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袁照:“皱、漏、瘦、透”可以成为语文好课的标准——从张扬的一堂语文课为例
- 百科
- 2021-02-22
- 261热度
- 0评论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皱、漏、瘦、透”可以成为语文好课的标准——从张扬追求的一堂语文课为例
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审美课堂”的实践,力图从课堂教学审美泛化、审美弱化的误区中回到教学的原点,到优秀的教育的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养分。我们学校伫立着花石纲遗物——瑞云峰,是大自然造化的神异之物,聚天地之精气,集天地之美于一身。宋代大书画家米芾曾以“瘦、漏、透、皱”四字,概括太湖石的“形” 、“神”之美,清朝李渔在《闲情偶寄》中称瑞云峰正是集“瘦、漏、透、皱”一身的灵异之石。日前,苏州市区举行了一次语文特级老师与徒弟结对开课的“同课异构”活动,与我结对的我校张扬老师开设了一堂《雷雨》课,事有因缘,倒是可以用“瘦、漏、透、皱”来概括她的探索。
语文审美课堂要能“形” 、“神”兼备。《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我以为语文教学之道,同样也要道法自然,衍化开来,即“形” “神”与“境”的兼美。“形” 、“神”兼备,多用于对创作的要求,同样也可以作为教学的追求,即教学审美的神韵必须通过教学形象来表现。
借石之“瘦” ,运用于语文课堂:追求明晰精干之美。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壁立当空,孤峙无倚,所以‘瘦’也”。所谓“瘦”,就是有“明晰精干”之美。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条理分明,思路清晰,简洁、精当,不臃肿、不花哨,不做作,有自己的教学独特之处,是有风骨的课堂,这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审美要素之一。曹禺的《雷雨》蕴含丰富、博大精深,课文的节选部分,展现了鲁侍萍与周朴园从相认到交锋的这一场景。打一比方,《雷雨》好比是一片森林,而节选的这部分课文就是一棵高大丰茂的树,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如何组织学生研读课文,如何不被局部的枝叶障目?如何能既见树,又见森林?张扬老师采用“抓住台词读剧本”的方法,让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来了解戏剧冲突。这是一种既删繁就简,又纲举目张的教学策略。剧本是一种由“台词”和“舞台说明”组成的特殊文学形式,在这两者结合推进演绎的过程中产生“戏剧冲突”。若在一节课中三要素并排展开,难免会显得庞杂。所以在这堂课上,张扬老师紧扣住戏剧“三要素”中的“台词”设计问题,以台词串联起其他两个要素,以点连线,以此突出重点。在梳理主要情节,整体把握课文的时候,一般是从周朴园几次置疑鲁侍萍的身份入手的,将长长的台词从头到尾梳理一遍。在这次备课中张扬老师却从鲁侍萍入手,设计了两个问题:谁是主要的提问者?谁最终引导了谈话?以此来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梳理情节。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交流,迅速地把握了整体,条清缕析,这样的教学安排可谓有“瘦”之意味。
借石之“漏” ,运用于语文课堂:追求留白绵延之美。所谓“漏”,即李渔所说“石上有眼,四面玲珑,所谓漏也。”就是要有“留白绵延”的美感。我们追求的课堂,是通灵的,不呆板,不机械,不僵化,不程式。有思考、想像、联想的空间。张扬老师的这节课,设计了四个“细部品读”的环节。第一处“细部品读”:鲁侍萍问的第一个问题“老爷没有事了?”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句话有没有什么弦外之音?然后,教师接着问道:鲁侍萍为什么改变了想法,没有立即离开,反而希望与之攀谈?紧接着,让学生再品读周朴园与鲁侍萍的两句对话“嗯,无锡是个好地方”、“哦,好地方”,张扬老师请同学推测一下在说“好地方”时,周和鲁都用了怎样的语调?当时他们心里都在想什么?这一处“细部品读”,即我们所说的“漏”,是这节课的一处课眼。从这里进入,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大。这样的课堂,不是满堂灌、不是填鸭式、不是一言堂,是民主的、学生自觉的、自主的课堂。张扬在课堂上,面对“连绵”的台词,抓住几句细部品读的台词,让其他都“漏”掉,其实是漏而不漏。让重点在通而不塞,气韵流动中凸显出来,即努力追求“有常而无常,有形而无形”的课堂教学境界。
