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杜甫颠沛流离,为何不考取功名?)

网友提问:

杜甫颠沛流离,为何不考取功名?

优质回答:

谢邀。说什么都是猜测。没有当时的和現在的官方定论。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老爸官职是司马,祖父也是官员有名诗人,也可以讲是做官世家,可惜他父亲死得早,家业败得快,他考过几次试都不合格,后来年纪大才考上做了小官参军,从资料上看,他做官没天赋,做不了大官,后来他诗名盛,写了几首赋赞皇帝而得到赏识随侍在皇帝身边,但他又支持皇帝不喜欢的大臣,得罪皇帝而被借故调走,他走的时候是安史之乱造成的十几年社会大乱,流离失所贫困交加衣食不全,等于流浪乞儿了,他五十八岁就穷途潦倒而死,除了时势,同个人性格导致贫困有极大关系,不然他也不会写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么多反映唐朝社会腐败社会现象的诗篇描写了,伟大豪放浪漫的诗圣李白差不多是从不写这些现实社会衰嘢的,人性本质上都是喜欢好嘢!報喜不報忧!

中国唐朝历史上这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最后都是短命潦倒式微而不为人知就死了,看他们的传记真是令人欢喜又伤心,百感交集!

其他网友回答

先说说杜甫的颠沛流离。

杜甫出生于公元712年,大士族家庭,正是盛唐时期、玄宗开元年间。

杜甫小时候家境尚可,父亲是山东兖州一个官员。因为良好的家庭氛围,杜甫“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十五岁的时候,无忧无虑的快乐着,“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杜甫青少年时期,基本也在漫游中度过。出临沂,游吴越,赴洛阳,漫游齐赵之间。可以说,这一时期的经历跟古代很多文人相似,游山水名胜,养浩然之气。

公元744年,杜甫这年32岁了(放在古代,已是中年)。在此时,他与李白在洛阳相遇,结下深厚友谊,并相约同游梁、宋。有诗言其友谊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随后,又遇到高适。可以说,这一时期的杜甫,还是比较幸福的,游山历水,有知己谈文论诗。这个时期的杜甫也像许多文人一样,对考取功名抱有希望。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在为学、为文、为官之路上,有很多成功者,亦有很多失败者。

公元747年,杜甫35岁了,经过一轮轮考试后的杜甫,奔赴长安,参加最高级的考试。然而,不幸的是,他并未考中,亦未得到赏识。但他仍然不死心,由此客居长安长达十年,一直在寻找机会。不过,似乎他的运气总差了那么一点,十年的等待并未换来好结果。

要说杜甫的颠沛流离,客居长安也许算,但更为主要的事755年安史之乱后。这个时候,杜甫已经43岁高龄了。他郁郁不得志,家中妻儿靠他给养,举目望去,家国飘摇令人担忧。于是,含泪挥笔写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从此辗转飘零,靠朋友接济过日。先到成都,朋友资助下建下如今有名的“杜甫草堂”。并在此度过了颠沛流离中的几年安稳岁月。写下了《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千古名篇。后来,一直赖以生存的朋友严武去世,他又奔赴奉节,置地建果园,这两年是他作诗的高峰期。

颠沛流离的生活里,杜甫生活一直困顿,“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杜甫45岁那年,投奔肃宗,被肃宗封了个官职“左拾遗”。但后来因事得罪了肃宗,从此不再被重用。

杜甫59岁那年,从潭州坐船到岳阳,连续多天无食,有一位朋友得知消息后,以酒肉相赠。

杜甫毕竟年老体衰,又舟车劳顿,心思常年“沉郁顿挫”,“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终于在这一叶扁舟上与世长辞。

如上,我们可以得知,杜甫不是没有考取过功名,而是以下两个原因阻止了他的再度朝功名进军:一是,十几年的努力奋斗都未果,他对功名已不再抱有希望;二是,对仕途的心灰意冷,以及国家战乱。颠沛流离中,杜甫忧国忧民,眼里心里全是黎民百姓。他不再有考功名之心,亦不再有考功名之时机。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参加过两次考试,都没如愿。一次是他十九岁参加过进士乡贡,一次是三十五岁时的全国的考试,由于某种原因,全国考生全都落榜。

其他网友回答

杜甫颠沛流离一生,最终去世于漂流的小船上。杜甫是出生于盛唐官宦人家的长子,父亲杜闲官居堰城尉,开元二十年左右擢升奉天令。家境优越,杜甫天资聪颖,七岁就能做诗。时逢开元盛世,杜甫以弱冠之年漫游吴越之地长达十几年。之后,杜甫曾回乡参加乡贡考试,翌年,又去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榜。时逢其父任衮州司马,杜甫边去省亲兼作齐赵之游。天宝元年,杜父病逝,因家底殷实,生活无忧。杜甫游至洛阳,巧遇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同游梁、宋,一起寻仙访道、谈诗论文,秋末二人相别,杜甫回到长安。天宝六年,唐玄宗昭告天下“通一艺者至长安应试”,杜甫及时应试。但是,唐玄宗此时昏聩沉迷于享乐不理政事,正直的张九龄等被罢官,权相李林甫把持朝政,嫉贤妒能,暗中阻止有才之人进入朝堂,跟玄宗汇报说:“野无遗贤”,于是,导致杜甫及天下士子无一人中榜。科举之路不通,杜甫转走权贵之门,也无结果。杜甫客居长安十年,仕途失意,穷困潦倒。天宝十年正月,唐玄宗祭祀,杜甫献《三大礼赋》给玄宗,玄宗大悦,逐安置杜甫于制集贤院供职。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命运漂泊,从逃窜到被俘,从无安定。安史之乱后,杜甫逃出长安投奔唐肃宗,被任小官左拾遗。以后因杜甫营救房琯触怒肃宗,从此杜甫再无晋升机会。晚年的杜甫靠朋友接济为生形同乞丐,到了秋风暴雨季,在成都的杜甫草堂被大风刮飞茅草,满屋漏雨,彻夜难眠的杜甫写下了流传后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圣杜甫,一心追求功名,却一生郁郁不得志,始终未能如愿。正因为他一直过着乞讨一般的生活,他才写出关心劳动人民疾苦、忧国忧民的诗词,身后最终成就诗圣地位。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甫颠沛流离为何不考取功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