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为什么被称为诗史和诗圣(历史上和杜甫诗歌水平相当的文人不少,但为什么只有杜甫能封圣?)

网友提问:

历史上和杜甫诗歌水平相当的文人不少,但为什么只有杜甫能封圣?

优质回答:

杜甫的这一生,又可谓不是艰难和流离呢,安史之乱下的杜甫,看着国家一步步从繁盛,慢慢衰落,直至黎民百姓们叫苦连天。而杜甫的创作施展过程,也可谓说是呕心沥血,却又无法向朝堂向百姓反映。这样的杜甫,因为感概国家的千变万化,和不知道给怎么帮助百姓的无能为力之感,决定回乡探望妻儿,寻求内心的安慰和踏实只感情,却竟是悲痛欲绝的哀鸣。决定回乡,却发现自己的儿子,早已远去再无相见之日,也发出了“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的悲叹之感,让人落泪又辛酸。这样的诗句,这样悲痛的人生经历,都好似给了杜甫不一样的灵魂曲,让他的作品,从生活点滴角度,让我们看到了这世间的各种疾苦和百态之像。这其中的意境,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才能够明白杜甫面对家破国衰时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吧!那一首首诗歌,无不是犹如怅然若失的情感,似博大宽广的胸怀,将杜甫的心态和期望,所在一语一言当中尽显,在一字一语当中扩散。

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诗圣,自己都无法满足于日常的温饱,却还是能够热情,用笔墨去展现自己的所见和期望。拨开历史的年代感和无尽的岁月,我们看到杜甫的著作不仅让我们现在的人为之赞颂,还影响了很多的名人,而这样的人生和社会,也造就了伟大的诗圣——杜甫。我觉得,从诗圣杜甫的诗中,我们读到的,又怎会是那爱国坎坷不平的人生路呢,更是“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复兴之愿,更是“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心境感悟。而从他这一生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为什么他能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了。

其他网友回答

我想历史上和杜甫诗歌水平相当的文人首先就是“诗仙”李白吧,然后还有“诗鬼”之称的李贺和“诗佛”之称的王维。

李贺有“诗鬼”之称,是与杜甫、李白、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名诗篇,著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作品风格关键词:绘影绘形,有写意传神、形神兼备之妙。

王维的作品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在诗坛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在王维的诗歌中,有不少采用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而且往往显得自然流畅,蕴藉含蓄。比如《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赠送亲友和描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如《送别》“山中相送罢”《临高台送黎拾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思》、《杂诗》“君自故乡来”等,千百年来传诵人口;《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在当时即播为乐曲,广为传唱。这些小诗都是五言或七言绝句,感情真挚,语言明朗自然,不用雕饰,具有淳朴深厚之美,可与李白、王昌龄的绝句比美,代表了盛唐绝句的最高成就。

李白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杜甫的著名诗篇:《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一般被称为圣人的人,都是符合儒家思想,忧国忧民,爱民如子,具有广阔的悲天悯人情怀的人。杜甫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抱有积极的入世热情,忠君爱国。自身身处困境之中,却还能关心广大和自已一样的人,这种博爱的情怀,是当得起圣人称号的。

杜甫把诗歌引领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无论炼字、格律还是声律等等方面,是前人无法企及的,包括后人也只能望其项背。杜甫把诗歌从士大夫的游宦生活引向了更为广大的民间和生活,另外他以深沉的眼光和思想洞察这个世界,他忧虑着的未来。

杜甫忧国忧民的心被后代文人所极度推崇,杜甫树立了一个光辉伟大的形象,甚至可以比肩上古孔孟。所以称为圣。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所表现的就是这种博爱情怀。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杜诗是集大成之作。从题材、内容、风格、造语、章法各个方面都极为突出,成就极高。所以只有他被称作“诗圣”也只有他当得起“诗圣”之称。

