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解读托翁名作《安娜卡列尼娜》)
- 名著读后感
- 2020-09-10
- 107热度
- 0评论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
坐俄罗斯航空,很应景的看了一部《安娜.卡列尼娜》,据说是俄罗斯2016年拍摄的最新版,电视剧版和电影版同步。我没有看过托尔斯泰原著,但相信原著绝不是电影中这样风格,印象中的原著,应该是一部厚重的、彰显社会风云变幻、充满历史沉淀感的史诗级巨作,而这部电影被拍成了琼瑶小说的即视感,原著之精华大打折扣,然深思还是有趣的,所以记一笔。
无论主角还是配角,衣装美轮美奂,细节考究、用料上乘,每个场景都很精美,相当于中国的《甄嬛传》?边看边猜测得花多少成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符合十九世纪俄罗斯着装规则,感觉加入了很多当代时装流行元素。最关键的,男女主角真心美,美到令人惊叹,女主回眸一笑百媚生,男主玉树临风翩翩风度,两人往那里一站,真心壁人一对,十分养眼。据说,演员现实中还是真夫妻,那生的孩子得多好看啊(如果没动过刀子都是纯天然的话)。
不知道是编剧水平问题还是演员演技问题,或是我个人理解能力问题,这个版本的电影看完,对俩男女主角没啥大感觉,居然有点敬仰、比较肯定、非常同情女主的丈夫。虽然人长得稍微磕碜了点,但又隐忍又善良,事业有成、功名显赫,难得的是低调谦和,丝毫不居功自傲,很有君子风范,对太太也绝对是真心爱,虽然头顶大草原,但死活不愿放手。“当我丢了帽子,我会赶快穿上衬衣”,他这句感慨特别有大哲范儿,在家庭狗血剧中探索出了人生真理,有苏格拉底之风。
唯一让我有点困惑的是,如此通透睿智的人,遭遇感情挫折人生变故,不是应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吗,何苦在凡尘间庸俗地相爱相杀?爱之深,恨之切,不是说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淡漠和遗忘吗(话说小学时在《读者文摘》上读过的这句话,一直懵懵懂懂,我过了三十年才悟出其真理,真是发育迟缓)。所以说,大概还是因为深爱着的,因为爱,所以伤,所以失去理性,所以自我折磨。
【卡列宁和安娜,卡列宁的演员感觉很像某位熟人,但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女主智商也很让人捉急啊,脆弱敏感的小心灵与浓烈的幼稚的情感需求无法匹配之矛盾,这也是其命运悲剧的根源。都是成年人了,要勇于直面惨淡的人生,要勇于为自己行为担责。如果真的不爱了,在一起很痛苦,那就索性分开吧,不要老是以孩子为借口,更不要过于顾忌吃瓜群众的目光。退一步讲,如果没有勇气面对阳光,那就低调一点,隐晦一点,暗渡陈仓拉倒算了,得过且过、好死不如赖活着,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态度。世界上没脸没皮活着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我一个。
可女主偏不,坚持不走寻常路。偏偏要高调的公布奸情,却又没有能力搞定离婚,更没有勇气面对世俗,这种思维逻辑的大梗实在理解不能。剪不断,理还乱,到头来拖累了一群人,害得个个都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最终折腾半天,终于私奔勉强重组了家庭,那就安心过日子呗,远离莫斯科的名利场,远离朝阳区群众,远离居委会大妈,到农村去,到小镇去,到安静的地方去,掀过旧的一页,开始新生活!如果愿意,还可以再生几个孩子,弥补长子不在身边的遗憾~反正都是口含金钥匙的贵族出身,可以聊八卦的闺蜜居然是公主,发小哥们都是公爵,这种档次的朋友圈,调动个工作和经济都不是大问题。时间是最好的遗忘剂,过上几年,上流社会新的八卦还应对不暇,谁还会记得当年江湖上这挡子风流旧事呢。
可是女主欲望实在太多了,她依旧醉心于名利场,挤破脑袋往贵族圈里钻,摆出一副与世俗社会对抗的态势,丝毫不能体量男人的立场和心情——客观而论,我真心觉得男主已经做的很到位了,那样无私的真诚的爱着女主(原作中虚伪自私的男主硬是被演绎成了纯萌帅,用现在流行语应当就是小奶狗吧),可是女主却绞尽脑汁的质疑,把爱当饭吃的无爱会死星球之人啊,感觉好像琼瑶奶奶笔下女主角附体!每天都在疑神疑鬼、纠结自虐,怀疑男主的爱,怀疑自己的选择,对男主进行精神折磨,伤痕累累,身心憔悴,在一天天的自我纠结中,患上抑郁症,走上一条不归路。其身边的人,也是遍体鳞伤,怀着深深内疚,下半辈子活在阴影中。。。唉!
