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历史思维看什么书(读哪些书才能培养出正确的历史观?)

网友提问:

读哪些书才能培养出正确的历史观?

优质回答:

要培养出正确的历史观,前提是读的书籍三观要正。我建议,读的第一部史书,是中国历史上可信度最高的史书《春秋左氏传左传》。

孔子对鲁国国史进行笔削后,中国首部私家史书诞生。经过孔子修订之后的《春秋》不仅是史,还被赋予了儒家思想以及“春秋大义”,成为儒家六经之一。   

《春秋》极其简略,这类似于我们历史教科书中的书面文字。而历史老师讲课口述的内容,肯定比教科书更加丰富。与此类似,孔子讲《春秋》时的口头文字,就是传。正如《史记》所言:七十子之徒口授其传旨。鲁国史官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而失其真。便对孔子讲《春秋》时口述的内容加以编辑整理,成书《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后来儒家大师吴起又对《左传》做了增益。

也就是说,《春秋》是孔子讲学时的书面文字。而《左传》则是其讲学时的口述。后人将孔子口述之言整理成书。   

一、《春秋》大义与主旨 。  

《春秋》用语十分严谨,这就是“春秋笔法”和“微言大义。”   

《桓公十五年》记载:“天王使家父来求车。”此为贬天子——非礼也;诸侯不贡车服,天子不求私财。   

《隐公元年》记载的“郑伯克段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此为退诸侯,讨大夫。   

再以弑君为例:

“公子归生弑其君夷”,“卫州吁弑其君完。”书弑君者之名,是言臣之罪。

“宋人弑其君杵臼”,“莒人弑其君密州”,书不言弑君者之名,是言君无道也。

孟子的无道之君,人人得而诛之的观点正是源于此。   

甚至国君思念嫁与他国的女儿,与女儿见上一面,都要被孔子贬斥——“公会杞伯姬于姚,非事也。天子非展义不巡守,诸侯非民事不举。”

春秋笔法不仅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劝善惩恶。甚至把天子,诸侯,卿大夫的权力关进牢笼。约束和限制行政权里,今日谓之宪政。   

二、《左传》中的儒家思想。

1、礼治。   

儒家提倡依礼治国。何为礼?且看《左传》之解读:   

《隐公十一年》有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   

《昭公五年》有曰:“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   

《昭公二十五年》记载:游吉称赵简子揖让、周旋是仪,并非礼。“礼者,审行信令,祸福赏罚,以制生死。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民之所生也。是以先王尚之。”   

正如《礼记》所言,礼包括诸多内容。有道德规范:“道德仁义,非礼不成”;还有公俗良序:“教训正俗,非礼不备”;以及法律制度:“分争讼辨,非礼不决”;社会伦理:“君臣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师学之道:宦学事师,非礼不亲”;政治军事制度:“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追远慎终:“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庄。”   

礼还包括环境保护等内容,稍后解析。   

2、重视刑罚。   

正如上所言,儒家之礼包含了纲纪和法度。《左传》中的许多内容,也体现了儒家对刑罚的重视。   

《隐公十一年》记载:公孙阙与颖考叔有隙。公孙阙趁郑、齐进攻许国,颖考叔帅先登城之时,公孙阙却将其射死。但郑庄公并未追究公报私仇的公孙阙。《左传》评价郑庄公:郑庄公失其政也。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刑威,是以及邪。   

《僖公二十八年》中,详细记载了晋楚城濮之战,战后晋文公诛杀了渎职的舟之桥。君子曰:“文公其能刑矣,三罪而民服。《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不失刑赏之谓也。”

《昭公十四年》记载,晋国大夫刑侯与雍子争田,罪在雍子。叔鱼(叔向之弟)暂摄刑狱,雍子为得刑侯之田,将女儿送与雍子。雍子便归罪于刑侯。刑侯怒,杀二子于朝。晋国执政韩宣子问于叔向,叔向曰:“刑侯专杀,雍子知其罪而赂,叔鱼枉法。三子同罪,诛生戮死可也。”于是诛刑侯,尸雍子与叔鱼于市。   

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治刑,不隐于亲。杀亲益荣,犹义也。”   

