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秦腔的现状和发展(你对秦腔改革的看法如何?)

网友提问:

你对秦腔改革的看法如何?

优质回答:

秦腔,流行于西北地区的地方戏曲,源 远流长,美轮美奂,和豫剧、黄梅戏、 越剧等剧种一样,在全国成为较有影响力的 地方戏剧。长期以来,扎根于广袤的黄 土大地,成为西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的 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可是近年来,随 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多 元文化的冲击,群众文化娱乐方式的多 样化,人的精神世界空虚狂躁等,使得 秦腔戏剧观众群体不断减少,秦腔戏剧 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冷落。秦腔冷清的场 面,暗淡的前景,使热爱秦腔戏剧艺术 的秦腔人感到了困惑和焦虑,力图通过 改革给秦腔开辟一条通畅的路子。于是 ,以陕西某知名秦腔研究权威机构为龙 头的秦腔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

没有改革就没有活力,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改革确实是秦腔戏迷的福音。但问题在于改革的方向是否把握得准确,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脱离了戏迷大众。那些所谓的秦腔改革主 要以改动唱腔为主,在唱腔中强掺杂进现代歌曲似的旋律。一句唱腔中,半像歌曲,半像秦腔。像歌曲,但没有歌曲流 畅的旋律和动听的韵味,像秦腔,但没有秦腔特有的原汁原味和独特的感染 力。整句听起来,像是听结巴人讲话, 有几个字流畅,有几个字打结,该快的 不快,咿咿呀呀的,像磨锯子一样,该 慢的不慢,像狗撵似的,实在难听极了 ,听的人怪难受的,怪别扭的。往往戏 还没有演到一半,观众就提凳子愤愤离场 。

秦腔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通过 改革,既要留住一直坚守在戏场的老戏 迷观众,又要不断地吸纳对秦腔戏剧没有 兴趣没有热情的年轻一代观众。这些改 革大亨们可能没有想到,秦腔之所以有 那么强的生命力,有那么大的魅力,就在于原汁原味的秦腔唱法,这原汁原味 的秦腔唱法,是秦腔艺术的精髓,丢掉 了精髓,那秦腔就不是秦腔了。这样 草率的改革,不但吸纳不了年轻一代的观 众,就连铁杆老戏迷也会被赶跑的。

不是说秦腔就不能改革,像老一辈艺术 大腕任哲中、肖若兰、马友仙、肖玉玲 、李爱琴等名家的秦腔改革,确确实实深 入人心。他们在改革中不但留下了脍炙 人口的秦腔唱段,而且还创造出了自己 独特的演唱风格,使一代又一代的戏迷 为之倾倒,为之着迷。关键是改革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使秦腔戏剧艺术更加精彩 更加有味更加吸引观众,而不是盲目 的牵强附会,哗众取宠。最起码的原则,就是要保留住秦腔的原汁原味。

为了保留住秦腔戏剧艺术的精髓,为了 让秦腔有着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秦 腔的未来,请秦腔改革大腕们一定要站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持认真负责 的态度,慎重改革。

下图分别为:(1)、秦腔戏剧中的武旦;(2)、秦腔戏剧中的小生;(3)、秦腔《金沙滩》剧照;(4)、戏场观众。

其他网友回答

任何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影响,形式内容千年不变是不可能的,但应从本质上不走样,继续保持其精华之本而结合社会文化变迁的人们精神变化需要而更加润色加彩才好,绝不是生搬硬套而不被溶化的所谓的新格式腔调,其结果就是不伦不类四不象,老少年令均接受不了。

其他网友回答

继承与革新是戏曲音乐发展的必经之路,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说过:不管是什么剧种,如果不进行改革,在当今社会是站不住脚的。

我试着采访过现代的年轻人,他们对于戏曲的印象大概是这么几点:

①听不懂

②节奏慢

③没见过

④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⑤《天仙配》是戏曲吗?

⑥现在还有人唱戏吗?(想了一会儿)哦~对了,前几年我在某某公园看到过。

⑦(反问我)你这品味够独特的啊!

⑧我们那里好像也有唱戏的,叫什么名字来着。

……

敢问,祖国的花朵已经不知道什么是戏曲了,你还在这评论秦腔的革新怎么样?

这就像当年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总有人觉得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青年秦腔演员李迎介绍,自秦腔革新后,他们举办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等一系列活动,多出了大批青年戏迷,他们自发组成了大学生戏迷团。

可见,秦腔革新并不是没有效果的,起码能够吸引青年戏迷。

楼上有个回答说:

秦腔是古老的传统文化,应该继承发扬和保护。随意改变将会使传统文化非牛非马,结果是四不像,秦腔不再是秦腔。

这个观点我是完全不赞同的,试想一下,如果几十年后秦腔连观众都没有了,秦腔剧团纷纷解散,那还拿什么来继承保护?

没有观众的秦腔,谁愿意去保护?你给发工资吗?

秦腔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广大的群众基础。现在青年群众不喜欢了,难道不应该随着观众的喜好而进行改良吗?

脱离的群众的东西,又能存活多久呢?

我是坚决支持革新秦腔的,因为秦腔需要新的血液加入,需要新一代的观众喜欢,那些反对革新的声音,必然会随着时代的推移而湮灭!

其他网友回答

我认为:这些年的改革是偏离方向,一定要保留原有的基本模式,不要借口没有年轻市场,学学京剧的传承,叫秦人羞愧难当!在台词、台架、声腔、剧情等要变!现在的秦腔改的不伦不类,服装,版型,唱腔等叫人认不得了!好好听听老一辈的秦腔和现在所谓的秦腔进行对比,多看多听把各县各市精华挖掘出来,比如能走出去代表陕西戏曲艺术家学学,好好反省反省吧,我相信秦腔走的更远。

其他网友回答

我上了老年大学后学我们秦腔,老师说要把秦腔唱成歌剧一样美,过去吼秦腔对嗓子的破坏,但许多人习惯那种从胸膛冲出的声音,说唱的好卖力了,要想唱出那一声只有在愤怒时呐喊出心声。

我从小生活在凤翔秦腔的改革命,京剧的改革也是么样板戏中体会到的,样板戏也给我们六十岁的人种下了中国各大戏种。

去掉了冗长的唱腔和歌曲又有本质区别,特别是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那种吐珠盘圆润让我爱上。

黄梅戏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夫妻恩爱把家还,你我好比鸳鸯戏水,朗朗上口诗情画意。

秦腔《八年前,风雪夜,大祸从天降啊》,每一个字都要拖着长腔,字正腔圆,高昂往上走,这个段戏我已练了五十年了,用真假声也没唱好过。

那也是个大雪风飞的早上,我在凤翔西街小学天主教室里,硕大的欧式教室里坐了七十个四年级学生,教师在教这段戏,我这声音天赖之声穿透力强,又放开嗓子挣着吃力吼,又比别人高了几度,D大调了,又唱不上去急的我钻到桌下吼,让老师把我拉拽到宽敞有大柱子的走廊下,又跟出来一群同学一起训站。

天寒地冻又加上耻辱从心中涌起,老师又把我们拉到讲台上让唱,一下子唱的和李爱琴周仁回府一样美了。

也让我终生记住凤翔夏天在满街飘来高昂的秦腔的尾声,哦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你对秦腔改革的看法如何.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