然就是解放之前的西藏政教合一政权。宗教贵族可以把少女变成性奴,随便把农奴杀掉,骨骼皮肤做成各种法器,这样都不会激起反抗,简直就是贵族的“人间天堂”!

西藏人头碗

跟欧洲的基督教以及西藏密教一比,中国儒教最大缺陷是愚民的程度远远不及,对于教育和晋升机制的垄断能力不足。因此中国的贵族政治总是磕磕绊绊,屡遭反抗,不能顺利推行。但对中华民族来说,这又是最大的幸运。

然而,在东汉末年,一种外来的宗教已经悄悄登陆中国,它也能像基督教那样,让信徒沉浸在对来生幸福的憧憬中不能自拔,这就是来自天竺的佛教。佛教对中国的贵族政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且看下回分解。

始建于东汉的洛阳白马寺,汉传佛教祖廷

(未完待续)
本文为   《走进上饶,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之旅》之五
前文见:走进上饶,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之旅(之一)
              道教的神秘面纱||走进上饶,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之旅(之二)
            引发九州震荡的道家大火并!(之三)
            数百年的儒道纷争,最终引发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宗教战争!(之四)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宋江为何造反?我们都被《水浒传》骗了!

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历史的轮回?

东方“罗斯柴尔德”是如何灭亡一个帝国的?

寒门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得感谢一个山西女人

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居然跟一个山西商人有关?

美国都退群了,《巴黎气候协定》这个游戏还怎么玩?

荷兰的“东林党”如何以人民的名义把强大帝国玩残的?

被难民摧毁的文明帝国

用苹果手机的读者,赞赏请扫这里:

东汉末年立志传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