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原文(王维《使至塞上》)

使至塞上原文

文 / 白描 / easier

盛唐时期的诗歌中,边塞是最具代表性的主题,盛唐的边塞诗壮丽、悲凉但又不失浪漫、激情。

今天再读一首王维的诗,这首诗虽然不能算典型的边塞诗,但它不仅是王维的名作,也是盛唐诗歌里的顶尖之作,而其中对边塞景物的描绘被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图片来自网络)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单车”指简单的车马、随从,说明此次出使塞上规格不高。“问边”慰问边疆的将士。

王维同学奉命出使塞上,去慰问在边疆打了胜仗的朝廷戍边将士。

居延国是唐王朝的属国,此次出使并不路过居延,所以这里说“过居延”,一方面是在说大唐王朝疆域辽阔,附属国已达居延;另一方面可理解为诗人极言此次出使路途遥远。

没有风光的仪仗,浩荡的随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信息,是诗人踽踽独行的孤单,和对漫漫前路的茫然。

(图片来自网络)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枯黄的蓬草追逐着凛冽的风沙飘卷翻滚,直飞出荒凉的汉塞。北归的数行大雁正从南方翩然飞来,飞入胡地寥廓的苍穹。胡天,胡人生活地区的天空,这里指唐王朝统辖的北方地区。

这样的风光在王昌龄、岑参、高适眼中也许稀松平常,但在惯写辋川别墅松风月明、终南山下世外清境的王维笔下,读来不免多了些荒凉和压抑。

古诗中多用飞蓬、飞絮、飘萍这类无根之草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或漂泊不定的命运。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就有“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名句。曹植的《杂诗》里也有“转蓬离木根,飘摇随长风”。都是用“絮”、“萍”、“蓬”来比喻国家或自身的命运。

这里的“征蓬”,也是诗人自喻。

此时的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塞上,但即将出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正受到朝廷当权派的排挤。而一向器重自己的宰相张九龄也在这一年春天被贬为荆州长史。因此,诗人此时的心情自然是沉重而失意。

如果说在首联里诗人低落的情绪只是一带而过,那么在颔联里,诗人通过对塞外景物的描写,更进一步传达了自己内心无助、无奈的飘零感。

这一句也点出了出塞的时间——大雁北归的初春季节,为全诗平添了一笔春寒的料峭。

(图片来自网络)

也许是“诗佛”的心胸最能参透世事的无常,颈联的画面突然豁达开阔起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从字面看,王维用的是最普通、平常的字句,但每每读来,总是那么震撼,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巨幅画面,像是诗人挥动如椽巨笔,在天地间挥舞泼洒,每一笔都力重千钧、每一笔都承天接地,真可谓简练之中见雄奇,平凡之处显博大。

大漠漫漫,只有“大”字,得以包容其浩瀚无边、雄浑开阔。

烽烟猎猎,只有“直”字,得以表现其浓烈荒凉、苍劲醒目。

河水滔滔,只有“长”字,才能把河水横贯大漠、浩浩汤汤的画面表现得如此淋漓尽致。

落日徐徐,只有“圆”字,才能将红日缓缓西沉、近人咫尺的景象传达得如此逼真传神。

这两句也是王维“诗中有画”的典范。

作为千古金句,这两句被后人反复品读。

其中为什么“孤烟”是“直”的,古今解释颇多。

清代学者赵殿成在《王右丞集笺注》中有这样的解释:一曰,古代边防报警时燃烧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故而“孤烟直”。二曰,塞外多发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我曾在新疆做环疆旅行,虽不是在春季,但仍然常常看到大漠之中,旋风频发,确如“孤烟直上”。

那一刻,一方面肯定了赵殿成的解释是对的;另一方面,深深感佩王维如果不是出使塞外,亲眼目睹“孤烟之上”的景象,又怎么能吟咏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难怪王国维感叹这两句诗是“千古壮观”的佳句。

《红楼梦》里有一个著名的桥段,曹雪芹借小丫头香菱之口评价此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

说到底还是曹公品诗的境界高——全说出来,说尽了,说白了,说清楚了,又有什么意思呢?

