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界】吴海燕 | 遇见母亲(节选)

(图片来源:网络)

/预估阅读时间:4分钟/
卅载绨袍检尚存
领襟虽破却余温
/
重缝不忍轻移拆
上有慈亲旧线痕
原文:1988字-}|管你是征战沙场还是正落魄而归,
反正总能看到母亲关切的目光|
: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

文 | 吴海燕
人生世事无常,然而更该堪怜的是那些一生都在寻找母亲的人。想起了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便想起了我自己的母亲:退休后年逾花甲的她执意不愿和儿女住一起,心归田园的她和老父亲搬回老家开始养花种菜,只盼每个周末我们回去掠走他们的收获。
当我们从地里拔走各种鲜嫩的蔬菜,从果树上采摘诱人的水果,把车子的后备箱塞满的时候便是他们笑容最灿烂的时候。
倘若周末遇上阴雨天或者遇到特殊事情我们不愿回去的时候,他们便驾上电动三轮车不辞辛劳地送过来,而后是不厌其烦地掏出早已准备好的生活剪报给我们讲解饮食之道。
疫情严重的时候我的母亲每天电话不断不让我们出门而她却费尽脑筋托人给我们捎来各种蔬菜。母爱就是这样在点点滴滴的生活里蔓延。
(图片来源:网络)
此刻,念及婆母,想到她五十多岁就开始守寡,她不愿再找老伴的原因是一心只想为照顾自己的儿女,尽管那时儿女都已将成家立业,在她的心里儿女工作忙她还应该帮忙照顾隔代的孙子孙女,她的人生没有自我,只有奉献。
泪眼迷蒙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元代的与恭和尚与已逝母亲的呼应: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深深地《母爱》溢满心头,与恭出家之后不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中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
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这首诗并没有华美的词藻,只是用极普通的词语,叙述极平凡的往事。
(图片来源:网络)
然而,诗中流露的全是一片赤子之心,孺慕之情读来令人深为感动惋叹。试想天底下的忠臣孝子及至普通子民,哪一个在危难之时或者风雨之后,不想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不想重新做一回母亲手中的丝线?
疫情严重不能出门的日子里,年近八十的婆母每天更是手不停歇,不是蒸包子就是包饺子,那段时间他的工作点是重灾区因为封路不能回家,婆母更是茶饭不思各种担忧,正如史可法的《忆母》诗所写:母在江之南,儿在淮之北。相逢在梦中,牵衣喜且泣。
天终于亮了,疫情过后我看见阳台上的迎春花在春风中次第开放的时候,婆婆见他依然嘘寒问暖,“河广难航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此情此景早已被清朝女词人倪瑞睿一言道尽。
我扭过头去,两行泪夺眶而出…
(图片来源:@吴海燕)
吴海燕,女,江苏文学院首届青年作家班学员,江苏省签约作家,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百家》《江苏散文》《楚苑》等,散文《追忆祖母》获第二届江苏大众文学奖等。出版散文集《童谣里的涟漪》《彩色的麦草》《剪一段时光》等。
主编:卞毓方| 出品人:李剑锋副主编:丹青丁一 梁长峨余继聪 姜君商务合作请发邮件至
bjcx25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