其他网友回答

就像今天的官媒,各种诗刊一样,所有总编,社长都成了著名诗人,文化人,其实他们大多是投机分子和御用文人,诗与文只是他们攀爬的一块跳板。唯有杜甫不在圈内。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前者大多成了过客,而杜甫的心和笔,一直关注着自己和老百姓的生命以及当时的社会!所以杜甫成了诗坛里的真金!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有一千四百多首,这些优秀诗篇真切地反映了唐代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阶级矛盾,抨击了统治者的横征暴敛,表达了对下层人民的疾苦寄予诚挚的关怀和同情,抒写了美好的愿望和牺牲精神。“吾庐独破死亦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因此后人称誉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当之无愧的。杜诗在艺术上有极高的成就,诗人善于选取典型的生活场景,高度概括而又生动形象地反映现实,意境开阔,情感深沉。他首创的"即事名篇"乐府诗,直接推动了中唐以白居易为首的新乐府运动。因之,他的诗圣的地位,别人是无可替代的。

其他网友回答

在我看来,杜甫被封为“诗圣”的原因有两条,一是杜甫对中国诗歌文化的贡献让他当之无愧,二是杜甫本身的伟大人格,经过后世的推崇和历史的沉淀,逐渐帮助他走入“圣坛”。

没错,要论诗歌水平,的确有很多人和杜甫不分伯仲。

尤其是唐代,星光璀璨,光知名诗人就有2300多人。杜甫之前有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李白等,之后还有白居易、李商隐、杜牧,甚至一个“身世不明”的张若虚都能靠一首《春江花月夜》赢得“孤篇压全唐”的美誉。

然而,“封圣”并不是比谁作诗水平高。

在儒家的语境下,“圣”的标准特指《左传》提出的“三不朽”境界:“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用白话讲就是:学问好、成绩大、道德高尚,才能被封为“圣人”。

清人段玉裁曾专门考究过“圣”字的演变,他总结出“圣”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德教万民”之“通圣”,二是“精通一物”之“专圣”。

“通圣”的标准太高,因而人数很少,大多是先秦上古先贤,如“至圣”孔子、“亚圣”孟子,以及尧舜等上古“圣王”。

在民间的心中,流传更多的是把一事做到极致的“专圣”。例如写出《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基本原则的张仲景,被封为“医圣”;将“隶、草书、行、楷”熔炼升华、自成一家,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王羲之,被封为“书圣”;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极大推动中国茶文化发展的陆羽,被封为“茶圣”。

杜甫对于中国诗歌的贡献,甚至对于中国文化和史学的贡献,大到难以估量。杜甫的“封圣”,至少从“专圣”的角度,受之无愧。

而经过后代文人的推崇评述,杜甫的形象已经从“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天才诗人,上升为“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近似“素王”的形象,成为士人精神追求的最高象征,步入了“通圣”的行列。

杜甫对中国诗歌文化发展的贡献,功不可没

杜甫能被封为“诗圣”,写诗的水平自然是登峰造极。

韩愈曾把杜甫和李白并列,当做唐诗的巅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元稹则更极端,说:“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子美是杜甫的字。元稹认为,论写诗,杜甫的水平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也是“前无古人”了。

杜甫诗最大的成就,是律诗。炼字精准、对仗工整,意象美、音韵美堪称古诗的巅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的律诗巧夺天工,有种浑然天成的感觉,合律而不受音律的束缚,对仗而看不出刻意的痕迹。

更可贵的是,杜甫的律诗大大拓宽了律诗的题材范围。

在杜甫之前,律诗因其特有的音韵之美,主要被诗人拿来表现山水、宴游、咏怀等主题。而对于有完整逻辑的叙事题材,律诗则多有束缚,很少有诗人敢于尝试。

然而,杜甫却开创了用律诗记叙实事的先河,而且开创即是巅峰。他的《北征》、“三吏”、“三别”等名篇都堪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一方面,细腻的笔触深刻地描绘出民间苦难,另一方面,格律的工整又让他笔下的历史兼具诗的美感。

同时,大量的现实取材让他的诗开创出诗歌的新诗体,并直接促成了中唐时期的“新乐府运动”,深刻影响了后世白居易、元稹等人的创作风格。

是诗,更是鲜活的民间历史

古人记述历史,大多是以王侯将相为主线,记录统治阶级的变化脉络。而对于民间兴衰,几乎没有细节刻画的留存。而杜甫大量的诗篇,以现实为题材,细致入微的描述在大的历史变迁下底层人民的生活群像,恰好是民间细节历史空白的最好补充。

