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战役 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役
- 知识
- 2022-09-27
- 88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古代历史上谁的军事才能最高?有指挥哪些经典的战役?
优质回答:
古代历史上谁的军事才能最高?有指挥哪些经典的战役?1、项羽
每当人们提到项羽更多想到是他的垓下之战的失败,认为项羽只是一个武功高强,力能抗鼎的莽夫,其实不然。项羽在军事上的能力一点不输韩信,甚至可以说是远超韩信。
不明所以的人往往会觉得是刘邦灭了秦国,但秦国之灭,败在项羽之手。
巨鹿之战:项羽 2万——40万 歼灭
彭城之战:项羽 3万——56万 歼20万
巨鹿之战中人数上项羽并不占优势,同样是精兵对战精兵,秦军还占据先天的粮草兵马地利优势,但是项羽胜利了,这是他的封神之战,章邯不败,秦朝不亡,巨鹿之战成就了项羽,让西楚霸王的美名传扬千古,有人说大家喜欢项羽不过是同情弱者,有人也说项羽能赢是运气,难道一次是运气,两次是运气,但是他和秦军大大小小七十多场战斗未曾有一败,这也是运气吗?
彭城之战
此战项羽腹背受敌,两线作战,陷入绝境。但他在对比巨鹿之战还要艰巨情况下,以微弱之兵对战刘邦50多万人马,半日之内击溃汉军56万之众,歼灭刘邦主力,打得刘邦抛妻弃子独自逃命。
尽管垓下之战,项羽惨败,但不能以此一次之败全盘否定项羽的军事才能,如果没有项羽,秦朝暴政单凭刘邦百年都难以推翻,项羽垓下之败,输在用人,输在性格,输在毫无政治手段,但他对军事的才能是远胜刘邦之流。
2、谢玄
淝水之战:谢玄 以8万大败前秦号称的百万雄兵,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之后他又乘胜开拓中原,先后收复了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
3、光武帝刘秀
他是二度复兴大汉王朝的帝王,也是存在感很低的完美帝王,他为了复行大汉王朝南征北战十几年,一统天下之后,对待功臣并没有狡兔死,走狗烹。昆阳之战——成名之战
以两万军力对战新朝42万,大破敌军所有主力,一战定乾坤,
昆阳之战为他日后恢复大汉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朱元璋
鄱阳湖之战——世纪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明太祖朱元璋以20万人马对战敌人60万,全歼敌军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主,只顾哓哓问姓名
5、周瑜
赤壁之战
最近看过太多的帖子,都说三分天下是诸葛亮的隆中对,他当为罪人,致使三分天下让百姓保守战乱之苦,他应该早点投降,让曹魏一统天下。
但是让天下三分真是诸葛亮吗?其实不然,而是赤壁大败曹操的周公瑾。
赤壁之战:周瑜 5万——20余万 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若他不是早早病逝,江东问鼎天下犹未可知。
总结:
谁的军事才能最高?其实没有固定说法。有人看领土,有人看影响,有人看气节,不同人看不同事,都是英雄分不出胜负。
其他网友回答
军神霍去病
霍去病的神勇,放在将才辈出的大汉仍旧格外显眼。
对汉武帝来说,匈奴就像一枚指在胸前的尖刀,随时都可能插入大汉帝国的心脏。汉高祖刘邦曾御驾亲征,只求一绝匈奴后患。但是平城之围差点让帝国的开创者命丧黄泉,一枚冷箭毫无预兆的刺中汉高祖的躯体,从此对匈奴的恐惧永远都是大汉挥之不去的阴影。
汉朝初年真说得上是筚路蓝缕,汉高祖想找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都找不到,至于大臣只能坐着牛车上朝。但是贫瘠和困乏已经只是祖先的故事,经过文景之治,数代人的繁衍生息已经让大汉王朝国库充足,汉武帝府库中的粮食已经堆满,经过洗刷打磨的盔甲和兵刃也熠熠生辉。年轻的汉武帝坐拥这一份家业,当然不会满足于对匈奴屈辱求和,和亲,对汉王室来说是必须打磨掉的锈蚀,对匈奴的战争一触即发。
