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有字介绍自己的家乡(我想介绍一下我的家乡)

网友提问:

你会怎么介绍自己的家乡呢?有文字有影像吗?

优质回答:

我的家乡坐落在豫西北南太行脚下,是历史悠久的辉县市,这里背靠太行山,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八路军转战太行山,在这里打鬼子,居说这里的红色保垒户众多,他们编草鞋,抬担架,抢救伤员,积极援助我们的部队,支持八路军抗日打鬼子,是一个红色之县。著名战斗英雄郭兴就出生在我们辉县金章村,他是电影《李向阳》的原形!

我的家乡背靠南太行,这里风影优美,世外桃源,全国各地的旅游团队蜂拥而至,看到这里的大自然风光,他们都陶醉了!这里有南太行宝泉度假村,北里沟景区,万仙山景区挂壁公路,关山景区,秋沟景区,九莲山景区,以及有小西湖之称的百泉风景区等等…

希望有旅游爱好的朋友来我的家乡观光做客!

其他网友回答

答:我用我亲手拍摄的图片和诗歌来,介绍我的家乡。

《林村》

面对黄海湾,

背靠昆嵛山。

流苏树盛茂,

鲜花香人间。

我们村是山东胶东半岛第一大自然村,七千多亩土地,一千七百多户人家,八十年代人口顶盛时期,共有人口五千多人,百分之九十八姓林,由此得名《林村》。

地理位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北,南面离海岸线五六多公里,北面靠昆嵛山二十几公里,是一块面向太海背靠大山的丰水宝地。

诗歌中提到的昆嵛山,就是电影《苦菜花》中描述的昆嵛山,是八路军打游击战的战场。

诗歌中提到的流苏树,因为,它每年农历四月份开花,花白如大雪,所以,村民都叫它四月雪,树龄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四月雪是我村注名,红色水利专家,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路军天福山起义,主要领导者之一林一山,自己家的私有财产,在林一山生前,他把房屋和这棵百年古树,都一同捐献给了林村人民,现仍旧生长在林村村委大院中。

其他网友回答

我把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写成了一篇散文巜望见过路滩》,用自己亲历的历史和眼見的现实来介绍我的家乡。

过路滩是宜都市西郊的一个村子,315国道绕着它擦过去,汽车一过渔洋河大桥,人们就会在车窗里望见它。

望见过路滩,外乡人或许并不特别在意,因为那一片湖地田园、连绵山岗和小楼村舍,和周围的新农村都是一样靓丽;可是作为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我,望见它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我是70年代离开过路滩的,以后虽然每年都要回家乡看看,但很少从远处打量整个村子。直到前些年新修了从宜都到渔洋关的公路,我才有了这样的机会。可是第一次坐车路过过路滩,我居然没有认出它来。

我印象里的过路滩,应该是离宜都城关有五到十里远的乡下山村,怎么现在成了和市区楼房街道直接相连了呢?我以为出城还要经过钱家店、莲花堰两个村子,没想到这一带田地和村庄全都变成了楼房和街道。城市发展的脚步已经抵达我家老屋门口,让我辨不出方位了。我不由得惊叹,这些年家乡的变化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

后来路过时,我当然一眼就望见过路滩了,可是我仍然觉得这村里山形地貌和我记忆里不一样。木梓岭不再是偏僻的山岭,公路交通改变了它的冷清和崎岖。洋溪坳不见了,凌空架起的输电铁塔让它气势非凡。江家湾在哪里?一栋栋新盖的楼房代替了祖居的土砖老屋。我老家所在的朱家岗呢?在远处我也辨不出它的位置了。只见连绵一片都是瓷砖贴墙的新型农家小楼,我根本认不出哪儿是我小时候爬上爬下的庙儿坡、哪儿是我捞鱼摸虾的周家嘴,也分不清那那儿是我家老屋旁的林头树梢。望见过路滩,望着我的家乡,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每次望见过路滩,我不仅感到诧异和惊喜,而且会心生一种特别浓郁的乡愁。因为我不仅望见生长我的一方水土,还想起它的前世今生和岁月沧桑。

望见过路滩,我就望见了昔日古道西风的苍凉。最先,过路滩其实并不是一个村落,而是渔洋河渡口的几家旅店栈房。自从古老的渔洋河流过我的家山,便有一蓬渡船把古往今来的行人渡过。于是,在渡口沙滩上就盖起了歇脚的茅草房,而且渐渐形成了一段茅草街,它的名字就叫过路滩。后来,渔洋河上的行船在这里停泊,沿河岸下来的马帮骡队也到这里过夜,过路滩就成了从山区到县城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晓风残月、夕阳西下,这渡船、沙滩、茅草街,经历过多少苍老岁月!

