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预复习指引(《石壕吏》语言和思维的历险)
- 百科
- 2020-04-13
- 342热度
- 0评论
《石壕吏》预复习指引
来,根据方老师的指令,我们来做好预复习工作。
1. 先打开书,翻到124页。看上面蓝字“预习“部分。明晰杜甫跟白居易是属于哪类代表诗人。
2. 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的韵律。
3. 看诗歌旁边的注释。注解一,了解背景安史之乱,唐军全线崩溃,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途经新安、石壕、潼关三地(著名的“三吏”“三别”)目睹,写了一组诗。熟悉其它词语解释。要非常熟练地背出:投、一何、前、戍、新、已、裙、妪。
4. 思考127页思考探究的第一题中有关《石壕吏》部分。分析只是客观地叙述的效果。
用妇人的致辞,真实可信,富有感染力。不用议论抒情,节省笔墨,不会给读者概念化倾向。
5. 思考127页思考探究的第三题中有关《石壕吏》部分。巧妙的构思体现在哪里,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在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在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可见其构思巧妙。
又如,诗的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
再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了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对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別”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带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妇人了。
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构思巧妙,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
6. 思考这首诗的主旨。
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7. 背默此诗。
表扬:
昨天听课,我印象比较深的同学有
李宛峰、李秉桦、俞昊、周元熙、王胡宇轩、王嘉琦、夏豪泽、费奕帆、白宇琪、陈奕诺、周柯辰、曾涵、林晓茹、金晨欣、朴琪瑜、张琪佳、林语涵、乐芷妤、胡蓓贝、侯舒慎、邬齐羽、应秉轩、张鼎宜、王胤凯、王艺蓉、王婷媗、方欣颀、朱斯瑜、贺露瑶、蒋扬阳、舒欣悦、温雨欣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预复习指引
来,根据方老师的指令,我们来做好预复习工作。
1. 先打开书,翻到124页。看上面蓝字“预习“部分。明晰杜甫跟白居易是属于哪类代表诗人。
2. 翻到125页。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的韵律。
3. 看诗歌旁边的注释。熟悉这些词语解释。尤其要注意以下单个字的解释,要非常熟练地背出:坳、忍、能、向、衾、彻。
4. 思考127页思考探究的第一题中有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分。分析先描述再议论抒情的效果。
结尾加上议论与抒情,更能体现诗人为天下民生疾苦而大声呼喊推己及人的品质,表现诗人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同学可以把这种写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5. 思考127页思考探究的第三题中有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部分。恶劣天气和生活环境描写,精彩是如何呈现的,结合具体诗句做简要分析。
有用拟人手法,写出秋风之盛;环境描写,写出秋风威力之大;用黑色等,写出压抑感;室内漏雨湿冷的场景描写,突出生活的悲苦。
6.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与理想?