电影的结尾,男主角为了救赎,参加了日俄战争(就是那个在中国领土举行的,臭名昭著的,触动鲁迅弃医从文的战争),并在生命垂垂之际,认识了女主儿子,一位高尚无私的军医,也是本片唯一的正能量。故事也是从男主回忆中,缓缓拉开了序幕,最后放下帷幕。
【老年的佛隆斯基伯爵,是不是风姿尚存?】
途中还无意看了另外一部俄罗斯电影(没办法,这也是为数不多的,有英文字幕我能看懂的几部俄罗斯电影),与安娜剧情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女主最终意识到经济独立方能精神独立,才不会吃饱了撑得没事干,终日深陷爱或不爱的漩涡。。于是,她勇敢走出被包养的小公寓,利用各种资源,开办公司,亲力亲为,走上职业女强人之路,最终有娃有事业,过上自由又富足的生活,坦然面对前夫和现任(本质都是自私自恋控制欲极强的男人),气场两米八,一副男人不是必需品,我想爱谁就爱谁的腔调,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最后影片结束时,出租车司机问她去哪里,她思付良久,回答:办公室。唉,这个结局跟《绝望主妇》结局很像嘛!
解读托翁名作《安娜卡列尼娜》
名著往往以傲人的姿态,厚重的部头吓退我等一众蟹兵虾将。每每看个开头,摇摇头就放下了,始终只能缘悭一面。感觉读书尤其是读名著,是很讲究缘分的。
前天终于啃完了《安娜卡列尼娜》,反射弧过长,今天才想起写点什么感受体会。
此前,看了闫红的一篇书评,大概评价说此书是“作女”咎由自取警示录,安娜之“作”登峰造极。大意是,身边放着个好丈夫好生活瞎了眼看不见,浪荡公子哥为了她浪子回头,但她死也不放心,终于把自己给“作”死了。
!世界闻名的大部头名著竟是如此三俗之作?
连忙搜索其他书评以兹求证,结果安娜又成了追求爱情与幸福的美丽形象典范,她那好丈夫卡列宁又成了虚伪官僚,情夫沃伦斯基则是冷漠自私一无是处的富n代。
算了,看来还是得亲自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在安娜眼里,卡列宁是个虚伪、冷漠、无情的官僚机器。然而,托翁并不是只给了这一个角度。
站在卡列宁的视角,他最初如同当时俄国贵族阶层的已婚男士一样,认为妻子是他的个人财产,被物化的人就好像一只花瓶,理所应当非他莫属。比起整天强调物件的归属感,卡列宁觉得自己身居高位,需要不断学习进步,为国为民提出方案。因此,比起陪妻子看歌剧,任何一次政治会见或是看书充电都显得更为重要。
卡列宁虚长安娜20岁,但此时的他很像对感情懵懂不知,责任上心怀家国的靖哥哥,只可惜安娜并不是蓉儿,她是个敏锐的性情中人,情商高了卡列宁不知道多少倍。
在劝嫂子原谅哥哥出轨的事情上,她先是记得住所有外甥外甥女的名字,赢得了嫂子多莉的好感,之后立马抓住了要害,提出多莉在哥哥心中独一无二的地位、哥哥逢场作戏是上流社会的普遍现象两点,立刻让多莉舍弃前嫌与哥哥言归于好。往小了说,安娜是个合格的情感专家,往大了说有做外交家的潜质。
在发现基蒂的意中人伏伦斯基对自己频频暗送秋波,当机立断第二天回彼得堡,避免影响他们的关系。
嗯,看来女主安娜是个有原则有立场的行动派。
托翁笔锋一转,伏伦斯基竟与她搭上了同一班火车,追她而来。
敏锐至此且深知当时俄国上流社会规则的安娜,多年来感受不到丈夫一丝一毫的爱,比之伏伦斯基的深情款款,卡列宁的一切举动都成了嘲笑、讽刺、戏谑、冷酷归结为一个词就是无情。于是,卡列宁无辜的大耳朵都成了插在脑袋两边令人厌恶的东西。
