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家签约作家总16期26龙光文学专栏】(浙江)
- 百科
- 2021-03-11
- 110热度
- 0评论
(2020-9-25合集)
【文学世家】网刊有文学名家在点评指导文章,为各位作者提供更好的文学创作提升评台,为作者创作提供原创文学发表提升的网站。开设栏目有:诗词、歌赋、长篇频道、短篇频道、情感小说、传奇小说、散文、杂文随笔、影视戏曲、电影剧本等。
关于《文学世家》《江郎文艺》管理团队
总编顾问:林轩
文学顾问:王学海
名誉评论员:木杉
总审主编:水浦清音
编辑部主任:青柠
发行部主任:盛君
策划部主任:摇曳风
编辑:冰雪、阿来、范建华、谢晨辉
拍摄:文友、网络
朗诵团队:吕晓琳、天涯、笑溪、徐晓菁、周玲玲
群管:往事如风
刊头设计:李光阳
美工设计:林风飘逸
明星团队:静花水月、郑庆霆
?投稿邮箱|52350267@qq.com
?投稿微信|bingxuexh/wxsj661513
【授权作者简介】祝龙光:195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江山市作协会员。曾长期从事地方史志工作,业余爱好散文。先后在《江河》《党史文苑》《东海》《新农村》《足迹》和《联谊报》《深圳特区报》等报刊发表作品。
祝龙光专辑
【家乡同桥颂 】
文/祝龙光
(一)
童村桐村同桥村,群山延绵浙赣边。
八里河流穿村过,浪花追逐入须江。
(二)
绿树葱郁漫山坡,翠竹满坞入眼帘。
待到茶果收获时,更是处处溢清香。
(三)
禄川不息向东流,清水汩汩鱼儿游。
木桥竹筏早不见,座座新桥似卧龙。
(四)
金色田野土肥沃,热汗谱奏丰收曲。
当年率先超“双纲",而今乐章又开篇。
(五)
依山傍水建新村,排屋别墅连成片。
设施完善面貌新,文化惠民勇争先。
【家乡的河水清又清】
老家同桥的河岸,最近新铺砌了800米长的人行道,并安装了路灯。每当夜幕降临,两岸明亮的灯光倒映在清清的河水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作为离家数十载的游子,我对家乡的河流有着独感。每次回老家,我都会漫步河堤,目睹缓缓流淌的河水,回想起孩提时与小伙伴戏水或捉鱼的情景;或伫立桥中央,凝望源头那青翠起伏的群峰,远眺巍然屹立的江郎胜景。家乡的山水、田野、农舍、炊烟、宗祠,还有长长的木板桥,成了抹不去的乡愁,永远镌刻在心中。此回走在平整的河边人行道上,放眼周围景物,更是流连忘返。
家乡的河流统称广渡港,源于石鼓与小竿岭。石鼓水经保安、赵宅门、西洋和猪头山,流至柴家附近的双溪口,与来自小竿岭、龙溪、达坞、化龙溪的水汇合,然后流入广渡港。同桥的溪上自然村与广渡交界,从溪上、王家桥头、竹底到桐村,村域内的河流全长5公里,河面最宽处达50多米。川流不息的河流,年复一年,滋润着田野万物,孕育着村民百姓,也见证着两岸村庄的巨大变迁。
早就听前辈们说,民国以前,家乡的河流十分繁忙。一只只竹筏承载着山区特产顺流而下,运往县城、府城和省城。返回时虽逆水而上,但也会装一些城里的货物到乡下交易。广渡港通往须江、衢江乃至钱塘江,小山村连接着江山、衢州甚至省城杭州。据说如今居住临安、昌化和杭州等地的不少江山人后裔,就是他们的祖辈当年撑竹筏出去定居的。不过那时的撑筏人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日夜奔流的河水,冲不走的是他们的苦难和满腹辛酸。古往今来,这河流本身也经历了许多变化。