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文苑 | 卢辉:《卢氏文苑》作家采风团汤河蛮营采风记事
- 知识
- 2021-06-30
- 127热度
- 0评论
《卢氏文苑》作家采风团
汤河蛮营采风记事
文 /卢 辉
今年7月初,卢氏文苑顾问李宏文老师与卢氏文苑总编知和及编辑部联系,说他老家汤河乡义节沟村的十里蛮营康养谷已准备就绪,具备接待条件,邀请诸文友适时到此休闲体验。7月中旬,宏文老师以《“甜蜜”的事业》《人间净土,康养胜地》《卢氏县汤河乡义节沟村十里蛮营亲近自然48小时》等微信美篇的形式第一次向社会公众传播了十里蛮营康养谷的信息。
一时间,这些美篇背后的义节沟村十里蛮营在卢氏文苑作者群和微信朋友圈里引起了热议。此后,经过卢氏文苑编辑部成员商议,在总编知和的操刀下,“卢氏文苑作者汤河蛮营采风活动报名帖”正式亮相卢氏文苑作者群,并与宏文老师沟通后采风时间最终确定在7月27日。至此,熟悉的李宏文老师和陌生的汤河乡蛮营在这个火热的夏天同时闯入了我们的视线,使平静的生活泛起了阵阵不平静的涟漪。
▼
可以说,宏文老师和卢氏文苑有着不解之缘。2018年2月,宏文老师在卢氏文苑执行主编淑清的邀请下成了卢氏文苑的读者,其后以《彩灯点亮卢氏不夜城》在卢氏文苑开篇,以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为写作原点,一发而不可收拾成了卢氏文苑最坚强有力、发稿篇数最多、读者点击率最高的中坚作者。其中《老家的糁子饭》点击率暴涨并持续增长,至今已超过21000余点,把老家的糁子饭以及卢氏的风土人情宣传到全国各地,之后推出的篇篇描写家乡的文章,掀起了卢氏文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
2018年7月,卢氏文苑编辑部聘请李宏文等我县7位文学大咖担任卢氏文苑文学顾问,至此,他凭借实力雄厚的文学功底和大师风范的人格魅力完成了从读者到作者再到文苑顾问的身份转换。截止目前一年多时间,宏文老师在卢氏文苑发文近30篇,从《飘落在故乡的童年》到《家乡的糁子饭》,从《尘封的石磨》到《秋雨后的山乡》,从《又见老家柿子红》到《深秋里的一杯皇菊》,从《怀念山里宁静的夜晚》到《忘不了家乡的味道》,从《怀念家乡的雪》到《老家过年》等等,他的篇篇文章都凝结了深厚的家乡情怀,字字句句都蕴含着无尽的乡愁味道,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热爱。他身在郑州而心系家乡,他放眼绿城却梦回蛮营,熊耳山下的汤河小镇成了他梦牵魂萦的文学故乡,老界岭根的义节沟村成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有了这些家乡情感的无声渗透,十里蛮营康养谷的再造面世亦顺理成章且水到渠成。
▼
7月27日上午,20余位“《卢氏文苑》作家乡村采风团”的成员,乘坐中巴车从卢园广场出发,过岗台洛河大桥至横涧七寸街,沿熊耳村行进而后蜿蜒盘旋至熊耳山顶。在熊耳山休整片刻后,大家又乘车下山往义节沟村行进。中巴车路过义节沟村部后不远便到了蛮营沟口,宏文老师此时已早早等候在路旁迎接大家。因为蛮营沟里道路略窄中巴车不能通行,大家下了车过个小桥,在宏文老师和义节沟村周志峰支书的带领下沿着平整舒适的村组水泥路往里步行。沟口左边半山腰上的两棵树间拉上了红底白字的“热烈欢迎卢氏文友采风团莅临指导”的横幅,中间绿色的景观大门上书“十里蛮营康养谷”,两边有“千年古道展新颜,引领乡村再振兴”联对一幅,显得异常醒目。路口还有一个“汤河乡义节沟中蜂养殖示范场”的指示牌,让人隐约看到了宏文老师藏在深山的“甜蜜”事业。
时值三伏盛夏,烈日炎炎,蝉鸣声声,然山风清凉舒适,路边不时有核桃树、柿子树等树荫遮阳。前行之中忽听锣鼓铿锵,声震山林,拐过一弯路在一大片竹林深处,看见身穿杏黄红边盛装的十多名村民列队两边,各执锣鼓铙镲进行民俗表演,隆重而热情地欢迎采风团一行。采风团领队董建中老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带领大家向表演者们一一抱拳行礼以示感谢。
