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举行过封禅大典的有几位帝王(历代帝王泰山封禅)
- 知识
- 2022-10-02
- 38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泰山封禅始于哪个皇帝?为什么那么多帝王进行泰山封禅大典?
优质回答:
还是要说,封和禅是不同的,封是祭天,禅是祭,不是封禅泰山,而是“封泰山”,也就是在“泰山祭天”,是“封”而不是“封禅”。只在泰山祭天,不在泰山祭地的,在泰山,只有“封”,不会“禅”的呀。“禅”,就是祭地,不是在泰山的,是在别的山,或在泰山旁边找一座小山,比如,在《史书-封禅书》中提到,大禹“封泰山,禅会稽山”,就是大禹在青州泰山祭天,封泰山,在扬州会稽山祭地,就是禅会稽山,按此文中全部罗列为:“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山);虙羲封泰山,禅云云(山);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山);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山);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山);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山);帝干封泰山,禅云云(山);尧封泰山,禅云云(山);舜封泰山,禅云云(山);禹封泰山,禅会稽(山);汤封泰山,禅云云(山);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山)”等等。
按《史记-封禅书》,三皇中,炎帝神农“封泰山”,应该是最早的天子,而最早的皇帝,自然是秦始皇,封泰山,在梁父山祭地,即“禅於梁父(山)”。
泰山为中国中原大地,尤其是华北平原上的最高峰,从海平面上突兀而起(0海拔),故被认为是与“老天爷”最接近的,“封泰山”,就是在泰山上祭天,就是祭老天爷,就是祭上帝,就是祭皇天(或称:昊天)上帝。祭天祭皇天上帝,在古代属于“三大祀之一”,那“祭天、祭地、祭(皇家)宗庙”,这三大祭祀,都是皇家独享的,除了皇帝,没有任何人可以祭天的,也不能祭地或祭(皇家)宗庙的。皇帝为啥喜欢祭天,那自然不言而喻,故也喜欢“封泰山”,在最接近老天爷的泰山上直接祭天,多干脆啊。
当然,皇帝祭天,也不能年年跑泰山,故在京城建造“圆丘祭天,方丘祭地”,清代改称“天坛”、“地坛”。
其他网友回答
小的时候,在我们读书的课本里,但凡出现与山有关的知识点,老师都会捎带提到“三山五岳”这个成语。那何为“三山五岳”呢?
“三山”是指:黄山、庐山、雁荡山
“五岳”是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
“三山五岳”除了是华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同时也是世界道教圣地。它们遍布在华夏的大地上,有的是绵延千里、有的是高耸平原盆地之上,显得格外的险峻。而“五岳”作为中华文化的兴盛之地,不仅有对远古山神的崇拜,还衍生出五行观念与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
至于“泰山封禅”始于哪个皇帝?
有的人说是始于远古帝王,因为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就明确列出的有十二位上古帝王曾经在泰山封禅,分别是: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周成王。
而有的人则表示“泰山封禅”始于秦始皇,因为秦始皇一统了六国,且在齐鲁儒生的推动之下“刻石颂秦德”,然后再去“泰山封禅”。
一、作为“五岳”之首的泰山,既不是最高的山,也不是最美的山,为什么会成为皇帝“君权神授”的场地了呢?
“君权神授”的由来
在古代,由于科技水平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导致大多数人对生活中出现的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进行合理的解读。也正是这些自然现象的存在超出了个人认知范围之后,古人便开始对大自然产生敬畏和崇拜之心。
其实,底层人民拥有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对于一个封建皇帝制国家来说,恰恰能够让皇帝有很好的理由去管理他的子民。
像中国在奴隶社会的周王朝时期,武王就曾被赋予过“受命于天”的权力,与此同时还自称为“周天子”。
据考古团队从殷周的金文、甲骨文的大量卜辞中可以看到,当时统治阶级利用劳动人民对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把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天的命令,称之为“天命”。
后来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君主独揽大权且君权至高无上的思想逐渐被大众所接纳,以至于底层人民一致认为君主就是代表天神在人间行使管理人民的权利的。
既然皇帝拥有了上天赋予的合法化权力之后,那么“祭祀”便成为了皇帝眼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而皇帝之所以会这么做,无非是想在自己的权力上要添加一些神权色彩,这样就会对让人们对皇帝产生天然的敬畏感。
“泰山封禅”——我国古代极其重要且古老的一种最高祭祀仪式
对于祭祀,像每年的清明,端午,中元,重阳等传统的节日,人人都能够祭祀神明和祖先。但是你知道最高的祭祀仪式“封禅”为什么会选择在泰山吗?
