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被誉为七律之冠 登高这首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七律之冠的赞誉
- 知识
- 2022-09-27
- 83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七律之冠《登高》?
优质回答:
后人对先人的留下来东西只有收藏,珍惜,欣赏...而没有资格去评价。
《登高》,从中国诗坛大家到百度注解,时至今日都共同犯了一个错误—不懂,瞎解释。
例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落木在民间生活中有四个解释
1,放棺入土,叫“落棺”不吉利,常用俗语“落木”。
2,土木结构的房子,放在墙上的叫“大梁”,放大梁时有个仪式,有的地方叫“上梁”,有的地方叫“落木”。
3.沿江两岸的人把伐木叫“放木”,也叫“落木”。
4.沿江两岸的人运输木材是放在水上漂流,大批的木材先堆放江边,运输时,把木材往水里放的那一刻叫“落木”,把漂流时运输叫“放木”。
沿江人放木都是选时间,一年有五天固定的日子,在这个时间里会提前通知沿江的船家,这个日期里的江面上都是木头,没有船只。
无边落木萧萧下。意思是:流放的木头像奔腾中的千军万马,顺水而下。
为什么都要“落木”理解为落叶呢?
“落叶”在古诗词中常见。难道杜甫跟现在人一样,装文弄墨,把落叶写成“落木”?
其他网友回答
问题:如何评价七律之冠《登高》?
前言
《登高》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唐朝七言律诗的一流作品。这首诗甚至被人称之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还是存在一点瑕疵的。
好也罢、不好也罢,我们看看古人为什么如此评价《登高》。
一、胡应麟称古今七言律第一
清朝的杨伦《杜诗镜铨》中认为《登高》是:“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影响更大的是明朝的胡应麟,他在《诗薮》中说:
“此章五十六字..........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篇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评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胡应麟对于这首诗的评价,不仅仅是唐朝七律第一,而且是自古以来最好的七言律诗。
二、杨万里评价杜甫诗
其实,“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这句话出自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不知道为什么胡应麟安到了元人头上。
杨万里说这句的时候,的确用杜甫的诗作为例证,不过却不是这首《登高》,而是用了老杜其他的作品:
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予尝与林谦之论此事。谦之慨然曰:“但吾辈诗集中,不可不作数篇耳。如老杜《九日》诗云:‘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不徒入句便字字对属。又顷刻变化,才说悲秋,忽又自宽,以‘自’对‘君’甚切,君者君也,自者我也。‘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将一事翻腾作一联,又孟嘉以落帽为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至此,笔力多衰,今方且雄杰挺拔,唤起一篇精神,自非笔力拔山,不至於此。‘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则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诚斋诗话》
这一段话里,杨万里引用了林光朝(字謙之)的话,它用来举例的是杜甫的七律《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说老杜的诗中都是佳对,特点是随意之间就对仗工整,而且诗意还有变化。例如“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而颔联反用典故,用来对仗,更有新意:“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颈联则充满了力量。尾联虽然不对仗,不过意味深长。
胡应麟将杨万里评价老杜《九日蓝田崔氏庄》的话,引入到评价老杜《登高》之中,合不合适呢?
