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过七夕节的(七夕节古人吃什么饭)
- 知识
- 2022-08-02
- 154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古代的人是怎么过七夕的?他们也会去吃饭吗?
优质回答:
农历七日初七日,牛郎织女在喜鹊搭成的“鹊桥”上,开启一年一度的相会。这牛郎本是个勤快的小帅哥,又有一头耕牛。在古代,牛是耕田最重要帮手的存在,加上勤快的小帅哥牛郎同学,那就是农耕年代农夫的偶像组合呀。而织女呢,则心灵手巧,善于银梭飞传、引线织锦,绫罗绸缎,手到功成。哇,这是古代女生梦寐以求的神操作呢。于是,牛郎织女成为全中国男男女女们心中的大神、大咖、偶像。我想这该是七夕节的起源吧?但七夕为何要全家举行“乞巧”仪式而且由女生出面呢?我想这是由于古代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造成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女生要嫁出去的,到了婆家,若没有两把刷子,恐怕要受欺负。因为古代要求女人“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也就是说,根本不允生女生独立自主,无法左右自己。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工。前三德好办些,只要忍气吞声,逆来顺受,言行端正则可。只是这个“妇工”指的是手上功夫的纺织、绣花、裁缝这些针线细活。也包括洗炒菜、做饭,有诗为证说“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羮汤。未谙姑食味,先遣小姑尝。”便明瞭了。那织女正好忒能织布,因此一家人商议,便派女生出面向织女乞巧,但其实是全家同庆七夕节的--再次以诗为证:
七绝《乞巧》,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诗中说是“家家乞巧”,是全家人的事。
那么“穿尽红丝几万条”始于何时呢?答案是汉朝。据《西京杂记。十六》说“汉彩女(彩女就是宫女)常以七日七日穿七孔针(针名七孔针,有7个针眼)于开襟楼(开襟楼是未央宫里一楼阁名),人俱习之。”这个习俗一直传到民国才肯罢休。今天我们男女平等,物质丰富,再也不用自己织衣服了,因此乞巧便失去了意义,转而注重牛郎织女会鹊桥,变成情人节了。哈哈哈,不过也蛮有意思的。
既然向织女乞巧,那总要举行个仪式呢。据洪潮和通书记录,在七月初七日条列里附注有“妇人思乞巧,摆设瓜果筵”中可知,是至少要用方桌一张,上面以碟盛五色水果及瓜。当然这瓜指的是可以当水果即食的瓜,如黄瓜、蜜瓜、西瓜、菜瓜…而不是要煮熟了才能吃的冬瓜、蒲瓜、南瓜们啦。瓜,籽多,取“瓜瓞绵绵,多子多孙”之意(我权自揣测的,不知道对不对)。仪式毕,就像中秋节赏月吃月饼般,一家人分吃供筵上的瓜果图个吉利。虽然农历初七日月亮出来较早,但乞巧是在夜里举行,而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太阳下山天还未暗,黄昏时便吃晚饭了。因此推测,大约乞巧仪式在明月当空晚上八九点钟举行。此时距晚饭已两三个小时,那些供品瓜果,正好做点心呢。
其他网友回答
1
古代人怎么过七夕,这个问题有意思。
其实,古代七夕和我们今天理解的七夕情人节,还是有差别的。
古代七夕,多指乞巧。
相传织女具有奇能百巧,所以每到七夕,女孩子们就在聚到一起,请教织女乞求智巧。
这种乞巧习俗,在汉代已有明确记载,《西京杂记》载,汉代女子在七夕这天“穿七孔针于开襟”。到南北朝时期,乞巧习俗已极为普遍。
2
《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到了唐代,这种习俗不仅在民间流行,宫廷中也广为流传。《天宝遗事》记载:“宫廷中过七夕,会用精美的锦缎做出百丈高楼,这高楼可容纳几十人。只见七夕当天,这高楼内陈列着瓜果、美酒和烤肉,而且还特意摆好坐具,专门供宫中女子祭拜牛郎星和织女星。
3
所以古代的七夕,是指祭拜牛郎织女情人相会,不仅吃饭,还吃到天亮,但都是对别人的庆贺。
不过这个节日在唐朝对七夕,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
那就是那句脍炙人口的白居易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这两句诗,是描述唐玄宗杨贵妃海誓山盟的句子,借用七月七日,就成了恋人之间表达爱意最好的时刻。
这样慢慢流传下来就发展成了中国的情人节,现在已经成为年轻人热衷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