由于年久失修,用鹅卵石叠成的河堤,常常被洪水冲塌,洪水猛兽祸害着百姓的安宁。河上的木板桥,更是经不住洪水冲击。村境的河面上有4座木板桥,其中有座称为“万寿桥”。其实“万寿桥”并不长寿,遇到洪水泛滥,桥墩桥板连同铁索及系铁索的大树,都会被冲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及水利部门更加重视水利工作,把它作为农业的命脉来抓,发动群众兴修水利,变水害为水利,造福着无数百姓。如今河堤加固了,用水泥大石块浆砌的堤堹既坚固又美观。20世纪80年代,一座座水泥桥、石拱桥似彩虹飞渡,横卧在家乡的河面上,连接着各个自然村,通车行人极为方便。有时驻足观看,还有栖息山林或岸边树上的白鹭,结伴穿越桥间,从河面飞向空中。
广渡港长年流水潺潺,永不干涸。清清的河水浇灌着家乡的千余亩良田,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在“以粮为纲”的年代,村民们筑起了拦河坝,引河水灌溉庄稼,确保旱涝保收,个别灌不到水的地方,村民们就用水桶或木制的水车等工具,解决缺水问题。因为有了良好的水利条件,村里农业生产在江山名列前茅,成了闻名的产粮村。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桐村村便被评为浙江省的农业先进集体单位。大概是土地肥、水质好的原因,村民们种的西瓜、桔子和甘蔗,味道十分鲜甜,在市场上也成了畅销货。近年来,遵照党和政府的部署,实行“五水共治”,河道疏浚了,堤堹加固了,人行道延伸了。在市有关部门和峡口镇党委政府支持下,村里在桐村自然村的河段上建起了人工湖,湖畔的垂钓区节假日吸引了众多的钓鱼爱好者,以后将投资建设水上乐园。竹底自然村70米宽的堰坝已投资建成,下一步还打算建设景观塘,集灌溉、休闲、观光于一体。溪上自然村4亩宽的景观塘已竣工,广渡港的活水汩汩引入景观塘,鱼在水中游,人在塘边走。百余株梅花、茶花栽在塘岸上,花朵绽放的季节里,花香洋溢在水塘周围。
河上水清清,岸边柳色青。青山绿水地,家乡好福气。依山傍水的同桥,河流就像一条银色的纽带,将一个个自然村串在一起。勤劳智慧的村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一幢幢别墅、排屋缘河而建,一个个村庄错落有致,面貌一新。更为可喜的是,顺应新时代农民对文化的渴求,村里在河畔建起了文化广场,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器材、图书阅览室和锻炼路径等应有尽有。在河里洗衣洗菜的妇女,还有在广场跳排舞和锻炼的人们,总是沉浸在欢乐之中。人们脸上甜蜜的微笑仿佛与河面激起的浪花交相辉映。
峡里吹来清凉的风
提起峡口,熟悉的人们自然会想起那股神奇的峡里风。此风日落而起,日出而止;有风则晴,无风则雨;天越晴朗,风则越大,堪称奇绝!炎炎夏日,居住集镇周围的人们,无疑是一种好褔气。而对久住外地的游子,重返故地,避暑纳凉,更是一份难得的享受。
峡里风的记载,早已有之。明·天启《江山县志》载,此风从长峡谷口中吹出,“呜呜有声,潭水旋荡,须臾披拂怒号,门壁震动”。清·同治《江山县志》记:峡口东面万山丛叠,有风洞在峡里潭。洞口石壁上有“天地呼吸处”5字。每当大风刮耳,彻夜方息,人称为“峡口吹”,六七里以外寂无闻,风至处禾稼尤美。在编《峡口镇志》时,曾收集到一首前人《峡口吹》的诗作,诗曰“峡口吹,潭中起,晴久无风天欲雨,雨久风生雨即止。风所被处田稻丰,是神所赐人无功;安得此风吹处处,麦头双穗禾无虫。”