(1)、孔子对“泰山”的推崇,使泰山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我们都知道孔子对周礼是极其的推崇,再加上史书曾经记载过周成王有祭拜过泰山的经历。而孔子老家曲阜离泰山又很近,所以孔子通过极力维护周天子的权威,使得泰山在中国的地位就如同孔子的地位一样重要了起来。
(2)、泰山作为中原版图的最东边,有着美好的寓意
除了孔子的推崇之外,“泰山”处于中原版图的最东边,在地理位置上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因为古人一向对风水很讲究,所以“泰山”作为太阳升起的位置,不仅象征着光明,还具有国泰民安,万物生长等美好寓意。
(3)、“泰山封禅”是一个帝王的最高荣誉,远古十二位帝王就在此封禅
据《史记》记载,上古贤王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等12位帝王都曾在泰山进行封禅,而中国古代素有尊古法祖的传统。所以对于后世来说,“祭拜泰山”就成为了后世帝王彰显自己权力受命于天的一个重要体现。
【小结】:对于“泰山封禅”,在国家角度上:皇帝除了可以宣扬“君权神授”的合法性,以及表明自己是合法的统治者之外,其实还可以通过“封禅”来宣扬自己过去所积累的功德。但是在皇帝个人角度上:“封禅泰山”也成为了历代皇帝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祭祀手段。
二、“泰山封禅”都有哪些要求?“泰山封禅”的要求:
封禅帝王要真正开创了大一统;
帝王在位期间要做到政绩卓著、国泰民安;
要有祥瑞的出现;
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国家里,诞生了近500名的皇帝。然而最后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却只有6位,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
正是因为“泰山封禅”是象征帝王的最高荣誉,如果后世的帝王在泰山封禅,那么也就意味着自己与“远古十二位帝王”并齐。
像秦始皇兼并了天下,建立了统一的大秦帝国,而汉武帝则是攻打匈奴,结束了汉朝建立以来70年的边患,再者就是唐玄宗的开元盛世以及宋真宗的咸平之治了。
因此,关于满足“泰山封禅”的要求,其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就算是开创了大明二百七十多年江山的朱元璋,最后也无法去“泰山封禅”。
综上所述,“泰山封禅”最开始是从对自然山岳崇拜,慢慢演变为国家祭祀的对象。后来又在一些仙士的鼓吹下,使得“泰山”成为国家至高无上的“封禅大典”。因此,“泰山封禅”已渐渐成为皇帝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的纽带,甚至还想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其他网友回答
秦始皇嬴政,首创泰山封禅。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巡行东方,在泰山举行封禅仪式,立石颂德。
汉武大帝刘彻开创汉武盛世的局面,公元前110年,在泰山进行封禅仪式。汉武帝曾先后五次举行封禅仪式。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开创“光武中兴”的盛世,建武三十二年在泰山封禅。
唐高宗李治,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开创盛世,史称“永徽之治”。665年, 唐率文武百官、 扈从仪仗在泰山进行封禅。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前期,勤于政事,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726年率百官、贵戚及外邦客使,东至泰山进行封禅。
宋真宗赵恒。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但在局势有利的情况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1008年,宋真宗自汴京出发,千乘万骑,东封泰山。
“封禅”,是中国古代民族或国家最高祭典。因为它是人间“帝王”与天、地通话的仪式。《史记??封禅书》正义云:“此泰山上筑土为埴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盲禅者,神之也。”又引《五经通义》云:“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禅梁父,何?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
但是,一般帝王还没有资格封禅,一定要受命于天,奄有四海,致天下太平者才有资格。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说为啥那么多帝王要封禅泰山。
据《史记》记载,上古贤王无怀氏、伏羲氏、神农氏等帝王都曾祭拜过泰山,而中国古代素有尊古法祖的传统,所以效法先王,祭拜泰山就成为了后世帝王的不二选择。
在中国历史上,不是每个皇帝都有资格封禅泰山的。
封禅在古代算是一件大事,《史记》中司马迁曾言: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皇帝号称天子,天子受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要向天地汇报自己的功绩。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也就是政绩彪炳史册。
所以说天子可以封禅泰山,首先要有大功,这样在向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才能有话可讲;其次,要天降祥瑞,这是上天在用自己的方式提醒皇帝可以去封禅了,最后,封禅也要在盛世,因为准备大规模的封禅也是需要很大的人力财力的,只有盛世国库充盈,国泰民安,才能举办这样的盛事。
