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铸12金人的目的(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金人?)
- 读后感作文
- 2022-06-18
- 97热度
- 0评论
网友提问: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金人?
优质回答: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确立皇帝的称号,在天下施行郡县制之后又颁布了一道诏令——将全天下的兵器都收缴到咸阳销毁,用这些武器铸造了十二个金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它们每个重达千石(《三辅旧事》说“各重三十四万斤”,又有记载说是二十四万斤,现代学者统计,这些金人可能重量不一,其重量折合现在的三-九万吨之间)。三国时期的著名史学家谢承(孙权的谢夫人的弟弟)在他所著的《后汉书》中说,这些金人都叫翁仲(铜人,翁仲,翁仲其名也)。
而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汉书·五行志》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即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21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也就是说,秦始皇铸造十二金人是为了模仿出现在临洮的十二个巨人。第二个原因则是秦始皇为了避免天下再生干戈,干脆把全天下所有的兵器都集中销毁了(正如秦始皇在琅琊台刻石中所说“黔首安宁,不用兵革”)。
可惜的是,这十二个金人在后世全部都被销毁了——《三辅旧事》记载,这些金人“汉代在长乐宫门前”,而后汉董卓进京之后就将其中的十个破坏掉铸成了钱币(《三国志》记载董卓“椎破铜人及钟鐻,以铸小钱”),剩下的两个金人则被移到了清门里,后来后赵武帝石虎将它们搬到了邺城,前秦宣昭帝苻坚再次把它们搬回长安之后下令将其彻底销毁(董卓坏铜人,馀二枚,徙清门里。魏明帝欲将诣洛,载到霸城,重不可致。後石季龙徙之邺,苻坚又徙入长安而销之),存世六百年的十二金人此时便彻底消失了。
其他网友回答
陈胜吴广起义后,吴广率兵攻打荥阳。周文趁着秦军主力被吴广牵扯住,绕过荥阳夺取了函谷关,大军一路推进到戏水东岸。此时的周文已经从出发时的千人,发展到了战车千乘、士兵十万。秦国首都咸阳就距离200里,只要周文渡过戏水,秦国灭亡指日可待!
曾经跟随楚国项燕大破秦国李信的周文,却在戏水东岸停滞不前。也就是因为周文没有渡过戏水,给了秦国最后的喘息时间。章邯将骊山的囚徒整编,大破周文。周文采用偷袭的战术,肯定会要速战速决。周文不是不想继续前进,而是无法突破秦军的防线。周文的大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很多人都是没有兵器的,充其量手中只有根木棍而已。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之后,充分意识到他的大秦帝国根基不稳。所以秦始皇采取了大肆神话自己的策略,做出了几项部署。
一个是借求仙之名东巡,封禅泰山、刻勒碑文,以此来巩固东部地区的稳定。另一个就是收缴天下兵器铸造十二铜人。十二铜人铸成之后,民间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兵器了!就算周文短短时间聚集起十万人,也是无法与大秦的正规军抗衡。
秦始皇作为一代君主,自然知道“国之重器不可示人”的道理。秦国的危机当然不能公布天下。所以秦始皇假借铸铜人之名,收缴天下兵器。既可以以铜人增加自己的权威,又可以将不安全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可谓一举两得。
【每篇文章都是脑中迸出的小火花。】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寄暇学宫】
其他网友回答
史料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经铸了十二个金属铜人,史称“12金人”,叫金人实际它是铜的,铜人是中空的,就放在阿房宫外。
铜人的重量,大小不一,大的铜人重量在87吨以上,小的铜人在30吨以上;高的铜人有5丈左右,合现在13.7米,矮的也有3丈,相当于现在的8.12米。
这12个铜人现在我们只能通过文字来认识(如下图),据说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在攻克咸阳时,火烧阿房宫,连同12铜人也烧毁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三国时董卓进京专权,把其中的10个铜人融化铸了铜钱。剩下的两个铜人,后来被三国时魏明帝曹睿想搬运到洛阳,当运到霸城时,由于太重工匠们说什么也不干了,曹睿只好放弃。
到了五胡十六国时,前秦苻坚统一了北方,他又把两个铜人运回了长安销毁了。至此,存在世间大约600年的12个铜人彻底被销毁了。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12铜人呢?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说下秦始皇为何选择铸造12个,而不是14个或者其它数字呢?这里面其实是有讲究的。
中国历法上有12地支,地支代表着统一的大地,大地又分为“四面八方”,四面和八方加在一起,也是12。
人有十二生肖,一年有四季,一季有3月,一年是十二个月。12个月循环往复就是千秋万代。
秦始皇选择铸造12铜人的寓意就是统一天下、让秦国国胙千秋万代。
秦始皇铸造十二铜人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种说法:
一、“收缴兵器”之说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意思是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防止人民反抗而尽收天下之兵器,融化铸成了12个大铜人。
秦始皇如何想到了“收兵器,铸铜人”这个办法的呢?原来他听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
这首童谣是什么意思呢?
在古代,“渠”有“大”的意思,那么“渠(大)去一”就是“人”了。“显于金”,就是依附金器就可以显赫。“百邪辟,百瑞生”就容易理解了,意思是坏的去好的来。
连起来意思就是说,“人要想出人头地显赫一时,必须多造金器。”
有鉴于此,秦始皇铸造了象征秦国千秋万代的十二铜人。
二、秦始皇迷信之说
据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秦国临洮这个地方,出现了12个身穿夷狄(胡人)服装的巨人,这些人身高有5丈,穿的鞋有6尺长,他们警告秦始皇不要恣意而为,残酷暴虐,不然就会遭到报应。
但在第二年,秦国非但没有发生灾害,反而灭了六国,统一了天下。因此秦始皇便认为那12个巨人是天兆祥瑞,便下令销毁天下兵器铸了十二铜人。
秦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夷狄服,凡十二人,见无临洮。天戒若日,勿大为夷狄之行,将受其祸。是岁始皇初并六国,反喜以为瑞,销天下兵器,作金人十二以象之。——引自《汉书·五行志》
三、“防止民变,粉饰太平”之说
秦始皇为什么要收兵器而不是采用其它铜料铸造十二铜人呢?说到底就是害怕老百姓起来反抗,那时候的农具或者武器都是铜制造的。
收兵器铸造“纪念品”早有先例,春秋时鲁国的季武子曾经写道:“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
意思是说,鲁国曾经把缴获齐国的兵器浇铸了一口大钟,上面刻着鲁国战胜齐国的过程。秦始皇根据前人的经验,效仿鲁国那样浇铸了十二铜人。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具体是哪一种只有秦始皇知道。据说秦始皇从秦陵发出了一条信息:“我是秦始皇,打钱,我告诉你是那一种说法,开户行×××…(哈哈)
文/秉烛读春秋
其他网友回答
收交六国兵器,以防民变。
其他网友回答
销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
目的很明确,不允许老百姓有可以反抗的武装力量,他认为才可做到天下太平,万世基业!
可哪成想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斩木为矛。
所以说啊,仅靠武力威慑统治是下下策,万万不可能实现的。人被逼急了什么都干得出来,做任何事都要循序渐进,政策制定和施行过程一定要灵活多变,弹性足够!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十二金人.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