走不远处,大家被带到路右边一家典型的豫西民居院落,铭牌上写“康养之家1号院”。主房一座五间,厦房两座各两间,红砖白灰勾缝墙,灰瓦木檩斜坡顶。正房阁楼前墙有喜鹊登枝、连年有余等镂空装饰造型,整个院落张灯结彩,干净整洁,充满了山村独特的喜庆祥和氛围。厨房内收拾得一尘不染,吸风灶上坐着四口大小不一的铁锅,锅台面上的白瓷砖明净光亮,墙上的勺铲筷笼等厨具一应俱全。上房的两头各有一套干净整洁的客房,洁白崭新的床铺被褥显得赏心悦目。热情的主人已在院里的桌子上晾好了自制的菊花连翘蜂蜜茶招待大家,茶水入口清凉入心甜蜜。“康养之家1号院”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稍事歇息,在宏文老师的带领下,沿着蛮营山谷继续前行。一路上繁花似锦,绿意葱茏,蜂蝶飞舞,溪流淙淙。在农村好多地方田地荒芜、村庄凋敝的现实情况下,蛮营沟里却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路旁的地里有玉米、大豆等庄稼,还有谷子、黍子、高粱、红薯等杂粮,也还有芝麻、花生、油葵等油料作物,核桃、板栗、山枣、柿子、猕猴桃随处可见,农家院边的黄瓜、豆角、番瓜、茄子、西红柿更是硕果累累。沿途的各家农户房屋,依然保持着豫西山区的建筑特色,没有被现代化的水泥瓷砖所代替,整个院落和周围的山水自然和谐一致,相映成趣。所有的老房子都留下了重生的痕迹,没有一点破败的迹象。
一路上,从宏文老师和大家的交谈中渐渐了解了蛮营的新生之路。原来,经过2007年“7.30”洪灾的重创之后,蛮营人有的投亲靠友,有的异地搬迁,纷纷离开了这伤心之地,慢慢地蛮营村人去屋空,一条沟便毫无生机了。直到近两年,宏文老师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趁着乡村振兴的大好时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让四处漂泊的村民重返故里,让破败的蛮营村恢复生机。他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为蛮营村做规划、跑项目、筹资金、修道路,同时,他以自己回归乡村的实际行动,挨家挨户做工作,留住了外出漂泊的年轻人,也稳住了守家的老年人。渐渐地蛮营村外出的人都陆续回来了,利用政府补助的房屋改造资金加上自筹资金,修缮房屋,整修院落,修复土地,耕种作物。通过大家两年多的共同努力,蛮营村曾经中断的村路渐渐联通了外界、曾经破败的院落焕然一新升起了炊烟、曾经荒芜的土地渐渐长出了希望。听着宏文老师的用心讲述,大家都被他的家乡情怀所感动。
行进中,在一个岔路拐弯处的三角地带,一块石头上刻着“山雅人和”四个红色大字,刻石旁边,还置有石桌石凳,供人停留歇息,刻石后面是“康养之家2号院”的指示牌。我看那“山雅人和”字体显得淳朴无华,估计非名家所题,便问宏文老师这是谁所写,他说这是2号院的主人自己写的。是啊,大山就是他的家,从“室雅人和”到“山雅人和”的无形延伸,显示了山里人藏巧于拙、大智若愚的精神智慧。
行至“康养之家3号院”,远远地看到围墙上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那火红的颜色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耀眼夺目。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独特的院落,院子里放的一些老物件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兴趣。一张上百年的老桌子,木质桌面斑驳失色,黄铜拉环光犹照人,还有犁、耙、铡刀、连枷等生产工具。周支书热情地为大家讲解这些农具的用途,还为大家示范打连枷的动作,我也乘兴拿起连枷拍打了几下,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光。