通过以上可知,孔子即重视刑罚,又刑不隐于亲。 【孔子是双重标准:对于平民要求父子互隐。对于执政者要求刑不避亲。】  

《昭公二十年》记载,子产将死。谓游吉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轻而玩之,则多溺焉。”子产卒,游吉为政,不忍猛而用宽。郑人结伙为盗,祸乱郑国。游吉兴兵攻焉,尽杀之。郑盗少也。   

仲尼曰:“善哉,宽政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子产卒,仲尼泣之曰:“古之遗爱也。”   

儒家对刑罚的态度与法家的截然不同。法家主张夷族连坐,宁枉勿纵;儒家主张不罪无辜,疑罪从无。   

《襄公二十六年》有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与其失善,宁其利淫。这一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上承《尚书》,下启《荀子》。遗憾的是由于“百代皆行秦政治”,中国两千年来皆以法家宁枉勿纵的有罪推定论断案。直到1996年,中国才修改刑法:当证据不充分的时候。应当做出无罪的判决。2016年,聂树斌被枪毙20年后,被山东高院宣判无罪。标志着儒家的疑罪从无利于被告的无罪推定论,代替法家的宁枉勿纵。这是中国法治进程一次巨大的进步。   

在《昭公二十年》中,亦引用《尚书》之言: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同样遗憾的是,由于中国两千年来,皆是半部《论语》哄天下,半部《韩非》治天下。实行法家极端人治的主张——诛连夷族。儒家不罪无辜的法治思想被后世统治者们“遗忘。”   

3、爱惜民力,使民以时 。  

《左传》中有诸多儒家使民以时的主张。

《隐公七年》有曰:夏,城中丘。书,不时也。   

《隐公九年》有曰:夏,城郎。书,不时也。

《僖公二十年》有曰: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   

孔子书之,是为批判统治者征伐徭役耽搁农时。同时,对使民以时者,也予以记载。

《桓公十六年》有曰:冬,城向。书,时也。

《宣公八年》有曰:冬,城平阳。书,时也。

《襄公十三年》有曰:冬,城防。书,时也。

传文记载:鲁国原计划农忙之时在防地筑城,在臧武中的建议之下,等农时完毕后才动工。传文赞之——礼也。   《左传》中对每次劳役加以记载,表明了孔子鲜明的态度。赞扬使民以时,这是合乎礼的;批判使民不以时,这是违背礼的。  

4、保护环境。   

今天我国把保护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国策。其实早在2500年前时期,儒家就已提出这一思想。   

《桓公七年》有曰:春二月,焚咸丘。非礼也。   

《定公元年》记载,诸侯为周天子筑城之时,魏献子“田猎于大陆,焚焉。卒而还,范献子去其棺椁。”以示惩戒。   

《昭公十六年》记载:郑国大旱,屠击、祝款、竖拊祭祀于桑山,斩其山木。子产曰:“有事于山,艺山林也。而斩其木,其罪大矣。”随即夺其官爵与封邑。   

《礼记》中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等思想,又与《左传》相辅相成。“草木零落,然后如山林。不杀胎,不覆巢。田不以礼,曰暴天物。天子不合围,诸侯不群掩。”   

5、忠于人民。   

先秦时代,儒家提倡的忠本意为与人坦诚相待,工作尽职尽责。君民、上下级之间都可以互相尽忠。   

《桓公六年》有曰: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夫民者,神之主。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儒家提倡的忠是精华思想。但却被法家篡改为糟粕,只限于下级对上级尽忠,臣民对君主尽忠。以被法家化的忠君思想为基础,韩非提出了“君为臣纲”的三纲理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与儒家的主张形成鲜明对比。孟子曰:“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为心腹;君视臣如犬马,臣事君为路人;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为贼寇。”   

韩非甚至提出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邪恶主张——“主而诛臣,焉有过!”   

毒害中国两千年之久的,不是儒家。而是法家“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忠君思想,以及其三纲理论。去伪存真,还儒家思想本原。对当今的精神文明建设,文化的繁荣,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积极意义。   

6、反对人殉。   

孔子对秦穆公甚为敬重。但到最后,穆公却晚节不保,死后用人殉。以秦国贤良之臣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钳虎等一百七十七人殉葬。传文曰:秦穆公不为盟主,宜哉。死而弃民,况夺之善人乎?君子是以知秦不复东征也。秦穆公的一生英明,毁于一旦!   

