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最好的电影1942 冯小刚1942影评
- 知识
- 2022-11-08
- 40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看过冯小刚的电影《1942》吗?感觉这部电影怎么样?
优质回答:
冯小刚这部电影可以算是作者电影,全片受刘震云原著温故1942特别大,个别地方用画外音的方式将原著文本一字不差朗诵一遍。
在原著编剧刘震云的框架中,通过张国立一家由地主到难民并在逃难中的遭遇,穿插李雪健扮演的河南省长李培基为民请命求粮,陈道明扮演的蒋介石及其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对河南灾情的漠视、放任导致灾情一再扩大加深,灾民的命运到了极度悲惨的境地。
亚德里安布劳迪饰演的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在重庆听说河南情况后立即动身亲赴河南,把灾区的真实情况发表在外媒,最终得到了蒋介石的重视,河南赈灾得以开始。
影片受到比较大的质疑的包括河南当时的真实灾情可说是相当惨绝人寰,卖儿卖女甚至易子而食并不鲜见,冯小刚在这里的处理能够明显感受到为了应付电检而草草铺陈,点到即止,深度不够,也欠缺严肃的态度。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对待史实方面。电影中的河南省长李培基的表现可算是为民请命,其清廉和为灾民疾呼的痛苦让人为之动容,而在真实史料记载中,李培基的作为则与影片表现的刚好相反。而河南灾民最终靠日军放粮得救,进而协助日本对抗中国军队也更与真实史料大相径庭。
在影片中邀请到了好莱坞演员阿德里安布洛迪和蒂姆罗宾斯出演,而阿德里安布洛迪饰演的记者白修德在全片中一闪而过,蒂姆罗宾斯扮演的梅甘神父的剧情线只是前期草草铺陈,后期再未提及。引发不少评论称导演在这里为两个无足轻重的角色请来两位奥斯卡影帝级演员,大材小用。
总体而言,电影始终没有跳出刘震云的原著框架,在个别的地方处理上加了一些导演自己的理解和小幽默,但整体观感一般,缺乏为史立传为民族立传的深度和高度,这部电影从票房和口碑上是失败的,也再次证明了冯小刚在驾驭大场面多叙事角度的史诗级作品方面的力不从心。
一家之言,供参考。
其他网友回答
《一九四二》的故事主要是两条线,一条是以张国立为代表的难民逃荒一线,另一条次要一些,是陈道明为代表的面对大饥荒的ZF一线。整个故事并不像经典的好莱坞叙事,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尾这么一个逻辑来,而是一条道地往下走。面对天灾人祸,政府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老百姓更没有。
主线就是讲了中国的老百姓,在遭遇吃的问题,也就是生存问题的时候,是怎样一步一步逐渐放弃道德、放弃信仰、放弃荣辱、放弃廉耻、最终放弃人伦的过程。
其他网友回答
《1942》的故事主要有两个线索,一行是以张国立难民为代表的逃难者,另一行是以陈道明为代表的未成年人,ZF一行面对饥荒。整个故事并不像好莱坞的经典叙事,按照发展高潮的开始到结束这样一种逻辑,而是一个真正的下去。面对天灾人祸,政府没有好办法,人民没有办法.. 主线是关于中国人,面对吃饭的问题,也就是生存的问题,是如何一步一步地逐渐放弃道德,放弃信仰,放弃荣辱,放弃耻辱,最后放弃人际关系的过程。 其中,不同的人物,粘到不同的底层:张国立粘到祖宗香,张墨粘到是好(不是爱),徐帆粘到是贞洁,小女儿粘到是知识分子的身份。最后,除了张墨以英勇的方式捍卫自己的棍子至死,其他人在生存面前都打破了自己的底线。而故事的结尾,则是以叙述的形式,告诉了大家,放弃了底线,全部活了下来。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陈丹青先生最近的采访,他在采访中说,中国人在几个世纪前创造的人生哲学是:当心你的母亲,我要先活下去。 问题是冯小刚如何层层表演,放弃信仰,然后定下张涵予这样的人物,给他一个特别安排的故事,表现出人们对上帝的怀疑。
放弃荣辱,然后安排李慕然去纪宁这样的场面,让日本人分发赈灾食品。为了放弃耻辱,那就安排一个卖大米的。这种难以言喻的叙述方式,过于简单粗糙,从而降低了故事的真实性,并占用了时间。 我看不出有什么需要蒂姆罗宾斯,我认为张国立的妻子和儿媳的角色被浪费掉了。
原来冯小刚不善于在一个场景中呈现大量的信息,他的大部分戏,只在两三个人之间,以对话的形式进行。送料器不止一个,时间拉长了,分配给油墨的每个字符都减少了,更难表现出字符随着逃逸、食物的减少而产生的各种变化。除了花和小女儿之外,前后对比都能显示出人物的复杂性,其他几个,尤其是张墨和冯远征,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陈道明那一行,有点杂,因为整个集团有上层和下层,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利益。
如果恶意猜测的话,冯小刚这是借陈道明之名告诉今天的人,其实圣洁是好的,关心的是人,只是地方官员太坏了,不但隐瞒真相不报,还借国家灾难发财,乡亲们要怪他们。蒋委员长这种性格的塑造,和大复兴的开始是相似的,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我这圣人,环境恶劣。 在录制这一行时,导演显然用了一种对上帝全知的视角,但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又以“我”的身份来描述。“我”能说明,不应该只是难民逃离的那一系列场面吧?“我”是怎么看蒋委员长、李省长等一系列人物的?如果全知视角是必然的,那么标题末尾的“我”叙事的出现是否必然存在?我看不出冯小刚这样设置的用意,是为了加强故事的真实性? 冯远征的死,小女儿的第一个收拾,以前张涵予几次,范伟每次露面都在告诉大家,这是冯小刚的电影,冯小刚也像十年前一样,插科打诨,甚至在这么沉重的话题面前,在毫无希望、没有高潮的情况下,前面的情节情绪已经低落下来,还能安排戏谑的场面。整部电影一直都很糟糕,但没有起伏,迷了路,不能推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