忧国忧民,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
7. 背默此诗。
表扬:今天听课,我印象比较深的同学有陈奕诺、周柯辰、曾涵、周元熙、王胡宇轩、王嘉琦、白宇琪、夏豪泽、林晓茹、林语涵、李秉桦、俞昊、乐芷妤、胡蓓贝、邬齐羽、王艺蓉、王婷媗、方欣颀、金睿媛、贺露瑶、乐馨冉、周一雅、蒋扬阳、舒欣悦等。
《蒹葭》预复习学习指引
我们学习《蒹葭》。
来,根据方老师的指令,我们来做好预复习工作。
8. 先打开书,翻到63页。看上面蓝字“预习“部分。明晰是属于哪类诗。表达的情感跟上面一首相比有什么不同?勾划一下。
9. 翻到64页。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的韵律。
10. 看诗歌旁边的注释。熟悉这些词语解释。尤其要注意以下单个字的解释,要非常熟练地背出:洄、从、之、宛、萋萋、采采。
11. 思考64页思考探究的第三题。勾划第一句话,考虑这首诗是怎样达到这种效果的。
思念的绵远悠长可以从男主的行动及作者重章叠句的处理手法上思考。
身影的无处不在可以从若即若离的叙述手法上考虑。
12. 思考65页积累拓展的第四题。可以跟七言相比,有什么不同。
短促,富有节奏感与韵律美。
13. 积累拓展题五。如果要说喜欢的话,可以从简洁流畅、押韵、容易理解等方面来考虑。
14. 在重章叠句中,为什么会出现不没的景物,作用是什么?富有变化。
15. 诗歌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虚实结合有何作用?能够更加强烈地表达男主人公对恋人的思念之情。
16. 读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悟?最好能够从情感品质修养角度入手。
17. 背默此诗。
《关雎》预复习学习指引
18. 先打开书,翻到63页。看上面蓝字“预习“部分。明晰是属于哪类诗。表达的情感是什么?勾划一下。
19. 读这首诗。感受一下诗的韵律。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君子好逑“的”好“字不要读错了。
20. 看诗歌旁边的注释。要求背出注解一中的第二句。并结合课文第65页《诗经》简介内容,重点部分进行勾划。背出注解4至15的解释。尤其要注意以下单个字的解释,要非常熟练地背出:洲、逑、流、寤、寐、服、悠、友、芼、乐。
21. 思考64页思考探究的第一题。什么是重章叠句?上下基本相同有何作用?有几个字不同,又有什么作用?这个是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22. 思考64页思考探究的第二题。什么是比?什么是兴?这首诗歌说的别的事物有哪些?引出的是什么?这种手法有何作用?铺垫、渲染气氛、创设情境的作用。
23. 知道什么是双声叠韵词吗?试着从本首诗中指出一些双声叠韵词。明晰它的作用:增强诗歌的和谐美和描写事物的生动性。
24. 读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悟?最好能够从情感品质修养角度入手。
25. 背默此诗。
《石壕吏》语言和思维的历险
上一讲,我们聊了“《石壕吏》思维与语言的七次历险”。藉此,想打开诗歌阅读的一扇窗。
课后,在独立的思考与漫游后,涌现出不少佳作,现选登部分作品。
作品选登:
《石壕吏》语言和思维的历险:用韵的玄机(龚雩茜)《石壕吏》这首古体诗,押韵自由。看似变化的用韵,却暗藏玄机。
