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晒谷》
- 百科
- 2020-11-15
- 224热度
- 0评论
?
温馨提示: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禁止转载或他用。
?
《晒谷》
作者:顾春芳
“远看像头牛,又像匹马,近看什么都不是,稻谷腹中过,川流不息向大海,请你猜猜它是谁?”童年的时候,我们对这个谜语猜破了脑袋,也想不出它到底是什么物件。如今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农村中的老式“风车”依然行使着它的作用,川流不息的稻谷,经过清风的微扬,留下粒粒饱满的、金灿灿的稻谷。因此在风车的兜肚上会留下“川流不息”、“清风扬浊”等词语,它是晒谷后最后一道关。稻谷经过日光暴晒四五天后,当用牙齿咬一下稻谷,假如发现稻谷“咯啫”一响,米粒变碎时,稻谷就晒干了。接着就开始“扬清”,俗话说“扇谷”。扇谷需要两人以上合作完成,一个在前面摇风门,另一个在风车兜里添加带杂物的稻谷,经过风车扇门里风的扬清,落下的就变成粒粒饱满的稻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晒谷是稻田中稻谷收获后的第一关。把满蛇皮袋的、新收割的稻谷倒在清理干净的白道地上或者“拼垫”、“ 刷机”等物件上,然后开始用“摊谷耙”,匀称的把它们摊开,接着用扫把轻轻地把稻谷上面的草衣,扫到道地一角,紧接着拿出“刷谷褡”,把杂谷连草衣的,放到物件里面,左右摆动,进行谷和草的分离。然后,按照顺序一耙一耙来回推动,就留下一道道匀称的谷沟,这样有助于稻谷晒时,每一粒稻谷均匀,见光度强。并且一天之内,必须要耙谷好几次,这样有助于所有的稻谷都有见光的机会,有助于整体干燥。
过去,收获庄稼,大家都叫此时为“农忙季节”,学生放假帮忙,工人停工下乡帮忙,亲朋好友相互帮忙,那时候是乡村最热闹的季节。还有一方面这样的收获季节,大家的劳动强度也挺大的,另一方面,天公也要来凑热闹,捣乱,增加大家的负荷。记得有一年夏天,江南的天气说雨就雨,阴晴不定。刚刚还是艳阳高照,不一会儿就云卷西风,雷声阵阵,大家忙着收稻谷,我家也是,全家齐上阵,扫的扫,畚的畚,犹如接力赛,争分夺秒,不一会儿,一记雷声过后,豆大的雨点伴随着刺眼的闪电光,倾泻而下,在地下留下一个个大大的圆点,我们的心急呀,跑着抢收,但是人力终于抵不过暴雨的速度,留下一地的湿谷,还有一身的汗水以及满脸的惶恐。看着远处一条条带白光的雨线,忽而感悟:“人定胜天”这其实是一种自我安慰自己的口头口号而已。
过去我家晒场基不大,因此,我们是见缝插针找地方晒谷。三楼的阳台,一楼的过道,家门口的路边等等。如今,我们选择篮球场、门口操场等空旷地端晒稻谷,而且晚上也不用把它们收起来,然后再藏到屋子里,现在社会大家已经做到了路不拾遗,换句话说,再也没有那些“贼偷麦磨”的小伎俩了。大家只须把稻谷聚拢,然后盖上彩条布、塑料布等等防露水的覆盖物,然后压上物件,就完成了,第二天只需要把它们再一次耙开就行,省却了许多的力气。
晚上,走在乡村,你会发现各村有很多个各色“蒙古包”,大家心照不宣的知道,这里面就是稻谷,都会用心呵护着这些稻谷,成就粮食生产的丰收。
作者简介:
顾春芳,浙江诸暨人,绍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兴趣广泛,多篇小品、小戏在省、绍兴市获奖,尤其热爱散文,在诸暨市走进美丽乡村大赛中获佳作奖。多篇文章在诸暨浣纱版面刊登。论文多次市内外多次得奖。参与编辑诸暨《物阜民能》、《大唐乡土教材》,《诸暨谱牒文化》、《茶韵》等。
中国风文学网(zgfwxw)
文学顾问:吴亚卿、方雪丽、张小红、汪志成、沈锡盛、徐志光、桑民强、谌卫军、付晓阳等。
执行主编:王 鑫
主 编:徐丽军
编 委:李修鹏
主 播:何夕、幽兰
投稿邮箱:799463110@qq.com
官方网站:www.zgfwxw.com
中国风文学网(公众号:zgfwxw)
主办单位:杭州蓝墨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中国风蓝墨轩文学会。
协办单位:蓝墨轩公众号(zgflmx)
入会申请
《蓝墨》杂志
▲▲▲▲▲▲▲▲▲▲▲▲▲▲▲▲▲▲▲▲▲▲▲▲▲▲▲▲▲