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哲学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 第一弹)
- 知识
- 2021-06-04
- 231热度
- 0评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补课专区】
?【哲学部分】 辩证唯物论 | 第七弹(主观题二次转化)
?【哲学部分】 辩证唯物论 | 第八弹(二次转化练习)
?【哲学部分】 辩证唯物论 | 第九弹(主观题练习)
从本期推文开始,我们进入哲学的第二个大模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强调,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在这一部分,一组重要的关系就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例如,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实践提出新的课题,推动认识发展;实践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深化认识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主观认识不能代替实践检验。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因其性质,常常考察的一个领域便是科学技术的创新。
我们来看今天的题目,首先是一道很重要的科技成果——引力波:
美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首次探测到双黑洞合并时的引力波,这是对广义相对 论的直接验证,也为我们打开了认识字宙的全新窗口。这一事实表明:
①人的认识正确与否必须经过科学实验检验
②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
③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认识具有无限性
④人们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题考察的哲学领域为:实践与认识
这里先帮助大家辨析两个,在之前很多同学都在反映不太懂的概念。所谓“形式逻辑”就是人们追求的过程,而“内容逻辑”就是得出的结论本身证明了什么。
就本题而言,本题的形式逻辑为:科研人员利用“天文台”(认识工具),探测到“引力波”(内容)。从选项来看,均是形式逻辑的表达,即,讨论科学实验的过程而非内容。从过程来看,重大发现充分说明人类认识的进步,证明了人的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无限发展,所以③④符合题意。
选项①,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确实需要经过实践检验,但这种“实践检验”不一定非要是科学实验的检验,所以①排除。
选项②,人类的探索活动始终是自觉的,而非自发的。“自觉”一词体现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自发”则不能够体现这一点。事实上,人的探索活动需要受到一定的现实驱动,是无法不接受任何外因就自发探索的。所以②排除。
这里也是一类科技成果的题目,他考察的是唯物主义认识论:
“海水稻”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2017年9月,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进行实地测产,亩产达620.95公斤,这有望使中国28亿亩盐碱地像普通耕地那样造福人类。“海水稻”的研发推广:
①变更了农业认识的主体
②创新了农业实践的手段
③开辟了农业认识的途径
④拓宽了农业实践的对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本题考察的哲学领域为:实践与认识
长期以来,农民(主体)的水稻(对象)种植活动,受制于土壤环境(条件)。“海水稻”的发明,极大地拓展了水稻(对象)种植的空间,不再受制于原有的土壤环境(条件)。所以②④符合题意。
选项①,这是一个易错点。“海水稻”的研发推广,并没有变更农业认识的主体,即使有了这种高科技的、能适用于特殊环境的稻子,农业认识的主体也依然是人。
选项③,“海水稻”的研发推广是开辟了农业实践的途径,而非认识的途径。
以上,可以看出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这一模块,对于科技成果的考察依然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唯物论与认识论在理论层面也的确是很难割裂的,那么出现一个材料同时涉及对于两部分知识的考察也就不足为奇了。
??♀?系统备考 全程陪伴
「蓝迈政治 高考政治冲刺班 」
二三轮复习已经开始!寒假是你弯道超车的最后机会
1月15日提前开课!放完寒假直接学,越早报名越划算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报名「高考政治冲刺班」?
?解决近7年高考真题?解锁高考必备技能「蓝迈政治 二轮复习历年真题精讲」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听课?
蓝迈政治课堂教材包
?
戳我立即拥有>>
?点击下方推文图片?
查看你错过的往期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加入
「寒假高考政治备考大军」
↓↓↓
点个「在看」
2021寒假决战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