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意义是什么意思(儒家思想中的“义”,你真的懂吗?)

网友提问:

儒家思想中的“义”,你真的懂吗?

优质回答:

我的名字中有个“义”字,因此,对“义”字有点研究,当然也包括儒家思想中的“义”。

义,繁体写作“義”,上面是一个“羊”,下面是一个“我”。古代把许多美好的事物都与“羊”联系起来,如“美、善、养、羡等。那么,为什么“义”也和美好有关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义之威仪也,从我、羊”。甲骨文中的“义”字是把羊头放在长柄的三叉武器上,以表示一种威仪。它的本义是仪表的“仪”,后来被借用于合理的意思,而仪表的“仪”,就在左边加上了一个“单人旁”。《说文解字注》中给出了更深刻的解释:“仁者,人也;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义必由中,制也。从羊者,与善美同义。”即“仁”是和他人相互联系的,但“义”是由自己的内心来判断的。

在先秦诸子中,儒家首先提出“义”的概念,并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的论述。现代汉语常用的带“义”的词汇很多,如忠义、信义、孝义等,今天所谓“义”即源于儒家。那么,儒家的“义”是什么意思呢?《礼记·祭礼》中是这么解释的:“义者,宜此者也”,处已有度,做事适宜,就能配称“义”。南宋大儒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也讲:“君子见得这事合当如此,却那事合当如彼,但裁处其宜而为之。”君子决定此事与彼事当不当为,首先就看是否合于“义”。

孔子在《论语》当中对“义”字,用多篇章进行了论述,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中又讲道:“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此”。《论语·卫灵公》中对“义”进一步阐释:“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君子一切唯以“义”为准则。除了孔子对“义”进行论述之外,孟子、荀子等人对“义”字论述也很多,尤其孟子概括出的“仁、义、礼、智”四端,更有历史意义: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已将“义”作为人天生固有的道德之一,赋予了它更广泛的内容。那么,作为“羞恶之心”的“义”,究竟是什么呢?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说:“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不善也。”综合来看,就是对自己或他人不善、不道德的行为感到羞耻或深恶痛绝。

在这种规范之下,合宜、正当的处物行事就是“义”的行为,而“非其有而取之”,就是“非义也”。《孟子·滕文公下》中讲了一个“月攘一鸡”的故事: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翻译过来是说,有这样一个人,他每天都要偷邻居家一只鸡,有人告诉他说:“这不是正经人应该干的事。”他回答说:“那就请允许我减少一些吧,以后我每月偷一只鸡,一直到明年就完全停止。”孟子说,偷鸡是“非其有而取之”,这样处物行事是不义的,应该赶快停下来,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所以说,“义”是一条很重要的道德标准。

孟子还把仁、义比较着讨论。《孟子·离娄上》中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把“仁”看作是可以心安的宅所,把“义”看作是光明的坦途,他感叹有些人放着安宅不住,放着正路不走,他们“言非礼义”,而且不能“居仁由义,这样的人是不能与之交往的。《孟子·告子上》又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是人心之所,“义”是通达人心之所的正确途径。《孟子·万章下》中还有“夫义,路也;礼,门也。”从“礼”的大门出入,才能找到“义”路。

在孟子其后,荀子认为“义”是优越于动物的本质,正是由于人具有“义”这样的社会责任,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分工不同但却很统一的社会。“义”是维护社会安定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是矫除性恶的武器,也是君子人格的根本。

在儒家的道德规范中,“义”往往与“利”联系在一起。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儒家伦理并不是一概反对谋利,而是强调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反对见利忘义、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行为,认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应当唯利是图,而是要有更高的理想追求和人生目标,在实现理想的同时,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使二者达到高度统一。所以说,儒家并非不讲“利”,更不是完全否定“利”,而是肯定“利”客观存在的合理性、必要性的。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本性,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无法去享受它的美好;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无法摆脱它带来的痛苦。

荀子更是直接肯定了“利”的客观存在性。他认为“利”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物质需要,“义”也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追求,只要是“以义制利”,使人人向善就能保证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从而使整个社会、每个个人都得到真正的利益。