快到蛮营沟的尽头,便是宏文老师的老宅,一座农家院落安静地矗立在大山脚下,一道堰坝护佑了老宅的平安。进入院落的大门,上房两层起脊,客房客厅一应俱全,还留有可观星望月、休闲纳凉的露天平台。两座厦房保持了原有的木架瓦顶结构,有前檐铭柱,室内修缮一新,配有客房客厅,挂有《陋室铭》书法作品,还有梅兰竹菊四条屏画作。其中一座下厦子的中堂,挂着传统的祖子,分别有联对两幅:“祖德宗功千载泽,子承孙继万年春”和“先祖功德铭千秋,忠孝家风强后人”,横批是“忠孝传家”。祖子下方放有一张长条几,条几上放着祖宗牌位及青花瓷对瓶,堂屋中间放一张老式八仙桌,配四条长凳子和几张太师椅。
宏文老师用他的专业所长,通过专业设计规划让一个荒芜败落的农家院华丽转身并完美落地。我们一边参观着宏文老师的宅院,一边品尝着爽口西瓜、蜂蜜菊花茶,而厨房里的众乡亲们在忙碌地准备着饭菜。为了招待我们采风团一行,在宏文老师和义节沟村周志峰支书的安排下,十几个蛮营人从头一天就开始不停地忙碌着。中午大家品尝了地道山村风味的“十三花”,吃纯手工的柴禾锅蒸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饭后一起座谈拉话,卢氏文苑群顾问董建中和文苑总编知和分别把此次采风活动的情况向大家作了说明,周志峰支书给大家介绍了义节沟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思路,宏文老师也给大家讲述了他返乡带领大家一起振兴乡村的初心和信心,各采风团成员都在相互交流中碰撞出了助力乡村振兴的火花。
▼
最后,大家都到院子外面的中蜂养殖场参观。山村花园式的养蜂场,一百多箱蜂笼有规律地排列在绿草地上,竹篱笆隔出了一条一米左右的花间小径,我们附身看着蜂箱上忙碌进出的蜜蜂,行走间听着宏文和周志峰支书给大家讲养蜂的故事和蜂文化。大家都惊叹且折服于蜜蜂的勤劳和智慧,这群嘤嘤嗡嗡的小精灵,何以能建造出世界上最完美最精密的蜂巢?而且还能酿造出自然界里最甜蜜最纯净的蜂蜜?
此时,我们在蛮营的蓝天白云下体验和感知着这大山深处酿造的甜蜜事业,而宏文老师的爱人魏丽正在北京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蜂蜜所卢氏县养蜂骨干培训班”。是这个甜蜜的事业让魏丽与采风团成员遗憾地未能在蛮营相见,也是这个甜蜜的事业让采风团成员品味到了宏文老师和魏丽用心经营的康养之家的甜度,我们由此也衷心祝愿他们的幸福比蜜甜。
▼
采风结束,卢氏文苑作者群里更是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蛮营风”。叶新波、侯咏红老师用摄影镜头和汗水为大家分享和定格了美丽瞬间,李长新老师在《今日头条》推出《走进蛮子营》,李波老师在《今日头条》推出《蛮营,托起乡村振兴的太阳》,张彩琴老师在《卢氏文苑》刊发《乡愁是一把心锁》,杨建峰老师在QQ空间刊发《幸福的一家》,王小薇用心制作了美篇《行走在熊耳山下》,里面收录侯咏红的《十里蛮营,有情康养》以及我的《熊山脚下有蛮营》短文,同时还收录了文苑作者李小恩、岳代辉、张瑞、任丽萍、北山愚公等文友的诗词作品,为采风活动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这些不同形式、不同体裁的采风作品,让十里蛮营康养谷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释放出了浓郁的乡愁味道,显示出了文学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力。宏文老师说,这是蛮营村历史上迎来客人最多的一次,我说,通过你的带动以后蛮营村一定会迎来更多的客人!
