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最早立谁为太子(孙权的太子是谁)

网友提问:

三国中孙权是怎样的人?孙权为何立最小的儿子为太子?

优质回答: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就是孙权,而且这句话是曹操说出来的,意思是生个儿子就要像孙权一样。那么孙权在三国时代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首先我们知道孙权是能上位,完全是因为孙策早亡。孙策曾在临终前对孙权说,打天下你不如我,稳固江东我不如你。孙权在周瑜、张昭的辅佐下,渐渐稳固江东。并且在赤壁之战中,打败了曹操。后来趁着关羽北伐之际,让吕蒙一举夺得了荆州,至此孙权确立了东吴的地盘。但是孙权此人薄情寡义,称帝之后,追封它哥哥为长沙王,自己却当了皇帝,要知道孙权的位子是孙策让出来的,可是孙权不记旧恩。而东吴四大都督的后代,孙权对他们也不是很好,由此可见孙权薄情寡义。

其次孙权晚年昏庸,根本不信任手底下的将领,反而设置了一个官位,天天监视手底下的官员,此时的孙权货真价实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了。在长子孙登去世之后,孙权利三字孙和为太子,但是又册立四子孙霸为鲁王,而且两人的待遇都一样,手底下的官员也分为两派,相互争斗。最终导致两宫之争,孙权废掉孙和、赐死孙霸。再加上孙亮前面的几个哥哥接连早亡,最后孙权只能立最小的儿子为帝了。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补充,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谢谢。

其他网友回答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郡人,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氏。

继承父兄孙坚和孙策的家底,在群雄割据的东汉末年打下了江东基业,后登基为帝,是为孙吴大帝。

孙权家族世代在吴地做官,可以说是一方豪强,底蕴深厚。在孙权出生的时候,其父亲就已任下邳县的县丞。搁现在那也是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级别,一县巨头呐。公元191年,孙坚奉袁术之命征讨荆州刺史刘表,不幸战死。年仅9岁的孙权从此过上了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日子。

年少的孙权为人性格开朗,宽宏大量,仁义但不优柔寡断,崇尚侠义,喜欢蓄养贤才,因此渐与其父兄齐名。他常跟随在哥哥孙策左右并参与内部事务的决策,其才能凸显令孙策都自叹不如。196年年仅15岁的孙权被任命为阳羡县县长,为政有声有色,才能凸显四方。吴郡太守朱治察举他为孝廉,扬州刺史严象举其为茂才。后又代理奉义校尉。其哥遇刺身亡后,18岁的孙权接替其位统领江东大地,被东汉朝廷册拜为讨虏将军,兼领会稽太守,驻守吴郡。平叛乱,理内政,招贤纳士渐渐稳定了江南局势。

229年,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城)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孙吴王朝正式建立。

基业已定,为了传承就绕不开一个继承人的问题。在229年孙权称帝时,便立孙登为皇太子。孙登德才兼备多次劝谏孙权,对时政多有匡弼。镇守武昌时,处理政务谨慎得体,是一个合格的帝国继承者。然而在241年,孙登去世,年仅三十三岁。长子孙登逝世后,孙权的三子孙和被立为太子。可能有朋友就有疑惑了,为什么要立老三为太子呢,老二去哪了?孙权次子孙虑,自幼聪慧,多才多艺,深得孙权器重喜爱。然而天妒英才吧,232年年仅20岁的孙虑去世。所以在长子孙登去世后,三子孙和此时便序齿为长。

由于孙权晚年在继承人的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公元252年孙权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