历史上有六位皇帝进行了封禅大典
第一位是秦始皇,秦国虽然二世而亡,秦始皇嬴政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但是秦国的历史贡献却是相当巨大的,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纷争的局面,他统一文字、度量衡,打击匈奴,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纵观整个中国历史,中国处于统一的时候往往是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时候,而分裂的时期往往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所以秦始皇封禅泰山是毫无争议的。
第二位汉武帝刘彻,他打败了匈奴,解除了多年来汉民族饱受匈奴骚扰之苦,扭转了大汉靠和亲维持和平的屈辱局面。使大汉国富民强。
第三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汉光武刘秀,史称光武中兴,西汉末年,王莽篡位,群雄并起,割据战乱,光武帝刘秀出身微末,但是凭借过人的才华,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减除割据势力,平定内乱,延续了大汉二百年国祚,史书评价刘秀建立东汉的难度不低于刘邦建立西汉的难度,所以中兴大汉的光武皇帝也是有资格的。
第四位、第五位封禅泰山的皇帝是唐高宗李治和唐玄宗李隆基,李治是守成之君,但是打败高丽完成了隋唐四位皇帝的心愿也算是功劳不小,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初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开元之治
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君王留给后世的却只剩下笑料了,他就是宋真宗赵恒。他签订了“屈辱”合约“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萧太后带着大队辽军入侵北宋,在宰相寇准的极力主张下,宋真宗勉强御驾亲征,来到澶州督战,宋朝将士军心大振,首战告捷,辽军要求和谈,最终,以宋朝每年给辽国大笔岁币的条件宣告罢兵。
宋真宗认为自己功高盖世,于是在手下人不断制造“天降祥瑞”的配合下,来到泰山封禅,而这次封禅也被后人称为最厚颜无耻的封禅,《宋史》更是评价此次封禅是“一国君臣如病狂”。导致后来的皇帝都不好意思去泰山封禅了。
至大明朱元璋称帝的时候,下诏书废去了泰山“东岳天齐仁圣帝的称号”,也就不再封禅泰山了,后世君主再登临泰山也就是普通的祭祀罢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一提到泰山,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它“五岳之首”的身份,放眼望去,泰山的雄奇壮阔带给我们的是深深地敬畏。而正是这份敬畏,却让人们对它更加心生向往之情,并滋生出了一种独特而神秘的文化活动——封禅大典。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东巡郡县,举行封禅的典礼,以表明自己当上皇帝是受命于天。他借用原来秦国祭祀雍上帝的礼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辞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从臣思迹,本原事业,只颂功德。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云云,都是称颂自己的功德,共一百四十七字。刻石是四面环刻,颂辞刻了三面。秦二世胡亥嗣位,于元年(前209年)也东巡,又在空余的一面刻上他的诏书和从臣姓名。刻辞为秦朝统一文字后的小篆,相传是李斯所书。
古往今来,最容易引起人们共鸣的话题,应该是杜甫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本来只是很普通的一次登高望远,却因为是泰山的缘故,竟能让人感受到无限地豪情壮志。当我们从泰山上俯视大地时,曾经险峻无比、高不可攀的奇峰峻岭,竟然只是“众山”中“小”的一部分。再配上四周云雾缭绕的模样,像极了传说中仙人身处云端,倾听着芸芸众生的诉求的场景。把封禅大典设立在泰山,在有文献记载的年代里,似乎成了一项理所应当的事情。泰山究竟有何魅力,可以吸引着历朝历代的君王,络绎不绝,来此祭拜?理由有三:
理由一:封禅泰山本质上是一种“祭祀仪式”,君王借助祭祀泰山,向上天描述自己的功绩,表示自己对上天的敬畏;同时也向百姓传递自己治下是太平盛世的局面,目的上更多偏向于加强自身的统治力和威望。
理由二:古人信奉万物有灵,祭祀天地山泽可以获得神灵庇佑。
《尚书》上这样记载的:冬日至,祀天於南郊,迎长日之至;夏日至,祭地祗。皆用乐舞,而神乃可得而礼也。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天子和诸侯大臣之间是不能逾越规矩,祭祀泰山还得看皇上。那么,皇帝为何要争泰山的祭祀权力呢?说来有趣,人间的庇护者、人界所有生命的主管者东岳大帝又被叫做“泰山神”。那时的人们相信,东岳大帝是负责守护人间的至高神,能够和他产生关系,那一定代表着神灵的认可,是莫大的荣耀。
理由三,古人信奉的五行相克说。
五行一说,古来有之,在我国广为流传。秦朝在祭祀泰山前,便认为周朝是火德,自己是水德,所以才灭了周朝,秦朝在祭祀泰山时,便格外注重宣传这点。后来,刘邦也认为自己是五行相克才灭了秦朝,于是,他还专门派了一批人去从事封禅事宜的处理,也就是后来汉朝流传的巫文化兴起的源头。
这种情况下举行的封禅大典,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告诉百姓,我才是上天任命的合格君王。不得不说,古代君王在借助神灵的名义办事上,都是个个说话好听又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