(图片来自网络)

尾联笔锋一转,“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万里出使终于到达了边关,然而却没有见到边关的守将,碰到侦察骑兵报告说:都护府的统帅在燕然前线破敌后尚未归来。

萧关:古关名,这里指代边陲塞外。候骑,侦察骑兵。燕然,古山名,这里代指前线。

这样的结尾突然从高潮转入平缓,读者也许有点情绪断崖式坠落的不适,但细想想却也来得最为真实。

我们平常出门拜访的时候如果不事先约定,大概经常会上演“寻隐者不遇”,更不要说是在通讯不便的唐朝,没有事先通报,都护府的统帅不在府中等候朝廷的使臣也属非常正常。

通读全诗,我们体会到诗人去国离乡、单车问边的萧索、失意,即便是在雄奇壮丽的塞外美景映衬下,仍然透出内心深处的无边苦闷和孤寂。而这背后幽微难言的对未来前途的茫然惶恐,使其中的情感更为复杂万端。

(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读王维的诗,总能感到他在情感上的隐忍,经常是该奔放的时候突然就刹车了。

前面读他的《送元二使安西》时,我就曾经说,“王维同学总是在关键时刻戛然而止,就像是在泪水即将奔涌而出时,本能地表现出的矜持和节制。正可谓‘发乎情止乎礼'。”

他从来不在诗中流露李白、杜甫那样的激情或深情。

《使至塞上》,前面“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把读者的满腔激情都调动起来了,最后人物登场的时候,一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平平淡淡。

还有《送梓州李使君》,前面是“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的视听盛宴,后面来了个“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正能量说教稳稳当当。

《渭川田家》,完全是一幅乡村即景,一首田园牧歌,只在结尾处隐隐约约流露一丝困惑、忧虑,谁能想到此时他在官场上遭遇重创,内心正汹涌澎湃。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总是感到他每次都硬生生把“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压下去,变成“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软绵绵。

在唐朝的诗人里,王维被称为“半官半隐”、“亦官亦隐”、“仕隐双得”,而同为山水田园诗人的孟浩然则被称为“仕隐皆失”。

听起来孟夫子太失败,而王维真是完美。当仕则仕,退而能隐,虽然也被贬官,也受挫折,甚至还下过大狱,但是每次他总是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真算是幸运了。

然而世间本没有完美,我们读他的诗,体会他的隐忍的时候,总是好奇是什么让他如此隐忍?什么是他真正的痛苦和矛盾?

(图片来自网络)

王维出身望族,血统高贵。

隋唐时期,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宰相之家都以能够娶这五姓之女为荣耀——清河或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赵郡或陇西李氏(并非皇家李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皇家李氏也不在此列。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又称之为五姓七望。

据说唐文宗嫁女儿时,官员贵族们你推我让,令他大为光火,因为李家二百年的天子,也比不上崔、卢、李、郑、王这五姓家族在官员们心目中的地位。

而王维就出身于正宗的太原王氏一族,而他的母亲则出身于正宗的博陵崔氏。

这样优越的家世成就了他超出世人的才华,九岁就能作诗,爱文学,懂音乐,会画画,多才多艺,可以说他具备了一个贵族应该具备的所有才华与修养。

《旧唐书》记载:他“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

说他的书画:“ 笔踪措思,参于造化”,“绝迹天机,非绘者之所及也。”

苏轼评价他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说到他在音乐方面的造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人有得《奏乐图》,不知其名,维视之曰:‘《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好事者集乐工按之,一无差,咸服其精思。 ”意思是说,有人得到一幅《奏乐图》,不知道奏的是什么,王维看后说:“这是《霓裳》第三叠第一拍。”好事者召乐工来演奏,正是此曲,一拍不差,不得不服。

而王维的母亲一生信佛,在王维的《请施庄为寺表》中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

在母亲的佛教思想的熏陶、影响下,他也笃信佛教,他的字“摩诘”正是典出佛家著名居士“维摩诘”。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生活如此优越,又信奉佛教,但王维也未能免俗,十五岁时离开家乡来到长安求取功名,当时他已经在乡试中考取了“解元”(乡试第一名)。