首先,全文音韵是以平声、仄声、平声、仄声的形式出现,也就是平仄声交替出现。我们了解:在表现舒缓,低沉、平静等情绪时,往往使用平声韵;而当表达痛苦、感慨、愤懑等情绪时,往往使用仄声韵。第一部分(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运用平声韵,原本寂静无声的夜晚被蛮横的官吏所打破—他来村里捉人去前线打仗。第二部分(老翁逾墙走......死者长已矣)运用仄声韵,老翁虽年老体衰,但仍为了逃避官吏、不去战场上送命,他不顾一切地逃命,甚至可能他已经经历了与多次,所以有些“轻车熟路”。官吏大怒,本准备在村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袭,结果却是一个人也没捉到!而老妇呢,两个儿子已牺牲,她和活下来的人苟活着。战争对她的打击,已经让她觉得死活只有一墙之隔。“死者长已矣”,她说地如此轻松,实际是她已家破人亡,早已心如死灰。这一部分即表现了官吏无情残忍的形象,也刻画了百姓的无奈、可怜,包含着杜甫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与对朝廷差役的憎恨、讽刺。第三部分(室中更无人......犹得备晨炊)运用平声韵,在这个家庭中,妻子丧夫,儿子丧父,父母丧子,可谓是家破人亡。家中只剩儿媳、孙子和老妇了,老妇可能是想让儿媳好好照顾孙子,她愿意自己奔赴前线去做饭,以便让官吏放过她们,让孙子和儿媳好好活着。我们能想象到当时老妇平静、低沉的声音。那是居然一位老妪都逃不过这样的悲剧,着实令人可悲,可叹。最后一部分(夜久语声绝......独与老翁别)运用仄声韵。夜已深,声音渐渐模糊,但隐隐约约哭泣声仍让人听的刺耳。杜甫在次日黎明时继续向前赶路,与那此前逃离家中的老翁告别。看似崭新的一天到来,天边的曙光洒满大地。但老翁的家里,又少了一个人,这些“存者”不知道离开的亲人们是否还会回来,他们只能在这屋子里活一天是一天。没有光明,没有希望,迎接百姓们的只有无情的现实。全诗平仄交替,让读者跟着杜甫的视线,慢慢走近老妪的生活,去体会当时残酷的差役带给百姓的痛苦。
其次,诗中最后一段的“天明登前途”运用平声韵,而其余均为仄声韵,这样的用韵方式蕴藏着妙处。其余三句的诗意都有着压抑、痛苦的情感,并且均在描述老妪一家,如深夜的哭声以及早晨老翁来送别杜甫;而“天明登前途”一句所描绘的景象与其余的大相径庭,给人以一种开阔、明丽之感,并且这句话是来叙述作者要继续向前赶路。在充满愤懑的气氛中,突然有一点“希望”跳脱出来,我觉得是杜甫内心矛盾的体现。当时唐军屡战屡败,兵力锐减,便在村里召集更多的人赴前线当兵。而杜甫看到了人民的真实状况—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就连老妪也要被捉去,不由得令他心痛。他既想守卫祖国,效力朝廷,又不愿看到百姓们承受如此痛苦,他心生矛盾,不知如何是好。
杜甫对于此诗的用韵是经过细细推敲的,值得去琢磨、去思考。
《石壕吏》语言和思维的历险:情随韵传(徐悦)《石壕吏》作为古体诗,押韵较宽,整首诗中,多次转韵,从平转仄,又变为平声,最后又归于仄声。在古诗中,转韵往往意味着诗人情感的变化。
如在老妇的致词中,韵就从原先“戍”“死”“矣”的仄声韵转为了“孙”“裙”“归”的平声韵。为何会做此变化呢?我认为原因可能如下:
开始时,老妇是在向前来捉人的差役解释自己的三个儿子早已应征奔赴沙场,其中两个刚刚战死。其实若只是解释自己家中无人,她大可不必说“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但是作为他们的母亲,她怎么可能毫无触动,心中的悲痛难以压抑,见到前来捉人的差役,内心的痛苦更是被无限地放大,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忘了对方的身份,下意识地将自己的遭遇倾诉出来。此时她情绪激动,内心痛苦,所以使用了仄声韵。
后面写到老妇在与差役说着家中贫寒,从了差役。这里用的便是平声韵。在生死的对比下,家中贫寒,根本算不上什么。而老妇也渐渐回过神来,意识到对方的身份,知道再怎么求情也逃不过征兵,于是不再过分地激动,语气趋于平静。但是,平静的背后,也许是绝望。她主动提出跟从差役应了河阳役,瞒下了家中的老翁。
最后四句,用仄声韵犹如深夜之中的“泣幽咽”,与诗歌开头平声韵的舒缓前后映照。“天明登前途”五字却都是平声韵,夹杂于前后三句的入声韵脚之间。“天明登前途”看似平静,甚至换个语境,可以代表希望,这似是这乱世中少有的平静,是掩盖在这百姓生不如死的时代上的盛世假象,而那深夜的啜泣声、独自与老翁告别的身影,才是那时人们的真实写照。一平一仄,使得结尾显得错落有致,对比中更强调突出了这个时代中百姓的痛苦,表达越是冷静克制,情感越是浓烈,这大概就是杜甫文字的魅力吧。