如果“义”与“利”可以得兼,那自然是人生的幸事,而“义”与“利”不能两全的情况,则时有发生。在此情境下,儒家的选择就是先义后利、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孟子有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儒家思想中的“义”,放在今天也是现实意义的,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确立一个社会的“义”,并且培养公民对“义”的自觉和信念。在儒家思想里,家族、国家和天下的利益至高无上,每一个置身于这个家族和这个国家的个人,都必须对此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当个人与集体、物质与道德相冲突的时候,就应该限制甚至牺牲个人的私欲,维护集体的利益,遵循道德的原则。这些思想,正是当前国家所倡导的,从个人的修为来说,掌握“义”的精神,对立身做人也是大有好处的。

其他网友回答

“义”,真的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人,一旦有了义气,等于体现出了值得信任和依赖的形象,让人用不着在人际交往时总是怀揣着一颗防范之心,可这和儒家有关系吗?梁山泊上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可都称得上是忠勇义士,其中有儒家的影子吗?因为他们是和权贵对立的,与儒家的趋炎附势刚好相反,他们最不怕的就是官权,要推翻的就是腐朽的权威。如果说他们是土匪,其义气属于江湖型的,说明不了什么,那么就请儒家的家孙们拿出你们的义气楷模来说明问题。所谓“义”,是予别人的一种真诚,同等于能为他人两肋插刀而不顾个人的安危。把儒家的整个历史翻个遍,可有这样一个大无畏之人?一个把求名视为修身,并且立于人生第一大要务的儒家文化,本质表现出的就是自私,他们怎么可能为别人牺牲自己呢?倘能义字当头,也就会以他人、他家,或者是国家为首列了,就不会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排序”。也就是说,儒家教其后人是先要以修得名,有了名望了就有了荣华富贵,就可以拥有一个享有盛名的家,即,齐家。在完成了这一切后,才去为国家做事,借以平安天下。一个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人,也能有义,有人相信吗?不说远了,就说最近发生的事,国家的个税方案一出来,你看把那些有些话语权的人急的,恨不能让国家免了此项政策,因为是要从他们的口袋里收税,这还了得!殊不知国家真的不在意这一点收入,而是要借用收税这个杠杆来平衡国民的收入差别,避免因为两极分化形成群体对立,进而引发社会矛盾。重要的是,交这样一点税,并不影响其生活质量,因为国家还给予这些人很多的特殊照顾。就是这么一点事就能看出这样一群所谓的精英们的本质,要通过他们身上找出“义”来,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所以,儒家的东西基本都是说给人听的,说粗鲁一点就是在装逼,用嘴皮子树立一些被人已经识破的形象。真的涉及到了他们的利益,其丑陋的德行就会表现得一览无余。劝告这些蠢得厉害却还自以为是的人,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是从前的愚民了,有些老土的小把戏就不要再拿出来了,丢人,还丢了你们老祖宗的脸!

其他网友回答

“义”或“義”,也就是简体字和繁体字的区别;我想简体字的“义”当时在简化时,创字者应该没有改变这个字本意的想法,只是为了更方便学习和应用。所以我个人想对“義”字谈下个人理解。

“義”字,上羊下我,羊加一挪为美,我去一幤为找,羊长大两脚能站立为美,只能四脚站立为羔,所以在古代,应该是以羊大了就为美了,羊长肥了就完美了;下面呢,下面是一个我手拿一把戈站立,那么在古代,为什么我需要执戈守在羊的下面呢,因为祭祀,什么人祭祀才有人执戈呢,皇帝,那么连皇帝都要亲自祭祀的是谁,上天、祖宗、圣贤,所以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義”这个字,我们的古人用这个字来做为君子六艺之一的信条标准,是想告诉我们,“義”代表的是一个长大的自我,一个完美的自我,可为至高上天、祖先和真理而持戈守卫的自我,这应该才是当时创建这个“義”字的人想要我们去追寻的!

其他网友回答

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政治正确”。

以上内容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儒家思想中的义你真的懂吗.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