当然,托翁也给了卡列宁很大篇幅自辩的机会。于是卡列宁挺委屈的表示他幼年就成了孤儿,根本不懂家庭温暖和情情爱爱,也不希望在人前表达自己的情绪。他把对安娜的那份爱藏的太深,以至于他自己都得翻翻找找。
在察觉安娜和伏伦斯基异乎寻常的关系后,他把手指扳的咯咯作响,心乱如麻、思绪紊乱,分明是嫉妒了,但他根本不知道这种情绪的缘由,于是更加心烦意乱。
他那些克制的说辞和行为,彻底激怒了安娜,作为丈夫面对妻子与情夫竟然冷漠至此,多么无情的官僚机器!
可怜的卡列宁其实内心已经濒临崩溃了,但自幼寄人篱下,青年即入官场的人,情绪克制已经成为了本能。信奉基督的他害怕决斗,既不愿用枪伤害别人,也不愿别人伤害自己。
伏伦斯基的形象恰好是卡列宁的对立面。他大胆的对安娜表达自己的爱,大胆的提出要安娜和他私奔,活力无限的驰骋于赛马场,甚至为了安娜用枪结束自己的性命(自杀都打偏了,所以卡列宁的担心也许是多余的。真决斗的话,指不定谁赢谁输呢,好吧这只是开玩笑~~)。
对比之下,安娜决定凡是卡列宁提出的都要反对,借以报复他的自私冷漠。既然卡列宁提出同意离婚,儿子都可以给安娜,左右脸同时被打都不介意,那就偏不离婚。
安娜和伏伦斯基私奔了,远走高飞到了意大利。
轰轰烈烈震惊彼得堡社交界乃至莫斯科社交界的爱情(丑闻)终于告一段落。她和伏伦斯基的生活归于平淡,陷入了家长里短、菜米油盐的琐事。安娜猛然发现一场折腾除了让大家都精疲力尽以外,生活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幸福。为了伏伦斯基她付出了一切,包括自己八年来的情感寄托——儿子谢廖察。
而此时的伏伦斯基则是放弃了自己花花公子的生活:赛马、社交、猎艳乃至可能的仕途晋升以及母亲的庇护,开始作画消遣。伏伦斯基对于艺术有才气,但很明显远不及唐伯虎(这是啥比喻?哎,不知道随便凑合)。
安娜和伏伦斯基开始陷入了一个争吵的循环,“我牺牲了一切你又付出了什么?”(此处只想到WOW里恶魔猎手npc恶狠狠的台词)。
两个性情中人,遵从自己的欲望和激情做出了一系列行动。爱恨交织、刻骨铭心、互相伤害。
安娜唯恐失去伏伦斯基的爱,更怕失去这种被爱包围的感受。但她又何尝不知道如此炽烈的爱是最经不住时间消耗的东西。她尽力去摆脱这样的感受,看书,写书,培养养女,越是急迫,越是焦虑也就越发歇斯底里。
最令安娜畏惧的是,伏伦斯基想要让生活回归正轨,让卡列宁和她离婚,给安娜重返社交界的机会,也给自己的孩子名分。这明明是一片好意,他以为自己需要爱情之外的生活,安娜也需要。
伏伦斯基完全没有想到,正轨对安娜而言就是那虚与委蛇的上流社会,舞会、歌剧、贵妇人,当好一只八面玲珑的花瓶。这一切一切安娜再熟悉不过了,但她离开卡列宁分明就是为了逃离这样的生活呀。
那个时代的欧洲给女性选择的余地太小了。
大文豪托尔斯泰发现了,远在英国的勃朗特姐妹发现了,孤身一人的简奥斯丁也发现了。嫁人做花瓶是那个时代女性唯一的,最好的归宿,那时的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安娜的死即兴而随意,似乎有些心血来潮,但事实上面对与沃伦斯基必将淡化的感情,冷冰冰又索然无味生活的侵袭。她别无选择,下了火车发现世界之大,竟无归所。
死这个选择对她而言并不是太坏。