卫子夫,是汉武帝最宠幸的妃子。一个人的上位有时候要靠上天眷顾,有时候又似乎是命中注定。我们不得不猜测,卫子夫的基因中有异于常人的优势,若非如此,为何她的家族人才辈出?卫子夫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青,卫青的外甥,是霍去病。
霍去病第一次出征刚满十八。十八岁,嘴角的胡须尚未长全。跟在舅舅身边的霍去病显得格外早熟,虽然他未曾接触兵戎,但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同舅舅相似的基因,他对战争充满了渴望。
既然有卫青这个舅舅做靠山,霍去病自然不同于一般士兵。舅舅对他的照顾是让他带着八百骑兵跟着自己历练。当一个毛头小伙掌握了自己无法驾驭的力量,要么会被这个力量吞噬,成为后人笑柄,要么就是征服这股力量,成为一代枭雄。
带着八百人跟着卫青部队的霍去病就是征服力量的那个人。初出茅庐的小将天生不知道恐惧,匈奴人对他来说只是等待猎杀的猛兽。跟着跟着,霍去病就带着八百骑兵不告而别,独自向匈奴大营金发进发。
而此时,与卫青同时代兵出征的两路大军都以班师回朝。这两路大军一个逃,一个降,卫青部成了汉武帝唯一的希望。但是对卫青来说,贸然出征的霍去病虽然令人愤怒,但根本不值一提。八百骑兵,无论如何也影响不了局势。
骑兵马蹄卷起的尘土很快又降落大地,大漠上的一切都宁静的诡异。霍去病带着他的骑兵在狂奔,他不是老练的将军,不懂步步为营,不懂稳扎稳打。他只有一个信念:找到敌人,战胜敌人,胜利归来。
很快,霍去病就找到了匈奴的大营。匈奴人自认大漠的主人,从未想到会有汉人在茫茫大漠中狂奔突袭自己的老窝。霍去病自然不会浪费这天赐良机,他迅速的带着自己的队伍杀向敌阵。
没有人知道这场战役是怎样的经过,但是霍去病带着好消息回来了,斩匈奴两千余人,其中还有单于的爷爷。空口无凭,他们还活捉了匈奴人的相国和单于的叔父。
霍去病一战成名!雄韬大略的汉武帝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眼前的奏摺,一个十八岁的少年怎么就带着八百骑兵以少胜多?但是如此的大捷却非是臣子敢作假,李广征战一生未曾封侯,霍去病初出茅庐就成了勇冠三军的冠军候。
然而大捷不等于胜利,汉武帝还需要更大的捷报,他需要把匈奴永远赶出北部大漠,等待霍去病的将是无穷无尽的胜利。
十八岁的少年一战成名,对他来说所有的理论和战法都是多余的。且不说他的胜利,就是匈奴人在漠北叱咤风云的数百年,哪一个懂得排兵布阵的将领奈之何?匈奴人以马为家,风餐露宿,马跑到哪里就利刃就砍向哪里。对汉家将领来说,如何找到匈奴,如何追赶匈奴是远比战斗更重要的问题。于是匈奴的力量和速度又让霍去病心驰神往,一个少年,一个军人,一个将领,不就是应该在马上飞驰过往么?不就是应该像闪电一样出现在敌人眼前,像寒风一样同敌人作战么?
用匈奴的方式同匈奴作战,是霍去病一生的荣耀。没有迂腐的理论包袱,对匈奴仇恨的感情包袱也不存在。在他麾下,有匈奴王高不识、赵安稽、复陆支,有生在匈奴的汉人赵破奴,据说他的部队中匈奴人占了十分之四,泥沙俱下汹涌澎湃就是汉唐气象,能打胜仗就是一切。
捣毁漠南王庭,在狼居胥山上摆下祭坛,霍去病用他的军事才能把汉朝边疆拓展,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不再是汉人无福消受的美景。而此时的霍去病刚刚二十二岁。
封狼居胥,是一种仪式,更是一个决心。不教胡马渡阴山的决心。狼居胥山上的篝火通红通红,汉室驱逐匈奴的决心无比坚定。从狼居胥山,霍去病又带兵深入,直到贝加尔湖。
从长安出发,到贝加尔湖为止,霍去病打一路胜一路,未曾吃过一场败仗。对匈奴人来说,李广勇武却缺少谋略,卫青英勇但是略显古板,只有霍去病,就像当年匈奴人射入刘邦身体上的箭镞一样,凶狠、毒辣,令人恐惧。
就像夜空中最耀眼的永远是飞逝的流星,霍去病的故事到他二十三岁就戛然而止。霍去病的死让汉武帝同时臂膀,虽然匈奴已平,但是汉武帝的荷尔蒙却依然旺盛,他需要将领带着自己的任务厮杀疆场,需要让大汉的威名远播寰宇。世上已无霍去病,武帝威名何人说。
如果说李广是一部一个脚印的步兵主帅,卫青是汲取了匈奴战法的传统将领,而霍去病就是不折不扣的,比匈奴还匈奴的骑兵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