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读后感(读余华《活着》有感)
- 名著读后感
- 2020-06-27
- 99热度
- 0评论
余华《活着》读后感
小说命名《活着》,整篇却都在描写死亡,一个生的故事连着一个死的故事,一个欢喜连着一场悲痛。福贵身边所有至亲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离世,读的时候,我几经落泪,深深让人感受到活着不易。读完全文,福贵那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一生,让人产生出没有一件事比活着更容易,也没有一件事比活着更艰难的共鸣。作者余华太残忍了,为什么生活中所有的不幸都会发生在福贵一个人的身上?文中仅有的带着一丝温度的欢喜的亲情描写,也是为了烘托亲人先后去世的悲痛所带来的极致反差。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福贵没有输掉龙二设的赌局,是不是被枪决的就是福贵,是不是就没有后来的一个接着一个围绕福贵的死亡?后面的人生其实无法预料。没有开始也就没有结局,然而人生不能从来。从来的人生,不见得就欢喜几分幸运几分开怀几分。大概人生,一帆风顺也好,跌宕起伏也罢,我们在生活这个舞台上,也只能尽职尽责地演绎好自己的角色。
信命的人一定相信,每个人总会出现在他必然会出现的地方,故事一定还是准时准点的发生,人生啊,多的是无奈,多的是艰辛,多的是奔波,多的是不安,多的是不易。生而为人,谁不是哭着来哭着去呢!唉……有时候,活着比死去还难,活出不平凡更是不易。积极向上努力奔波的一生,最后也只是活出普通人的样子。活得好与不好,也都难料明天。不如洒脱一点,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追求意义,也会错失很多有趣的意思。
一生很短,一世不长,来世不可期,往事也不可追,活好当下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
青岛的美丽
在每一个海鸥身上
在每一朵浪花里
读余华《活着》有感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一本书,是一种修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题记
当代著名先锋作家余华的《活着》 , 讲述了一个叫徐福贵的老人苦难的一生。
作家1992年在北京一间只有八平米的平房里著作了《活着》,很惭愧,20多年后我才拜读了这本书。购买的欲望源于在一份文汇报上看到了西北师大传媒学院徐院长写的《2016年余华在兰州》这篇文章,让我对这部作品很是向往。
在西北书城拿到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印刷的这本《活着》时,第一感觉装帧设计极简,翻看扉页,惊奇地发现,这部作品印次竟达到了105次,再加上5个外文版自序和数篇评论摘要,更是勾起了我浓烈的阅读兴趣。
去年冬天,连续几个飞雪飘扬的晚上,我不知道是一种怎么的渴望和心境读完这部作品的,特别震撼心灵。作品的主人公福贵曾经是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后来败尽家产而沦为穷人,苦难的一生拉开了序幕, 他先后经历了父亲、母亲、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外孙以及众多亲人相继死亡的打击,最后却依然坚强地活着。通过福贵一生的经历告诉所有的人,活着的意志是唯一不能被剥夺走的东西,没有抱怨的活着或许正是作者试图通过这部作品表达的真实意愿,我没有资格对这部经典有任何的评价,但这一点我想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今年春天,因为文联影视小屋创建的事我去了几趟山丹育才中学,在校长的办公室发现了好几捆启封的,没有启封的书,竟然是同一本书,余华的《活在》。忙于衔接工作上的事,没有顾上与李校长谈论这本书的缘由,在过后的某一天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我在想,地处城郊,完全寄宿制的育才中学,当田野趋向了宁静,四周出现了模糊,西边的霞光逐渐退去,一群农村来的孩子坐在教室里,最能支撑他们好好学习的会是什么?他们的意志和动力来源于什么?我不知道同学们人手能不能摊上一本《活着》,但校领导选择这部作品作为同学们的课外读物,让他们励志成长成才的培养意图无疑是非常智慧的。
国庆节值班期间,犹如徐兆寿院长说的那样,我经不住小说《活着》那种充满荷尔蒙诗一样的激情、动人细节描写的诱惑,在暖暖的阳光下,我又第二遍阅读了《活着》,越读越喜欢,作品以简单的美丽和朴素的力量直抵我的内心深处。虽然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故事,却穿越了中国五十年的历史,但五十年的历史也恰恰是人类史上离我们最近的历史。我出生在农村,小说主人公福贵尽管是生活在南方的农村,但各个时期的苦难却与我们北方农村极为相似,那些生活的艰辛和苦难的历史我都或多或少地听祖辈、父辈讲述过,恍如昨日真实的复制和嫁接。
我想,凡是阅读过这部作品的作者都会有所感悟,我也不例外。作为一部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的经典之作,对我的启示也能梳理出一串串,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最基层的新闻工作者,拉拉杂杂,想说说关于阅读《活着》后我的几点体会,一吐为快。
第一是作为当代青年人,还是要坚持多读书,读好书。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快节奏的生活业态是这个时代的特质,在这样一种纷繁复杂中,很容易使一些人的心态浮躁得宛若汤煮,身上或多或少充斥着匠气、俗气、躁气,归根结底就是缺少一些静气。宁静才能致远,平心才能静气,静气才能干事,干事才能成事。胸怀静气,才能保持头脑清醒,才能真正淡泊名利,才能不为挫折沮丧,才能把握心理健康。可这个静气如何而来呢?我觉得主要靠读书,而且是经典作品。
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作出过“读书是天下第一好事”的著名论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他说,一只蠢猪一万年以前是这样蠢,到了今天仍然是这样蠢,是没有增加什么智慧。人则不然,人类千百年以来保存智慧的手段不出两端,一是实物,比如长城等,二是书籍,以后者为主。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人类向前发展,犹如接力赛跑,这样的传承靠的主要就是书,书是事关人类智慧传承的大事,这样一来,读书不是“天下好事”又是什么呢?