她可没法穿越,没法摇身一变成女强人,女经理,女警察,女记者,女摄影师,女医生,女博士……(这些名词如今或褒或贬,毕竟有得选)。
如果说《安娜卡列尼娜》全书只是如前篇所言,单是一篇纠缠不清的三角恋故事,那就确实成了三俗之作。琼瑶阿姨的情节大概更缠绵,亦舒的也许更现实,而张爱玲的可能更空灵。
但这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托翁邪魅一笑,偷偷把私货藏在了列文与基蒂这对cp里。喜爱曲折情节的请关注安娜他们,我的笔触细致入微,把美丽的人儿毁给你们看的悲剧信手拈来。不过也得听听我的哲学思想,爱情观,世界观,以及对俄国何去何从的展望和思索。
于是列文这条线穿插于全文,令人无法忽视。
列文作为一个有文化读过大学的大地主,尤其热衷参与劳动,对农活指指点点。
举个栗子,文中有一段他哥哥来农场看望他的描写。他在城里当公务员的哥哥表示“哎呀,农村的空气真新鲜,生活真闲适,不用和人打交道,不用喝酒聊天应酬,天也蓝,树也绿,感觉棒极了。”
终日在农场的列文对这种观点嗤之以鼻,有一种看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列文眼中的农村既不是美好梦幻,也不是贫穷肮脏,列文眼中的农民的也不是憨厚老实,反而有些笨笨的自私。农村和农民都是最真实的存在,是能够让他真正安心的。
他心中惦记着田里上好的草料,如果不及时收割留存,过几天下雨就全部浪费了。一番心里斗争,终于决定抛下哥哥亲自下地割草。
农民们看着地主老爷亲自割草,一个个笑呵呵的觉得有趣,同时带着骄傲。嗯,掌管农庄你说了算,但割草肯定是不如我们的。列文不服气,心想这帮庄稼汉见识浅薄,我不能比他们差。
事实胜于雄辩,很快他就累的胳膊都抬不起来。回头一看,人家的一垄草地笔直平整,自己的那条不仅弯弯曲曲,割完了的还剩些稀稀疏疏的胡茬。此后挥汗如雨,放弃比拼,专注于割草……一大段描写看下来,连我都觉得割草原来这么有趣,跃跃欲试了。
……
基蒂则是在伏伦斯基移情安娜后消沉了好一段时间,屈辱与委屈交织。为了伏伦斯基她拒绝了列文的求婚,人家竟不曾正眼瞧她。
但是塞翁失马,谁说这不是她的幸运呢?她去德国,遇到了好友华伦加,华伦加的所作所为启发了基蒂,原来人生的价值来源于自身,而非别人的目光品评,有目的的善良并非善良。
回想安娜与伏伦斯基,他们爱的死去活来,如同照镜子般,在对方的牺牲中证明自己的价值,证明爱情的存在。这是很不稳定的,稍有误会曲解,就会偏离的越来越远。
反观列文和基蒂,在自身寻找出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索问题,不去做无谓的猜疑判断,也就幸福的多。
同理农业力求的利益最大化,往往也是适得其反的。
当然全书表达的东西更多,细节更多,远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托翁不是个上帝视角的教导者,也不是循循善诱的老者,更像一个希望与人探讨交流细心的听众。
美好的事物被现实无情的毁灭,托翁用他敏锐的眼睛捕捉了现实,将之化为生动的文字呈现出来。
作者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现实,并报以最大的善意,这不正是我们所致力追求的吗?
写于
文字: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