《旧唐书》中记载:“维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昆仲宦游两都,凡诸王驸马豪右贵势之门,无不拂席迎之,宁王、薛王待之如师友。”一到京城便立即成为王公贵族家的座上客。

唐人薛用弱在《集异记》里也有类似记述:“王维右丞,年未弱冠,文章得名。性娴音律,妙能琵琶,游历诸贵之间,尤为岐王之所眷重。”

可见王维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名门望族的高贵身份,游走于权贵、皇子之间,甚至得到了岐王的眷顾与垂青。

王维的诗里也多次提及,《从岐王过杨氏别业应教》、《从岐王夜宴卫家山池应教》、《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等诗中可见一斑。

《新唐书》记载他:“开元初,擢进士。”年仅二十岁的王维状元及第,但后来当了“大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

再后来终于又得到宰相张九龄的赏识、帮助,拔擢为右拾遗。所以张九龄在王维的心目中除了有知遇之恩,更是政治上的靠山。

唐玄宗后期,因为在牛仙客和严挺之的任用问题上,张九龄和唐玄宗发生分歧,当时把持朝政的李林甫又从中挑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罢免了张九龄的宰相之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又因犯了举荐不当(举荐周子谅)之罪,被贬荆州(王维正是在这一年出使塞上,作《使至塞上》)。

至此,张九龄的政治生命基本结束。而王维政治生涯也因此又遭重创。

也许是第一次仕途受挫给他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这一次王维并没有追随张九龄隐退,他内心的恐惧、矛盾是可想而知的。

他应该也想表达对张九龄的同情吧,但最终他只是隐忍不发地、淡淡地在《渭川田家》里说“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意思是羡慕山野人家闲散、简单、安逸的生活,不由得想到自己,惆怅之情顿生——要不要也回归山野,像他们一样过起闲散安逸的田园生活?

而且更不可思议的是,王维还曾给陷害张九龄的李林甫写诗,《重酬苑郎中》、《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等诗,历来受到诗评家质疑、指责。

在他这里,如果说爱恨从未分明,似乎有些过分,但真的难得见他投入地爱一次,忘我地恨一回。如果是换了李白,早就怒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了。

这些性格弱点当然影响着他的诗,我们读他的诗时,总感到他在世俗礼教的范畴里徘徊,在得与失之间衡量。

(图片来自网络)

安史之乱后,玄宗逃离长安,王维没有追随皇帝而去,想象他当时虽然表面上“我自岿然不动”,但内心一定是充满了慌乱、矛盾和无措吧。

很多官员都衷心耿耿追随皇帝出逃,比如杜甫就义无反顾的追随了。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妻儿稍加安顿,就独自投奔肃宗,中途被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在长安,面对国破家亡的悲惨局面和不时传来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杜甫忧愤交加,写下了《月夜》、《春望》等千古名篇。后来杜甫侥幸逃出长安,又毫不犹豫立刻直奔肃宗行在(天子巡行所在的地方)凤翔,一路流离奔走的他,拜见皇帝时,衣衫褴褛、袖露两肘、脚踏麻鞋。

而留在长安的王维此时在做什么呢?

安禄山攻陷长安后,王维被迫受伪职,他装病不朝,写诗思念出逃的皇帝。

长安收复后,王维被下狱,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但因他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天子之情,这首诗在当时也是流传天下、尽人皆知,又因其弟刑部侍郎王缙平叛有功,并请求削籍为兄赎罪——以其官职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

最终他得到了皇帝的原谅,被责授太子中允,其后,官职升至尚书右丞。

虽说皇帝原谅了他,但归根到底他还是接受了伪职,这终归是个底线问题,不得不替他感到遗憾。

看了王维的这些经历,是不是终于理解了,他虽然拥有那么超人的才华禀赋和高妙的艺术手眼,虽然他写的每首诗都堪称体物精细、状写传神,但在总体上却始终无法超过李白和杜甫。

当然瑕不掩瑜,这些并不能遮蔽王维诗歌的成就,我们仍然是他的粉丝,仍然那么喜欢他的山水田园,他的边陲塞外。

使至塞上原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