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他与父亲苏洵其弟苏辙为什么之一 苏轼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为什么

网友提问:

为何苏轼比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出名?

优质回答:

首先,苏轼的人格魅力充满了正能量。

苏轼一生坎坷,始终卷在政治的漩涡中。但生性豁达的他,每次遭难,都能很快从痛苦中挣扎出来。

其次,苏轼的粉丝团体很强大。

苏轼的第一大粉丝团体是北宋的三位皇帝和皇后(宋仁宗和曹皇后、宋英宗和高皇后、宋神宗和向皇后)。其中宋神宗尤爱读苏轼的文字,如果说神宗对谁的文章痴迷到忘记吃饭,那一定是苏轼的。而且苏轼还是哲宗最喜欢的老师。

除了帝后,苏轼在民间的粉丝团也不容小觑。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时,革除弊政、改施《衙前役新则》;权开封府推官时,上表《后谏买浙灯状》;密州任知府,他带领众人灭蝗、赈灾、捉盗、拾弃婴;任徐州知府时,亲自带领军民凿渠引水、修筑防洪大堤,使徐州百姓免遭洪水灾害;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徐州的百姓不远万里到黄州给苏轼送土特产。他“穷而著书”,在黄州的油灯下开始撰写《论语说》和《易传》,拾起了丢弃已久的绘画,和米芾在雪堂中写字、绘画,他的书法自成一格,被称为“苏体”,他在画竹时画进了怪石、枯木等物,开创了“文人画派”;在黄州种地,为了有下酒菜,把当地人不爱吃的猪肉做出了新花样,也就是流传至今的“东坡肘子”、“东坡肉”;任杭州知府时,他赈灾放粮、抑制物价、疏浚运河、整治西湖,还创办了历史上第一家官办医院—“安乐坊”;在定州为太守时,他惩罚恶吏、整顿军事、加固城墙、重修战垒、再铸铁炮;即使以戴罪之身被安置惠州,他也利用竹筒引水,解决了广州百姓的饮水问题,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自来水;六十二岁时,被流放到“人间地狱”—海南儋州,这是反次于“满门抄斩”的刑罚,他却在环境极其恶劣、言语不通的情况下,传播起中原文化,培养出荒岛第一进士姜唐佐。

这一桩桩、一件件,于百姓、于朝廷来说,都乃幸事。

这就是苏轼,别人可以折磨他的躯体,可以将他摁到阶下为囚,但他的精神永远是自由的,永远高扬着智慧与良知,永远使万人敬仰。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作揖]斗胆跟大文豪,豪放派代表--苏轼来先生,[憨笑][憨笑]请询:

将“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灵光一闪]

放在不同诗境背景下,单论诗句的对仗句,不知可否?[尬笑][尬笑]

相信,喜欢诗词的人,大多对“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钱][钱],多少有所了解…我之前甚是喜欢这句的气势韵味,可没有“考究”过他完整的诗句,估计,也有些伙伴跟我有同样的疑问吧?[憨笑][憨笑]

其实他是《松董传留别》中的诗句:

全篇诗文:[送心][送心][送心]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胸罗文墨才遂阔,腹有诗书气自华[可怜]

亦或

胸罗文墨才然阔,腹有诗书气自华?[憨笑]

又或

胸罗文墨才就阔,腹有诗书气自华[惊喜]

最后,苏轼的诗词,仿佛不费丝毫力气,“纯粹”信手拈来,出口成章[赞][赞],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甚是令人艳羡![求抱抱][求抱抱][求抱抱]

实则不然,每个人后天的成就,没有一个是躺赢的…必定,也是其先天聪资,加上,后天的努力得来的…[奋斗][奋斗][奋斗]

所以,天姿聪颖勿骄傲,化为成果为正道![呲牙]

@淡饭粗茶别样香[来看我][来看我][来看我]

您的关注,是我日更的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