《左传》中对符合君道之君给予歌颂:被儒家誉为楚之尧舜的楚昭王。晋国第一明君,八年之内,九合诸侯的晋悼公。      

《左传》是一部恢弘的先秦巨著:孟子读之,继承了孔子的君君,臣臣。即君守君道,臣守臣道。对无道之君,坚决诛杀,以利万民,定社稷;荀子读之,提炼出人性本恶论,并成为其思想的理论基石。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历史可以说一下。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老先生所著 《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先生根据 1961 年在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的八次讲演稿修改汇集而成,是老先生讲述他的史学理论 和治史方法的重要著作之一。

在阅读钱穆先生的 《中国历史研究法》时,经常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同时也 学到了钱老先生的治史态度和方法,所以此书是一本既有史学学术价值也有社会现实意义的好书。本文就读这本著作后的感受简析钱穆先 生的史学方法论。

钱穆; 《中国历史研究法》; 史学 历史是什么,怎么研究中国历史,研究中国历史的意义是什么,这 些是历代学史者孜孜以求的问题。

近代以来,许多学者对中国历史研究 方法展开了多种解释,《中国历史研究法》是钱穆 1961 年在香港的 8 次 演讲稿汇集而成,

本书包括八讲,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 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等 6 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中国历史 研究的大意与方法,每一分题,在其共同对象文化大体系下,各有其主 要内容,各自地位不同,分量不同。是作者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 叙述。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可以增加我们对历史学习的层次感和整 体感。一、钱穆其人 钱穆 ( 1895 - 1990 ) ,字宾四,1912 年改名为穆,笔名有梁隐、公 沙等,江苏无锡人。钱穆一生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出国留洋深造,他 是自学成材,先是在江南水乡无锡、苏州等地做了十几年的乡村小学和 中学教师,然后经顾颉刚的推荐,走向大学讲台成为大学教授。1949 年,钱穆只身前往香港,在 “两手空空无一物” 的艰难情况下白手起 家,创办新 亚 书 院,1967 年 移 居 台 湾。1990 年 逝 世 于 台 北,享 年 95 岁。 钱穆先生学识渊博,著作等身。

按现代学科门类来分,他的治学范 围广及史学与历史学、哲学与思想史、文化学与文化史、政治学与制度 史等等,在人文学科中可以称的上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按中国传 统的分类法,其学问兼及经、史、子、集四部,所以有人把他称为 “我 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 “最后一位读书人”。他以中国传统史学为基 本,吸取西方史学思想和方法来建设中国近现代新史学,他的以儒家文 化为本位的民族文化生命史学体系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是独树一 帜的。

二、《中国历史研究法》内容介绍 第一讲是如何研究通史。学史要掌握我们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对通史的掌握。懂得学习的方法,并明白学习的作 用。钱老认为历史有其特殊性,变异性与传统型。研究历史首先要注意 的便是其特殊性。另外研究时贵在能从异中求变,从变中见性,从外到 内,以期有深入的了解。 第二讲是如何研究政治史。从政治史的角度,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 讲述。政治制度对于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问题,随着君主制度的不 断成熟而不断改善,政治制度对中国的影响深远,怎么对待、怎么研究 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讲是如何研究社会史。社会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生活环境,也 因此社会问题总是人们最关心的。衣食住行,最基本的生活要素得到 后,人们才会想到其他的问题,比如怎么赚钱,怎么当官等,但是随之 带来的是更多的问题,因此怎么对待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讲是如何研究经济史。经济问题在中国一直是大的问题,中国 以农立国,只有农业生产为人生所最必须,也是最具低水平经济中所有 的积极价值者。农业与商业的斗争总是给政府和人民带来许多难题,中 国的经济问题怎么看待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

第五讲是如何研究学术史。中国历来不缺乏思想家,对于中国应该 以什么思想为主流这个问题,一直是大部分有学识的人们争论的主要问 题。学术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影响不浅。所以钱老认为欲研究中国学术 史,首先需要注重其心性修养与人群实践。其次必须特别注意学者的人 格,即学者其人本身。