采风至今已一周有余,蛮营村的一派生机依然在我心底里绿油油地茂盛生长着,蛮营人的淳朴热情依然在我心里暖呼呼地恣意泛滥着。我们忘不了周支书侃侃而谈推介家乡的动人场景,更忘不了宏文老师不忘初心情系家乡的难得情怀。我在时间的长河里打捞起这些点点滴滴,为汤河蛮营留住美好记忆,也为卢氏文苑留住难忘记忆。
附2019年7.27号卢氏文苑赴汤河蛮营采风团成员名单:
文苑顾问董建中、文苑总编知和、文苑主编卢辉、文苑编辑张瑞以及周鸿、芝芸、梁生武夫妇、张彩琴夫妇、李小波父子、郭苗朋及朋友、李长新、任艳萍、王小薇、侯咏红、白雪、杨建峰、叶新波。
End
编者推荐
作者以细腻的文笔向我们描述了盛夏流火的七月,文苑编辑部应文苑顾问李宏文老师之邀带领众文友走进汤河义节沟蛮营采风活动。通过作者的美文,让我们认识了养在深山人未知的康养圣地——蛮营。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不闻车马喧嚣、只闻鸟语花香,是放松心情、回归自然、涤荡心灵的好地方。淳朴自然的民风,古朴典雅的民居,热情好客的村民,高山皇菊茶、天然蜂蜜水都在真诚地邀请八方来客。更让我们认识了真实的李老师和李老师的真实,久居省城,心系故园,不忘故土,高瞻远瞩,跑项目、搞产业,带动群众守住金山银山守住家园脱贫致富。也让我们看到了、认识了村支书周志峰,不忘初心、集思广益带动大家致富的决心和信心。让我们跟着卢老师的美文一起走进康养圣地蛮营,唤醒我们的童真,涤荡我们的心灵。(张 瑞)
滑动查看作者简介
卢辉,卢氏县瓦窑沟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卢氏龙首山庄创建人之一,卢氏县作家协会理事,卢氏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三门峡市作家协会会员,三门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圆梦工程”文化志愿者。从事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民俗物品的收藏展览、文旅活动的组织策划、文旅实体的运营实践。2018年开始乡村人物志系列创作,陆续采写了《张德琰及卢氏木版年画》、《赵家班及卢氏锣鼓书》、《杨春枝及卢氏剪纸》、《王东林及卢氏烙画艺术》等纪实文章。
◆鸡蛋茶
◆故乡的冬天
◆故乡的对子
◆年画的记忆
◆山乡的秋天
◆ 乡村人物志系列之:张德琰及卢氏木版年画
◆ 乡村人物志系列之:赵家班及卢氏锣鼓书
◆ 乡村人物志系列之:杨春枝及卢氏剪纸
◆ 乡村人物志系列之:王东林及卢氏烙画艺术
◆卢氏文苑元宵节专刊 | 正月看大戏
◆卢氏文苑元宵节专刊 | 卢辉:十五耍社火
◆卢氏文苑 | 卢辉:故乡的春天
卢氏文友群主办
文学顾问
牛爱民 任耀榜宋海峰 李宏文
周天鹤 董建中韩成章(按姓氏笔画排序)
文苑编辑部
文苑总编:知 和
文苑主编:卢辉
执行主编:张淑清
责任编辑:张 瑞 张欣燕
邹楠程向楠
本期校审:张 瑞
本期编辑:张淑清
投稿信箱:LSWY1818@163.com
卢氏文苑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欢迎关注卢氏文苑,点击“写留言”,留下你的精彩评论!投稿作者请提供简介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