借石之“透” ,运用于语文课堂:追求深刻澄明之美。所谓“透”,就是透彻,有“深刻澄明”之美,李渔说:“此通于彼,彼通于此,若有道路可行。所谓‘透’也”。 这段话用在教学中,对其内涵,我们有一个新的界定。“此”可以看作是某个“知识点”,“彼”可以看作某个“情感的升华之处”。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体验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传授,更是在情感层面的引导,也就是说课堂的指向,是直抵人心的。张扬老师在这堂课中,第二次让同学“品读台词”:“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件很出名的事情——”……“你姓什么?”教师问道:“周朴园连说了四个‘哦’,都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对于一篇课文而言,仅仅从知识层面推进,是不能把握其要义的,张扬老师让同学让同学反复吟读、反复体味鲁侍萍越来越急促的问话,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通过“此通于彼,彼通于此”的教学过程,使同学在情感体验中,获得结论性知识:即通过让同学品读台词,对人物深入地理解。
借石之“皱”,运用于语文课堂:追求曲折生动之美。所谓“皱”, 即计成在《园冶》中所说:“纹理纵横,笼络起隐。”有“曲折生动”之美,是愉悦的,审美的。我们追求的语文审美课堂,是讲究疏密、浓淡、节奏,既富于变化,如峰回路转,曲径通幽又是浑然天成合乎自然之道的,柳暗、花明,无论道路多么迂回,总是婉转相通的;而幽暗、深邃,更能激起人们无限的想像和探幽览胜的逸趣。张扬老师的这节课,虽没有达到这个境界,但是还是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整体节奏把握不错,但是在具体安排中尚有可改进的地方,比如在安排读书的环节中,缺少适时的点拨,教师也少有示范,少了一些整体气氛的引导,使得课堂缺少了一些高潮的出现。另外,就整个单元学习来讲,还缺乏一些整体节奏的把握,整篇课文是讲完了,但是如何让整个板块,整个模块调整到协调统一的步骤上来,还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瘦、漏、透、皱”如果是课堂教学的“形”,那么“神”就是以崇高的思想启迪、深沉的情感熏陶和丰富的知识涵养而作用于教学主体的心灵,它是潜在的、内蕴的,是教学审美、深厚文化底蕴的表达。师生主观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催生作用的。“形”是离不开“神”的,“未有形不似而反得其神者”,教学过程中,惟有“形”与“神”有机统一,才能形成“境”。而教育的“境”,正是我们所致力追求的教育精神和气韵。
语文审美课堂要能“气”、“韵”流转。当我们借外来“有效课堂”理念浩浩荡荡推进新课程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回到我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己的审美理想中,思考课堂教学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为何以太湖原石的“皱、漏、瘦、透”为喻?正是基于此。古人说:天地至精之气,结而为石。天地精气即为自然之力、时间之力。它是自然的杰作,天地的精灵,连接历史和现代的无声却最具说服力的印迹。因为:
原石是一个整体,讲求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完美。这一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师生整体性思维,而克服点型思维的表像性;有助于发展整体式综合思维;克服点状式分析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如《雷雨》的教学,我们应在更广阔的背景之下谈人性。我们不能忽略的是该剧本有一个序幕和一个尾声,交代那时的周公馆已经卖给了教会,成了教堂附属的医院,而在楼上楼下分别住着两个患疯病的女人,一个就是繁漪,另一个是鲁侍萍,而这十年来照顾她们的正是这场悲剧的制造者、如今已皈依基督的周朴园……而在节选的课文片段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圆滑、自私、冷酷的资本家形象。