《石壕吏》语言与思维的历险:留白与暗示(叶子川)这首诗仅用了寥寥一百字,便叙述了这样一个沉郁顿挫的故事,与其中的留白、暗示和丰富的深层含义无不相关。
留白与暗示从开篇起便浮动于诗句中。
诗人在苍苍暮色中才匆匆投宿至一个偏僻村庄的一个家破人亡、破落贫寒的家中。诗人四处求宿皆无果,当时国家是多么衰败与混乱啊!兵祸连连,战火纷飞,诗歌开头诗句,连用几个动词,便渲染了鸡犬不宁、恐慌弥漫的气氛,为下一句作了铺垫。紧接着便到了夜深人静之时。突然,有吏官突袭村庄来“捉人”。事情发生在夜晚这样不寻常的时刻,而作者不用“征兵”却用“捉人”,读者的心一下便悬了起来、怦怦直跳。这可能就是所谓“猛虎攫人之势”。紧接着,老翁逾墙逃跑,老妪出门迎吏。在突如其来的灾难来临时,他们是否有机会生死一别?抑或是早已周密计划,必须争分夺秒?这便是作者的留白。此处也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为何是老翁逾墙逃跑而非老妇呢?按理说,征兵不应该都是男者挺身而出吗?这样反常的现象,也许是因为壮男的儿子们都被征去沙场,家中更无他男,老翁便是唯一的家庭脊梁。如果失去老翁,光凭老妇是不可能将照顾儿媳并抚养孙子的。他们间想必有过商谈,最终迫于家庭的极度贫苦,为了儿媳和孙子,只得让老妇挺身而出。这之中含着多少无奈、酸楚和痛苦啊!
留白最精彩之处在于老妇的致词了。“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悲愤的气氛,而“妇啼一何苦”,实则是“吏呼一何怒”逼迫出来的。下文,诗人全力写“妇啼”,将“吏呼”之词完全留白,但通过“妇啼”之语却能处处感受到其极强的“存在感”。读着老妇的致词,我联想到了以下画面:
吏官半夜突袭村庄,不料家中却没有一个男人。吏官扑了空,以为壮男们都躲藏了起来,恼羞成怒,向老妇咆哮着拷问:“你家里人都藏到哪去了?!”“我三个儿子都被征去战斗了。”老妇颤巍巍地回答。吏官狐疑不定,老妇便继续道:“一个儿子托人捎了信回来仍在前线战斗,剩下两个都战死沙场了……”说着说着,老妪愈发悲痛,不能自已,大哭着跪倒在地:“幸存的一个儿子还能苟且偷生,死去的人永远不会回来了!……”那小吏却充耳不闻,大发雷霆,进一步威逼:“难道你家中再没有别人了?!”“我家里确实已再无他人了!”老妪更加悲伤地哭嚎着。小吏不肯作罢,跨过伏地大哭的老妇,直闯房门。房屋内的婴孩见小吏气势汹汹,手足无措,惊慌地大哭起来。吏官猛然转头,勃然大怒道:“你竟说谎!”老妇不得已地回答:“只是个还未断奶的小婴童啊!”“那他的母亲呢?”吏官逼问道。“孙儿的母亲还在,可她连完整的能见人的衣服都没有啊!她还要抚养孩子,且她本体弱憔悴,您行行好吧!”吏官一无所获,哪肯罢休,老妇为了保护守寡的儿媳和仍需喂奶的孙子,为了躲藏的老翁,为了整个家庭,只得挺身而出:“大人啊,我虽年老体衰,但也有一用,请允许我和您一起连夜赶到战场吧!”老妪唯恐吏官踟蹰,连忙补充道:“现在立即赶往河阳的战役,还有机会准备早餐呢!”老妇致词就此结束,吏官大约是再无办法,只好带着老妇离去了。
老妇短短的致词,影射出了吏官的言行,更能联想出如此多的画面。这样对吏官只字不提而代以多处留白暗示,不仅能使文章不失连贯性而简洁有力,创设紧张的气氛,虚实结合,从而给读者留下无尽的遐想与回味,从而意境无穷。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段中,杜甫多次换韵,便是为了强调老妪致词的多次转折,字里行间隐藏着吏官的步步逼问。
结尾的四句话也富于暗示性和留白。”夜久语声绝”,老妇离去后,儿媳和老翁说了些什么?作者不提谈话的内容,只说“语声绝”,后又写仿佛隐约听到了幽咽的哭泣声,短短十字,悲伤欲绝的意境却如此幽远苍凉。而这也暗示了杜甫彻夜难眠。谈至此,不同于杜甫别的诗作,杜甫在本诗中将自己的感情几乎完全留白,但是他波澜澎湃的心潮隐藏于上文提及的几个细节中。他的描绘是深情的,但是他将自己的情感压抑得极深。这样的写法体现出了他对改变现状的无力与沉痛,更创生了一种沉郁苍凉的感情基调,从而使整篇诗歌读起来忧愤深广、荡气回肠。“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杜甫与老翁临别时说了什么,又完全留白,但通过“独”一字便能充分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凄凉悲戚。