说起峡里风,民间还流传着不少故事。一说峡里百花岩的“龙宫”,住着老龙王。这老龙王看着威武,却有菩萨心肠。当看到人们冒着酷暑上山干农活时,便打开“龙宫”之门,放出峡里风为山农驱除炎热,带来清凉。可峡口柴村有个胆子特大的青年,名叫柴头闯。一次,他闯进“龙宫”,乘老龙王睡着时,便拿起龙珠闪亮的龙头拐杖玩耍。这一玩惊醒了老龙王,因担心柴头闯抢走龙头拐杖,老龙王就拼力将他推出“龙宫”,此后白天紧闭大门,等到晚上才放峡里风。另一则故事,说的是峡里潭有一条蛟,千年修炼成龙,欲腾飞升天。蛟龙在龙洞里吹峡里风造福于民,如若冲出洞口则后患无穷。土地公和土地母知道这事后,托梦给峡口镇北旧街的村民,要其塑个大卧佛拦住蛟龙,并与蛟龙约定,若能吹竖大卧佛,就准其出洞升天。那蛟龙升天心切,使劲吹风不止,而大卧佛则始终安卧不动,蛟龙只好打消升天念头。如今,古宏寺内的大卧佛前仍香火不断,神奇的峡里风仍在造福于民。
古往今来,峡里风的来源众说纷纭。龙宫之说,风洞之说,峡里潭之说,山川峡谷之说,乃成人们心中的“谜”。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家投资在这里兴建时为江山最大的中型水库。一座雄伟的拦河大坝,橫贯于东牛头闯山与百花岩山之间。大坝高46米,长286米。高峡出平湖。碧波荡漾的峡里湖,象一颗明珠镶嵌在苍翠绿色的群山怀抱。每当溢洪时,一巨幅白练从坝顶挂下,银光闪烁;坝底则似千百条白龙在翻腾,吼声如雷,银珠飞溅,蔚为壮观。河流截住了,“龙宫”淹没了,风洞封口了,峡里潭变小了,而峡里风照吹不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营造了“千古之谜”,真的令人赞叹啊!
习习峡里风,不仅给人们送来夏日的凉爽,而且给农作物的生长带去益处。据说,沿峡口溪而下的5公里村庄,都可享受到峡里风的清凉,集镇及旧街一带的居民,夜间睡觉还得盖上薄被或毛毯。白天的气温,也比别处低好几度。峡里风吹及之地,庄稼生长有明显区别,收成较好。上世纪60年代初,峡口周围有3个村庄因农业连年丰收获省先进称号,也许与神奇的峡里风有一定的关联。峡口的“龙凤肝”,味道鲜美可口,久负盛名,便是靠峡里风晾晒而成的。居民们将鲜猪肝放酱油或盐水中浸泡四至五天后取出,再用细线将猪肝吊在屋檐下晒一天,然后任峡里风吹一个月便可蒸食,鲜嫩无比,香气扑鼻,实属招待佳宾的上等菜,早年远销上海、杭州等地。
峡里风,是大自然对峡口百姓的恩赐。我与这股神奇的风,有着一股割舍不开的情缘。小时候,歩行5公里,随母亲从老家桐村到峡口赶集,走到王村就可感受峡里风的凉快,一路经乌石坂、汽车站、四方田,进入老街的下街头,那份吹着凉风的快意永远难忘。20世纪60年代中期,曾有幸到峡口中学求学数月,校园内树木葱郁,峡里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响犹在耳畔;那年峡口水库正动工建造,晚饭后我们结伴来到河畔,一边吹着清凉的峡里风,一边看着省水电二处工人忙碌的身影,尤其是运砂石料小火车冒着白烟、鸣着汽笛的场面,至今想起仿佛还在眼前。70年代初,我成了峡口水库西干渠建设工程的一员,一干便是5年,使我有了更多亲近峡口、感受峡里奇风的机会。这次来峡口小住,承蒙兄弟们的关照,每到黄昏夕阳西下之后,我们时而徒步来到峡里潭边,时而伫立峡里桥上,时而站在“一桥通浙闽”的高速路高架桥下,时而坐在峡里水上乐园旁,时而潜入清如明镜、凉似冰水的桥底水中,尽情地饱览古镇风光,尽兴地让神奇之风吹乱头发吹爽肌肤。然而,看不够的是峡口景,吹不厌的是峡里风,峡口令人羡慕不已,峡口让人流恋忘返!