随着全融媒体的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多元化,当下的大众阅读越来越呈现碎片化、快餐型趋势,对传统纸媒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这种阅读方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会降低思维的密度、虚涨知识的自信、限制思考的深入等等。曹禺之女、剧作家方方最近在中国文联一次会议上强调文学的重要性时也说,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戏剧等艺术门类都是艺术的一种形式。作为我们新时代象牙塔里的青年学子、还是各行各业的职场青年人、中年人、甚至是老年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读点书,特别是经典文学作品,让文字来润染你的人生,用文字来净化你的心灵,是一辈子的事,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第二是作为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勤奋工作,乐观生活。林清玄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字叫《有一种幸福叫感恩》,主要的观点是感恩父母给我们生命,哺育我们不断成长;感恩妻儿给我们温暖,让我们拥有休憩的港湾;感恩朋友给我们友爱,让我们在无助时看到希望和阳光……。我想再加一句,感恩和幸运我们生活在了这个伟大的时代,我们的老百姓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优的医疗,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人居环境......这在过去,在福贵生活的那个时代,尤其是旧社会,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现如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世间的一切幸福,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想想福贵,撇开自己一夜之间成为穷光蛋、糊里糊涂被抓壮丁这些苦难的岁月,活泼健壮的儿子突然死于一次医疗献血,聋哑女儿在难产中死去,妻子家珍被软骨病夺去了生命;老实能干的女婿死于工地的一次飞来横祸,聪明可爱的外孙吃豆子被撑死,最后孤苦伶仃剩下他一个。他身边的亲人一个个死去了, 而他却没有这种“ 幸运” , 他只能活着, 因为这是他的命运,上天不让他的生命提前逃离。
想想我们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想想我们所处的这个和平又奋斗奋进的时代,想想我们每一个家族家庭新中国成立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没有理由抱怨生活,没有借口抱怨社会,我想,我们有的只能是更加催人向上的动力,有的只能是挑战困难的勇气。
第三或许跟这部作品的影响和价值没有关系,就是作者的写作构思方式大胆奇妙。作者在麦田新版自序中说:“最初的时候,我是用旁观者的角度来写福贵的一生,可是困难重重,我的写作难以为继;有一天,我突然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出发,让福贵出来讲述自己的生活,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方式写作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写作后竟然没有任何阻挡,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无论是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还是纪录片解说词,我们在新闻写作的过程当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困惑,就是成功应用敏于捕捉、勤于采访、精于构思、疾于运笔这些基本要求后,还是感觉自己的新闻稿件质量不高、深度不够,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就要尝试写作手法的转换,第三人称写不下去,可以尝试第一人称,时间顺序式写不下去,可以尝试倒金字塔式,等等,路有千万条,就看你如何成功巧妙运用。
最近一直在关注和学习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感人事迹,各种体裁的文字稿、一场一场的报告会都在关注,但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甘肃党建APP上,由武威广播电视台录制的4集纪录片《八步沙的风》,太震撼了。不愧是“凉州才子”徐永盛,把风沙肆虐的八步沙写活了,以讲故事的方式结构整个片子,有故事情节、有细节描绘、更有情感和意境,有现场采访的同期声和现场效果声,有出镜记者第一人称的自叙式解说,有报告会的原音再现,声画联系,视听兼备,把三代人的治沙艰辛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也是作品《活着》对我的第三点启示,一条道路走不通,要大胆尝试多种写作方式,学会点滴渗透,学会融会贯通,不能误入死胡同。
总之,《活着》这部经典小说最大的看点,我觉得还是告诉我们如何在困境中求生的理念。人从娘胎里生下来不容易,生活超越一切财富,没有抱怨地活着,不惜一切代价地活着,是对社会、对家庭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阳光地活着,才不负人间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