第六讲是如何研究历史人物。历史是由人 “演”的,人是非常重 要的。一些人物的走向可能会影响历史的发展趋势。而对于人物的这方 面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讲是如何研究历史地理。历史等于演戏,地理则是历史的舞 台。任何事件都是发生不同的地点,好的地理位置对于军事、战争都是 十分必要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之伟大,正是在于其千百年来不仅是地 区扩大,同时将文化也随而推广。而且在不断推广扩大之下,同时也注 意保留着各地区的地域差别。

第八讲是如何研究文化史。文化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文化的 研究能看出我们的大体发展。

三、本书体现的史学观点

( 一) 中国人当知中国史 因为这么一个简单又充分的理由,我们必须好好学习中国史。我们 常常说这么一句话: 学习就要学以致用,而对于历史的学习更是如此。 历史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从远古到现代,一件又一件的历史事件,不 断地学习会让我们了解到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使我们对于自己的传统 的记忆变得有血有肉。“学习中国史,其根本就是找出中国历史的普遍 性、特殊 性,对 比 西 方,审 视 自 己,获得对于今天的我们更有用的 东西。”①

认识中国,我们要整体的看待每一个朝代,这是一部不能分割的历 史,任何故都是使它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哪里缺了都已不是 真正得中国。学习中国,我们首先要明白中国史对于我们的意义,学史 以明鉴,学史以致用。而对于中国史的学习,我们则喜欢用断代史的方 法进行划分和学习,每个朝代都有每个朝代的故事,人物不同,情况不 同,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我们理清中国所经历的事情。但这样的方法 往往使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过于分裂,对于知识也只仅限于块状,不能 形成整体感。 从众求异,从异求变,从最初的学历史到会看历史,从看历史到总 结历史,说历史,在从说历史到如何对待现在。这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 最终目的。

( 二) 中国历史总是由小部分组成,分析部分才能总结出整体 中国的历史大致可以分成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这几个方 面,学习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从大体上掌握一个朝代的主体。 政治方面,我们着重看的是政治制度的变更。从各国分立到分封 制,中国将进入了封建政治;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国又进入了大一统 时代,其中又有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行省制度,中国的地方制度在不断调 整,以适应日渐加强的中央集权,同时对中央的行政也逐渐加强控制, 两方面的措施并进以达到中央的高度统一。研究政治制度一方面,我们 要将其放在相对应的时代背景下观察,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懂得这些政 治制度对于我们如今的意义。 经济方面,可以说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对于中 国来说的意义非凡。

因为农业,中国得以有大发展; 也因为农业,中国 不能有大发展。农耕一直就是中国的立国之本,也因为国家的过分重 视,其他商业经济不能有很好的发展,特别是明清时候的资本主义萌 芽,受到了极大地压迫,所以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十分畸形。对于因农 业而带来的问题,我们必须认真看待。中国就是这么一个独特的国家, 有着矛盾的一切,而这一切需要我们用全新的眼光看待。

社会方面,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以汉族为多,但少数民族的势力也不 弱。民族关系一直就是个大问题。因此内部的战争问题也大多是围绕这 个方面展开,到底是汉族征服少数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征服汉族?问题在我国一直是历朝 “争吵” 的大问题。一般都是汉族赢得胜利, 但也有少数民族成功的例子,元朝和清朝就是实例,只是两者的差别是 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汉族的文化谁占上风,谁驯服了谁。

而在社会其他方 面,我们也可以从各阶级地位,人民生活变化程度等各方面去了解中国 的魅力。 思想文化方面,似乎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局势越乱,思想文化越 繁荣,社会越开放。前期的中国并不是一个十分安稳的国家,频繁的战 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地困苦,但文化却大多是往开明处发展,人人 想要自己的国家好,各个集思广益,为国家的发展想出各种方法,社会 也处于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之下。而后期的社会,社会安定了,思想却 局限了,各种条例和规矩把人牵往所谓的 “真理”方向走。

( 三) 英雄与时事的关系自古以来,我们都是以大人物的故事为特征来记住一个朝代,这似 乎就是所谓的英雄造时事,而时事也同样记住了英雄。不管这英雄是好 还是不好,都已经对历史产生了不小的作用。

