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年轻教师素质杠杠的

? ? ?有幸领教了不同学科年轻教师的教学,感叹自己“年老色衰”的同时也羡慕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年轻就是好!小伙子们帅气十足、自信满满,女士们也是美艳动人、温婉大方,真可谓俊男靓女,代表了华农年轻教师的形象!

? ? ?课程涵盖了动科、林业、艺术、历史、政治、数学等众多种类,原以为会按学科听课,没想到让我一个人承包了。我除了懂一点数学,对其它学科知之甚少,这不是难为我嘛,好在我肉糙皮厚胆子大,不怕说错话,倚老卖老一回又何妨。

? ? 有一个讲艺术课的帅小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印象深不仅因为他形象好、气质佳,最主要的是他讲的内容惹起了我的兴趣。他讲的是“艺术模仿的实质”,他从一个古雕塑开始讲起了艺术模仿,并通过左传中的一个人物故事讲到艺术(文学)作品与现实的关系。从传统的角度看,他讲得很好。我其实不适合点评这样的课,因为我对艺术一窍不通。例如关于艺术模仿,在我的感觉中,模仿就是“山寨”,含贬义,我相信艺术模仿应该不是他提出的。事后扒了扒,发现艺术模仿一词来头很大,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的确瞧不起艺术,他崇尚哲学,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而现实是基于理性的,所以艺术属于第三层面的低级东西。我首先对“艺术模仿”提出了异议,估计内行不会提出这样的异议。?我说:“我个人觉得用艺术再现可能更好些。如果用模仿一词,最好解释一下,这里的模仿与通常大家所说的模仿是不同的,有着特定的内涵,否则容易产生歧义。”回到办公室后,我特地查阅了一下,生怕自己开黄腔。别说,我的胡说八道还有几分道理,这里模仿的意思就是指再现。

? ?我站在我的角度对于他所讲的内容提出了一点拙见:“艺术模仿的实质或本质是个大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不容易讲好。例如你刚才讲到左传里的一个故事,一个人死了,他并没有告诉别人他为什么死,可作者却解释了他为什么死,还有人物心理活动,这说明了什么?艺术作品也存在类似的问题。这里涉及到三个方面,艺术主体、作者还有观众(读者),作者的所谓模仿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他凭借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以及他个人的阅历、素养、智慧创造出来了作品。换句话说,这个作品与原型已经很不相同,其中融入了创作者的情感、学识、智慧。那么观众看到这样的作品,对作品的理解与创作者创作的初衷一样吗?肯定不一样。观众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作品,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观众的理解与创作者的意图未必一样,这又说明了什么?面对同一部作品,作者、不同的观众为什么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换句话说,一件艺术作品具有两重性,一重是艺术层面上的,另一重是文化层面上的。作为大学的课堂,更多的应该体现一些文化层面上的东西,这样你的课就有了深度,而不仅仅是对作品的介绍了。课堂应该融入教者对知识的理解,对与不对另当别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但教师不能仅仅做知识的解说者,尤其是这类带有哲学味道的课程。”实际上,我所说的二重性也是对艺术模仿本质的一种诠释,换言之,艺术模仿并非对现实的简单再现,而是创作者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现实社会、人物的感悟与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柏拉图把艺术看成低级的东西有失公允,艺术是用形象化的思维去感悟现实世界,哲学则是用理性的思维去感悟现实世界,而不是反过来。现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其它的一切,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以及艺术,都是建立在对现实的认知基础上的。

? ? 瞧,我这外行即便胡诌也能诌出一点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