杜甫经历的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唐朝的由盛转衰,其中最关键的是公元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

杜甫是“安史之乱”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受害者。在前后20多年的动乱年代里,他见证了民族矛盾、统治者和底层人民之间的矛盾、统治者内部之间的矛盾的深刻交织和激烈爆发。在“万方多难”的日子里,他辗转于潼关、秦川、西蜀,看到底层人民饱受兵役、战乱、背井离乡、家破人亡的苦难,写出了《悲陈陶》、《哀江头》、《春望》、《羌村》、《北征》、《洗兵马》、“三吏“、“三别”等现实诗,上悯国难,下痛民穷。因而,杜甫的诗又被称作“诗史”。

借用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的概念,杜甫的诗是“对于微观历史事件最好的文学式深描”。

杜甫的“圣化”是一个过程

尽管杜甫对于中国诗歌和历史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生前乃至到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杜甫并没有被尊奉到太高的高度,更别提“诗圣”了。

杜甫被后人封为“诗圣”,其实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

在学者刘志伟、李小白看来,杜甫成为“诗圣”用了近一千年,大致分为4个阶段:中唐雏形孕育期、晚唐五代形象塑造期、宋元地位隆升期、明代最终定型期。篇幅有限,这里我们不对杜甫“圣化”的时代背景做过多赘述,只重点说下杜甫“圣化”的最核心动因——杜甫自身伟大的人格。

提到杜甫,我们今天人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他的形象:一个瘦弱的老人,衣衫褴褛,面露愁容,望着悲凉的景色和流离的百姓,独自黯然神伤。其实他清苦、固穷的形象,在很早之前就已流传,最早见于《唐摭言》所载《戏赠杜甫》:

“饭颗坡前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形容何瘦生,总为从前学诗苦”。

然而,青年时代的杜甫却是一个出身名门、豪情万丈、志向远大的青年。他出身名门襄阳杜氏,年少时“裘马轻狂”、“壮游齐楚”,既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也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志向。

可惜,时局的黑暗让杜甫无法一展才干,在长安度过了10年挨饿受冻、屡遭碰壁的生活后,他遇上了“安史之乱”。国难当头,诗歌教化社会、鼓舞人心的作用尤为突出,杜甫继承了这条从离骚、建安风骨、陶渊明流传下来的传统,振臂高呼:“功名图麒麟,战骨当速朽”、“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同时,他遍察民间疾苦,为底层发声,写出很多现实主义的不朽名篇。

“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唐玄宗西逃,肃总于灵武即位。杜甫问讯后只身北上,“麻鞋见天子,衣袖见两肘”。苏轼曾高度赞扬杜甫的舍身忘死、忠君爱国,称他“一饭未尝忘君”。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在人生的最后11年,杜甫继续向西颠沛流离。即便如此,他也笔耕不辍,写了1000多首诗,抒发忧国忧民的哀思,为时代、国家、人民呐喊,其中不乏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高》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他彼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

纵观杜甫一生,他身上体现的清贫固穷、心系天下、忠君爱国、先人后己的精神,与儒家传统价值观不谋而合,再加上诗歌造诣上如前文所述的登峰造极,杜甫在后世越来越多地被推崇,成为士人争相模仿的对象。在晚唐,杜诗被赞为“诗史”;在宋朝,“千家注杜”,杜甫的诗格与人格完美融合;在明代,“造圣运动”兴起,杜甫也最终获得了官方的认可。

结语

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工整对账、浑然天成,把中国律诗推到了新的高度,直接影响了新乐府运动的发展。杜甫的诗广泛取材于现实,将唐代底层人民在历史变迁下的生活群像深刻的刻画,艺术化地填补了民间历史的空白,因而他的诗也被赞誉为“诗史”。同时,杜甫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奉献,让他在后世逐渐得到推崇,经过历史的沉淀,杜甫最终超越屈原、陶渊明、李白等人,成为“诗圣”的不二人选。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馆君,欢迎关注,在【极简图书馆】一同体验读书的乐趣~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历史上和杜甫诗歌水平相当的文人不少但为什么只有杜甫能封圣.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