峡口,这个地处山峡之口的江山南部重镇,因历史悠久、商贸繁华和地位重要,成了仙霞古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以来,这方秀丽的山水越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今,集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集聚功能明显增强,居住环境更加宜人。钱江源头的峡口清泉,养育着一方百姓;神奇的峡里风,滋润着这块土地;智慧、勤劳、实干的人民,寄情山水,敢为人先,一定能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奋力拼搏,再创辉煌,峡口的明天必定更加美好!
魁水岸边的遐思
江山城区北面,有两座古塔巍然屹立于江山港两岸的山坡上。江东为百祜塔,清同治《江山县志》称“有此县即有此塔”,明隆庆元年(1567)知县余一龙重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县李玉典重修;江西谓凝秀塔,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堵维垣倡建,清道光二十六年仍由李玉典重修。两塔隔江对峙,守护着秀丽的江山古城,也成了城市的重要标记。双塔的下游,有一个叫作大溪滩的古村落,地处江山的东北角,是衢州进入江山的门户,如今为上余镇人民政府的驻地。
据郎峰祝氏魁潭派《祝氏宗谱》记载,南宋时祝氏由石灰坛迁居于此,因地处江山港边大溪滩上,故名。宋代诗人陆游《大溪滩折舵》一诗,为人们展示了当年“溪流乱石似牛毛,雨过狂澜势转豪”、“暮江初涨浪翻狂,一叶轻舟泛渺茫”的情景。不久前,在该村祝炼钢书记的引导下,我们来到石灰坛畔,只见宽广的溪面流水潺潺,一条小木船停泊在岸边,恰似一幅“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画景,不远处一片怪石浮出水面。这石灰坛便是魁潭,潭边的一座小山坡酷似卧牛,两块巨石犹如两只牛角,伸向潭中,年复一年抵挡着似猛兽的洪水,确保着一方平安。郎峰祝氏第38代后裔,自风景秀美的江郎山下迁徙而来,繁衍成88派中最为繁盛的魁潭派,正是得益于这一风水宝地。据统计,居住大溪滩一带的祝氏人口,已达三千,堪称这方土地上的旺族。
历史上,居住在石灰坛至大溪滩一带的先民,往返于溪流靠的是渡船。据江山地方志记载,石灰坛早设渡口,清时称永安渡。它承载着两岸行人的往来,以利行旅,发挥着重要的交通功能。随着过往行人俱增,清乾隆年间始建魁水浮桥。浮桥的诞生,缓解了交通压力,一度呈现了“行旅便之”的良好局面。到了太平天国起义,义军由闽入浙路经魁水,清兵为阻击义军,将浮桥拆卸。义军“愤为所阻,至悮戎机乃毁桥”。此后百余年,“仅凭一叶扁舟以供往来,人多苦之,同人等目击此状,思所以恢复旧观。”至民国时期,一批社会贤达深感重建浮桥之必要,并将此作为“民生之一”,一面呈请政府备案,一面垫资兴工营造。从祝悟柯民国十八年(1929)撰写的《重建大溪滩魁水浮桥记》中,我仿佛看到了先贤们热心公益、关注民生的那份情怀。在李平村的一处老屋墙边,我们又看到躺在地上的三块石碑,分别镌刻着碑记与捐资者名单。仅募捐的发起人便有19人,大都为祝氏前辈。众人拾柴火焰高。分头劝募“计自春至秋,共募得金额有三千之谱”。浮桥重建告竣后,将捐助者芳名勒诸铭碑,昭示来者。如今,新建的大桥早已取代了昔日的浮桥。但前辈的协作和奉献精神,并没有过时,至今仍令人感动!
