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脉走向(太行山脉是南北走向吗)

太行山脉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为: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的一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的一列是台湾山脉。

太行山脉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400余公里。

太行山脉怎么形成的?

六亿年前,太行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运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一次一次的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

太行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

不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
太行山是我国山脉中具有重要界线意义的山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也是我国重要地形单元的分界线,太行山以东为“华北平原”,太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因此,太行山东西两侧的地势差异较大,东侧连接平原地形,地势落差大,起伏较为陡峭;而西侧连接高原地形,地势落差小,起伏较为和缓。

太行山脉具体位置?

太行山(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又名大形山,五形山。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岸,绵延于晋冀之间,呈北北东走向。是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

吕梁运动期始成太行山雏形,海水在奥陶中期退出。晚古生代时,山体发生凹陷,海水侵入。中生代,南部上升,北部局部拗陷。燕山运动时,形成新华夏式褶皱带。喜马拉雅运动时,表现为强烈断裂,并伴随大幅度拗曲,形成复式单斜褶皱。大致邢台以北,广泛出露太古代和震旦纪地层,并有中生代侵入的酸性岩体;以南、寒武、奥陶纪地层出露广泛,岩层走向与山脉走向基本吻合。

太行山脉起点和终点?

太行山脉起点在北京市西山,终点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王屋山 ,因为学习愚公移山,所以奔太行山而来,太行山南北长四百千米,是我国著名的嶂石岩风景区,山中夏日凉爽宜人,沟谷中集泉、瀑、溪、潭、涧景色于一体,雄险奇幽,被风景园林专家称赞为“自然界山水精品廊”。

太行山脉谁建的?

太行山脉是自然形成的,不是谁建的。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频繁地壳活动,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太行山脉分布?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

太行山脉位于何处?

太行山脉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位于黄土高原之间, 大致在山西高原和河北平原之间,呈东北西南走向,局部地段近于南北走向。 北边起自拒马河谷地,南到山西省、河南省边境的沁河平原。太行山脉全长 约400千米,一般山脊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 太行山脉为典型的褶皱断块山,西坡和缓,东坡急陡。山体构成,中段为片 麻岩,南、北段主要为石灰岩。山地东侧有明显的断层,许多地段形成近 1000米的断层岩壁,气势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