如果学生读过这两个章节,再结合片段中的认识,就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周朴园这个人物是极为复杂的,在他身上多情与绝情,温情与冷酷,人情味与铜臭味,时时交织在一起,但可贵的是,还有人性的复苏。再如,这篇《雷雨》的教学,就要有单元的整体意识。《雷雨》是必修四“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中得一篇,为何放在这里?与其他两篇课文《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名单》是什么关系?我们要充分借助单元前的导语,那是引进单元的一块指路牌。“无数的文艺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人性的复苏与美丽。”无论《雷雨》也好,《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辛德勒名单》也好,都在用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人性的复苏与美丽。讲整体,而非仅仅是各个部分的思维方式,把某一部分始终置于整体的背景框架中思考,用整体来说明局部:“仿佛你必须道尽万事万物,才可说出其一;仿佛你必须对整个体系作出概要的说明,始可以阐明一个新的思想”,它强调整体内不同要素的综合融通,而非不同要素的累积叠加,这正是课堂教学的气场所在。
同时,每一块原石又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原石的特性就如人的品性,多元而本色,而教育对人,是雕琢并还原。这里所谓“雕琢”绝非拷贝与统一,而是还原其特点及个性本真的美感。每一位学生的课堂体验是不同的,就好比:唐朝宰相牛僧孺谈石:“如逢三益友,如对十年兄。”;到过江南的白居易自认得石之妙,提出了“苟适吾意,其用则多”的适意原则;宋徽宗封太湖石为“盘固侯”。帝王们从中看到的是:“百仞一拳,千里一瞬”的天下;迁客骚人看到的是:“窍如比干之心”的灵致;隐逸之士看到的则是:“难作高堂之础、高陵之碑”的陋拙。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适意寄托,而乐在其中。因此,课堂教学的多元与本色,应该是自然天成与返璞归真,顺应并升格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认知。如张扬老师在处理周、鲁相认片段时,抓住了“支票”这一细节,从开支票的行为解读周朴园的内心世界,从撕支票的举动解读鲁侍萍的情感体会。老师让同学演绎撕支票的举动,让他们体会“慢慢撕”背后那种哀莫大于心死的伤痛,就能对鲁侍萍的遭遇和坚韧有更深刻的认识。这种反复品读与体验正是基于原石独特的“这一个”所在,即通过引导和浸润,让学生获得升格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认知。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色”“本真”所在。审美课堂的原石“个性”,就是自然天性的还原,即本真。《庄子》一书中多次强调的“真”、“天真”、“纯”、“朴”、“本”等,都是指自然人性。我们提出构建审美课堂,正是基于“法天贵真”的审美思想。放眼千帆过尽,收心万水皆平,流转着原石气韵的审美课堂,就是让浮华--褪尽,让虚荣--剥蚀,自自然然把知识、情感亮给学生。
语文审美课堂,除了要能“形”、“神”兼与“气”、“韵”流转之外,还要能洋溢着道德光彩。课堂除了审美的;是直抵达人心的;是有思维品质的;是本真的又充满理想的;是愉悦的又是深刻的,更重要的是道德的。什么是道德的?道德的即与审美诗相通的,对现代教育而言,道德要求这种审美转化为责任。远古记载:“舜耕地,牛不走道,舜鞭己不责牛。”舜的“鞭己不责牛”也许不能为现代教育所认同。不过,我们倒是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语文课堂还需要一种文化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这是我们在“瘦、漏、透、皱”形神兼备的课堂审美追求之上更高的道德追求。
我们正在践行诗性教育的语文审美课堂,目前做的还很不够,但大家都在努力。张扬老师的课堂只是一个例子,是有诸多需要改进的不成熟的课堂例子,我们依然在“构建审美课堂”的教学理想中摸索。我们有一个愿望:建立自己的课堂美学,并到优秀的教育传统文化中去吸纳,从而构建我们的“课堂美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