望见过路滩,我就望见了世代前人的背影。我的祖先就居住在过路滩旁的山湾里,和这一带衣衫褴褛的村民一样出入茅房草舍,从事渔樵稼穑。我双目失明的高祖曾经在茅草街上乞讨,我留着辫子的曾祖在江家湾开始成家立业,我的祖父把祖母的花轿从对河袁家榜迎回家,自己却在鄂西盐道上当挑夫累死了。以后的岁月,祖母就抱着牵着年幼的父亲从过路滩回娘家,在渡口沙滩上留下孤儿寡母的凄凉。

望见过路滩,我就望见了世纪变迁风云。我没有看见过路滩的茅草街,它在兵荒马乱的1943年被日本军烧毁了,我的老家也从江家湾搬到了朱家岗。我小时候到过路滩去玩,看到的小街已经是砖瓦板壁房,有骡马栈房,也有餐馆和中药铺。1949年夏天,我看见一支解放军的队伍开到过路滩,他们打着红旗渡过渔洋河,去追击国民党残兵败将。从此,我的家乡解放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了,它的名字就叫过路乡。

望见过路滩,我就望见了家乡人民在探索道路上的慷慨和艰辛。那年月,过路乡变成了红星管理区和人民公社,过路滩上的小街坊消失了,附近的几个自然村就分别叫做红岭大队、红阳大队(一部分)和红江大队。山岗上每天早晨都有生产队长用话筒喊社员出工,岗坡湖泽都开垦成集体劳作的农田。我看见公社社员们沿渔洋河岸燃着修筑西湖圩堤的火把,我看见男女老少在红岭上修建“争光水库”喊着号子夯土打硪,我看见烈日下戴着草帽的老农站在百亩桥头、眼巴巴地渴望丰收和富足。

望见过路滩,我就望见了改革开放的振兴和希望。古老的渔洋河流过了上世纪70年代,过路滩从历史的驿站进入了大变革的新征程。责任田里种出了温饱,承包山林栽上了摇钱树,打工的青年农民开回了摩托、汽车,带回了建新房的资金,一栋栋新楼房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村民们脱贫致富奔向了小康。在城镇化的驱动下,家家户户都变成了水电煤气和汽车通达的庄园,整个过路滩村都列入城市小区、公园和街市的蓝图。这个古道渡口的驿站,这片农耕牧歌的乡村,最终将融入现代楼车霓虹的城市。

过路滩留下过漫长岁月的艰难跋涉,过路滩也见证了改革四十年的突飞猛进。回忆逝水流年,展望日新月异,我的乡愁也就成为一筹历史的画卷,又蝶变为飘向未来的彩云。我仿佛看见长眠在山阿的祖先含笑九泉,我为生活在过路滩的父老乡亲庆幸,我要把我的家乡印在我的晚晴里,写在子孙后代的诗和远方。

其他网友回答

我的家乡是祖国最早改革开放,劳动致富的地方,早在七十年代初鸡毛换糖的小百货担走遍神洲大江南北。在各地兴起万元户时我们那里私人有小厂,汽车,好的向百万千万努力。小商品生意不但全国做,还走向五洲四海,开创了开往欧亚大陆的班列货车带动了全国许多地方把贸易做到了全世界。闻名全国的金华火腿的材料一一两头乌的猪就是我家乡和领县东阳生产的,还有用古老方法加工的红糖价格四五十元一斤,比其他地方生产的贵了几倍,因为它有药用价值,是女士坐月子的必备品。这就是我的老家,一个小小的县级浙江省义乌市。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有啊!刚来头条的时候我实地拍过,放上头条推送过,现在,暂时还没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