全诗就此收尾。整首诗简洁洗练,语言朴实,但由于屡次留白和暗示,其意境凝练深远,情感深邃而复杂、剧烈,诗人浓浓的忧愁、沉郁的无奈及深切的同情屡起波澜,令人感动。
《石壕吏》语言与思维的历险:叙述视角(郏禹翰)“杜甫站在往下走的一侧,头是低着的,看到的是小径的崎岖,深沟的阴暗,因而忧心忡忡,歌声凄苦。”
三吏三别”中的“三吏”,分别为《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写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后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潼关吏》鼓励守关将士们一定要以史为鉴,好好利用潼关天险保卫长安的安全。而唯有《石壕吏》,杜甫是不发表议论的。但是在这首时当中,杜甫是一个不动声色、不动感情的旁观者吗?
说老杜是不动感情,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如果不动感情,为何会对石壕村这件事情的细节印象深刻?若只是旁观者,为何会听见“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为何会看到“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若只是看客,会写下这首诗?
在我看来,杜甫只是用老妇的视角写下了这首诗罢了。
《新安吏》中,杜甫是路过,是以一个旁观者和鼓励者的角度去写下这首诗,表现出了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虽然其中不乏悲愤、同情,但是总体基调还是积极的。其间有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潼关吏》中,杜甫借潼关吏之口描述潼关天险,鼓舞战士保卫长安。其中也有生动的对话。但是《石壕吏》中,除了首句的“暮投石壕村”以外,全文看不到任何杜甫的影子。
读这首诗时,官吏凶狠、不耐烦地搜寻,老妇近乎绝望地应答,这两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好像你就是附身在老妇或者官吏身上,官吏的咄咄逼人让人极其压迫,而老妇的惶恐仓皇又让人无限怜悯惋惜。尤其是对话,更是无比流畅自然:官吏蛮横无理地敲开老妇家的门,婴儿受惊啼哭,他的母亲忙着安抚孩子,老妇赶忙掩护他们去开了门,说家里实在没人了,三个儿子两个战死,一个偷生。官吏听到屋里的啼哭声,眉峰一凛,老妇见状忙解释说,屋子里更没有人了,只有孙子和他的母亲。老妇怕官吏将他们捉去,只好苦苦乞求官吏将自己带去前线烧早饭……这是三吏当中最真实细腻的对话描写。它们都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但是如果说《潼关吏》是以官兵的角度,《新安吏》是以民众的角度,那么《石壕吏》就是以家庭、个人的角度。为何唯有这篇没有杜甫自己发表的议论,那就是因为杜甫已经完全与老妇共情,与老妇站在一个视角上,去悲悯,去叹惋,去绝望。如果说《潼关吏》和《新安吏》是杜甫站在崎岖的小路上,深切地凝望着地上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填平的沟壑,那么《石壕吏》中,杜甫自己便是沟壑。杜甫自己便深入沟壑。
小说《有匪》写:“这人命啊,比粟贱,比米贱,比布帛贱,比车马贱。唯独比情义贵一点,也算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