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米是杂交水稻吗?(东北米是不是杂交水稻)

东北大米是杂交水稻吗?(东北米是不是杂交水稻)

我的老家是东北的,从小在东北长大,当然是吃东北大米长大的,东北大米好吃,尤其是最近一些年大家都熟悉的五常大米,简直到处都是。

工作以后,我也是走南闯北,大部分时间在南方学习和生活,在各种市场里和超市里卖的也有很多是东北大米,看样子东北大米已经香遍全国各地了,全国很多地方的人都喜欢吃,老百姓的口袋不是随便掏的,商人也都是觉得有利可图才卖东北大米,市场的需求就决定了一切。

在南方工作和生活,也品尝了南方很多地方的大米,我不能说不好吃,只能说尝过之后,我还是觉得我们的东北大米更加好吃,像那些籼稻、长粒香米什么的我也吃了很多,但是总感觉没有我们东北大米软糯、香甜。

广东人做的煲仔饭,喜欢用长粒香米,我觉得还不错,另外南方的很多大米粘性不好,做炒饭是很不错的选择,熬粥做米饭我还是喜欢用东北大米。

现在,泰国的长粒香米,还有印度的、越南的、缅甸的长粒香米在南方很多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有很多超市都在卖,喜欢不同口味的人的选择还是很多的。

有些人问我,东北大米那么好吃,全国各地都在卖东北大米,是不是用的杂交水稻品种,才能有那么高的产量。

为此,我也询问过相关专家,专家说的话很有道理,也很严谨,专家说,我们现在种的水稻,全部都是杂交水稻,因为都是通过各个品种杂交选育出来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在实验室、试验田选育、选优,只要人类种植水稻一天,这个过程就不会停止。

但是,在全国人民的认知中,杂交水稻就是袁隆平院士培育出来的水稻,这是一种狭义的理解,这种杂交水稻主要是在南方一些地方种植,主要特点是产量高,但是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口感不好,杂交稻种植出来的稻米主要做粮食加工用,比如做酒做醋、做米粉以及大米加工食品什么的。

那么东北大米是什么品种呢?东北大米大部分叫做粳稻,出来的大米叫做粳米。据专家跟我讲,在东北各地种植的水稻其实也分为很多亚种,都是育种专家为适合当地种植条件,而特意培育出来的。

是的,我是东北人,走南闯北这么多地方,确实是东北大米最好吃。

可以确定地说,现在我们做米饭吃的是东北大米,肯定不是杂交水稻。

具体是什么品种呢,说起来就比较复杂。黑龙江的、吉林的、辽宁的,黑龙江五常的和黑龙江兴凯湖的,吉林辽源的和吉林延吉的,辽宁盘锦的和老宁丹东的,可能都不是一样的亚种,但是绝大部分是粳稻。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来了,东北是什么时候种植稻谷的呢?可以肯定地说,东北种稻谷时间在清朝中后期,那时候只是小规模的种植,大规模的种植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的事了。

有一个历史事,可能很多人都清楚,就是在清朝的时候,因为东北是满族的龙兴之地,为了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清政府不允许关内的汉人向东北移民,东北地区在汉人大规模闯关东之前,整个东北地区甚至包括外东北地区,全部常住人口长时间不足100万人。

而且,在此之前,东北地区的原住民不是草原民族就是渔猎民族,所以他们的主要日常生活不是放牧,就是打鱼打猎,不怎么会种地,也就是说没什么农业可言。

所以,广大的东北地区全面开发还是从关内人闯关东才开始的,东北地区全面开发没有多长时间,即使从清朝闯关东时候算起,也就不到200年。

关内汉民大规模闯关东之后,开垦土地,也没有种水稻,而是种的小米、高粱、大豆、玉米、红薯、土豆什么的,小麦种的也不多,水稻几乎没有。

最早开始在东北种植水稻的,据说是朝鲜族人。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强行把朝鲜半岛并入日本版图,朝鲜人民不堪日寇的各种剥削和压榨,不停地反抗,各种反日组织在朝鲜半岛生存不下去,于是就有大批朝鲜族人移居到中国的东北以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朝鲜民族早在朝鲜半岛的时候,就开始种植水稻,所以他们迁居到东北的时候,就把种植水稻的这个技能带到了东北。

