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公司还存在吗 邵氏公司出品的电影怎么了

网友提问:

邵氏电影公司为什么不拍电影了?

优质回答:

邵氏电影公司全称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于1958年在香港成立,由邵逸夫担任总裁。邵氏电影的辉煌期在1960-1980,当时可谓红极一时。他们红,是成于严谨细致的制片制度。可以说,邵氏的管理制度对于人才培养,运转效率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随着演员的成熟和个性的形成,这项制度的僵化之处越发明显。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许冠文的出走。许氏兄弟的才华有目共睹。许冠文尝试与邵氏分庭抗礼,合作共赢,却不想邵逸夫“店大欺客”,将创作出《鬼马刀》的怪杰许冠文赶出或者说逼出了邵氏。许冠文转投嘉禾,成就了后来的辉煌。此外,像是大牌明星李小龙等等都慕邵氏之名而来,但是都没谈妥。可以说,以纯商业手段经营文化产业,尤其是对广有号召力的影星如果没有慧眼识珠、海纳百川的气度,总会莫名其妙地走向没落的。

再就是,电影失利,转投电视行业。尤其是TVB的经营,巨大的利润和市场号召力也让邵氏转向。最终,电视业的辉煌部分遮掩了电影公司的没落。

邵逸夫是传奇。他一生热衷慈善,仅仅创造出电影也一段时期的辉煌也已经让人佩服了。

其他网友回答

邵氏公司不拍电影原因有三:一、僵化的制片制度,无法跟上时代潮流,后期错失了很多电影人才;二、领导者事业重心的转移,使邵氏公司资金和人员方面都难以维持;三、错误的海外投资,吸干了他的资金。

邵氏电影是无数人童年的美好回忆,其精良的制作和丰富的剧情让许多人为之欣赏。在邵氏的诸多类型中,尤其以武侠片,戏剧片和文艺片最见功底,其中更出现了罗臻、岳枫、李翰祥和陶秦四大天王;除此之外,邵氏演员同样个性鲜明熠熠生辉。

到70年代,邵氏公司出现了一大批独当一面的电影人共同撑起了香港电影的半边天,如王羽、罗烈、岳华、狄龙和姜大卫等人,让武侠片得到了彻底的进步,更造就了70年代武侠电影的最高峰。无奈于80年代邵氏走向衰落,于1985年邵氏电影公司彻底停产,一代美好最终也走向了破灭。

要说邵氏没落的原因我像是多方面的,首先邵氏的片场制度对演员有严格的限制同时,整体风格套路过于雷同,无法产生体系外作品。第二,70年代初邵氏爱将邹文怀自己创业,成立了嘉禾公司,这对邵氏电影王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最后,邵逸夫70年代看准了香港电视市场,进军TVB 之后,当然对电影行业无暇顾及了。最后,还有邵氏公司错误的海外投资,导致巨额投资无法回笼,损失也是惨重的。

邵氏出品,必属精品,这句话,终成一代经典!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整个香港电影来说,成也邵氏,败也邵氏,邵氏最后不拍电影的原因,与其说因为香港电影业的衰落,倒不如说是带着自己走入了死胡同,最后转换了投资方向,重心移到了TVB。

1958年,邵仁枚、邵逸夫在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凭借着严格的管理制度,邵氏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但是邵氏影业给香港电影打下的根基,是暗疾重重的,其中最大问题就是过于追求商业化,完全注重迎合市场口味,不太注重影片的艺术价值。

举例来说,《侠女》导演胡金铨,离开邵氏出走台湾,原因就是无法忍受邵逸夫对于影片内容的干涉,过于追求商业化;曾经拍摄风月片无数的大导演李翰祥也是同样曾经出走,都与邵氏对演员的控制有很大关系。

这种强力垄断模式下,香港电影固然进入了黄金时代,却也造成了后来各种元素进入、山寨烂片无数、演员后继无人的悲剧。因为从邵氏开始就没有一个好的根基,没有形成严密的工业,而是家天下的作坊式制作,虽然可以盛极一时,但大厦倾覆之际,却是猢狲四散,无人回天。

邵逸夫先生作为一个商人,可以在电影不赚钱的时候,果断壮士断腕,停止制作电影,把片库卖掉,把场棚改造,一切都毫不犹豫。因为他首先是商人,先考虑的是生意,投资转入了TVB方面,随后TVB的盛极一时相信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时代变了,观众的口味也变了,邵氏电影虽然精彩,但不适合现在的年代。人会改变,电影的风格也要改变,电影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灵魂和血液,让电影更加精彩,让观众看的更加津津有味。

其他网友回答

邵氏不是不拍,而是拍得少了,最近王晶导演的电影《倚天屠龙记》两部曲其中的一个出品方就是香港邵氏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