在这么一个规则下,往往 乱世比盛世能产生更多的英雄,在乱世中总涌现出不少奇人异士,对一 个国家的走向产生了极大地作用。对于一个英雄是否成功,其实有很多 的看法,不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相联系。 我们常说,历史是由一个个鲜明的人物构成的,由这些人物改变历 史,创造历史,成就历史。“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对于人物总喜欢分一 个三六 九 等,把人物归 类,什么人应该怎么记,都 有 一 个 标 准 的 说 法。”② 其实这也只是我们的看法,历史是不会讲话的,评价也只是我们 人为地看待某一事物,某一人物。

作为后人的我们其实能做的也只是知 道、了解,懂得这其中的意义,至于评价,也只是很形式的东西,只是 便于我们记住这个人而已。漫长的历史中,有这么多的人物,或功成名 就,或碌碌无为,或遗臭万年,或流芳百世,我们要做的就是懂得他 们,这就是我们最好的行为。作者对于盛世与乱世中的历史人物的看法 是这样的: “我所谓的历史人物,乃指其能对此后历史发生的作用和影 响而言。而此等人物,在中国历史上,显然是生在乱世衰世的,更多胜 过治平盛世的。”③ 乱世给了当时的人们更多的民族危难感,能使人们产 生更多复兴国家的方法,都说多难兴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四、结语 钱穆先生是一位对待历史十分严谨的人,他有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以 及对于历史的独特的看法。我想正是有这样的基础,他才能总结出如此 清晰明了的八点。读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学好历史要借助一定的方 法,而这本书就包括了许多好方法。从整体到特殊,从点到面,从人到 事。前人的经验总是比我们边摸索边总结出来的要成熟的多,有用的 多,给我们在如今的历史学习方面以重大帮助。 当然,钱老的一些观点,我也并不完全接受。

《中国历代政治得 失》里他说相权制约君权,已经有点一厢情愿。在本书中,也有此类问 题。还比如说到经济,对中国历来的平均主义与重农轻商表示赞同,连 汉武帝的盐铁专卖也成了 “裁抑兼并”。④ 另外有点夸大了地理决定历史 论,认为中国的地理特征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形态,虽然有一定道理,但 是我认为不应该就此下肯定的结论,而应该综合各种因素进行考察。 总而言之,这本书将如何学习中国史的方法系统的阐述出来,对于 学习中国史有很大的帮助。

让我们明白,学习历史,并不是单单掌握方 法与材料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在学史之前对于为何学史、如何学史 有一番自己的看法,懂得其中的意义,根据这一意义来研究历史,掌握 方法,合理的运用所拥有的材料,从各方面进行研究,才能深刻的感受 到在历史背后所蕴藏而完成的文化。

其他网友回答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看法。在历史研究中,每当遇到重大事件时,特别是当事情发生或起起落落时,人们会问:这是真的吗?为什么会这样?这件事合理吗?这是不可避免的,还是偶然的?随着更多的问题,研究人员将更抽象地思考:历史发展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历史发展中有没有法律?历史发展有任何目标或目的吗?还有很多。通过这种方式,思维被推入了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哲学领域。可以说,历史观是关于历史世界观(包括宇宙论)和认识论(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属于哲学思维。哲学思想最初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哲学,但他们没有在抽象层面上澄清,他们甚至没有考虑过抽象。然而,当他们遇到生活中的特定问题时,他们就不会有意识。做出判断和决定。历史学家也是如此。他们都有自己的历史观。但是,有些问题不确定,不能系统地表达。但是,遇到特定的历史问题时,他们会做出选判断。

历史的概念也被称为“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基本观点、一般观点是世界观的一部分。世界观和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的、是相互限制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是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基本问题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相反的历史观:唯物史观和理想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是历史的唯一科学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可以积极地抵制社会存在。它指出社会历史是一个客观的辩证发展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的最初发展。资源;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力军。唯物史观的确立打破了理想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主宰世界的局面,是历史观念的巨大变化。理想主义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了社会的存在,否定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描述了个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理性或“绝对精神”、“上帝”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认为少数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其他网友回答

中国只有读毛泽东选集才会让人不迷失方向。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读哪些书才能培养出正确的历史观.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