因为如今辽宁的丹东离朝鲜最近,靠近鸭绿江,气候条件和朝鲜半岛比较相近,所以朝鲜移民就开始在这里试着种植水稻,因为移民人数不多,这里又没有种植水稻的传统,因此只是小规模的播种,并不成气候,算是一个开端吧。

后来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当地种植经验的积累,慢慢地扩展到辽河平原如今盘锦一带,还有沿着鸭绿江向上走,到达如今的吉林延边一带,这些地方也是东北地区较早种植水稻的地方,规模也不是很大。

此时,中国关内的大批移民已经到了东北,因为这些移民也是以山东、直隶(也就是河北)、山西以及河南这些中原地区的移民为主,他们那里都是旱田,也不会种植水稻,于是把他们在老家的种植传统和种植经验带到了东北,东北大规模开发土地的结果就是,在东北大地上种满了玉米、高粱、大豆、小米等旱田作物。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占领东北全境,因为日本拓殖团的日本人和日本兵喜欢吃大米,就在他们占领的区域种植水稻,一部分自己食用,大部分交给关东军作为军粮,实际上面积也不大,据考证也就几十万亩。

相对于现在东北上亿亩的耕地,这点耕种面积根本不值一提。

解放后,国家开发北大荒,形成了北大仓,也没有多少水稻种植,基本上以大豆和玉米为主。

这时候也有东北大米,那时候的东北大米也是在东北种植的,不过是在辽河平原,因为辽河平原比较靠南,湿热条件适合水稻的种植,所以解放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东北大米,指的是辽河平原的盘锦大米,黑龙江、吉林等绝大部分地区因为气候原因,还基本不能种植水稻。

现在大家吃到的五常大米,基本上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种植的,要感谢全球气候变暖,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大力选育适合高寒地区可以种植的水稻品种,后来大规模试验成功,才在黑龙江、吉林等高寒地区大规模种植水稻。

至于品种,我只能说有中国本土的品种,有朝鲜人带来的品种,有日本人带来的品种,至于具体那个品种,谁也说不清,因为也是育种公司培育出来的,或者说是这些品种杂交之后产生的新品种。

所以,现在我们吃的东北大米也是个杂种,但不是杂交稻,因为这个品种适合于东北的气候,逐渐形成了口味独特的东北大米。

当然了,现在我们说的东北大米也不是一个品种,而是多个品种,适应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不同地方的气候和水土特点。

因为很多人一说东北,以为同一个很近的地方呢,我作为东北人告诉你,东北从最南端的大连到最北的漠河,2000多公里,比北京到上海都远。

回到问题的最根本,为什么东北大米那么好吃,不但在东北,而且在全国各地都如此受欢迎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是品种的原因,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粳稻,更加适合在东北这片土地上生长。

第二,土地,东北是黑土地,高强度开发也就是建国之后这几十年,富有营养物质的黑土,给稻谷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和各种矿物质,当然也包括风味物质。

第三,水源,东北的河流也流经大面积的黑土地,把各地的矿物质带来并沉积到河流下游的平原之上。

第四,气候,这个大家都清楚,东北天气寒冷,无霜期短,但是在无霜期内,足够稻谷的生长成熟,相对于南方,东北的稻谷生长期要长很多,更加有利于产出优质的稻谷,也就是风味物质和口味的积累。

第五,昼夜温差大,更加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也更加有利于风味物质的沉淀,从而口感更加,味道更好。

所以,大家在吃东北大米的时候,要感谢辛勤耕种的东北老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