三、登高好在何处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1、八句皆对不稀奇
杨万里诗话中评价老杜七律,主要从其对仗谈起,表示七律的难处在于:
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
而杜甫《登高》的特点之一,也是对仗,《九日蓝田崔氏庄》是前三联对仗,而《登高》的四联都对仗。而且还有不少句中对:风急天高、渚清沙白。
对于诗人来说,八句皆对,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南北朝的很多诗人作诗喜欢大篇幅的对仗,在唐朝七律兴起以后,也有人喜欢通篇对仗。武则天的宰相宗楚客作诗既如此,因此这种八句都对仗的诗又被称为宗楚客体。
所以说,八句皆对不稀奇,有价值的是这八句诗意精妙。
2、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胡应麟称赞杜甫,称这首诗:
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
章法就是整篇的布局,这首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无论写景抒情叙事,通篇围绕着一个“悲”字做文章, 诗人因秋景而悲, 因多病而悲、因艰难潦倒而悲。
字法,即练字,为一句话选择合适的字和词。句法,就是把选好的每个字词,在一句话中的安排调度。
例如《鹤林玉露》评价:
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四、对于登高的批评
有褒扬的,也会有批评的。
明朝的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一》就说到:
七言律不难中二联,难在发端及结句耳。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王世贞说自己喜欢杜甫这首登高,只是结尾处有点弱。
《五色批本杜工部集》:
起结皆臃肿逗滞,节促而兴短,句句实,乃不满耳。
明代胡震亨《唐音癸签》说:
无论结语膇重,即起处“鸟飞回”三字,亦勉强属对,无意味。
首联因为首句就押韵,所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哀、回都是平声)并不是完全对仗。抛开平仄不谈,胡震亨认为猿啸哀与鸟飞回,虽然意思相对,但是没有余味,过于刻意。
结束语
杨伦认为《登高》杜甫的七言律诗中最好的作品,胡应麟则说这首诗不但是整个唐朝七律的第一,还是古今七律第一。,
不过宋朝的严羽把崔颢的《黄鹤楼》评价为第一,明朝的何景明 (字仲默)取沈佺期的七律乐府诗《独不见》为第一。
可见读者的欣赏眼光是不同的,您觉得哪首是第一呢?
@老街味道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全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我们再来看一下历朝历代各大名仕对此诗的评价。杜甫《登高》一诗,历代名家批评无数,大体都作激赏之态,但总归分成两派。
第一派是认此诗为古今第一七律者,如宋之刘克庄;明之张綖、胡应麟、周珽;清之杨伦等人。但很多人都是寥寥数字以附前人,只周珽之《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胡应麟之《诗薮》略作详言:
作诗大法,唯在格律精严,词调稳契,使句意高远,纵孜孜可剪,何害其工?骨体卑陋,虽一字莫移,何补其拙?如老杜”风急天高“乃唐七言律诗第一首。……“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元人凭此诗云:”一篇之内,句句皆奇,一句之内,字字皆奇;亦有识者。
但实际上通篇顾左右而言他,虚空借喻如海底珊瑚、无人来学、字字皆奇者云云,但所谓奇在何处?不可学在何处?云山罩雾不能得见。不过《诗薮》在别处提到前后以“飞扬震动”对结句“冷软收之”,以得见“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尚是见地。
至于周珽之《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云:
吴山民曰:次联势若大海奔涛,四叠字振起之。三联“常”、“独”二字,何等骨力!周珽云:章法句法,直是蛇神牛鬼佐其笔战。
点“常”、“独”二字,颇有见地,但依然汲汲于某联、某句,未曾放眼全局剖而分之。不过古典文学理论一例如此,过多强调“一言通万言”,不曾微著互参,这点也是东、西方文学之同异。
第二派则认为杜此诗仍是“白玉微瑕”。
如明之王世贞:
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明·胡震亨
《唐音癸签》无论结语膇重,即起处“鸟飞回”三字,亦勉强属对,无意味。
明·王夫之
《唐诗评选》:尽古来今,必不可废。结句生僵,不恶,要亦破体特断,不作死板语。
这部分是对此诗结局不大满意。《登高》全诗四联皆是对仗。而结句较之前文之万里悲秋、无边落木,便看起来“微弱无力”。但实际上第七句开始便整合全篇,“繁霜鬓”呼应“常”、“百年”之语。“艰难苦恨”则将前文列举之景全翻作“己身之经历”,可谓一字一顿;但唯有结句“潦倒新停浊酒杯”玩味再三,终略拖沓累赘。但老杜另一首亦作对仗结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却神来妙笔,相较之下,登高第八句还是略作刻意。
以上,便是古今诗话对于《登高》一诗的大体态度。
以上便是两派的看法,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诗词的意义是在于工整押韵还是传递给后人自己的人生见解。我认为最好的诗句一定是能够引起共鸣的而不是对仗工整的。所以即使很多人认为此诗有瑕疵,但是我认为此诗真乃绝句!!!
