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曾经说过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叔本华说人要么寂寞,要么平庸)

网友提问: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优质回答: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我理解为:人在群体活动中,不可能保持独立的思想,受别人影响越多,越贫庸。人多的地方气场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气场大的影响气场小的,共同也可哄抬一种气氛。人在这种时候都是不由自主地在做,随众或犯错。一般人不会有自己的主张。这时,庸俗或可认为是随大流吧。

一个独立的人是孤独的,产生思想需要安静和大量的时间来思考、来产生悟性。他鹤立鸡群,或立于高山之上,俯视人间万物。

自古名山僧占多。僧人、道士、隐士为何选择深山隐居?理由是不与俗世同流,在一个远离人群的地方超凡脱俗。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把生活比作一块地,它既长草,也长花。是花看不起草,还是草看不上花。

其他网友回答

不知道原文是什么,也不知道上下文语境,所以我就按照汉语的意思,结合我对叔本华的理解,强行回答了。

叔本华说过,人生受到欲望的支配,要么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痛苦,要么得到满足而无聊。因而人生就像钟摆一样,从痛苦到无聊,再从无聊到痛苦,循环往复。

其实,把“无聊”和“痛苦”换成“庸俗”和“孤独”也可以理解。那么支配人生的就不是“欲望”而是“自由意志”了。没有“自由意志”的人,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当然终其一生难免“庸俗”;而那些有着强烈“自由意志”的人,其“鸿鹄之志”以及“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品格,让他们“孤独”无比。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那些格调过于低下的人也会“孤独”。但是,我认为叔本华的“孤独”肯定是前者。

人生要安于孤独,拥抱孤独,远离庸俗。

其他网友回答

庸俗而不哗众取宠,不随波逐流;孤独而不孤陋寡闻,不孤芳自赏。人生于世,难免有庸俗的场合,难免有庸俗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人不可学坏使坏,不能失去了本真;人生于世,也难免会有孤独的空间和孤独的时候,但是即使面对痛苦和不幸,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都不能意志消沉、精神不振,而应该勇敢地正视一切,带着乐观和自信,走出自我封闭的樊篱与空间,走向灿烂的阳光,走向希望的黎明!

其他网友回答

孤独改为“慎独”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