大溪滩是个人口集聚的大地方,过去古民居古建筑举目可见。在公共建筑中,祝氏宗祠是赫赫有名的。该祠早年毁于洪灾,清乾隆十年重建,乾隆二十年至光绪八年间数次增建或修缮。民国十七年(1928)拆除前、中二进,重新建造,新祠于二十四年完工。据说其建筑格局与档次,堪与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广丰龙溪祝氏宗祠媲美。宗祠分上、中、下三堂,两个大天井旁矗立着20根石柱。仅室内的石雕、砖雕与木雕,就足足化了三年时间才雕刻完成。绘画图案以花卉和吉祥物为主,还配有不少寓意深刻的人物故事,郎峰祝氏发源地的江郎山胜景更是栩栩如生。门楼恢宏大气,雕刻极为精致。这座魁潭派祝氏追宗睦族的重要建筑,先贤栖息灵魂和后裔们寄托乡愁的宝贵场所,没有在文革十年中惨遭拆毁,却在20世纪90年代以危房的名义消失,实在令人痛心。驻足参观,昔日祝氏宗祠坚固的照墙犹在,20根方形的石柱仍静静地躺在古樟林旁的草丛中,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过往。睹物思情,令人感慨万千!村里还有一座改革开放初期建造的大会堂,至今已近四十年的历史,虽被辟为厂房,但保存完好,时代的印迹也十分清晰。不远处的几座民居,排列道路两旁,木头梁柱,青砖黛瓦,估计已有一些年代,我们期盼能得到较好的修缮与保护。
集镇缘溪而建,村庄因镇而兴。这是我对大溪滩的印象。该村街道纵横交错,店铺琳琅满目,新楼错落有致。镇所在地得天独厚的环境,给村域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市工业园区的设立,产业集聚的辐射功能,也许能让村民的视野更开阔,发展的眼光更远大。据说,村上人才济济,办厂经商的能人层出不穷。那天招待我们的祝总,不仅办有多家企业,而且对文化情有独钟,愿意为弘扬地方文化特别是家族文化献计效力,着实让人钦佩。在大溪滩转了一圈,引起人们兴趣的还有这里的自然生态。那一望无际的竹林,那挺拔高大的白杨,还有那数十棵遮天蔽日的香樟,构成了美不胜收的画面。尤其那23棵古樟,不仅枝繁叶茂,而且树龄最高的达四百多年,簇拥着成了樟树林,与紧挨着的60亩毛竹园,成了村边的“天然氧吧”。说起古树名木,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一棵来历不凡的古柏树。传说此树是村里的武进士祝开疆,乾隆年间从故宫带回来的,既有好看的树形和旺盛的生命力,还沾带着故宫的气息呢!
《文学世家》
温馨提示
我们需要的稿件:
一、所投稿件需是本人原创,尚未在其他平台发表。因稿件著作权引发的纠纷,由作者自行负担。
二、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稿件内容不得含有违法或其他有碍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内容。不得侵犯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否则引发的法律责任由投稿人承担。
三、为提高稿件发布效果,平台编辑可能在忠于原创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适当修改,如果您不同意修改,请在投稿邮件中注明。
四、鼓励文学创新,扶持文学新人。
五、体裁以诗歌、散文(含随笔、杂文、书评等)、短篇小说等作品为主。
六、投稿请附百字左右作者简介。
七、投稿前,请务必添加总编微信bingxuexh,不然无法发放稿费红包。
稿费发放办法及时间安排:作品发稿一周(七日)之内所得赏金,50%为作者稿费,50%作为平台维护费(累计赞赏在二十元及以下不结算)。作品发表二周后,以红包形式发放稿费。
八、打赏的部分作为维护本平台的运营补贴和维护费等,这一点还望多理解,采编们也是因为文学与您一起走到了这里,为广大作者推广作品,理解才能双赢,才能为您的作品发挥所能之力
微信:bingxuexh/wxsj661513
邮箱:52350267@qq.com
《文学世家》编辑部
文学世家编辑部
【文学世家7期12 ? 特刊】第一届“青春之歌” 内刊序/冰雪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