公元767年,杜甫五十六岁,这一年,他身在夔州,秋风凄凉的某一天,他独自一人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极目远眺,目之所及,皆是萧瑟的秋江之景。杜甫心中百转愁肠,也许他此番登高,是为了抒发自己心中的惆怅,可没想到看见这样的景色,忧愁不减反增,他不由得感慨自己的身世飘零。杜甫心中的悲哀,已经深入骨髓,这是他的壮志难酬,是他的人之将死,一事无成,也是他的老病孤愁。秋景是如此的荒凉和萧瑟,就跟他荒凉的心一般,情景交融之下,悲伤之情呼之欲出,一发不可收拾,杜甫便写下了这一首《登高》。
后世人常常替杜甫不值,因为他在官场上浮浮沉沉一生,最终还是病死在一首小船上,“坎坷”已经不足以形容他的一生。其他人尚且有其他的兴趣爱好,能够聊以慰藉,杜甫却真的一生都在为官场奔波。我们看看历史上众多文人,陶渊明碰壁之后,便开始投身自然生活,山山水水过一生;李白碰壁之后,虽然不死心,最起码心情还是比较豁达的,好酒相伴,四处游玩;而苏轼就更不必说了,他对这些事情看得很开,不如意的时候,煮煮“东坡肉”,岂不快哉。再看看杜甫,后人都替他憋屈,在官场上混得最差的,就是他了。
所以说能有这样的感慨,也不足为奇,在《登高》一诗中,杜甫头一句就开门见山,渲染悲凉的气氛,“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两句动静相结合,仿佛给人构造了一幅冷色调的水墨画。“急”和“哀”两字,将诗人悲伤情绪来的快速描写了出来,也让人一下子跟随诗人,进入带那样悲伤的情绪之中。而第二句更是营造了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清沙白”,这是一幅肃杀的画面,“鸟飞回”,鸟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不断的盘旋,凄凉、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颔联表现的是夔州秋天的特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萧萧而下的落叶,还有吧奔腾不息的长江水,在这样的景色之中,诗人深沉的抒发自己的情感。“无边”的落木还有那“滚滚”的长江,形象而又生动的让人联想到落木的声音,也想到了长江的波涛汹涌,而在这样的景物描写之中,诗人传达的是光阴易逝,是他的壮志难酬。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个“万里悲秋”便让人感觉到,悲怆之情扑面而来,“常”字更是说出了,这样的悲伤之情,时常与诗人相伴。一个常常陷入悲伤中的人,即便是强颜欢笑,其悲伤之感也是不言而喻,浮现脸面的,想必诗人的悲伤之情非常的强烈,无法派遣,才会目之所及都是悲伤的景物。“万历悲秋”是抽象的,诗人在此仿佛是将它拟人化了,这悲伤的情绪与诗人作伴,一方面是诗人的忧伤之深,一方面也是诗人的孤独,他独自一人,唯有悲伤相伴。
历尽了艰难和苦恨,双颦也长满了白发,满心都是哀伤之情,却偏偏停下了消愁的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伤秋之时,有感而发,写自己的年老多病,抱着这样的病躯,独自登上高台。此处并非家乡,而我只是异乡人,这样的情绪油然而生,“艰难苦恨”四字,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痛苦和郁闷,万千愁绪无法排解,以至于白了头发,身心俱疲。
人们常常在登高的时候感慨,在秋天的时候感伤,杜甫的一生也实在是艰难,不然啊,谁会这浩荡的秋江之景前,又哭又恨呢?
最后我想起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多少有才华的人因为战乱被埋没,人生短短数载满腔热血得不到施展是何等的悲哀!
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幸福的时代,更要努力拼搏书写自己人生的华丽乐章!
其他网友回答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至今背来都朗朗上口。一是格律严谨,
二是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伟大的作品,重要的还是诗中的气象、情感、意境,才是一首诗的核心。
最喜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不尽”,赋予了秋景无穷无尽的时空感,“萧萧”、“滚滚”,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如见长江汹涌之状。在这广大苍茫的时空中,个人是渺小的,无形中传达出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其他网友回答
还是用古诗来评价《登高》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对作者的了解,也只是从诗句和遗留下来他的人生背景去解析,根本不能全面追踪到他那时真实的生活,时代的心情和思绪。
站在自己的时代,思维,文学,境地去对古人说好说坏,论长道短,未必是精准言论,意义也不大。
人,尤其是出名的人,智慧的不成名的人,五味俱全的感受可在字列行间,也不是字列行间能诠释一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